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明朝保卫北京的于谦因何理由被杀?

锡惠书生


于谦是因为拥立代宗朱祁钰而被明英宗朱祁镇杀害。

土木堡之变

公元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率军南下攻打明朝。朱祁镇因为想和祖父明成祖朱棣一样建功立业,名垂千史,而宦官王振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两人率军出征,朱祁镇亲征。此时,弟弟朱祁钰监国。可是走到了一半,明英宗怕了,于是下令折返。此时王振说想要向蔚县的父老乡亲炫耀一番,英宗同意了。后来王振又想到这么多军队经过会踏坏庄稼。于是让英宗改道,后来在土木堡,因为英宗轻易相信也先会投降,于是去迎接。不料,也先突然发动进攻,明军的几十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最后,明英宗被俘虏。这场战役,史称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后,消息传回京城,很多官员都要求南迁。此时,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站了出来,说坚决不能迁都。于谦和群臣和皇太后说让朱祁钰登基称帝。以此来安抚人心。朱祁钰一开始推却,后来还是登基了。


于此同时,于谦开始进行京师保卫战。瓦剌部攻打了好几次都难以攻下京师,于是退回到了塞外,京师解除戒严。京师保卫战使得明朝统一国家的继续延续。

夺门之变

次年明英宗朱祁钰被也行放回了中原。可是明英宗刚回到中原就被朱祁钰继续囚禁在南宫之中。时间长达六年。

六年后,在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的帮助下,明英宗从南宫之中被解救出来,这场政变史称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以后,朱祁钰被囚禁。而支持朱祁钰称帝的一批官员,其中于谦首当其冲。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明英宗杀害。


松垮大卡司


提到明朝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大家一定会想到他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七言绝句以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诗人高洁的理想,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

于谦是明朝的重臣贤臣,在明朝危在旦夕之时,安稳朝纲,打击叛乱,让明朝的历史延续了200多年。为什么这样一个名满天下的人,最后却被朱祁镇陷害,落了个冤死的下场呢?

我们从于谦的石灰吟中,便可以看出他的高洁,尤其那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被千古传诵。他的一生,的确象他诗中写的一样,坚韧不拔。但是他对国家的忠,却带着一腔孤勇。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瓦赖,临行之前安排他当时非常信任的弟弟朱祁钰监国。朱祁镇出征前,皇太后下懿旨,封两岁的朱见深为皇太子,以备不虞之需。结果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御驾亲征的皇帝朱祁镇被俘,而瓦剌以此为由,对明朝提出了许多非分的要求,同时还继续对大明的首都北京征兵,一时间朝野震惊。

在此危急之下,有人想到了金人攻破南宋的历史,提出迁都南京。于谦认为,大名的宗庙社稷都在北京,如果迁都,明朝就是另一个南宋,离亡国不远,于是站出来反对迁都,指责提出此言论的大臣居心不良,应该斩首。迁都之言被压下,于谦也因此功升任兵部尚书。

皇帝被俘,朝中无主。瓦赖借此对明朝提出诸多要求,若不应,就是臣不贤,不顾君主之危。但是于谦却说“社稷为重,君为轻”。1449年9月,于谦等人禀明太后之后,声称主少国疑,若是让年仅两岁的朱见深继位,恐怕会惹来外敌的虎视眈眈。在得到太后同意后,于谦和朝臣一起,拥立朱祁钰为帝,改元景泰,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这就为他最后的被杀埋下了伏笔。

皇帝被俘,家国危难,作为大臣却不想怎么营救君王,而是另立国君,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无耻的。可是于谦在朱祁钰继位后,带领军队,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保住了危在旦夕的大明江山。

