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不想骨脆脆?堅持這樣做,增強骨密度!

近年來,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直線上升,6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為56%,老年女性更是高達60%~70%。預計到2050年,將有51%的人發生骨質疏鬆。骨質疏鬆已成為困擾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其發病率已經緊隨糖尿病、老年痴呆,躍居老年疾病第三位。為此,預防骨質疏鬆,請重視骨密度檢查。

不想骨脆脆?堅持這樣做,增強骨密度!

骨密度怎麼測?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技科副主任醫師謝慧文介紹,診斷骨質疏鬆主要靠測量骨密度(BMD),它是當前診斷骨質疏鬆的金標準。雙能X線骨密度測量儀(DEXA)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較好的測量骨量和骨密度的工具,主要測量部位為腰椎、髖關節的骨密度,具有定位準確,測量精度高,速度快等特點,能滿足骨科檢查中準確診斷的需要。

一般情況下,骨密度檢查結果往往以“圖片+表格”的形式給予反饋:“圖片”直觀展示的是被檢者的骨密度數值位於中國男(女)性骨密度參照曲線圖的具體位置;而“表格”直接列出T值和Z值的數值。

T值:你和健康年輕人骨密度差距有多大

謝慧文介紹,T值是一個相對的數值,臨床上通常用T值來判斷人體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其將檢測者檢測所得到的骨密度與30~35歲健康年輕人的骨密度作比較,以得出高出(+)或低於(-)年輕人的標準差數。

不想骨脆脆?堅持這樣做,增強骨密度!

一般來說,-1﹤T值﹤1表示骨密度值正常;-2.5﹤T值﹤-1表示骨量少、骨質流失;T值﹤-2.5 表示骨質疏鬆症;T值﹤-2.5並有脆性骨折病史表示重症骨質疏鬆。

Z值:你和同齡人的骨密度差距有多大

Z值也是一個相對的數值,其根據同年齡、同性別和同種族分組,將相應檢測者的骨密度值與參考值作比較。

-2﹤Z值表示骨密度值在正常同齡人範圍內;Z值≤-2 表示骨密度低於正常同齡人。而Z值正常並不代表受檢者完全沒有問題,例如老年人Z值正常不能代表其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同一年齡段的老年人隨著骨量丟失,骨密度呈減少態勢,其骨骼的脆性也進一步增加,此時更需要參照T值來準確判斷骨密度情況。

哪些人需要測骨密度?

(1)65歲以上的老年人;

(2)45歲以上中老年人特別是絕經期婦女;

(3)有脆性骨折史或者脆性骨折家族史的成年人;

(4)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

(5)嗜煙嗜酒者。

以上都是罹患骨質疏鬆的高危人群,每6個月或一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想骨脆脆?堅持這樣做,增強骨密度!

這樣散步可提高骨密度

加快步速。

“美國護士健康研究”網針對6萬多名絕經後婦女進行觀察後發現,那些每週至少快走4次的婦女髖部骨折風險遠低於那些走路速度慢的女性。因此,建議散步時嘗試“間歇走”,即散步時注意加入3~5次各2分鐘的快步走,速度以無法與他人對話為宜。每次快走後,要持續約1~2分鐘的緩步走;如此交替循環。這種緩急交替的散步方法還能緩解背痛,避免高衝擊力的運動所造成的傷害。

橫著走。

發表在《國際骨質疏鬆症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橫著走與高衝擊力的運動一樣,都能增加骨密度。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凱尼休斯學院的運動機能學助理教授查爾斯·佩利泰拉建議,散步3~5分鐘之後,再花30秒用腳後跟(或前腳掌)橫著走。

連續跳躍20下。

一項研究發現,25~50歲的女性如果連續跳躍20下,每天2次,僅4個月後其髖部密度就會明顯增加。建議散步時在手機上設置定時器,每散步5~10分鐘,就要跳30秒、休息30秒,然後繼續散步、再跳躍,如此反覆。跳躍前,雙腳併攏,雙膝彎曲,雙臂向後擺動,利用爆發力向上跳起。

爬樓梯或陡峭小山。

比起在平地走路,快步上下樓梯和爬陡峭的小山更能鍛鍊骨骼的強度。若經常散步的周邊有很多小斜坡,那就“不走尋常路”,找2~3個坡度適中的斜坡,或在大型建築物外的樓梯附近,花2分鐘爬個坡或樓梯。一段時間後,骨密度就會有所改善。

從小練打球 增強骨密度

骨質疏鬆症是常見病,除補鈣和曬太陽外,運動也很重要。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一項針對兒童的健康促進計劃報告顯示,孩子從小進行體育鍛煉,能增強骨密度,其中打球效果最好。

研究小組以住在丹麥的295名學齡期兒童為對象,進行了普通體育程序組與健康促進計劃集中程序組的對比研究,後者為各種形式的集中間隔訓練,包括每週2小時打球和提高肌肉力量的循環訓練。結果表明,健康促進計劃集中程序組的骨密度明顯增加,比普通體育程序組肌肉力量增加10%,平衡功能改善15%,特別是骨密度增加45%,尤以打球組更為明顯。

研究人員認為,打球可起到增進骨骼健康的作用。在學校讓學齡期孩子開展這項鍛鍊,能改善骨密度、肌肉力量,更好地降低骨質疏鬆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