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金國當年攻滅北宋和遼國,為什麼不動西夏呢?

北宋時期,遼國、西夏、北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有點類似於三國時期的魏蜀吳。西夏國是由西北党項族建立,西夏曆史一般是從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建國算起,但其實要更早。早在唐末,党項族因平定黃巢起義有功,首領拓跋思恭被賜國姓李,封夏國公,逐漸佔據了以今天的寧夏和陝北為核心的地盤。

金國當年攻滅北宋和遼國,為什麼不動西夏呢?

西夏國疆域東盡黃河,西至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佔地約77萬平方公里,人口巔峰約300萬。與當時幾百萬平方公里領土、數千萬人口的宋朝相比,西夏確實是個小國。但是小小西夏國,卻硬是頂住了北宋、遼國的進攻,甚至逼北宋年年“歲賜”。直到遼國、北宋先後被大金滅了國,西夏國依然活得好好的。

1115年,完顏阿骨打在阿城稱帝,建立金國。隨後,開始了對宗主遼國的猛烈進攻,只用兩萬人就打敗了七十萬遼軍,取得了不可思議的勝利。1125年,遼天祚帝被俘,遼國時代結束。滅遼之後,金國馬不停蹄,找準機會迅速南下,於1127年攻陷北宋都城汴梁。北宋徽欽二帝被俘,北宋滅亡。

短短12年時間,金國就滅掉了當時世界上最為龐大的兩個大國,難怪時人有言:“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但是走上人生巔峰,坐擁虎狼之師的金國,為何一直沒有滅掉更加弱小西夏國?

首先,金國不是不想打,當年完顏亮曾制定了先南宋、後西夏、然後高麗的征服計劃,這是金國的整體戰略方向。金國雖然滅掉了北宋,但趙構隨即建立了南宋,金國視其為心腹大患,幾次大舉南下,欲滅之後快。而南宋也屢屢北伐,雙方打得有來有回。

只要南宋仍在,金國就不回去攻伐西夏,再給自己增加一個強大的對手,一旦西夏與南宋聯手抗金,顯然對於金國十分不利。所以,金國對西夏一直是招撫態度。

金國當年攻滅北宋和遼國,為什麼不動西夏呢?

其次,西夏的戰略價值很高。金滅遼後,遼國大將耶律大石萬里西征,在西域重建遼國,史稱“西遼”。西遼時刻不忘東征復仇,這時西夏的作用就凸現出來了。西夏橫亙在金國腹地和西遼之間,是一個很好的戰略緩衝;另一方面,西夏對北部的蒙古各部和西遼都是一個牽制。這時,金國只需要保持西夏對自己的“忠心”,壓力就會小很多。

第三,打西夏的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西夏地處西北,地曠人稀,鳥不生蛋,種糧都歉收,雖是養馬基地,但是金國本身就有燕雲十六州的養馬基地,因此也不稀罕。而且西夏民風卻異常彪悍,戰力不俗,全民皆兵五十萬人。

而早期的金國軍隊縱橫於白山黑水之間,戰鬥力極強,但是進入中原花花世界之後,數不清的金銀財寶和漂亮的美女,讓金軍迅速腐化墮落,戰鬥力爆降。金國一旦強攻西夏,勢必損失極大。

此外,西夏國是一個典型的“牆頭草”,曾在遼、宋、金、蒙古等各方勢力之間搖擺不定。彼時西夏主動向金國稱臣,這樣的情況下,金國自然不願出兵西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