立下大功的于谦,没有居功自傲,他一生廉洁奉公,在朱祁钰登基的八年时间里,鞠躬尽瘁,辅佐皇帝。他说服朱祁钰接回朱祁镇。朱祁钰继位之时,是得到孙太后的懿旨才名正言顺登上皇位的。但是他登上皇位的条件是继位之后,等他驾崩之后,要把皇位传给朱祁镇的儿子,也就是当时的太子朱见深。可是朱祁钰在当了皇帝之后不愿将皇位还给自己的哥哥朱祁镇,更甚至打算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于是他幽禁朱祁钰七年,还废掉了朱见深的太子职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这样不守信用的朱祁钰,许多大臣自然心生不满,朱祁镇也对他恨之入骨。明朝是个非常讲究正统的朝代,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君臣父子夫妻”的人伦道德深入人心,同时明朝也是一个重大义的朝代。朱祁钰违反规定,于谦未曾反对,朱祁镇当然不会原谅于谦。朱祁钰的儿子被立太子后不久去世,朱祁钰深受打击,疾病缠身,对他不满的大臣开始拥戴朱祁镇复位。

朱祁镇复位不久,朱祁钰去世。但朱祁镇怒火未消,废掉朱祁钰的皇帝尊号,不封庙号,以亲王的名义下葬,并不准许其进入皇陵--明十三陵,赐其谥号为“戾”。明朝时皇帝的庙号都是褒义,这一谥号便是对其一生功绩的否定。

朱祁钰已经如此,何况曾支持朱祁钰登基的于谦。朱祁镇在复位不久便以谋逆罪处死了于谦。朱祁镇在位期间,于谦是他的重臣,深受他的信任。但是朱祁钰废太子时违反了于谦和孙太后的约定,这在朱祁镇看来,无异于谋逆。

总而言之,朱祁钰的登基,幽禁朱祁镇,无疑都和于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朱祁镇在位期间,于谦也是举足轻重的重臣,衷心耿耿,辅佐皇帝。于谦为兵部尚书,众多武将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一旦于谦反对朱祁镇复位,结果如何不可估量。杀了他,满朝文武闭嘴,朱祁镇的复位之路得以顺畅。所以一个一生爱国,忠心耿耿,以社稷为重的于谦,在皇权之争中必死。


窗外有雪花


兵部尚书于谦在国家为难之时,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挽救了濒危的大明王朝,可以说没有于谦,大明有很大几率都撑不到一百年就得被蒙古三部给拿回江山了。

世人对于谦的评价极高,整本《明史》里除了皇帝之外,只有三个人被拿出来单独立传,第一个就是于谦,其余两个分别是王守仁和孙承宗。

《明史》——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可是就是这样的忠臣、能臣,最后却憋屈地死在了自己一手捍卫的大明王朝手中,实在是让人痛惜、可惜。于谦之死,朱祁镇难辞其咎,这其中有其挟私报复的小气,但也有其无可奈何的原因。


一、朱祁镇和于谦之间有私怨,他对于谦是又爱又恨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三大营和半数朝廷官员死伤殆尽,朱祁镇因为自己的无知而给大明留下一堆烂摊子,皇帝被俘,军队、官员战死、被杀,朝廷人心惶惶,外部蒙古三部又乘机南下,大明已经危在旦夕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于谦立刻做出对应,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否决南迁的建议,处理土木堡之变首恶王振的家属,迅速稳定人心,调集各部屯戍兵集合京师,准备和瓦剌来一场大战。在于谦的指挥下,大明王朝迅速从一盘散沙中凝固了起来,变成了一座坚固的堡垒,并在北京保卫战中痛击瓦剌,从而挽救了大明江山。

  1. 身在敌国的朱祁镇此时是很感激于谦的,他并没有因为于谦拥立弟弟朱祁钰为帝而怨恨他,因为朱祁钰的监国位置是朱祁镇亲自授予的,皇帝有难则监国代替这是惯例;
  2. 在立朱祁钰为帝前,孙太后已经立了朱祁镇之子朱见深为太子,之后再立朱祁钰,这就等于向朱祁镇保证:大明江山还是你朱祁镇的,朱祁钰只是临时代替的,这很符合他的监国身份;
  3. 朱祁镇虽然不谙世事,可他也懂得亡国之君是不能做的,而于谦在北京所做的一切,即是为了保护大明国祚,更是保证了朱祁镇不用做亡国灭种的千古罪人,所以朱祁镇还是很感激于谦的。

