03.03 宅在家才發現,牢記這4個步驟與孩子溝通,比講道理管用多了

孩子宅在家,“相看兩相厭”

疫情當前,外面的情況讓人擔憂,家裡的娃更是讓人頭疼。孩子遲遲不能入學,宅在家裡的時間越來越久。

疫情之下的“朝夕相處”,讓親子問題無處可藏。

孩子吵著想出去玩,在家總是看電視,玩手機,又不好好學習,矛盾不斷升級,親子關係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孩子宅在家,父母孩子難免“相看兩相厭”。

宅在家才發現,牢記這4個步驟與孩子溝通,比講道理管用多了

前段時間還在感慨鄰居家經常傳來“河東獅吼”的叫聲,都是孩子不好好上網課,把家長給逼的。

我家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兒子宅在家的這段日子,基本上把家裡能玩的東西都翻了個底朝天。腳下佈滿“地雷”,一不小心踩到,直接給你來個腳底按摩,那酸爽就差眼淚滴下來了。

好幾次,我都沒能忍住,對著兒子怒吼:“把你的玩具給我收拾好,要不然我全扔了!”顯然,這樣的溝通沒什麼效果,最後還傷害了親子關係。在這樣充滿衝突,焦慮的非常時期,和孩子溝通更加需要耐心和方法了。

宅在家才發現,牢記這4個步驟與孩子溝通,比講道理管用多了

非暴力溝通,讓孩子和父母“相看不相厭”

美國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溝通中》提出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也叫愛的語言,它還有一個名字很溫馨的名字叫“長頸鹿語言”。

宅在家才發現,牢記這4個步驟與孩子溝通,比講道理管用多了

非暴力溝通,是相對於我們平日裡習慣用的暴力溝通而言的。比如:

  • “為什麼搶小朋友的玩具?你太霸道了!”
  • “為什麼別人可以,就你不可以!”
  • “別跟我說那麼多,現在馬上回家!”
  • “和你說過多少遍了,你怎麼就記不住!”
  • ....

這種帶著論斷,否認,命令,說教式的語言方式是暴力的。忽視了孩子的感受與需要,並且將衝突歸咎於孩子身上,但是又沒有向孩子清楚地訴說我們作為父母的需要。長此以往,暴力溝通不僅會加劇親子衝突,而且會導致孩子與他人的交流方式出現同樣的問題。

而馬歇爾·盧森堡提出的非暴力溝通,能專注於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從而促進孩子和家長之間的傾聽和理解。

宅在家才發現,牢記這4個步驟與孩子溝通,比講道理管用多了

掌握非暴力溝通,瞭解它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簡單的說,“非暴力溝通就是要清楚地表達事情的觀察結果,而不判斷或評估。接著,表達感受,例如受傷、害怕、喜悅、開心、氣憤等等。然後,說出哪些需要導致那樣的感受。

回到上文中我提到的孩子不肯收拾玩具,我發怒溝通的事情。現在重新運用非暴力溝通:我對兒子說:“寶貝,媽媽看到客廳裡有一些你的玩具,我不太高興,因為我看重整潔。你可以把玩具放回你房間嗎?”

分析非暴力溝通4要素:

觀察:看到客廳有孩子的玩具

感受:我不高興

需要:我需要家裡保持整潔

請求:把玩具放回房間,明確告知孩子,我們期待他採取何種行動

非暴力溝通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瞭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這樣,在每一次互動中,我們都能聆聽到自己和他人心靈深處的呼聲。同時,它還促使我們仔細觀察,發現正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事件,並提出明確的請求。

具體掌握非暴力溝通每個要素:

解析(一):觀察,但不帶評論

什麼是我的觀察,區分觀察和評論。我們很容易在觀察之後,就立馬對孩子進行評論,比如家長看到孩子沒有分享,就說“你不和小朋友分享,你不能這麼自私”。“非暴力溝通是動態的語言,不主張絕對化的結論。它提倡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進行觀察,並清楚地描述觀察結果。比如:

觀察:我看見你今天和昨天都沒有收拾玩具

而不是評論:你從來都不收拾玩具

宅在家才發現,牢記這4個步驟與孩子溝通,比講道理管用多了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平時習慣用的“總是”、“從不”通常表達的都是評判。·

評論:孩子看電視總是入迷

觀察:孩子一看電視,每次都至少1個小時

評論:孩子從不分享

觀察:上次玲玲來我們家,你沒有分享你的玩具給她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要素觀察,只需要我們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進行客觀的觀察,而不是對孩子進行評論,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貼標籤”。

