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翻譯官媽媽:養娃三年,我屏蔽了絕大多數育兒專家

翻譯官媽媽:養娃三年,我屏蔽了絕大多數育兒專家

公眾號 | 翻譯官媽媽 ID:fygmama

文 | 大南南 編 | Vivi

當媽不容易,在一群專家的理論下當個合格的媽媽更不容易。從陪睡、孩子哭抱還是不抱、餵飯還是餓著……各種專家理論讓媽媽們變得更焦慮。今天推薦的文章來自一位有著龍鳳胎的翻譯官媽媽,一位堅韌樂觀、擅長英語啟蒙的年輕媽媽。她沒有隻是抱怨當媽難、專家觀點太雜,而是分析了育兒觀的深層次問題:所謂的育兒觀,其實是父母三觀的呈現。面對未來的未知和變化,我們應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育兒觀,做到不盲從專家、不追求別人家的孩子,認真讀完一定有所收穫。翻译官妈妈:养娃三年,我屏蔽了绝大多数育儿专家
翻译官妈妈:养娃三年,我屏蔽了绝大多数育儿专家

楊絳說過:

你的問題在於:書讀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而對於現代育兒焦慮,我認為原因是:

方法論太多,而世界觀太少。

1

入我焦慮門,知我焦慮苦

三年前,我生下一雙兒女。

我的焦慮之門從此打開。

如同詩仙李白所云:

入我焦慮相思門,知我焦慮相思苦。

孩子出生後,我焦慮母乳不足,深感對不起孩子,讓孩子輸在了第一口奶上。

孩子6個月後,我焦慮不會做輔食,讓孩子營養跟不上,又輸在了第一口輔食上。

孩子一歲後,我焦慮孩子的運動不發達, 又輸在了體格發展的第一步上。

孩子兩歲時,我焦慮孩子還沒各類啟蒙,又輸在了教育的起跑線上了。

第一次為人母,我在一個陌生的領域尋尋覓覓。

“專家”們說要這樣,我就這樣!

“專家”們說要那樣,我就那樣!


培養孩子專注力,好,培養!

給孩子數學啟蒙,好,啟蒙!

給孩子STEAM教育,好,教育!

《三歲前還不培養孩子的這項能力,父母后悔終生!》《寒門再難出貴子,我們能否打破階層固化定律?》之類的文章層出不窮,裹挾著我不管方向、不計投入、一路向前。

“來不及了,快上車!”

上車後卻發現上錯車了,或者這車型根本不適合我們家。

不孤單,你不是一個人在焦慮,不計其數的家長們在一起焦慮。

翻译官妈妈:养娃三年,我屏蔽了绝大多数育儿专家

2

看起來很美,用起來很骨感

關於如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專家們也是八仙過海,紛紛支招。

但是專家的建議有用嗎?

生娃後,我研究了很多育兒書籍,理念實在太棒,實操也很強,每次看完書我都躍躍欲試,想在倆娃身上大展拳腳。

  • 孩子哭鬧要玩具

我記住了“專家”說的:要共情,要延遲滿足,要分清Wants & Needs。

但實際情況往往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我身心俱疲,沒精力跟孩子大段大段講道理,掙扎了一番,還是拎起熊孩子直接拖走。

事後冷靜下來,又覺得沒有按照專家建議來帶孩子,萬一孩子因為得不到玩具還被爸爸媽媽吼造成心理陰影了怎麼辦?

  • 孩子無理取鬧大發脾氣

我記住了“專家”說的:要共情,要無條件愛,要疏導。

但實際情況往往是,這邊一堆家務,那邊共情了半天並沒見效,掙扎了一番還是用吼讓孩子停止哭泣。

看著還在抽泣的小小身影,心裡又在自責:為啥沒控制好自己,沒按專家建議來,為啥不多點耐心?

很多“專家”的建議看起來很美,但用起來很骨感,甚至會讓我手足無措,更加焦慮:

為什麼我的孩子跟書上的不一樣?


為什麼我用了專家的建議還是不行,是不是我的孩子有問題?

現在我才明白,多數“專家建議”是沒有什麼具體作用的,除了讓你間歇性焦慮。

翻译官妈妈:养娃三年,我屏蔽了绝大多数育儿专家

3

焦慮之源,在於三觀

我們在焦慮什麼?