可是朱祁镇对于谦也还是有恨,他的恨是私怨,是在北京保卫战开始之后才有的私怨:

  1. 北京保卫战时,于谦击败了也先的先锋军队,并以火器猛轰也先布置在德胜门的大营,要知道当时朱祁镇受也先胁迫南下,他的住所就被安排在德胜门的一间破屋子里。于谦炮轰德胜门,虽然对打击瓦剌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可是也等于把朱祁镇的安全置于脑后,不顾其生死;
  2. 喜宁、小田儿等内官太监都是在朱祁镇亲征惨败时被也先俘获并投降的,他们大肆泄露明军底细,帮助也先攻城,喜宁甚至被也先当作了谋主。于谦担心这些人,于是设计趁他们来代表议和之时将其诛杀,这样一来势必导致朱祁镇在也先军中十分被动,像喜宁被杀时,也先气到要杀朱祁镇的忠心侍卫袁彬、哈铭等人,是朱祁镇好说歹说,甚至大哭大闹才制止住;
  3. 北京保卫战结束后,大明和瓦剌进入了议和阶段,也先派了好几波人来请求议和,可于谦以也先贪得无厌、双方之仇不同戴天为由拒绝议和,并下令各方守将,不准擅自议和、不准接受任何瓦剌书信、就连朱祁镇本人来都不准接纳、不准接受其书信。这对归心似箭的朱祁镇来说,无疑是一场煎熬,而这煎熬又恰好是于谦给他的。

虽然于谦所做的事,在事后都证实了其正确性,可于谦先顾国、后顾君,将朱祁镇的安全置于国家利益之后,这对大明江山来说是很对的策划,可对朱祁镇来说却不是,毕竟如果要他在自己的性命和江山面前选的话,朱祁镇还是偏重于先保住自己的命再说了。所以朱祁镇既感恩于谦之功,又痛恨于谦的所作所为,这时候只要再有一把火烧一下的话,朱祁镇杀于谦也就不是那么难以理解的事了。



二、于谦性格刚烈,立有大功之余也得罪了不少朝廷官员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于谦有再造社稷之功,是景泰朝第一功臣,甚至说是大明第一功臣也不为过,景泰皇帝朱祁钰对其可谓是言听计从,即使多不情愿的事,只要是于谦说的,朱祁钰基本都会听从。连迎立朱祁镇回国这种关乎到帝位的大事,朱祁钰还是选择相信于谦,把哥哥朱祁镇迎了回来:

先后遣李实、杨善往。卒奉上皇以归,谦力也。

如此一来,很多和于谦政见不和的,如徐有贞、被于谦打压的,如陈汝言、不服于谦的,如许彬、地位不如于谦的,如石亨,这些小人宦官都集合起来,一起来对付于谦了。

  1. 于谦功高盖天,不管他要拥立谁都能成为其股肱大臣,这一点是徐有贞等人不愿看到的,徐有贞本来就因为南迁一事被于谦骂得下不来台,受尽世人嘲讽,于谦不死,他气不顺;
  2. 石亨虽然功大,可他毕竟是武将,不管谁继位他都只能屈居第二,这是大明以文制武的传统,所以他必须来一场军事政变,提高自己的地位,而且于谦更亲信重用的武将是范广,这一点也是石亨必须扳倒于谦的主要原因
  3. 宦官曹吉祥虽然执掌京营,可景泰朝地位最高的太监是兴安,此人和于谦的关系就如万历朝的张居正和冯保一样,阻止徐有贞的南迁建议、保护于谦不被谗言陷害,兴安当居首功,这也就引得曹吉祥的不满。

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三人是夺门三大功臣,这三人都和于谦过不去,这也证明了于谦本事虽大,但看人却经常看漏眼:

  1. 石亨在土木堡之变后被下狱,是于谦力保才能成为北京保卫战中仅此于于谦的功臣,爵封武清伯;
  2. 徐有贞虽然和于谦政见不同,可是于谦也没有阻碍他的官路,甚至还向朱祁钰推荐他,只是朱祁钰讨厌徐有贞建议南迁之事,才会备受打压;
  3. 于谦手下有个叫王伟的人,同样也是于谦一手提拔上来的,结果这人反过来弹劾于谦,不过朱祁钰不信,还把王伟的书信给了于谦,也是于谦心大,居然把书信给王伟看;

