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看待“外星文明對人類不理睬”這種說法?有哪些科學的解釋?

強強--我們90後-


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擁有生命,這是一個問題,但還有一個更高級的問題,如果有地外生命,那麼它們是否能夠發展成文明。生命是一回事,文明又是另一回事,誕生生命是一道關卡,而演化出文明更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

川陀太空認為,從概率上看,地外生命應該是存在的,而且地外文明也有存在的可能,但我們在發現它們之前,都不能說存在,只能說可能存在。那麼外星文明對人類不理睬的說法就不科學的,這句話已經暗喻了外星文明存在,第二層次是還對人類不理睬。既然存在與否都是個問題,那更不能說是否搭理人類了。

我們假設一下,如果我們發現其他文明,第一反應肯定是溝通,因為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都應該明白,其實生命的出現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更不用說文明瞭。

別被黑暗森林這種理論所迷惑,其實宇宙很正能量,只有善良的生命才能發展下去,因為堡壘從來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如果種群不夠善良,那麼這樣的種群自己都發展不下去。


深空電報


我們人類已經向太空發射了幾十年的電磁波了,不論是否是故意的,總歸是發射出去了。但我們一直沒有接收到外星智慧生命的迴音。所以有人就會認為「外星文明對人類不理睬」。

這當然有可能。也有一系列的解釋,比如時間問題,幾十年的時間,我們的信號根本不夠走到最近的智慧生命那裡。還有就是信號強度的問題,到了外星生命那裡,信號可能已經弱了無法被探測到了;而且即便回覆了,我們也不一定探測得到。


最近的一項研究給出了一個新的解釋:高水平智慧生命發射的信號可能與噪聲無異。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說的噪聲,主要就是熱噪聲。電磁波有很多頻率,而一個信號中可能會包含很多不同的頻率,這些頻率有得多、有的少,我們就用「頻譜」來描述它。它的分佈是這樣的,我們稱為「普朗克分佈」:

而最近,科學家證明了一件事:要用盡可能低的能量傳播儘可能多的信息,最好的頻譜就是「普朗克分佈」。我們本著節能的思想,那高度發達的科技體系中,很有可能就是用普朗克分佈的信號來通信。而這種通信信號,在我們看來,可能就和太空中的背景噪音沒有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