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明朝保衛北京的于謙因何理由被殺?

錫惠書生


于謙是因為擁立代宗朱祁鈺而被明英宗朱祁鎮殺害。

土木堡之變

公元1449年,瓦剌首領也先率軍南下攻打明朝。朱祁鎮因為想和祖父明成祖朱棣一樣建功立業,名垂千史,而宦官王振也是這麼想的。於是兩人率軍出征,朱祁鎮親征。此時,弟弟朱祁鈺監國。可是走到了一半,明英宗怕了,於是下令折返。此時王振說想要向蔚縣的父老鄉親炫耀一番,英宗同意了。後來王振又想到這麼多軍隊經過會踏壞莊稼。於是讓英宗改道,後來在土木堡,因為英宗輕易相信也先會投降,於是去迎接。不料,也先突然發動進攻,明軍的幾十萬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最後,明英宗被俘虜。這場戰役,史稱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後,消息傳回京城,很多官員都要求南遷。此時,時任兵部侍郎的于謙站了出來,說堅決不能遷都。于謙和群臣和皇太后說讓朱祁鈺登基稱帝。以此來安撫人心。朱祁鈺一開始推卻,後來還是登基了。


於此同時,于謙開始進行京師保衛戰。瓦剌部攻打了好幾次都難以攻下京師,於是退回到了塞外,京師解除戒嚴。京師保衛戰使得明朝統一國家的繼續延續。

奪門之變

次年明英宗朱祁鈺被也行放回了中原。可是明英宗剛回到中原就被朱祁鈺繼續囚禁在南宮之中。時間長達六年。

六年後,在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人的幫助下,明英宗從南宮之中被解救出來,這場政變史稱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以後,朱祁鈺被囚禁。而支持朱祁鈺稱帝的一批官員,其中於謙首當其衝。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明英宗殺害。


鬆垮大卡司


提到明朝政治家、文學家于謙,大家一定會想到他的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七言絕句以託物言志,採用象徵手法,字面上是詠石灰,實際借物喻人,託物寄懷,表現詩人高潔的理想,以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大無畏的凜然正氣。

于謙是明朝的重臣賢臣,在明朝危在旦夕之時,安穩朝綱,打擊叛亂,讓明朝的歷史延續了200多年。為什麼這樣一個名滿天下的人,最後卻被朱祁鎮陷害,落了個冤死的下場呢?

我們從於謙的石灰吟中,便可以看出他的高潔,尤其那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被千古傳誦。他的一生,的確象他詩中寫的一樣,堅韌不拔。但是他對國家的忠,卻帶著一腔孤勇。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瓦賴,臨行之前安排他當時非常信任的弟弟朱祁鈺監國。朱祁鎮出征前,皇太后下懿旨,封兩歲的朱見深為皇太子,以備不虞之需。結果發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變,御駕親征的皇帝朱祁鎮被俘,而瓦剌以此為由,對明朝提出了許多非分的要求,同時還繼續對大明的首都北京徵兵,一時間朝野震驚。

在此危急之下,有人想到了金人攻破南宋的歷史,提出遷都南京。于謙認為,大名的宗廟社稷都在北京,如果遷都,明朝就是另一個南宋,離亡國不遠,於是站出來反對遷都,指責提出此言論的大臣居心不良,應該斬首。遷都之言被壓下,于謙也因此功升任兵部尚書。

皇帝被俘,朝中無主。瓦賴藉此對明朝提出諸多要求,若不應,就是臣不賢,不顧君主之危。但是于謙卻說“社稷為重,君為輕”。1449年9月,于謙等人稟明太后之後,聲稱主少國疑,若是讓年僅兩歲的朱見深繼位,恐怕會惹來外敵的虎視眈眈。在得到太后同意後,于謙和朝臣一起,擁立朱祁鈺為帝,改元景泰,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這就為他最後的被殺埋下了伏筆。

皇帝被俘,家國危難,作為大臣卻不想怎麼營救君王,而是另立國君,在很多人看來,這是無恥的。可是于謙在朱祁鈺繼位後,帶領軍隊,打贏了北京保衛戰,保住了危在旦夕的大明江山。