从这些事都可以看出:于谦心胸坦然,一心为国,对这些龌龊算计的事毫不在乎,可是人心难测,于谦以真心对人,可别人却不能以真心对之。要是于谦能狠一点,稍微玩弄点权术的话,夺门之变还真变不起来。

于谦碰到了别人的蛋糕,又不屑去同流合污,自然被小人群起而攻之,他最后被定的罪名是拥立外藩继位和有拥兵谋反的嫌疑,这些毫无疑问都是欲加之辞,是石亨、徐有贞等人为了彻底铲除于谦势力,才会把他的罪证往谋反方向一直靠。而朱祁镇在经过了七年的囚禁,早已是惊弓之鸟,这时候的他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敢放走一个的。



三、朱祁镇最后决定杀于谦,也有他的不得已

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前后简直是判若两人,如果说土木堡之前他只是一个长于深宫之中的小孩子,那经过一年的阶下囚生活后的朱祁镇,他的心智、手段都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在夺门之变后,朱祁镇当天就把于谦下狱,但却一直在犹豫是否要杀他。

虽然于谦和自己有私怨,可他这实打实的再造社稷之功也是不可磨灭的,朱祁镇又何尝不知道于谦的忠心为国:

  1. 南宫监禁那七年,朱祁镇虽然过得不好,可自己和儿子朱见深毕竟都保下了一条命,要知道朱祁镇祖上可是以内讧起家的,父亲朱瞻基连叔叔都杀了。现在自己和儿子性命都得保,于谦的功劳不少,至少他没撺掇朱祁钰下黑手;
  2. 于谦被杀前,朱祁镇都在等待,等待有人为于谦求情,“谦实有功”这四个字就足以证明:朱祁镇并不想杀于谦,他一直都等着底下人来保于谦,最后的下手也是不得已的;
  3. 于谦死后,很多献媚者都想兴起大狱,把景泰朝受过于谦任用的文武百官全部罢免,更甚者还有下狱、诛杀、以谋反罪灭族等等,可朱祁镇以首恶、从犯已诛,不再追究。

可是即使这样,朱祁镇还是不得不杀了于谦,因为当时的局势已经不由得自己了:

  1. 石亨有夺门首功,兼掌握了边疆军队,他的话朱祁镇是不得不听的,他要杀于谦,朱祁镇也不敢说不;
  2. 曹吉祥升任司礼太监,总管禁军三大营,养子曹铉、曹睿等都掌握了军队,他和石亨完全控制了内外,百官都不敢营救;
  3. 朱祁镇需要找一个替罪羊,毕竟夺门之变总是有点谋反的嫌疑,可他又不能说自己谋反,也不能说弟弟朱祁钰谋反,所以他必须给自己夺门找一个借口,也就只能诬陷于谦谋反,夺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朱祁镇当时的情况是很被动的,他依靠着石亨和曹吉祥上位,对他们不得不感恩戴德,但他又不想杀于谦,可是最后却不得不杀。于谦和石亨之间的恩怨,使得这两股势力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朱祁镇不杀于谦则必然得罪石亨,而杀于谦至少还能得到石亨的支持,权衡之下,朱祁镇只能把于谦杀了。


总结:于谦之死,表面罪状是在站队上不坚定,想着迎立外藩取代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可事实上,于谦之死是死在了当时的局势之下

于谦身为三朝老臣,从宣德朝开始就深得宣德皇帝朱瞻基的重用,而于谦有感国恩,他历事三朝却始终忠心如初,不好财不好色、不贪污不腐化,一片赤诚之心以报国。到了土木堡之变,朝廷无主,于谦又力排众议,支持朱祁钰为帝,极力稳定局势,保家卫国,可是为人率直刚烈,不懂权谋,才会招致石亨等小人的嫉妒和排挤。

