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威海“點對點”解外貿企業復工復產難題“一對一”送全方位服務

紓企業所困,解企業所急。聚焦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威海市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並在各部門強力推進下有效落實。隨著一項項“暖心服務”送到心坎上,威海市企業正“逆風揚帆”,全力以赴衝擊新目標、爭創一季度“開門紅”。

答覆訴求“零距離”,“因疫情不能按期交貨,工廠又不能開工,怎麼能減少一些損失?”“請問威海市有無捐贈戰疫物資企業的稅收減免政策?”

417人的“威海市應對疫情商務法律服務群”微信群裡,每天都有企業提出復工復產等方面相關訴求。對每條訴求,市商務局貿易發展中心主任張習鵬都會認真查看,在群內協調相關部門予以解決。

“一開始只有我們4名工作人員和幾十家企業,通過我們在各個平臺推動、企業間相互‘安利’,群內企業已經接近400家了。”張習鵬說,幾乎每天,都有新的外貿企業加入群聊。

一個微信群,何以有如此“魔力”?張習鵬給出的答案很簡單:“只要企業提出問題,我們能在第一時間給予解決,或者給出解決方案,有復工復產需求的企業自然越來越多。”

不瞭解復工手續、訂單不能及時交付、到境外參展費用拿不回來……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面對的問題大多具有共性,當問題在群中“直播”解決,不僅提問者受益,遇到相似問題的企業也能參考借鑑。

為了滿足更多企業的需求,在該群中,市商務局工作人員還拉來了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威海海關、市仲裁委、市貿促會等相關部門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相關負責人。這樣一來,市商務局居中協調的環節也得以縮減,能第一時間回應企業關切。

“進群之後,企業反響普遍不錯。我們打算繼續吸納企業進群,把這個群長期維護下去,即便疫情結束,也能繼續為企業服務。”張習鵬笑著說,這個群建立的意義,就是為全市外貿企業量身打造了一份“應對國際風險挑戰、開拓多元國際市場”的外貿“工具包”,讓企業“逆風揚帆”。

這條針對外貿企業的“綠色通道”,只是威海市打通企業訴求渠道的一個縮影。在市政府官方網站,威海市也開設了“企業訴求直通車”浮窗,通過服務電話、郵箱等形式,及時受理企業反應的問題。眼下,通過各部門的有力推進,威海市將繼續豐富幫扶舉措,第一時間摸清企業困難,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復工手續“雲辦理”

威海宇祥水產食品有限公司企業法人、威海海關注冊推薦工作評審組成員、青島海關水產品業務專家……威海海關會議室的大屏幕裡,相關工作人員們“齊聚一堂”,正在開展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對外註冊推薦評審工作。

“既滿足了防控疫情的需要,又及時辦理了業務。”威海宇祥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欣喜不已,“我們年前談好的國外訂單,打算年後申請對外註冊並開始生產。本以為因為疫情會影響影響合同的履行,沒想到在向威海海關提出需求後,企業管理科第一時間想到了這麼個好辦法。”

該評審環節是出口食品生產企業正常運營的“必經之路”,以往,一般採取現場評審。但疫情防控期間,威海海關決定“特事特辦”:根據“無接觸”“少接觸”方式辦理業務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間,儘可能通過電子化方式辦理相關業務,減少人員接觸。

手續“上雲端”,服務“接地氣”。連日來,威海市出臺的項目申請在線審查、現場情況視頻核驗、工作結果網上公佈等“雲辦理”流程,也受到相關單位廣泛好評,榮成市海運有限公司正是受益者之一。

據介紹,該公司首艘油船需要拿到《臨時安全管理證書》方能開航,但受疫情影響,審核組無法派人登輪實施現場審核。為緩解企業“燃眉之急”,威海海事局決定在“標準不降”的情況下,對該輪實施遠程視頻審核。

提前核查公司相關材料後,線上訪談船員,遠程核查船舶關鍵部位維護保養情況及各部門操作說明、登記造冊情況……一場別開生面的“雲審核”高效進行。經審核無問題後,當日下午5點,該油船的《臨時安全管理證書》就從威海海事局郵寄了出來,給公司吃下一顆“定心丸”。

“隨著更多船員返崗上船,我們將通過整理製作指導視頻、開展網上講堂、暢通24小時熱線諮詢等方式,就疫情期間船員任解職遠程自助辦理等問題加強宣傳和培訓。”威海海事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共享員工”破解用工難

福喜(威海)農牧發展有限公司一早就達到了復工復產的條件,但是外地員工短期內無法返回上班,導致公司屠宰加工產能不足之前的60%,年前的訂單,本地員工加班加點也幹不完。

面臨著用工短缺的巨大困難,可把福喜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張萬宇急壞了,“我們本來只能寄希望於新招聘員工,沒想到政府出臺了好政策,用‘共享員工’解決了我們的問題。”

2月中下旬,福喜農牧與海天集團達成合作,從海天集團抽調員工280名,培訓後正式加入到加工一線。在此期間,員工們的工資、社保費用由福喜農牧承擔,海天集團則為員工提供一定的工作補助。不僅有效解決了疫情期間福喜方面短期員工不足、產能減少、經濟虧損等問題,也極大程度地緩解了海天集團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本壓力。

“現在,我們的產量已經恢復到了正常水平。”張萬宇說,疫情結束前,雙方會長期保持這種“跨企上崗”模式,直至雙方員工陸續返回崗位,一線員工無障礙銜接。

為進一步解決企業短期用工難問題,威海市探索推行“共享員工”的新模式,統籌協調急需用工、員工富餘及受疫情影響停工停業等相關企業,引導供需雙方對接合作,建立員工餘缺調劑機制,有效緩解企業用工壓力和困難。

“共享員工”模式下,由員工富餘待業的企業,向有用工需求的企業協議派遣、定點輸出,讓經過健康排查、檢疫的員工加入“共享”用工隊伍,疫情結束後再返回原崗。這樣,既緩解了停工停業企業的用工成本,又解決了復工企業短期用工不足的困難,實現了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

與此同時,威海市還積極開展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完善“互聯網+”培訓模式,引導企業職工和各類就業創業群體通過網端、手機端參加線上理論培訓,實現“停課不停學不停訓”,確保職工上崗後能夠滿足相關工作要求,助力企業復產復工和經濟社會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