立下大功的于謙,沒有居功自傲,他一生廉潔奉公,在朱祁鈺登基的八年時間裡,鞠躬盡瘁,輔佐皇帝。他說服朱祁鈺接回朱祁鎮。朱祁鈺繼位之時,是得到孫太后的懿旨才名正言順登上皇位的。但是他登上皇位的條件是繼位之後,等他駕崩之後,要把皇位傳給朱祁鎮的兒子,也就是當時的太子朱見深。可是朱祁鈺在當了皇帝之後不願將皇位還給自己的哥哥朱祁鎮,更甚至打算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於是他幽禁朱祁鈺七年,還廢掉了朱見深的太子職位,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這樣不守信用的朱祁鈺,許多大臣自然心生不滿,朱祁鎮也對他恨之入骨。明朝是個非常講究正統的朝代,受程朱理學的影響,“君臣父子夫妻”的人倫道德深入人心,同時明朝也是一個重大義的朝代。朱祁鈺違反規定,于謙未曾反對,朱祁鎮當然不會原諒于謙。朱祁鈺的兒子被立太子後不久去世,朱祁鈺深受打擊,疾病纏身,對他不滿的大臣開始擁戴朱祁鎮復位。

朱祁鎮復位不久,朱祁鈺去世。但朱祁鎮怒火未消,廢掉朱祁鈺的皇帝尊號,不封廟號,以親王的名義下葬,並不准許其進入皇陵--明十三陵,賜其諡號為“戾”。明朝時皇帝的廟號都是褒義,這一諡號便是對其一生功績的否定。

朱祁鈺已經如此,何況曾支持朱祁鈺登基的于謙。朱祁鎮在復位不久便以謀逆罪處死了于謙。朱祁鎮在位期間,于謙是他的重臣,深受他的信任。但是朱祁鈺廢太子時違反了于謙和孫太后的約定,這在朱祁鎮看來,無異於謀逆。

總而言之,朱祁鈺的登基,幽禁朱祁鎮,無疑都和于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朱祁鎮在位期間,于謙也是舉足輕重的重臣,衷心耿耿,輔佐皇帝。于謙為兵部尚書,眾多武將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一旦于謙反對朱祁鎮復位,結果如何不可估量。殺了他,滿朝文武閉嘴,朱祁鎮的復位之路得以順暢。所以一個一生愛國,忠心耿耿,以社稷為重的于謙,在皇權之爭中必死。


窗外有雪花


兵部尚書于謙在國家為難之時,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挽救了瀕危的大明王朝,可以說沒有于謙,大明有很大幾率都撐不到一百年就得被蒙古三部給拿回江山了。

世人對於謙的評價極高,整本《明史》裡除了皇帝之外,只有三個人被拿出來單獨立傳,第一個就是于謙,其餘兩個分別是王守仁和孫承宗。

《明史》——謙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可是就是這樣的忠臣、能臣,最後卻憋屈地死在了自己一手捍衛的大明王朝手中,實在是讓人痛惜、可惜。于謙之死,朱祁鎮難辭其咎,這其中有其挾私報復的小氣,但也有其無可奈何的原因。


一、朱祁鎮和于謙之間有私怨,他對於謙是又愛又恨

土木堡之變後,大明三大營和半數朝廷官員死傷殆盡,朱祁鎮因為自己的無知而給大明留下一堆爛攤子,皇帝被俘,軍隊、官員戰死、被殺,朝廷人心惶惶,外部蒙古三部又乘機南下,大明已經危在旦夕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于謙立刻做出對應,擁立郕王朱祁鈺為帝,否決南遷的建議,處理土木堡之變首惡王振的家屬,迅速穩定人心,調集各部屯戍兵集合京師,準備和瓦剌來一場大戰。在於謙的指揮下,大明王朝迅速從一盤散沙中凝固了起來,變成了一座堅固的堡壘,並在北京保衛戰中痛擊瓦剌,從而挽救了大明江山。

  1. 身在敵國的朱祁鎮此時是很感激於謙的,他並沒有因為于謙擁立弟弟朱祁鈺為帝而怨恨他,因為朱祁鈺的監國位置是朱祁鎮親自授予的,皇帝有難則監國代替這是慣例;
  2. 在立朱祁鈺為帝前,孫太后已經立了朱祁鎮之子朱見深為太子,之後再立朱祁鈺,這就等於向朱祁鎮保證:大明江山還是你朱祁鎮的,朱祁鈺只是臨時代替的,這很符合他的監國身份;
  3. 朱祁鎮雖然不諳世事,可他也懂得亡國之君是不能做的,而於謙在北京所做的一切,即是為了保護大明國祚,更是保證了朱祁鎮不用做亡國滅種的千古罪人,所以朱祁鎮還是很感激於謙的。