而朱祁镇虽然也知道于谦之忠,可他在沙漠过了一年生不如死的日子,回国后立马又被关在南宫七年,这八年的囚禁生涯使得朱祁镇深知权力的重要,他不想再回南宫,也不想再做太上皇了,所以他必须倚重石亨、曹吉祥等人,倚重他们来帮助自己稳固帝位,洗清自己的污点,重新做回万人之上的皇帝。

朱祁镇无法面对于谦,毕竟将其下狱是朱祁镇的命令,他也不知道如果强行放出于谦的话,石亨等人会有什么反应,这时候的他是一步都不能走错,只能按照石亨等人给他安排的路线去走,曹吉祥要权,给,徐有贞要财,赐,石亨要杀于谦,朱祁镇也只好杀了。成化皇帝朱见深刚继位的第二年,就为于谦平反,恢复其子于冕的官职,这其中未必没有朱祁镇的意思。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对此问题,我有以下观点:

首先来说于谦死的冤不冤?千古奇冤,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功高至伟。可就是这个为大明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最终却在皇权争夺的风暴中,被明英宗下令斩杀。要了解于谦在保卫北平成功后,为何很快便被诛杀,要从两个“之变”说起。

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典故了。明英宗重用太监王振,对他的话几乎是言听计从。瓦剌也先派遣2000人来进贡马匹,谎称3000人,这样便可以让明朝多赏赐一些礼物。但事情被王振知道后,坚决要按2000人给,赏赐的礼物也只有也先要求的五分之二。这个举动直接把也先惹怒了,直接发兵侵略边疆。边疆守将战败,于是王振便怂恿英宗御驾亲征。于谦等人力谏不可,于是英宗和王振一起出征,留英宗弟弟朱祁玉监国。

后来王振想要英宗到他的家乡去,但后来又怕这么多人马踏坏了家乡的庄稼。这样来回奔波,被也先追上,直接把英宗掳走。也先携带着英宗,在边关要挟献财物、要求打开关门。这个要求被于谦坚决地予以拒绝,认为也先一旦开了头,也先的野心永远不会满足。皇太后和皇后凑足了几大车礼物,让人给也先送去。英宗被抢走六天后,皇太后立英宗只有两岁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皇弟朱祁玉代理国政。

又约半个月后,大臣认为太子太小,请皇太后立朱祁玉为帝,太后应允。朱祁玉坚辞不受(也是故意做作)。于谦劝道:“我们这些大臣是为了国家,并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辱”。恰好英宗派回来的人此时也到京城,传达了英宗的旨意,让皇帝朱祁玉继皇帝位。于是朱祁玉在“土木堡之变”后,登上了帝位,也就是后来的景泰帝。

夺门之变

景泰帝朱祁玉登基后,对于谦非常信任,把保卫北京的重任交给了于谦。也先带着英宗攻打北京,被于谦打败。也先见战斗不利,便想着英宗奇货可居,狠狠地敲诈明朝一笔。所以假借议和的名义和明朝谈判。这个消息通过边将传到朝廷,但于谦认为,认为也先谈判的诚意不够。所以下令责问边将畏战,从此边将没有敢提议和的事。议和不成,英宗自然是没法回来,想必英宗知道之后,肯定会对于谦有想法。

后来也先反复传达议和的消息,但是已经尝到坐皇帝好处的朱祁玉,此时已经不想让自己的哥哥英宗回来了,但是大臣却是想要接回英宗。朱祁玉认为当初是大臣逼着他登上了皇位,现在又想着把英宗接回来,置自己于何地?此时的景泰帝,感觉自己就像一块抹布,被众大臣用完了之后,马上要丢在一边,自然是不乐意的。而于谦这次,也没站在景泰帝这边。

后来英宗归国,被囚禁在南宫,不让他和大臣见面。后来景泰帝更是废掉原来的太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只是朱见济福缘浅薄,几个月后去世,而景泰帝暂时还没有其他儿子。于是包括于谦在内的大臣,又请景泰帝立侄子朱见深为太子,景泰帝不许。

