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浅读鲁迅与狂人日记|“人若活成鬼”远比“鬼变成人”更可怕

光阴飞逝,时光荏苒。再读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

狂人鲁迅·一路狂到底

鲁迅出道得益白话文运动即将兴起。

胡适最初写下《文学改良诌议》,发表在“新青年”上,意图推动白话文运动,接下来常识写新诗《尝试集》,结果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以失败告终。

鲁迅则不同,他的《狂人日记》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首部白话文小说,一出手便名扬天下,为白话文运动拉开帷幕。鲁迅的厉害之处是他首次接触白话文学,便以一个“文学”老手的气势出场,给人的感觉是初涉文坛的鲁迅,俨然是一个成熟的作家。坦白地说,中国现代文学起源于鲁迅的狂人日记,成熟于鲁迅的狂人日记。

浅读鲁迅与狂人日记|“人若活成鬼”远比“鬼变成人”更可怕

鲁迅画像

狂人与月亮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

英文中有个词叫“Lunatic”,意为精神失常。单词“Lunatic”的词根“Luna”则是月亮或月神的意思。以英文为主流语言的欧洲文学世界里,月亮跟疯狂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世纪欧洲的神话中,将月亮视为不祥之物,一个人看到月亮后会无缘无故的疯狂。对比中国文史,月亮却是看起来清澈透明,能够令人的精神更加清爽。

鲁迅以月亮作为开端,本身是给小说蒙上一层“迷离”的朦胧感,使读者不禁联想到,书中的“狂人”到底是看到月亮后清醒,还是见到月亮后发疯。鲁迅所铺设的这层迷离感,实际上反映出封建社会末期,整个社会仿佛被一种灰蒙的雾霾所遮掩,疯狂与清醒似乎难解难辨。

浅读鲁迅与狂人日记|“人若活成鬼”远比“鬼变成人”更可怕

狂人与月亮

狂在“尚食”

鲁迅先生是近代白话小说的鼻祖,《狂人日记》则是开启先河之作,此是无可置疑的事情。1918年8月20日先生亲笔致信许寿棠提到:

《狂人日记》实力拙作……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司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

信中为什么会说《狂人日记》可以用作读史的注本,原因是鲁迅发现“尚食”的奥秘。

“狂人”是书中的主人公,一个月光全无的夜里走出去,发现赵贵翁的眼神十分怪异,与一群人在七嘴八舌地说些什么。最初狂人只是觉得,赵贵翁可能是记恨30年前我故意踢过他的陈年流水簿子。

浅读鲁迅与狂人日记|“人若活成鬼”远比“鬼变成人”更可怕

连赵家的狗都对狂人露出凶狠的目光

此时的狂人没有多想,继续往前走,发现路边的小孩看自己的眼神也不怎么友善,再后来是赵家的狗,甚至是家里的父母兄弟。这些人要么与狂人无怨无仇,要么是狂人的至亲,怎么会有如此深厚的仇恨呢。

带着一连串的不解,狂人翻开一本没有年代的历史书才发现,原来书里都是由“仁义道德”组成的“吃人”。到这里,狂人才终于明白,所谓的仁义道德实则是一种人吃人的法则,这种法则一直延续下来构成封建社会“尚食”的风化。

鲁迅先生将“尚食”比作封建礼教中糟粕不堪的“规矩”,实则是消灭人性中的个性,以抹杀个人为代价,来弥合封建残余的裂痕。所有人都想依靠和适应“尚食”的法则,来维持与周围人的共性,极尽所能地表演着生活,希望自己可以与他人活成一类人。

所以,鲁迅《致许寿棠信》中,才敢胆大至狂地称自己的《狂人日记》可以作为读史的注本。因为以鲁迅的角度来看,4000年的封建国度,历朝历代人无非都在围绕着“尚食吃人”在转,玩的精者吃人,玩不转者被人吃罢了。