可是朱祁鎮對於謙也還是有恨,他的恨是私怨,是在北京保衛戰開始之後才有的私怨:

  1. 北京保衛戰時,于謙擊敗了也先的先鋒軍隊,並以火器猛轟也先佈置在德勝門的大營,要知道當時朱祁鎮受也先脅迫南下,他的住所就被安排在德勝門的一間破屋子裡。于謙炮轟德勝門,雖然對打擊瓦剌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可是也等於把朱祁鎮的安全置於腦後,不顧其生死;
  2. 喜寧、小田兒等內官太監都是在朱祁鎮親征慘敗時被也先俘獲並投降的,他們大肆洩露明軍底細,幫助也先攻城,喜寧甚至被也先當作了謀主。于謙擔心這些人,於是設計趁他們來代表議和之時將其誅殺,這樣一來勢必導致朱祁鎮在也先軍中十分被動,像喜寧被殺時,也先氣到要殺朱祁鎮的忠心侍衛袁彬、哈銘等人,是朱祁鎮好說歹說,甚至大哭大鬧才制止住;
  3. 北京保衛戰結束後,大明和瓦剌進入了議和階段,也先派了好幾波人來請求議和,可於謙以也先貪得無厭、雙方之仇不同戴天為由拒絕議和,並下令各方守將,不準擅自議和、不準接受任何瓦剌書信、就連朱祁鎮本人來都不準接納、不準接受其書信。這對歸心似箭的朱祁鎮來說,無疑是一場煎熬,而這煎熬又恰好是于謙給他的。

雖然于謙所做的事,在事後都證實了其正確性,可於謙先顧國、後顧君,將朱祁鎮的安全置於國家利益之後,這對大明江山來說是很對的策劃,可對朱祁鎮來說卻不是,畢竟如果要他在自己的性命和江山面前選的話,朱祁鎮還是偏重於先保住自己的命再說了。所以朱祁鎮既感恩于謙之功,又痛恨于謙的所作所為,這時候只要再有一把火燒一下的話,朱祁鎮殺于謙也就不是那麼難以理解的事了。



二、于謙性格剛烈,立有大功之餘也得罪了不少朝廷官員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于謙有再造社稷之功,是景泰朝第一功臣,甚至說是大明第一功臣也不為過,景泰皇帝朱祁鈺對其可謂是言聽計從,即使多不情願的事,只要是于謙說的,朱祁鈺基本都會聽從。連迎立朱祁鎮回國這種關乎到帝位的大事,朱祁鈺還是選擇相信于謙,把哥哥朱祁鎮迎了回來:

先後遣李實、楊善往。卒奉上皇以歸,謙力也。

如此一來,很多和于謙政見不和的,如徐有貞、被于謙打壓的,如陳汝言、不服於謙的,如許彬、地位不如於謙的,如石亨,這些小人宦官都集合起來,一起來對付于謙了。

  1. 于謙功高蓋天,不管他要擁立誰都能成為其股肱大臣,這一點是徐有貞等人不願看到的,徐有貞本來就因為南遷一事被于謙罵得下不來臺,受盡世人嘲諷,于謙不死,他氣不順;
  2. 石亨雖然功大,可他畢竟是武將,不管誰繼位他都只能屈居第二,這是大明以文制武的傳統,所以他必須來一場軍事政變,提高自己的地位,而且於謙更親信重用的武將是範廣,這一點也是石亨必須扳倒于謙的主要原因
  3. 宦官曹吉祥雖然執掌京營,可景泰朝地位最高的太監是興安,此人和于謙的關係就如萬曆朝的張居正和馮保一樣,阻止徐有貞的南遷建議、保護于謙不被讒言陷害,興安當居首功,這也就引得曹吉祥的不滿。

徐有貞、石亨、曹吉祥三人是奪門三大功臣,這三人都和于謙過不去,這也證明了于謙本事雖大,但看人卻經常看漏眼:

  1. 石亨在土木堡之變後被下獄,是于謙力保才能成為北京保衛戰中僅此于于謙的功臣,爵封武清伯;
  2. 徐有貞雖然和于謙政見不同,可是于謙也沒有阻礙他的官路,甚至還向朱祁鈺推薦他,只是朱祁鈺討厭徐有貞建議南遷之事,才會備受打壓;
  3. 于謙手下有個叫王偉的人,同樣也是于謙一手提拔上來的,結果這人反過來彈劾于謙,不過朱祁鈺不信,還把王偉的書信給了于謙,也是于謙心大,居然把書信給王偉看;