和于谦有隙的石亨、曹吉祥等人,认为“立太子何如复上皇”,这些人便决定让英宗复位。而恰巧景泰帝正好身体不舒服,不接见百官。于是这几人直接接上英宗,一路闯进皇宫,让英宗登上宝座而接见群臣,史称“夺门之变”。事后,景泰帝被废,于谦因为受景泰帝重用,而且当初拥立景泰帝,被石亨等人安上了想要迎接藩王世子为太子的罪名处死。本来英宗也不想杀于谦,认为他保卫北京有功,但是手下的人直接说了句:“不杀于谦,皇上登基便名不正言不顺!”于是于谦被杀,家人发配到边疆效力。

综上所述,于谦的功劳,无论是明英宗还是景泰帝,都是承认的。但是因为两个兄弟为了争夺皇位,深处权力漩涡的于谦,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所以于谦最后死在皇权的争斗之下。

而且于谦虽然有大功,但是性格也太过于刚直,他日常为人处世方式,无形之中得罪了许多人。这些人中很多参与了明英宗的“夺门之变”,所以他们急于借英宗的手处死于谦。于谦过于刚直的性格,也是他被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老常综艺


我先来抛砖引玉。\r

于谦是明史上军事、政务等各方能力排第二的人物(王阳明太厉害了),被杀的理由和南宋的岳飞非常相似,岳飞死于秦桧“莫须有”,于谦死于徐有贞的“意欲”。\r\r

当时背景如下,土木堡之变,明军30万精锐几近被全歼,明英宗被俘,瓦剌顺势攻进北京,兵临城下。在这样的情况下,于谦顶住各方压力,让明代宗朱祁钰登上大位,组织剩余兵力,再调集地方军队勤王,取得的北京保卫战的胜利。\r\r

明朝中期的”夺门之变“之后,徐有贞导演了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于谦案!\r于谦为人清廉,威望极高,又没有什么劣迹,即没有经济问题,也没有生活作风问题。但于谦是推立朱祁玉的主要大臣,夺门之变不久后,于谦以迎立藩王之罪名入狱,但是所谓迎立藩王,必须使用金牌召藩王入京,然而于谦却没有动过金牌。当时此案主审官实在查无实据,只好向徐有贞请示如何办理这个难题,这时徐有贞不加思索的说了句“虽无显迹,意有之。”估计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句话会成为千古名句,为后人唾弃不已。官员们浓缩了他的精神,将其提炼为更传神的两个字——“意欲”,并最后以此定罪。在中国历史上,足以和臭名昭著的“莫须有”相匹敌。



明月西西


一、原因:

1、谋逆罪斩首。石亨和太监曹吉祥等人勾结起来发动政变,重新拥立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明英宗再次登基后,石亨和徐有贞为了清除于谦势力,便捏造于谦犯了谋逆罪。明英宗得知后,立马派遣官员抓捕了于谦,并在公元1457年正月22日,将于谦斩首示众。

2、死于宫斗。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坐以谋反,判处死刑。王文忍受不了这种诬陷,急于争辩,于谦笑着说:“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罢了,分辩有什么用处?”奏疏上呈后,英宗还有些犹豫,说:“于谦是有功劳的(谦实有功)。”徐有贞进言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明英宗的主意便拿定了。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

二、简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七哥探世界


有一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于谦之死,乃是明朝政治潜规则使然,更是于谦作为官场边缘化、信奉儒家文化而导致的孤立和格格不入,最终,明朝第一国士冤死于刀下。

可以说,于谦的死是同僚的排挤,也是皇帝为了挽回仅存颜面的借口,不除于谦不足以“顺应天命”。小哲从三个层次说明。


一、从土木堡之变说起

公元1449年,在土木堡之变中,明军大败,明英宗被瓦剌所俘。之后,瓦剌铁骑一路南下,一路烧杀掳掠,紫禁城危在旦夕。为了大明安危和政治接续,内阁首辅徐有贞建议监国朱祁钰迁都南京,暂避锋芒。此举遭到兵部侍郎于谦的极力反对:“敢言迁都者斩!”徐有贞被于谦挤对的无地自容,从此他也对于谦心生恨意。

