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第四人民法庭“三項舉措”踐行司法為民

基層法庭處於化解矛盾糾紛的第一線,肩負著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職責。習水法院第四人民法庭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創新司法為民新舉措,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司法為民,取得一定成效。

在巡迴審理上堅持不懈。針對農村社會普遍存在的婚姻家庭、相鄰權、健康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糾紛或轄區內影響較大的新類型典型案例,該庭始終堅持就地巡迴審理,充分發揮巡迴審判的輻射效應,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同時,對巡迴審理工作定時定人定任務,並對外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6月14日,該庭法官驅車到距離法庭60餘公里遠的桑木鎮土河村巡迴審理一批侵權類案。楊某某承包了土河村新寨組150餘畝荒山栽種中藥材,但因當地村民普遍都有秋冬季節進山砍柴的習慣,楊某某承包山林多次被村民砍伐,故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通過巡迴審理,辦案法官主動講解相關法律知識,作為侵權人的3名村民認識到錯誤,表示不再隨意進山砍柴,並對之前給原告造成的損失進行了賠償。土河村40餘名群眾參與了旁聽,達到了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會效果。

第四人民法庭“三項舉措”踐行司法為民

在普法宣傳上主動作為。在司法執法實踐中,該庭法官主動承擔普法社會責任,依託公開庭審、巡迴審判、文書上網等載體,利用綜治宣傳月、普法宣傳日等關鍵時間節點,講好法治故事、傳播法治聲音,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讓人民群眾知法、懂法、守法、用法。6月5日上午,該庭庭長在習酒公司舉辦專題法制講座,圍繞職工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和遠離違法犯罪進行講解,並走進車間和廣大員工面對面交流,解答相關法律疑難問題。2017年以來,該庭深入學校、村組、機關、企業等開展普法活動20餘次,為提升基層群眾法治意識作出了積極貢獻。

第四人民法庭“三項舉措”踐行司法為民

在便民機制上敢於創新。為切實減少人民法庭優化設置給人民群眾帶來的不便,該庭不斷在便民利民工作上下功夫,通過運用短信平臺及時告知當事人案件信息、pos機刷卡繳費、出具送達證明便於上訴或申請執行、涉民生案件1/2審限內辦結等方式方便群眾訴訟;針對村民務農忙、上班一族請假難等實際困難,推廣“假日法庭、午間法庭、假日法庭”,當事人提出申請,即可在非工作時間開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司法需求;密切與鄉鎮村組人民調解員、訴訟聯絡員的聯繫,加大對司法確認、支付令、擔保物權實現等程序的宣傳力度,引導人民群眾選擇最便捷的方式化解糾紛,最大限度提高審判效率和減輕當事人訴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