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互聯網札記|兩輪政策風口下的印度互聯網市場簡析

互聯網札記|兩輪政策風口下的印度互聯網市場簡析

中國互聯網企業出海成為大勢所趨,從環境對比、進入難度和市場發展來看,金磚國家(BRICS)都是相對較好的選擇。近期我會陸續與大家分享金磚國家的互聯網市場情況,鑑於篇幅關係,難以體現全貌,所以以札記方式行文,選取要點與差異點來分享,僅供參考,本篇印度篇是互聯網札記的第一篇。

印度互聯網市場的兩個重要時間節點

印度互聯網市場發展有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一個是2010年,官方競拍3G牌照,這是加速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的起點,也標誌著印度進入3G時代。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印度幾乎跳過了PC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直接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而且3G剛起步不久,4G時代緊隨而來。

另一個是2014年,印度新總理莫迪正式就職,陸續拉開了互聯網改革的帷幕,尤其是在一年之後推出的“數字印度”戰略,並推動約180億美元用於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印度整個互聯網產業的狂歡。

從網民數量和互聯網普及率數據來看,1995年印度互聯網投入運營,當年網民數量破萬,到2010年達到6600萬,經過15年的緩慢發展,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

從2010年進入3G時代開始,印度互聯網發展進入快車道,到2014年互聯網普及率提升10個百分點達到15%,網民數量近2億,5年時間走完相當於過去15年2倍的路。

2014年之後增長更加迅猛,預計2017年印度網民數量會達到4.6億,互聯網滲透率31%,3年時間走完超過過去20年的路。

互聯網札記|兩輪政策風口下的印度互聯網市場簡析

(綜合互聯網女皇瑪麗·梅克公佈的《互聯網趨勢報告2017版》和印度移動與互聯網協會發布的預測報告)

政策驅動下的兩輪風口

對於類似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貧富差距相對較大,居民對互聯網的認識比較薄弱,在發展早期,最大的機遇和風口莫過於國家政策變化,政策驅動下的供給側改革和外部優勢引入的角度來帶動消費。能夠結合當地政策進行佈局的企業往往能夠獲得不錯的發展。

1.2010年的風口

2010年華為手機進入印度市場與運營商合作,其當年的銷售目標是100萬部;而此時的金立是當地最大手機品牌Micromax的ODM;酷派採取的策略與其在國內市場所用策略相同,也是與運營商深度合作。他們是第一批來到印度的手機廠商,形成了一定的地位但並未超過三星、索尼等日韓品牌以及印度本土廠商,究其原因,是因為印度與中國進入3G時代相同,晚於日韓歐美,在技術與創新實力上中國廠商尚有不足。

2010年前後,UC瀏覽器已經開始佈局印度市場。PC互聯網時代,瀏覽器基本是接入互聯網的核心入口,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同,大量存在的APP都是入口,這個時候移動端瀏覽器其實處在一個相對尷尬的位置,破局的關鍵在於能否培養一部分人的使用習慣和品牌認知。

在APP還沒有大面積鋪開的時候,UC開始提前佈局,搶佔用戶使用習慣養成的時間窗口;產品層面UC還有一個優勢是,比較適合在配置較低、網速不快的環境下使用。在印度市場上,UC一度達到60%的市場份額,成為瀏覽器市場的NO.1,也是中國APP企業出海印度的第一個成功者。

2.2014年的風口

印度市場第二波發展迎來更多中國企業。2014年,OPPO、小米、vivo陸續進入印度市場,聯想收購完MOTO後開始擴大在印度市場的佈局。與第一批進入印度的手機廠商不同的是,此時的中國手機廠商在供應鏈、軟硬件研發及渠道能力上都大幅提升,進入印度市場後獲得了快速發展,2016年Q4這四家廠商在印度的份額均進入TOP5,僅次於三星。

互聯網札記|兩輪政策風口下的印度互聯網市場簡析

(市場調研公司Counterpoint數據)