为了社稷安危,国不可一日无君,另外,于谦为了彻底打消瓦剌以英宗为诱饵进行一系列的政治讹诈,于是跟皇太后建议,立即拥戴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太后应允后,朱祁钰登基,改年号为景泰,封于谦为兵部尚书,并命他全力做好北京保卫战相关事宜。


二、北京保卫战前后

在于谦的极力主张和努力下,北京由当时守城不到10万的守军,最后一度招募士兵达20万,一同效力于谦。北京保卫战最后取得了胜利,随后瓦剌军退出长城以外。之后瓦剌为了自保,也主动将明英宗朱祁镇送还。

然而此时的紫禁城已经是另外一番景象,出门迎接朱祁镇的是弟弟朱祁钰,一个新帝王。朱祁镇随即被送至南宫“颐养天年”。

我们知道,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于谦用实力打了徐有贞的脸,一反一正,于谦成了替君分忧的忠臣英雄,而徐有贞虽然也为朝廷分忧,却成了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个中缘由徐有贞有苦难辩,他对于谦的恨,又记上一笔。

可我们知道,于谦由于个性使然,其实他对徐有贞倒没有什么芥蒂,而且对于徐有贞想争取国子监一职,去拜托他在皇帝面前求职时,于谦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只是朱祁钰没有答应。这在徐有贞看来,于谦肯定又在皇帝面前说自己坏话,才让自己颜面扫地。于是徐有贞对于谦的恨已经超出了底线,甚至想除之而后快。



三、明朝第一国士之死

“夺门之变”加速了于谦之死。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朱祁镇复辟之后,于谦就成了替罪羊,他被朱祁镇视为“主谋”。对于于谦的态度,朱祁镇虽然声称“谦着实有功”,但此时因徐有贞和石亨等人积极策划了这次夺门之变,才能让自己成功夺回王位,他们的感受不得不顾及,所以按照他们的心思来说,于谦必须得死。

徐有贞:“若不杀谦,此举(夺门之变)无名!”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这样,于谦又被冠以“谋逆罪”,终被朱祁镇所杀。后来锦衣卫在查抄于谦家的时候,“四壁萧然,家无余资”,虽然明宪宗时期于谦被平反,但一代忠臣在那个时候冤死,对国家来说确实是一个重大损失。


山城小哲


题主好,于谦死于政治斗争,明英宗夺位后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捏造了于谦“意欲迎立外藩”的“谋逆罪”。明英宗也心知肚明,于谦保卫了北京保卫了大明江山,“于谦实有功”于朝廷,正在犹豫不决时徐有贞进言:“不杀于谦,夺门不正”。于是,于谦就这样惨死。

于谦是明英宗时期的大臣,明英宗好好的帝王不做,非得听信宦官之言亲率大军远征瓦剌,明英宗本来想着威风一下,结果让瓦剌威风了一下,自己被瓦剌俘虏了,当时明朝送去大量金银要赎回明英宗,瓦剌钱是照收,人就是不放,当时瓦剌可是打着要将明朝灭掉的小心思,于是他们便兵临京城下,差点就灭掉了大明朝。

这个时候,是于谦冒天下之大不韪,上奏孙太后拥立朱祁钰为帝,就这样明代宗登基了,这个时候,明英宗在瓦剌人手中便没有那么大价值了,而于谦这边更是主张死守京城,在于谦与明代宗的拼死保卫京城的一战中,瓦剌算是服了,被打得只能回老家了,大明朝才得以保存,所以明朝如果没有于谦,不能说明朝会亡于明英宗时期,但也很大可能会像南宋一样,成为偏安一隅的割据政权了。

而且后来明代宗坐稳帝位后,对赎回明英宗之事不大积极,还将明英宗的儿子废掉了太子之位,但是后来在明代宗儿子去世之后,还是于谦力劝明代宗复立明英宗的儿子为太子,迎回明英宗,所以于谦不是一个权臣,他拥护明代宗完全是因为时势所逼,可惜后来明英宗夺位之后,他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所以于谦这个拥护明代宗之人便成为了替罪羔羊,可惜于谦一代忠臣不得善终。