  • 父母自己很優秀,不能接受孩子掉到下一階層


  • 父母自己生活不盡如意,希望孩子跳到上一階層


  • 父母水平相當,別人家孩子似乎比較優秀

有人說是劇場效應,但我認為這只是表象,源頭應該還是來自於三觀。

我們以自己的生活或者社交圈子裡別人的生活為參照系,試圖去給孩子規劃一個完美的人生。

殊不知:

參照系選錯了,我們這代人的生活根本不足以作為參數;

而這所謂的“完美”人生隨時可能被20年後的科技發展水平吊打。

我在《翻譯界的穩準狠三原則,放在育兒路上竟然也適用》中提到:我們做父母的,眼光要放長遠一點,不能用20世紀的方法,培養21世紀的孩子。

馬雲曾在互聯網大會上說:

這是一個摧毀你,卻與你無關的時代;


這是一個跨界打劫你,你卻無力反擊的時代;


這是一個你醒來太慢,乾脆就不用醒來的時代;


這是一個不是對手比你強,而是你根本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的時代。

我恍然醒悟:

太多的專家,太多的方法論,都在細枝末節地告訴我,要怎樣育兒;

可是,方法論背後的三觀和邏輯,我卻從未深究。

沒有世界觀指導的方法論,基本等於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更何況,孩子本身就是千差萬別,能有一套普世的方法論嗎?

翻译官妈妈:养娃三年,我屏蔽了绝大多数育儿专家

4

重塑三觀,遠離焦慮

記得《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討論:TA真的很努力,是不是一句好話?

一個扎心的事實是:

絕大多數人認為這不是一句好話,聽到會不高興,會不舒服。

為什麼?

我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平庸,不願意在別人眼中,自己僅剩的優點是“努力”。

邱晨說:努力是我們人生中的最後一張底牌,是我們改變人生價值賦予人生意義的最後一絲掙扎。

我們在育兒路上又何嘗不是如此?

我們帶著孩子一路狂奔,我們砸錢砸時間砸精力,換來自己一份心安:我已經盡力了。

但問題是:砸對地方了麼?真的盡對力了麼?

朋友圈看到一句話:

低級的慾望通過放縱就能得到

高級的慾望需要剋制才能獲得


方法論的“焦慮”通過花錢花時間就可以排解

世界觀的“焦慮”卻需要花心思花精力才能排解

養娃三年,我不再聽所謂“專家”的意見,把心收回來,不在自己臆想的小圈子裡兜兜轉轉,重新審視自己的三觀,重新看看我的孩子。

首先問自己的就是:

我能接受孩子將來的普通嗎?

《月亮與六便士》裡有句話:用盡全身力氣,終於過上平凡人的生活。

那麼平凡人的生活就意味著無趣、不幸福嗎?

不是的。

我親眼見過國外生產車間裡的工人,看著自己的生產線上出了一件又一件合格品時,臉上的自豪;

我親眼見過布魯塞爾廣場上的活人雕像,看著遊人困惑的眼光,不小心展現出”I got u”的那種喜悅;

我親眼見過布里斯托街上的流浪漢,看到雨停彩虹起以後,高興地跳了起來。

這些自豪、喜悅、高興,我們都曾有過,我們的孩子現在就有。

能不能不丟失?

“比學會認字更重要的,是學會認識世界,有一種幸福的能力,把平靜到外人看來絕望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幸福的能力就根植於獨立且堅定的三觀中。

我不是專家,我的孩子也才剛剛開啟人生之路。

但是在屏蔽育兒方法論之後,我秉持的理念就變得很簡單了:

幫助孩子做一個幸福的平凡人,有自己的熱愛,有強大的內心。

之所以一貫堅持讓孩子成為“終身閱讀者”,也是基於此。

翻译官妈妈:养娃三年,我屏蔽了绝大多数育儿专家

至於其他的,就交給孩子自己,相信時間的力量吧。

*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翻譯官媽媽(fygmama)。作者大南南,央企同傳,聯合國及歐盟口譯譯員。家有龍鳳

寶寶一雙,日常分享英語學習方法及書籍,男孩女孩養育教育心得,職業女性成長。*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翻译官妈妈:养娃三年,我屏蔽了绝大多数育儿专家翻译官妈妈:养娃三年,我屏蔽了绝大多数育儿专家

回覆 小學書單,獲取語文名師蔡朝陽精選中文書單。

回覆 門薩書單,獲取門薩天才俱樂部K-12英文書單。

回覆 大禮包,獲取精選系列書單及紀錄片資源。

— 書單精選 —

翻译官妈妈:养娃三年,我屏蔽了绝大多数育儿专家

— 講座推薦 —

翻译官妈妈:养娃三年,我屏蔽了绝大多数育儿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