從這些事都可以看出:于謙心胸坦然,一心為國,對這些齷齪算計的事毫不在乎,可是人心難測,于謙以真心對人,可別人卻不能以真心對之。要是于謙能狠一點,稍微玩弄點權術的話,奪門之變還真變不起來。

于謙碰到了別人的蛋糕,又不屑去同流合汙,自然被小人群起而攻之,他最後被定的罪名是擁立外藩繼位和有擁兵謀反的嫌疑,這些毫無疑問都是欲加之辭,是石亨、徐有貞等人為了徹底剷除于謙勢力,才會把他的罪證往謀反方向一直靠。而朱祁鎮在經過了七年的囚禁,早已是驚弓之鳥,這時候的他是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敢放走一個的。



三、朱祁鎮最後決定殺于謙,也有他的不得已

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前後簡直是判若兩人,如果說土木堡之前他只是一個長於深宮之中的小孩子,那經過一年的階下囚生活後的朱祁鎮,他的心智、手段都得到了一個質的飛躍。在奪門之變後,朱祁鎮當天就把于謙下獄,但卻一直在猶豫是否要殺他。

雖然于謙和自己有私怨,可他這實打實的再造社稷之功也是不可磨滅的,朱祁鎮又何嘗不知道于謙的忠心為國:

  1. 南宮監禁那七年,朱祁鎮雖然過得不好,可自己和兒子朱見深畢竟都保下了一條命,要知道朱祁鎮祖上可是以內訌起家的,父親朱瞻基連叔叔都殺了。現在自己和兒子性命都得保,于謙的功勞不少,至少他沒攛掇朱祁鈺下黑手;
  2. 于謙被殺前,朱祁鎮都在等待,等待有人為于謙求情,“謙實有功”這四個字就足以證明:朱祁鎮並不想殺于謙,他一直都等著底下人來保于謙,最後的下手也是不得已的;
  3. 于謙死後,很多獻媚者都想興起大獄,把景泰朝受過於謙任用的文武百官全部罷免,更甚者還有下獄、誅殺、以謀反罪滅族等等,可朱祁鎮以首惡、從犯已誅,不再追究。

可是即使這樣,朱祁鎮還是不得不殺了于謙,因為當時的局勢已經不由得自己了:

  1. 石亨有奪門首功,兼掌握了邊疆軍隊,他的話朱祁鎮是不得不聽的,他要殺于謙,朱祁鎮也不敢說不;
  2. 曹吉祥升任司禮太監,總管禁軍三大營,養子曹鉉、曹睿等都掌握了軍隊,他和石亨完全控制了內外,百官都不敢營救;
  3. 朱祁鎮需要找一個替罪羊,畢竟奪門之變總是有點謀反的嫌疑,可他又不能說自己謀反,也不能說弟弟朱祁鈺謀反,所以他必須給自己奪門找一個藉口,也就只能誣陷於謙謀反,奪門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朱祁鎮當時的情況是很被動的,他依靠著石亨和曹吉祥上位,對他們不得不感恩戴德,但他又不想殺于謙,可是最後卻不得不殺。于謙和石亨之間的恩怨,使得這兩股勢力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朱祁鎮不殺于謙則必然得罪石亨,而殺于謙至少還能得到石亨的支持,權衡之下,朱祁鎮只能把于謙殺了。


總結:于謙之死,表面罪狀是在站隊上不堅定,想著迎立外藩取代朱祁鎮和朱祁鈺兄弟,可事實上,于謙之死是死在了當時的局勢之下

于謙身為三朝老臣,從宣德朝開始就深得宣德皇帝朱瞻基的重用,而於謙有感國恩,他歷事三朝卻始終忠心如初,不好財不好色、不貪汙不腐化,一片赤誠之心以報國。到了土木堡之變,朝廷無主,于謙又力排眾議,支持朱祁鈺為帝,極力穩定局勢,保家衛國,可是為人率直剛烈,不懂權謀,才會招致石亨等小人的嫉妒和排擠。

