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把生活艺术化,还是把艺术生活化?

地球使用指南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已经说明了艺术的两个极端:简单与复杂,这话很容易理解,因为生活可以过得非常简单,就好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也非常复杂,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世俗伦理,问题来了:把生活艺术化,还是把艺术生活化?




把生活艺术化,与把艺术生活化

艺术本身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我们可以在很多远古时期的壁画上,了解到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环境;我们可以在很多油画作品上,了解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来源于生活,或者说,艺术家把艺术生活化了,


把艺术生活化,这是必须的,艺术家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人类世界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虽然未来是未知的,但是过去和现在却都是已知的,人们的生活有其发生、发展的根源,艺术也是如此,完全脱离生活的、纯粹的艺术是不存在的,

虽然有一些艺术奇才看似与这一原则截然相反,但倘若我们寻根究源地挖崛他们作品中的思想根源,仍然可以发现真实生活的影子,比如,那些有关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鬼神是虚无缥缈的,但作品中的“鬼神”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来代替,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影子了,




要把生活艺术化,在现实世界中,是有很大难度的,艺术本身就需要资本经济来经营,就如那伟大的欧洲文艺复兴就依靠着雄厚的经济基础才发展起来,最终得于成功,所以要把生活艺术化,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呢?或者说,把生活变得像艺术般梦幻,这也脱离了现实;综上所述,让艺术生活化,人们可以很清晰的了解读懂艺术。


诗夜城主


把生活艺术化和把艺术生活化,由于主谓语的次序发生了颠倒,便生出了两重意思。我理解,把生活艺术化是艺术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和方向,把艺术生活化是社会大众努力致达的目标和方向。

一,把生活艺术化是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

艺术家是创作和创造艺术的主体。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又高于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和有价值的东西将之提炼升华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呈现给社会大众,给大众以精神的愉悦生活的启迪和美的享受,是艺术的本质特征,是艺术家的工作特性和使命。

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例。《蒙娜丽莎》以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原型,画家在创作时融入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审美理念,以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出一位丰满美丽丰姿绰约温婉优雅闪耀着母性慈爱善良温柔大度人性光辉的完美年轻女性形象。人们在欣赏这幅画中,能够感受到蒙娜丽莎善良优雅雍容的气质,特别是年轻女性会以蒙娜丽莎为范例,在生活中学习效仿蒙娜丽莎,培养自己的气质和修养。

二,把艺术生活化是大众希望实现的目标。

当以真善美为内容形式的艺术呈现于社会大众面前时,人们从中产生了共鸣,得到了精神的愉悦美的享受和生活的启迪,希望自己的生活也能像艺术表现的那么好,自己的生活能够更多一些艺术的成分。

比如现在人们乔迁新居时,都喜欢通过装修使新家更美,有些装修成欧美风格比如哥特式风格、巴洛克式风格等等,以显现新家的别致风格和艺术含量。很多都要买两幅画、几瓶花悬挂摆放在新家,以增添家庭的艺术氛围。现在的人们不仅注重衣着的装束打扮,也很注重自己的气质风度培养,等等,很多。我觉得这其中有很多都是人们从艺术和艺术作品中得到的启示,这些就是把生活艺术化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灯影书画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艺术创作,比如绘画创作,来源于生活中的素材

比如画家达芬奇的传世作品《蒙娜丽莎》,取材于佛罗伦萨一位商人的妻子

但是达芬奇画笔下的蒙娜丽莎,静静地露出似有似无的神秘微笑,笼罩在一片神秘的迷雾中,蒙娜丽莎的微笑以画家雾状渲染法,营造神秘的光,扑朔迷离,那神秘的微笑,超越性别,美丑,年龄,超越人世间贵贱美丑,定格生命永恒的美感

达芬奇画笔下蒙娜丽莎的神韵,精神气质,典雅,庄重,圣洁的美感,达到艺术高于生活的境界。

西方美术史上,传统古典的油画艺术,如佛罗伦萨画派,威尼斯画派,新古典主义画派,追求古典优雅含蓄的美丽,把现实人物的肖像,上升为古典神话的造型,把现实世界,提升为古典的完美的理想美境界

在古典传统写实油画,如安格尔,大卫,拉斐尔,乔尔乔内,鲁本斯,提香的古典油画作品,其画面都是呈现古典,恬静,典雅,圣洁的美丽,远离世俗生活

这就是艺术高于生活的境界。

而现实生活,充满各种杂质,充满生命的呐喊与叫嚣,充满人性的愤怒,焦虑,嘲讽

而古典油画艺术的优雅风格,似乎无法面对现实生活的杂质。

古典主义油画艺术,以美化生活,达到理想美,完美化的境界,实现艺术高于生活的境界

如画家安格尔的新古典主义油画艺术,画笔下的裸体,撩人的姿态如同瓷器般,冰冷晶莹,安格尔的作品,呈现古典文化圣洁,完美的美感,容不得一丝瑕疵。

而西方美术史上,许多画家创作,不会如同古典油画画家们创作一样,美化生活,崇尚圣洁的美

如画家博斯,其画作充满怪诞,荒缪的景象,揭发人性最卑鄙,丑陋的行为,揭发人性欺骗,残酷,沉沦贪婪的阴暗面。

卡拉瓦乔的画作,也不是如同古典油画家,表达理想美,而是大胆表达丑陋,人性贪婪,表达赤裸裸的现实。

画家格列柯,蒙克创作,从来都是表达生活的阴暗面,人类的恐慌,信仰的危机

所以个人拙见,生活艺术化,或者艺术生活化,都没问题

生活艺术化,是艺术创作,比如绘画创作,达到艺术高于生活的境界,如同古典油画把生活提升为神圣,庄重,静穆,崇高的古典美

现代艺术时期的画家,采用纯视觉语言,比如笔触,线条,色块,抽象的绘画语言,力求相机所达不到的视觉语言

而艺术可以生活化,如同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的画作,就是赤裸裸表达生活真实的一面,下层劳动人民,贫困艰难的现实。