浅读鲁迅与狂人日记|“人若活成鬼”远比“鬼变成人”更可怕

狂人是“尚食”文化,所不能容忍或需要同化的人

令狂人“狂而不已”的那些事

“狂人”疯狂后,写下13篇日记记录着自己与身边人发生的那些事。围绕自己发疯的那段日子,狂人觉得自己从未像现在如此“神清气爽”,也看到一些此前从没见到过的事情。所有的事情看似十分简单,无非是以“吃人”为故事主线,实际上暗含着鲁迅对封建毒瘤的极尽讽刺。

  • 愚孝夹在两种对立的矛盾中得到默许

自古“忠臣必求于孝门”,孝道是最大的人伦已然成为共识。到狂人所处的时代,经过4000年的发展,孝道似乎已经变味。

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才算好人;母亲也没有说不行。

这是日记中“大哥”的一段话。“大哥”代表的是封建社会里“愚孝”的一类人,他们的观点是为了孝敬父母,即便是割自己的肉喂养父母都不足为过,甚至还以此为殊荣。狂人虽然没有作声,恰恰是没有作声才对这种变味的孝道,产生深深地怀疑和恐惧。

浅读鲁迅与狂人日记|“人若活成鬼”远比“鬼变成人”更可怕

狂人对礼教产生深深地怀疑和恐惧

一个人为了完成所谓的“孝”,争得一份所谓的“殊荣”,居然能够做出对自己痛下狠手,试想他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接下来,母亲的表现令他更加惊讶,“母亲也没有说不行”。连母亲都认为孩子割肉喂养自己没有什么不妥,难道是母亲不心疼孩子?答案绝非如此。因为5岁的妹妹被吃掉时,母亲哭了,这说明母亲内心依然心疼自己的孩子。

一方面母亲为孩子的死而哭,一方面又默许吃掉孩子的行为。看似两种水火不容的矛盾居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实在是令人奇怪。其中的缘由不过是,人人都想着成就“孝”的美名,孩子甘愿为母亲死,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孝心,母亲也选择配合孩子“慷慨赴死”的举动,一切都是满足一个早已虚幻到脱离实际的“孝”字。

浅读鲁迅与狂人日记|“人若活成鬼”远比“鬼变成人”更可怕

狂人的年代显得虚幻脱离实际

  • 蛮横的外表遮掩虚弱的灵魂

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

他们要吃我,你一个人,原也无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伙。

鲁迅觉得那些封建遗老表面上道貌岸然、理直气壮,实际上是想掩盖内在的虚弱。他们独自一人时,根本不敢去吃人,只有三五成群相互壮胆,才敢去做吃人的事情。

清人戴震曾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说的正是如此,之所以要以团伙的形式组织起来,是因为这样看起来更加符合道义立场,吃起人来才会显得理所当然和理直气壮。按照常理来看,一个人的观点很难代表着真理所在,一群人都认同的事情,自然没有任何辩驳的余地。

后儒所谓的“理”,不过是大多数人都认同的事情。当杀人和吃人变成一种真理,那么理就成为凌驾于法之上的精神武器,这把武器唯有通过众人的力量才能拿起,所以,一群虚弱的灵魂集合到一起,相互壮胆使自己看起来比较蛮横。

浅读鲁迅与狂人日记|“人若活成鬼”远比“鬼变成人”更可怕

蛮横的外表下是虚弱的灵魂

顺从,是抗争无效后最好的选择

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

小说开头序言中提到,“狂人”最终痊愈,已经到外地做了后补官员,因此兄长十分开心。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小说临近尾声,“狂人”的一番心理活动,“狂人”认为不吃死去妹妹的几片肉,被吃的必然是他自己。

咋看起来故事以一个完美的结局收场,狂人没有被吃掉,兄长也笑了,似乎一切皆大欢喜。若是将两句话串联起来才发现,“狂人”兄长开心的笑声中,透露出封建残余一副洋洋自得的胜利者姿态,悲哀的“狂人”也没有一狂到底,最终选择与那些“吃人”的人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浅读鲁迅与狂人日记|“人若活成鬼”远比“鬼变成人”更可怕

狂人最终活成他人的模样

小说的最后,鲁迅展现出悲情的一面。好像连鲁迅如此“疯狂”的人都觉得,在那个疯狂的礼教遮蔽下的封建岁月,“人若活成鬼”远比“鬼变成人”更可怕。或许顺从,是抗争无效后最好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