而朱祁鎮雖然也知道于謙之忠,可他在沙漠過了一年生不如死的日子,回國後立馬又被關在南宮七年,這八年的囚禁生涯使得朱祁鎮深知權力的重要,他不想再回南宮,也不想再做太上皇了,所以他必須倚重石亨、曹吉祥等人,倚重他們來幫助自己穩固帝位,洗清自己的汙點,重新做回萬人之上的皇帝。

朱祁鎮無法面對于謙,畢竟將其下獄是朱祁鎮的命令,他也不知道如果強行放出于謙的話,石亨等人會有什麼反應,這時候的他是一步都不能走錯,只能按照石亨等人給他安排的路線去走,曹吉祥要權,給,徐有貞要財,賜,石亨要殺于謙,朱祁鎮也只好殺了。成化皇帝朱見深剛繼位的第二年,就為于謙平反,恢復其子于冕的官職,這其中未必沒有朱祁鎮的意思。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對此問題,我有以下觀點:

首先來說于謙死的冤不冤?千古奇冤,他“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功高至偉。可就是這個為大明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人,最終卻在皇權爭奪的風暴中,被明英宗下令斬殺。要了解于謙在保衛北平成功後,為何很快便被誅殺,要從兩個“之變”說起。

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典故了。明英宗重用太監王振,對他的話幾乎是言聽計從。瓦剌也先派遣2000人來進貢馬匹,謊稱3000人,這樣便可以讓明朝多賞賜一些禮物。但事情被王振知道後,堅決要按2000人給,賞賜的禮物也只有也先要求的五分之二。這個舉動直接把也先惹怒了,直接發兵侵略邊疆。邊疆守將戰敗,於是王振便慫恿英宗御駕親征。于謙等人力諫不可,於是英宗和王振一起出徵,留英宗弟弟朱祁玉監國。

後來王振想要英宗到他的家鄉去,但後來又怕這麼多人馬踏壞了家鄉的莊稼。這樣來回奔波,被也先追上,直接把英宗擄走。也先攜帶著英宗,在邊關要挾獻財物、要求打開關門。這個要求被于謙堅決地予以拒絕,認為也先一旦開了頭,也先的野心永遠不會滿足。皇太后和皇后湊足了幾大車禮物,讓人給也先送去。英宗被搶走六天後,皇太后立英宗只有兩歲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皇弟朱祁玉代理國政。

又約半個月後,大臣認為太子太小,請皇太后立朱祁玉為帝,太后應允。朱祁玉堅辭不受(也是故意做作)。于謙勸道:“我們這些大臣是為了國家,並不是為了個人的榮辱”。恰好英宗派回來的人此時也到京城,傳達了英宗的旨意,讓皇帝朱祁玉繼皇帝位。於是朱祁玉在“土木堡之變”後,登上了帝位,也就是後來的景泰帝。

奪門之變

景泰帝朱祁玉登基後,對於謙非常信任,把保衛北京的重任交給了于謙。也先帶著英宗攻打北京,被于謙打敗。也先見戰鬥不利,便想著英宗奇貨可居,狠狠地敲詐明朝一筆。所以假借議和的名義和明朝談判。這個消息通過邊將傳到朝廷,但于謙認為,認為也先談判的誠意不夠。所以下令責問邊將畏戰,從此邊將沒有敢提議和的事。議和不成,英宗自然是沒法回來,想必英宗知道之後,肯定會對於謙有想法。

後來也先反覆傳達議和的消息,但是已經嚐到坐皇帝好處的朱祁玉,此時已經不想讓自己的哥哥英宗回來了,但是大臣卻是想要接回英宗。朱祁玉認為當初是大臣逼著他登上了皇位,現在又想著把英宗接回來,置自己於何地?此時的景泰帝,感覺自己就像一塊抹布,被眾大臣用完了之後,馬上要丟在一邊,自然是不樂意的。而於謙這次,也沒站在景泰帝這邊。

後來英宗歸國,被囚禁在南宮,不讓他和大臣見面。後來景泰帝更是廢掉原來的太子朱見深,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只是朱見濟福緣淺薄,幾個月後去世,而景泰帝暫時還沒有其他兒子。於是包括于謙在內的大臣,又請景泰帝立侄子朱見深為太子,景泰帝不許。

