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到底什麼意思呢?怎麼才能做到?

晚墨


我個人認為,王陽明是執行力最強的儒家聖人。是開創儒家繼往開來的聖賢。自孔孟朱以來,儒家觀點鮮明,目標明確,但為天下開太平手段力度不足,致使儒家治國安幫雄才大略往往要委身於人依託於人,而王陽明是儒家第一個強勢入世,執行儒家宗旨最徹底之人。王陽明的"致良知"本是來自孟子一派,但與孟子所言"良知“有時代不同和理解不同。"致良知",是王陽明理論體系的必不可一個環節,與他的"心即理"知行合一"事上練"都強調一個"行"字。致良知,踐行實施的意味更強。但王陽明主張良知是靜坐思想而得,不敢苟同。特別是脫離現代信息社會極不可能,這可能也是500年前時代侷限。反而,從孔孟儒家的宗旨教育必不可少,切身實踐更不可缺。


且行且記8204


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對儒家學說是非常重大的發展和補充。

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說用良知知道了善惡,就要去做,就是知行合一,知道了就要做到。

怎麼做到呢?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明陽的四句教。

致”就是做到。“良”是好的,善的,“知”就是知是非。

致良知”就是做到你知道的善的知識。

用格物思辨的方法,完善自己的“善念”,去掉自己的“惡念”,得到的就是良知。

王明陽“致良知”的意義

儒家從孔子創建學說,就有個致命的弱點,儒家沒有哲學上的認識論,沒認識論那你就沒世界觀。

那麼儒學的所有主張都是無本之木,程朱理學雖然用理學補上了漏洞,但是以格物知天理沒人能做到了。

王守仁格竹,三天三夜啥也沒格出來,反而病了,所以他發揚了陸九淵的心學,心即理,不求外,而求內。創出“致良知”給儒家長了跟,從此以後稱為“新儒學”,這才算是完整的哲學。


盛京楊員外


「人人心裡都有一個良知,能分辨是非善惡,要根據良知去做事。不必靠典籍,也不必靠其他外在的方面來證明。」


請允許我問您一個問題,您發自內心的認為上面這段話是可信的嗎?這世界如此複雜多變,真的存在這樣一種簡單的方法去評判所有事物的是非善惡,能指導一切嗎?


我告訴您,絕!無!可!能!


我也曾經想找出一種理論,能指導一切的理論,剛開始接觸王陽明心學我是欣喜若狂的,感覺一切疑惑都會因良知而解。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時間久了我意識到我不過是在自欺欺人。我內心傾向於肯定王陽明的理論是因為我的貪心與懶惰。想得到一種一勞永逸的方法論,不願意費神費力去思考,正確答案就自己出現。


然而,天底下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事?如果致良知真的那麼神奇,為什麼沒能成為學界主流?


為什麼沒能解決你所提出的三個問題?


原因就在於,致良知本身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基於你已有的知識體系和三觀對現實做一個印證,而不能解決一個人知識和經驗上的具體缺陷,自然也就不可能解決生活中具體的問題。


綜上所述我認為,致良知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相當的侷限性。


思維程式


王守仁提出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心就是問題的根源所在,“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水靈兒芳芳


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盡心上》 :“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慮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學》有“致知在格物”語。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

良知。語出《孟子.盡心上》:"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種天賦的道德意識。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養方法。認為良知即天理﹐存在於人的本體中。人們只要推極良知於客觀事物﹐則一切行為活動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倫理道德的標準。王守仁也將這種"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


翁子涵


王守仁“致良知,”看使簡單,要回答得好也不易,自立自強這個詞十分好,自己靠自己的勞動、我以為是最體面的生活!我曾經寫過觀後感;乒乓球世界冠軍王楠(女)年輕時全國老百姓的女英雄…打個比方她很少錢捐30元,我都認為她真心愛國!在國家人民有危難的時候站出來了,簡直是女漢子!王楠姑娘我很愛你。所以說良知、有一顆真誠的心比什麼都重要!知足而不驕縱,愛國愛同胞,也屬於良知範籌,道德品行是第一位的。欺騙就是道德問題,以上是我的想法,平時我就是善事可作,想小善為積大善的追求者。


陳段泉


這個問題,一般人應該給不了你想要的答案。畢竟他的學生,跟隨他學習的人,都沒有能完整的理解,只能整理成一冊傳習錄給後世的人研究學習。

但可以從大的方向探討一下。

比如陽明大神的體系畢竟還屬於儒家,那就脫離不了儒家的思想範疇,而儒家的終極社會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人間秩序,道德目的是讓人達到至善。

所以,我個人認為陽明大神的致良知的終極目的應該也是至善,只是不能停留在口頭上不能停留在紙墨上,應該是竭盡全力的去做到。至於怎麼做,那就因人而異了。

所以,可以從不以善小而不為開始,直到你心中再無惡念為止。

這樣應該算是做到了。



大額頭者


致良知 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 盡心上》 :“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不學而能是什麼,是本能,先天而就的能力,也就是人的動物性,是良能。

不思慮而知是什麼?就是覺知,一思考,人在思考中,也就迷失在了思慮之中,就不知不覺了。

中國古人是修練成道的,他們知道覺知是什麼,而現代人和當代人就很少修練知道了。那些當代修行修練者說覺知,但並未到達覺知,大家談論覺知而不覺知。

王守仁並不知道覺知是什麼?他不懂良知是什麼。

為何王守仁不覺知呢?因為他提“知行合一”

如果知道覺知的存在,在覺知中,那麼這個覺知是不可能與人之行合一的,覺知是那個觀照著知行合一的大,而知行合一的“知”只是人學而知的知,是知識,知行合一的“知”是人思慮而知的知,是學識,都應該在覺知之下。

所以王陽明其實不知道覺知為何,他提“致良知”但並不知道良知為何,所以他說要知行合一,如果他能指出:良知觀照著知行的不合一,良知亦覺察著知行之合一,這樣表述,才是知良知的,知這不慮而知,——良知。


吳振偉美麗生活


致良知的功夫給了太多解釋太多方法,用最通俗的話說致良知就是覺察良知,和行良知。覺察良知就是致的意思,行良知就是知行合一了。

還是用簡單的話解釋如何做到致良知。比如說你在腦海裡想象有一面鏡子,你在做任何事之前都站在鏡子面前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初心是不是光明的?有沒有私慾?有問題就把他格掉。當然平時也要多擦擦鏡子,蒙上灰塵就看不清了。

慢慢養成習慣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這樣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氣壯大起來,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為指導,從而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中庸境界。

我本人嘗試腦子想象鏡子的辦法很實用,一直誠心拜陽明心學



明洋澈心


“致良知”則做到你的語言行為良心上沒有給他人造成影響(帶來負面影響),以善良的心,做善良的事,給予他人一種好的精神和力量。

(奇怪了!今天拍了一杯為何有這種圖案出現?這是什麼神奇圖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