政策驅動不僅帶來了外部企業與品牌的遷入,還有全球資本的關注。2014年下半年開始,印度互聯網市場的風險投資金額明顯大幅提升,與前期相比翻了幾倍。

互聯網札記|兩輪政策風口下的印度互聯網市場簡析

《互聯網趨勢報告2017版》數據

通信網絡建設提速,智能手機發展加快,以及大量資本的湧入,讓印度互聯網市場獲得了全球的關注,成為中國以外下一個重要的互聯網市場,也成為大部分中國互聯網企業出海的第一站。

工具類APP茄子快傳在這樣的背景下進入印度市場,有聯想手機預裝這個重要渠道,讓茄子快傳可以快速落地。加上不需要網絡傳輸的特點和免費的屬性,很快在印度市場實現普及型發展,當前茄子快傳在印度的累計用戶達到了2億。

從整個印度的工具類APP排名來看,UC瀏覽器和茄子快傳都進入了TOP10,甚至一度衝上榜首,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標杆。二者的共同點在於,抓住了印度市場發展的風口,以免費獲取用戶,養成使用習慣和品牌認知。不過也面臨著所有工具類APP的困境,產品粘性小,與用戶互動難,和北美相比較,印度本地的廣告主還難以認同移動互聯網的投放。

消費升級下的新局面

儘管經歷了兩輪風口,但印度互聯網普及率依然很低,僅有31%,絕大部分的用戶仍然與網絡絕緣,存在著巨大的增量空間。

人口紅利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都會存在。印度的人口結構與很多國家不同,當前印度青壯年人口總數約8億;截至2016年年底,印度0-14歲人口數佔比31.2%。無論從企業視角看人工成本,還是從互聯網發展視角看潛在用戶數量,未來十年的印度人口都持續保持“紅利狀態”。

而當前,印度網民消費比較謹慎。流量計費方式是“即付即用”,只有在必要的情況下才會使用。從消費者購機習慣來看,印度消費者對於價格仍比較敏感,價位在2000(199元)-5000(499元)盧比的手機最好賣,而有70%以下的用戶會購買10000盧比(999元)以下的手機。在這個價位段的手機配置偏低,1GB RAM和8GB ROM是主流,承載20個以內應用比較適宜。

但從智能手機的使用時長來看,2016年安卓機使用時長達1480億小時,除中國外居全球第一;印度的Google Play軟件商店下載量達62億次,也居全球第一。

保守的消費水平和對移動互聯網的依賴,隱現巨大的消費升級趨勢。與國家主導的政策驅動不同,消費升級將給互聯網企業帶來更大的空間,從工具的使用到內容的消費,讓互聯網普及速度加快。只不過,新的機遇期更考驗企業對用戶需求的洞察以及產品力,且消費意願和能力提升需要一段時間,在變現的路上,需要有足夠的耐心。

2016年底豪客互聯進入印度市場,趕上這一波機遇期,清理類APP Super Cleaner能夠定期優化手機系統,安全類APP HiSecurity為用戶移動設備提供應用安全保障。從業務佈局時間點上,豪客互聯錯過了前面政策驅動風口,尤其是2014年之後的大發展,但用戶痛點的存在決定著工具類APP依然具有較大的市場,豪客互聯在印度市場快速崛起就是最好的證明。

後來者需要步伐更緊湊的佈局。UC在印度經歷8年發展,2016年提出要做印度最大的內容分發和服務平臺;茄子快傳在印度經歷3年發展,在印度市場向流量數據平臺和內容平臺轉型。而豪客互聯在印度市場不到1年,雖體量不如UC和茄子快傳,但從佈局上看,已經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目前以旗艦工具切入市場,擴大用戶基數,再擴展其他業務,滿足用戶在內容等方面訴求,形成相互依託的產品矩陣,變現則隨之而來。

互聯網札記|兩輪政策風口下的印度互聯網市場簡析

(HAWK產品矩陣)

值得一提的是,在即將到來的消費升級新局面下,BAT也開始關注印度市場,以資本出海形式先行佈局,在未形成壟斷之前,中小互聯網企業尤其是出海創業者仍然擁有很大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