宅在家才發現,牢記這4個步驟與孩子溝通,比講道理管用多了

解析(二):區分感受和想法

我的感受如何,體會和表達感受。如果孩子打翻你的護膚品,你可能會氣憤地說“你真可惡”,而這是你的想法,卻不是你的感受,表達感受應該是“”你打翻了我的護膚品,我感到很煩躁”。

馬歇爾·盧森堡建議通過“我(感到)……因為我……”這種表達方式來認識感受與自身的關係。比如:“你沒把飯吃完,媽媽感到失望。因為媽媽希望你能健康成長”,“你說話不算數,我很生氣。因為我想你能按時把作業寫完”。

宅在家才發現,牢記這4個步驟與孩子溝通,比講道理管用多了

解析(三):從需要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而不是急於批評,抱怨;正視自己的需求,勇敢說出自己的需求

哪些需要,導致那樣的感受。當孩子讓家長抓狂的時候,大多數爸爸媽媽並不習慣從需要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而是更傾向於批評,抱怨。比如,如果孩子隨意把外套丟在沙發上,而沒有掛在衣櫃裡,我們可能就會說“你怎麼又亂丟東西,我說了多少次 ,你怎麼這麼懶....”

批評往往暗含著期待,也就是說對孩子的批評,實際上是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我們需要孩子把衣服放在衣櫃裡,需要他養成這個好的習慣”。而批評,抱怨的溝通方式,不僅溝通無效,還有可能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全職媽媽帶孩子的每一天都是很辛苦的,有時候會忍不住向丈夫抱怨:“你知道我一整天都沒休息過,從早忙到晚,把這幾天的髒衣服都洗了,收拾孩子的玩具,準備了孩子的午餐,一家人的晚餐,帶著孩子去超市買了一大堆的生活用品....”可還沒說完,丈夫很可能就已經不耐煩了。

其實,只要告訴丈夫:“我今天累壞了,晚上想休息了。”我們總是委婉地表達自己,試圖讓對方主動發現我們的需求,而不直接說我們需要什麼。

昨天,我直接對兒子說:“媽媽,今天累壞了,想休息一下,你自己玩一下吧。”結果兒子表示很理解,自己乖乖的去玩了。比起抱怨,批評,媽媽表達需求,勇於“示弱”的溝通方式,孩子更能做出積極的回應。

宅在家才發現,牢記這4個步驟與孩子溝通,比講道理管用多了

書中提到,一般來說,我們的文化傾向於把個人需要看作是消極的、具有破壞性的。如果一個人公開表達自己的需要,就很可能被看作是自私的。

社會文化並不鼓勵我們揭示個人需要,尤其是對媽媽而言,因為媽媽的形象常常和無私奉獻聯繫在一起。好像在大家的印象中,媽媽這個身份就是該為家庭付出的,不曾有過需要。無論是和孩子,還是和家人的溝通,我們都要勇敢的說出自己的需要。

宅在家才發現,牢記這4個步驟與孩子溝通,比講道理管用多了

解析(四):請求要具體,避免使用抽象的語言

為了改善生活,解決問題,我的請求是什麼?我們提出的請求越具體越好,清楚的告訴孩子,我們希望他們做什麼。比如,我們對孩子說少花一些時間在玩上,就不如具體表明,每週至少抽出兩個晚上的時間練習作文。

如果我們的意思含糊不清,孩子就難以瞭解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更要儘量避免使用抽象的語言。

書中有一個例子,一對父子來進行心理諮詢。父親對15歲的兒子說:我只是希望你能有一點責任感,這個要求難道過分嗎?諮詢師問父親,孩子要怎樣做才算是有責任感。父親表示,只是想讓孩子聽話,不要固執己見。可矛盾的是,這位父親表示,即使他的孩子真的很聽話,也不能說明孩子是否有責任感。

抽象的語言無助於深化自我認識。對孩子的請求,需要落實到具體發生的事情上,和孩子表達清楚,你對孩子的請求到底是什麼,要具體。

宅在家才發現,牢記這4個步驟與孩子溝通,比講道理管用多了

或許我們和孩子的溝通並不會每次都有效,都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但是在這點滴相處之間,孩子能夠感受到家長的改變。相信不再使用暴力溝通,孩子也會有所改變。孩子會在家長的每一次非暴力溝通中,逐漸學會談話和聆聽。

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非暴力溝通中心”的創辦人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曾說過一段話:“在世界各地,在每一種文化中,人們都在打兩場比賽中的一場。其中一場比賽被稱為‘誰是對的,誰是錯的’,另一場比賽叫‘我怎樣能讓生活更精彩。”

運用非暴力溝通,就是想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