如有不同答案欢迎下方留言~


有李行天下


“土木堡之变”是发生在明朝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也是明朝国力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正统十四年,瓦剌大举入侵。明英宗不听大臣劝阻,在太监王振的挑唆下御驾亲征。明英宗因过于宠信王振,又在他的怂恿下耽搁大军行程,结果引发了“土木堡之变”,全军覆没,明英宗也成了阶下囚。

而抓到了大明皇帝的瓦剌大军奇货可居,想用明英宗狠狠敲明朝一笔,借此逼迫大明割让北方大片土地。

而“土木堡之变”损失最大之处,其实还不在于损失多少兵员、战将、物资,而是整个政府中枢近乎被直接斩首、一网打尽了,也就是说,这么大件事,偌大的大明竟然没有人能做的了主,要走要降?要和还是要战均未可知。如果谁擅自做主,最后导致的任何后果都将影响历史的进展,谁也不想因为一步走错成为整个王朝甚至整个民族的罪人。

而且当时最大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不要把皇帝赎回来,要知道,如果选择一战到底,不仅短时间内能赶到京城的军队少之又少,而且万一瓦剌人气急之下把皇帝撕了票,那自己就成为间接害死皇帝的罪臣了。

而如果选择接受瓦剌人的条件,那么势必要丢掉了京师的一大片北方土地,被蒙古人赶到南方去,延续南宋偏居一隅的命运,这么做也将成为民族罪人了。所以一时之间,京城一片大乱。

据《明实录》记载:正统十四年八月癸亥,时京师戒严,羸马疲卒不满十万,人心汹汹,群臣聚哭于朝,议战守,有欲南迁者。

就在臣无首、人心惶惶之际,于谦接过大任,招募来所有能赶来京师的援军、粮草,力主抵抗瓦剌人的入侵,除此之外,他还扶持新皇登基,打破了瓦剌人想用英宗作要挟以使得大明官将不战而降的意图。最终在明军主力精锐尽丧之际,打赢了京师保卫战。

是以,于少保实为大明的中流砥柱,力挽狂澜令金瓯无缺,直接拯救了山西河北上百万百姓的性命,也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只可惜,于谦在危难之际立朱祁钰的主张,救急不救缓,虽然迅速稳定了人心,也给日后自身的悲剧埋下伏笔。瓦剌也先为了削弱大明的实力,放英宗回京,与代宗相争权。

在英宗复辟后,于谦因奸臣谗言于谦有助代宗之子夺位之意而含冤遇害。尽管结局不尽人意,但我们相信,即使再来一次,于谦还是会这么做,他那流传千古的《石灰吟》就是最好的写照“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梦yu千浔


景泰八年正月十六,已经成为太上皇的明英宗在大臣徐有贞、将军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人发动的夺门之变中,重新成为了皇帝。在英宗复辟的当日,作为七年前拥立景帝的重要大臣,景帝朝最受重用的大臣于谦被捕入狱。

于谦被捕后,拥立英宗复辟的群小们要给于谦定罪,杀死于谦。但他们发现了一个什么棘手的问题,就是由于于谦为官清廉,威望素著,实在找不到处死于谦的理由。于是,徐有贞等人诬陷于谦要另立太子,和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策划迎接册立襄王的儿子。根据这个罪名于谦被判谋反罪名。徐有贞本来满心凭借这样的罪名,让于谦死无葬身之地,谁知奏疏呈到英宗处后,英宗却犹豫了说,于谦实在是有功劳的。毕竟杀死于谦这样功高素著而且本身无罪大臣,世人怎么评价自己,这也是英宗不得不考虑的事情。这时徐有贞的一句,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一句话惊醒英宗,最终下了杀于谦之心。《明史》记载,于谦”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



于谦被杀后,不久英宗就后悔了,但终英宗一朝未给于谦平反。英宗去世,儿子宪宗朱见深在成化二年,为于谦平反,下诏官复原职,并追赠太傅。弘治七年,赐谥”肃愍“,建立祠堂。万历十八年改谥为”忠肃“,到了清朝,乾隆帝南巡,还为于谦提写”丹心抗节“匾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