和于謙有隙的石亨、曹吉祥等人,認為“立太子何如覆上皇”,這些人便決定讓英宗復位。而恰巧景泰帝正好身體不舒服,不接見百官。於是這幾人直接接上英宗,一路闖進皇宮,讓英宗登上寶座而接見群臣,史稱“奪門之變”。事後,景泰帝被廢,于謙因為受景泰帝重用,而且當初擁立景泰帝,被石亨等人安上了想要迎接藩王世子為太子的罪名處死。本來英宗也不想殺于謙,認為他保衛北京有功,但是手下的人直接說了句:“不殺于謙,皇上登基便名不正言不順!”於是于謙被殺,家人發配到邊疆效力。

綜上所述,于謙的功勞,無論是明英宗還是景泰帝,都是承認的。但是因為兩個兄弟為了爭奪皇位,深處權力漩渦的于謙,成了一個繞不過去的坎,所以于謙最後死在皇權的爭鬥之下。

而且於謙雖然有大功,但是性格也太過於剛直,他日常為人處世方式,無形之中得罪了許多人。這些人中很多參與了明英宗的“奪門之變”,所以他們急於借英宗的手處死於謙。于謙過於剛直的性格,也是他被殺的一個重要原因。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


老常綜藝


我先來拋磚引玉。\r

于謙是明史上軍事、政務等各方能力排第二的人物(王陽明太厲害了),被殺的理由和南宋的岳飛非常相似,岳飛死於秦檜“莫須有”,于謙死於徐有貞的“意欲”。\r\r

當時背景如下,土木堡之變,明軍30萬精銳幾近被全殲,明英宗被俘,瓦剌順勢攻進北京,兵臨城下。在這樣的情況下,于謙頂住各方壓力,讓明代宗朱祁鈺登上大位,組織剩餘兵力,再調集地方軍隊勤王,取得的北京保衛戰的勝利。\r\r

明朝中期的”奪門之變“之後,徐有貞導演了歷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于謙案!\r于謙為人清廉,威望極高,又沒有什麼劣跡,即沒有經濟問題,也沒有生活作風問題。但于謙是推立朱祁玉的主要大臣,奪門之變不久後,于謙以迎立藩王之罪名入獄,但是所謂迎立藩王,必須使用金牌召藩王入京,然而於謙卻沒有動過金牌。當時此案主審官實在查無實據,只好向徐有貞請示如何辦理這個難題,這時徐有貞不加思索的說了句“雖無顯跡,意有之。”估計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這句話會成為千古名句,為後人唾棄不已。官員們濃縮了他的精神,將其提煉為更傳神的兩個字——“意欲”,並最後以此定罪。在中國歷史上,足以和臭名昭著的“莫須有”相匹敵。



明月西西


一、原因:

1、謀逆罪斬首。石亨和太監曹吉祥等人勾結起來發動政變,重新擁立明英宗朱祁鎮復辟。明英宗再次登基後,石亨和徐有貞為了清除于謙勢力,便捏造于謙犯了謀逆罪。明英宗得知後,立馬派遣官員抓捕了于謙,並在公元1457年正月22日,將於謙斬首示眾。

2、死於宮鬥。都御史蕭維禎審判定罪,坐以謀反,判處死刑。王文忍受不了這種誣陷,急於爭辯,于謙笑著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了,分辯有什麼用處?”奏疏上呈後,英宗還有些猶豫,說:“于謙是有功勞的(謙實有功)。”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明英宗的主意便拿定了。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外,就在這座他曾拼死保衛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後的結局——斬決。

二、簡介: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石亨等誣其謀立襄王之子,被殺。成化初,復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諡肅愍。萬曆中,改諡忠肅。有《於忠肅集》。《明史》稱讚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七哥探世界


有一句話叫“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于謙之死,乃是明朝政治潛規則使然,更是于謙作為官場邊緣化、信奉儒家文化而導致的孤立和格格不入,最終,明朝第一國士冤死於刀下。

可以說,于謙的死是同僚的排擠,也是皇帝為了挽回僅存顏面的藉口,不除于謙不足以“順應天命”。小哲從三個層次說明。


一、從土木堡之變說起

公元1449年,在土木堡之變中,明軍大敗,明英宗被瓦剌所俘。之後,瓦剌鐵騎一路南下,一路燒殺擄掠,紫禁城危在旦夕。為了大明安危和政治接續,內閣首輔徐有貞建議監國朱祁鈺遷都南京,暫避鋒芒。此舉遭到兵部侍郎于謙的極力反對:“敢言遷都者斬!”徐有貞被于謙擠對的無地自容,從此他也對於謙心生恨意。

