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别让父母的期望变成孩子的枷锁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也从放任式逐步转变到专注式,只是,越关心越迷茫,对孩子到底是该怎样的态度,松了怕孩子学不好,紧了又怕让孩子压抑。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最终优秀呢,尽管我们嘴上经常说着“上不好学就别勉强孩子”“尽力就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业不是唯一的出路"等等,这些心灵毒鸡汤在自己看来,大概只能拿来劝别慰人了,毕竟只有学业上更优秀他才能有更宽更广的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我们的孩子,周一到周五,放学接着去补习班补课,更不用提周末了,各种辅导班层出不穷。如果都不学也没什么,可关键是别人都在学,这怎么行呢,肯定会落后的。孩子学的累,家长心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尽管都知道这话老套,却根深蒂固的存在。我们不是要否决这句话,我只是想,在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我们可否根据孩子的特点去引导去盼望。

别让父母的期望变成孩子的枷锁

去年大火的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的爸爸辛克作为一名职业摔跤手,固然是把自己的梦想植于女儿身上,但他并非是盲目的传递梦想,他只是偶然的发现两姐妹天生的摔跤天赋。父母的梦想要是成为儿女生活的噩梦固然是可怕的,但父母若是连儿女的天赋都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发现了却松手任其溜走那却是父母的失职。一位认真守望自己孩子的父母是貌似“不影响孩子自己的成长”却又“时时在场的”,由此他们可以在孩子最关键的时刻伸出援手或者做出反应与选择,从而影响孩子一生。

别让父母的期望变成孩子的枷锁

反观这几年出现的一些负能量的消息,13岁的孩子杀死妈妈,高中生跳楼等等等等,让人不忍心再赘述这些问题,除了社会问题占小部分,大多都是家庭教育环境的问题,父母不理解子女对子女的成绩横加指责,从小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心理脆弱,遇到问题纠结不开,父母的“刀子嘴(豆腐心是有,可孩子暂时体会不到)”。父母本身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总想着让子女替自己完成,所有的关心爱护都紧紧围绕着子女的学习成绩,有的举家搬迁,有的父母其中一方放弃自己的工作,有种我都这样了你再学不好就对不起我对不起全家对不起江东父老的架势。学习,本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而对有些小孩来说,学习并没有任何快乐而言,因为有时候他们的学习,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父母真正忽略了孩子喜欢什么,孩子有什么特长,更不要说引导了。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得勒就说过,生命中最不幸的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的磨难多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因为他所生活的环境已经影响到他的性格,等他长大为人父为人母了他可能也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别让父母的期望变成孩子的枷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身没有错,只是在发现孩子在哪片天空可以成龙,哪片林子可以成凤的路上,考验的是父母耐心的观察与试探;持久的努力与陪伴;真诚的理解与沟通。

希望我们都不要变成我们曾经讨厌的模样。

如果望子成龙,就去营造一片海;如果望女成凤,就去栽种梧桐……

最终是飞龙在天,还是凤鸣岐山,比起结果,父母采取什么样的做法至关重要。

(如果学生或者家长,有任何学习或者生活上的心理问题,直接留言微信公众号,我们会第一时间帮助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