抽象艺术,如毕加索,达利,康定斯基,波洛克,其艺术高于生活,是达到平常人不能看懂,晦涩难懂的境界

而波普艺术,提倡艺术走向生活,采用普通物品,如海报,丝网印刷,最熟悉的歌星海报创作,达到人人都可以看懂的贴近大众的生活化艺术。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艺术狂人2


应该是把生活艺术化,而不是把艺术生活化。艺术是表现生活,绝不是生活化。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但要有艺术化,而且还要有艺术反映生活,才能使生活丰富多彩,心情愉快地生活在美好幸福的之中。



一、现实生活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典型事物,作为艺术家要用自己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个性风格,把生活中的典型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创作出反映生活真实画面的艺术作品,使艺术充分地表现生活。



二、艺术是用审美的形象,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教育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认识,并使审美观的提高艺术是为人们欣赏和享受的。无论什么样的艺术形式,都要表现生活,都要满足人们对艺术的审美需要,才能体现出艺术价值的思想意义。



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但要满足生活的需要,而且还有对艺术的需要,使生活充满着艺术化。艺术能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提高审美观,每个人都爱美,都愿过美好的生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艺术的本质就是美,人们要不断地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把艺术融入到生活中,使生活成为艺术化,才能使人们生活的美好幸福。


黄智637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把生活艺术化指的是生活问题,生活中要有情趣、要有格调、要有幽默,有文化气息和艺术情调,不能只满足吃好、穿好、住好这些物质的追求,还要有精神的追求。把艺术生活化是指艺术不能脱离生活,否则,这种艺术是虚无的,没有生命力的。艺术必须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一知半解201410967036


生活和艺术是不能分开的,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可以艺术化,小到穿衣,大到房屋设计装修,这都是需要融入审美的生活需求,但艺术不可以太生活化,只能以生活为原型的基础上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才能称之为艺术。


独沐花香


生活艺术化,

苦中乐开花。

艺术生活化,

日子会抓瞎。


跑家许海涛


看到这个问题突然忆起《恋爱与牺牲》傅雷的译序:

幻想是逃避现实,是反抗现实,亦是创造现实。无论是逃避或反抗或创造,总得付代价。 幻想须从现实出发,现实要受幻想影响,两者不能独立。 因为总得付代价,故必需要牺牲:不是为了幻想牺牲现实,便是为了现实牺牲幻想。 因为两者不能独立,故或者是幻想把现实升华了变做新的现实,或者是现实把幻想抑灭了始终是平凡庸俗的人生。 彻底牺牲现实的结果是艺术,把幻想和现实融和得恰到好处亦是艺术;唯有彻底牺牲幻想的结果是一片空虚。 艺术是幻想的现实,是永恒不朽的现实,是千万人歌哭与共的现实。 恋爱足以孕育创造力,足以产生伟大的悲剧,足以吐出千古不散的芬芳;然而但丁、歌德之辈寥寥无几。 恋爱足以养成平凡性,足以造成苦恼的纠纷:这样的人有如恒河沙数。


愚公的无神论


生活艺术化是指: 把一些生活方面的东西用艺术化的手段来表达. 比如: 窗帘要做得艺术化一点,才好看,看起来才舒服.

艺术生活化是指: 指搞艺术的人要把所创造的艺术品结合到生活中去.比如:奥体中心的"水立方"就是艺术生活化,它即是艺术品,又是实用品.


用户7364316064609


艺术地生活和艺术生活化都很有必要。

林语堂旅美时写了一本书叫《艺术地生活》,他在本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兮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和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

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这种生活很艺术,但似乎脱离了生活。不过这种生活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追求的,很闲适很艺术。很难想象一个乱糟糟、紧张得像打仗的生活会给人什么样的生存质量。反之,我们在工作之余,力所能及地让生活闲适些、艺术些,不仅是生活品味的提高,也是对身心的缓冲。

闲暇时,把家收拾干净,泡杯茶、听听音乐,和来访的客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聊天;和朋友小聚,喝杯酒,一起爬山或者短途旅行,这都能有效地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艺术地生活,不是让我们像艺术家一样地生活,而是让我们有一颗闲适的心,有一颗可以随时感知愉悦的心。就像生活需要有仪式感,自己庄重起来,才能更好地去体验生活的美好,让有限的生命更加无限。

再说艺术生活化。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有生命力的艺术一定是能引起大家共鸣的。一名优秀的艺术家,他的人生体验一定是丰富甚至是坎坷的。缺乏生活的人,无法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所以艺术必须是生活化的,大众化的,曲高则和寡。也可以说,艺术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提炼和总结,艺术家必须深入生活、感悟生活才能有机会创作出生活化的艺术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