為了社稷安危,國不可一日無君,另外,于謙為了徹底打消瓦剌以英宗為誘餌進行一系列的政治訛詐,於是跟皇太后建議,立即擁戴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太后應允後,朱祁鈺登基,改年號為景泰,封于謙為兵部尚書,並命他全力做好北京保衛戰相關事宜。


二、北京保衛戰前後

在於謙的極力主張和努力下,北京由當時守城不到10萬的守軍,最後一度招募士兵達20萬,一同效力于謙。北京保衛戰最後取得了勝利,隨後瓦剌軍退出長城以外。之後瓦剌為了自保,也主動將明英宗朱祁鎮送還。

然而此時的紫禁城已經是另外一番景象,出門迎接朱祁鎮的是弟弟朱祁鈺,一個新帝王。朱祁鎮隨即被送至南宮“頤養天年”。

我們知道,北京保衛戰的勝利,于謙用實力打了徐有貞的臉,一反一正,于謙成了替君分憂的忠臣英雄,而徐有貞雖然也為朝廷分憂,卻成了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箇中緣由徐有貞有苦難辯,他對於謙的恨,又記上一筆。

可我們知道,于謙由於個性使然,其實他對徐有貞倒沒有什麼芥蒂,而且對於徐有貞想爭取國子監一職,去拜託他在皇帝面前求職時,于謙還是很爽快地答應了,只是朱祁鈺沒有答應。這在徐有貞看來,于謙肯定又在皇帝面前說自己壞話,才讓自己顏面掃地。於是徐有貞對於謙的恨已經超出了底線,甚至想除之而後快。



三、明朝第一國士之死

“奪門之變”加速了于謙之死。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朱祁鎮復辟之後,于謙就成了替罪羊,他被朱祁鎮視為“主謀”。對於于謙的態度,朱祁鎮雖然聲稱“謙著實有功”,但此時因徐有貞和石亨等人積極策劃了這次奪門之變,才能讓自己成功奪回王位,他們的感受不得不顧及,所以按照他們的心思來說,于謙必須得死。

徐有貞:“若不殺謙,此舉(奪門之變)無名!”

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就這樣,于謙又被冠以“謀逆罪”,終被朱祁鎮所殺。後來錦衣衛在查抄于謙家的時候,“四壁蕭然,家無餘資”,雖然明憲宗時期于謙被平反,但一代忠臣在那個時候冤死,對國家來說確實是一個重大損失。


山城小哲


題主好,于謙死於政治鬥爭,明英宗奪位後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捏造了于謙“意欲迎立外藩”的“謀逆罪”。明英宗也心知肚明,于謙保衛了北京保衛了大明江山,“于謙實有功”於朝廷,正在猶豫不決時徐有貞進言:“不殺于謙,奪門不正”。於是,于謙就這樣慘死。

于謙是明英宗時期的大臣,明英宗好好的帝王不做,非得聽信宦官之言親率大軍遠征瓦剌,明英宗本來想著威風一下,結果讓瓦剌威風了一下,自己被瓦剌俘虜了,當時明朝送去大量金銀要贖回明英宗,瓦剌錢是照收,人就是不放,當時瓦剌可是打著要將明朝滅掉的小心思,於是他們便兵臨京城下,差點就滅掉了大明朝。

這個時候,是于謙冒天下之大不韙,上奏孫太后擁立朱祁鈺為帝,就這樣明代宗登基了,這個時候,明英宗在瓦剌人手中便沒有那麼大價值了,而於謙這邊更是主張死守京城,在於謙與明代宗的拼死保衛京城的一戰中,瓦剌算是服了,被打得只能回老家了,大明朝才得以保存,所以明朝如果沒有于謙,不能說明朝會亡於明英宗時期,但也很大可能會像南宋一樣,成為偏安一隅的割據政權了。

而且後來明代宗坐穩帝位後,對贖回明英宗之事不大積極,還將明英宗的兒子廢掉了太子之位,但是後來在明代宗兒子去世之後,還是于謙力勸明代宗復立明英宗的兒子為太子,迎回明英宗,所以于謙不是一個權臣,他擁護明代宗完全是因為時勢所逼,可惜後來明英宗奪位之後,他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所以于謙這個擁護明代宗之人便成為了替罪羔羊,可惜于謙一代忠臣不得善終。

