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苏轼是如何写出千古名篇《水调歌头》的?

kbnol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苏轼创作这首词的时候,已经在正文前面说明了。翻译过来,就是:丙辰年的中秋节,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喝酒,从晚上一直喝到第二天早晨,酩酊大醉,于是提笔写了这首词,算是怀念在远方的弟弟子由。

苏轼和弟弟苏辙是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的同科进士,两兄弟一块长大,读书学习,诗文唱和,关系非常好,他的诗文中,有很多提及弟弟苏辙。《水调歌头》是在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所作,当时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自己请求调离京师,到地方上去做官。

苏轼写作这首词的时候,已经和弟弟分别七年了。一块长大的亲兄弟,七年不见,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古时候交通不发达,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动不动就要走几个月,苏轼非常思念弟弟,但是却无论如何见不到他。

苏轼调任地方官员以来,辗转了许多地方,但是始终不能和弟弟想见。他当时请求朝廷派他到离弟弟近一些的地方做官,希望能够和弟弟多见面。后来苏轼调任密州,还是无法实现和弟弟亲人团聚的愿望。于是在是年中秋节这一天,和几个朋友搞了一个小小的私人聚会。皓月当空,想到远方的弟弟,思绪起伏,借着酒兴提笔一挥而就,写成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创作这首词的时候41岁,人到中年,远离了京城政治核心舞台,混得并不是很如意。所以说这首词虽然名义上是怀念弟弟子由,实际上是感慨自己的人生际遇。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是有出世之心的,他希望超脱于现实的种种纷争烦扰,但是终究不可得。念及骨肉分离,更是不无抑郁惆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多的,其实是表达一种对于现实的无力和无奈。



博书


再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释意如下。

"明月","不知"句,作者借醉问"天"(不是问月)是假,言人间之外,天上另有一理想、美好世界——天宫是真。

"我欲"句,作者愿脱身而去"天宫"。作者本欲远离尘世,飞升天宫,得明月长圆,再无人间之月,有阴缺之憾。但转念一想,高处必寒。

"起舞"句,言高处本寒,且我虽在天宫,得照长明之月,而明月只照我孤身一人,更加清冷。凄苦之情,与人间无别。

"转朱阁"句,伴月无眠。

"不应有恨"句,置疑:天上月,何以偏圆于人间离别之际,而非团聚之时?

"人有悲欢离合"句,言天有天理,人有人情,不可时时求"全"。

"但愿人长久"句,言"全"即不可求,只愿两处相思之人,保重身体,共托明月以寄相思。

全词上片写月圆人不圆。相思之苦,欲寻月圆人亦圆之地——天宫。

下片写愿望枉然之后,借"难全"之理,聊作宽慰之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