如有不同答案歡迎下方留言~


有李行天下


“土木堡之變”是發生在明朝的一個重要歷史事件,也是明朝國力由盛轉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正統十四年,瓦剌大舉入侵。明英宗不聽大臣勸阻,在太監王振的挑唆下御駕親征。明英宗因過於寵信王振,又在他的慫恿下耽擱大軍行程,結果引發了“土木堡之變”,全軍覆沒,明英宗也成了階下囚。

而抓到了大明皇帝的瓦剌大軍奇貨可居,想用明英宗狠狠敲明朝一筆,藉此逼迫大明割讓北方大片土地。

而“土木堡之變”損失最大之處,其實還不在於損失多少兵員、戰將、物資,而是整個政府中樞近乎被直接斬首、一網打盡了,也就是說,這麼大件事,偌大的大明竟然沒有人能做的了主,要走要降?要和還是要戰均未可知。如果誰擅自做主,最後導致的任何後果都將影響歷史的進展,誰也不想因為一步走錯成為整個王朝甚至整個民族的罪人。

而且當時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不要把皇帝贖回來,要知道,如果選擇一戰到底,不僅短時間內能趕到京城的軍隊少之又少,而且萬一瓦剌人氣急之下把皇帝撕了票,那自己就成為間接害死皇帝的罪臣了。

而如果選擇接受瓦剌人的條件,那麼勢必要丟掉了京師的一大片北方土地,被蒙古人趕到南方去,延續南宋偏居一隅的命運,這麼做也將成為民族罪人了。所以一時之間,京城一片大亂。

據《明實錄》記載:正統十四年八月癸亥,時京師戒嚴,羸馬疲卒不滿十萬,人心洶洶,群臣聚哭於朝,議戰守,有欲南遷者。

就在臣無首、人心惶惶之際,于謙接過大任,招募來所有能趕來京師的援軍、糧草,力主抵抗瓦剌人的入侵,除此之外,他還扶持新皇登基,打破了瓦剌人想用英宗作要挾以使得大明官將不戰而降的意圖。最終在明軍主力精銳盡喪之際,打贏了京師保衛戰。

是以,於少保實為大明的中流砥柱,力挽狂瀾令金甌無缺,直接拯救了山西河北上百萬百姓的性命,也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只可惜,于謙在危難之際立朱祁鈺的主張,救急不救緩,雖然迅速穩定了人心,也給日後自身的悲劇埋下伏筆。瓦剌也先為了削弱大明的實力,放英宗回京,與代宗相爭權。

在英宗復辟後,于謙因奸臣讒言于謙有助代宗之子奪位之意而含冤遇害。儘管結局不盡人意,但我們相信,即使再來一次,于謙還是會這麼做,他那流傳千古的《石灰吟》就是最好的寫照“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夢yu千潯


景泰八年正月十六,已經成為太上皇的明英宗在大臣徐有貞、將軍石亨、太監曹吉祥等人發動的奪門之變中,重新成為了皇帝。在英宗復辟的當日,作為七年前擁立景帝的重要大臣,景帝朝最受重用的大臣于謙被捕入獄。

于謙被捕後,擁立英宗復辟的群小們要給於謙定罪,殺死於謙。但他們發現了一個什麼棘手的問題,就是由於于謙為官清廉,威望素著,實在找不到處死於謙的理由。於是,徐有貞等人誣陷於謙要另立太子,和太監王誠、舒良、張永、王勤等策劃迎接冊立襄王的兒子。根據這個罪名于謙被判謀反罪名。徐有貞本來滿心憑藉這樣的罪名,讓于謙死無葬身之地,誰知奏疏呈到英宗處後,英宗卻猶豫了說,于謙實在是有功勞的。畢竟殺死於謙這樣功高素著而且本身無罪大臣,世人怎麼評價自己,這也是英宗不得不考慮的事情。這時徐有貞的一句,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一句話驚醒英宗,最終下了殺于謙之心。《明史》記載,于謙”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



于謙被殺後,不久英宗就後悔了,但終英宗一朝未給於謙平反。英宗去世,兒子憲宗朱見深在成化二年,為于謙平反,下詔官復原職,並追贈太傅。弘治七年,賜諡”肅愍“,建立祠堂。萬曆十八年改諡為”忠肅“,到了清朝,乾隆帝南巡,還為于謙提寫”丹心抗節“匾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