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阻碍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顺通财税段贤明


是诚信。中小企业如果能够切切实实将公司的现状以及未来最可能发生的状况,告诉银行,银行会更容易选择或者不贷款。

银行贷款首要考虑因素就是资金安全性,能否按期回收利息与本金,一旦银行确认可以达到这个条件,会迅速敲定贷款。

首先中小企业本身要做评估,评估贷款是否必要,收到贷款,投资出去,能否真正达到预期目标?中小企业本身要做有把握的投资,并且,能够将这种有把握的情况,让银行也能明白确确实实可行,银行就会贷款。

如果中小企业自己对于贷款能否达到预期都不清楚,没有成功的把握,纯属博弈式的投资,银行当然不会放贷。这样的贷款,等于银行间接跟着中小企业去博弈,显然银行不会答应。


西格玛的化学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企业和银行。

先来说银行。银行是做钱生意的机构,不会把钱放起去支付客户利息;同样也不会做他们认为自己风险很大的贷款。有以下几种情况会阻碍银行向中小企业放款。

1、客户经理积极性高,但领导层认为风险大。这种情况是最最多,客户经理需要业绩转换成自己的绩效工资,领导要控制风险保自己的位置,永远都在博弈。

2、领导追任务,客户经理敷衍。造成这种情况是第一条后续的结果,领导在追任务时,会放宽相应的贷款条件,但客户经理不买账,如果出现风险,是客户经理买单,这就是贷款终身制。

3、银行的变通方式很多。虽然监管部门有一大堆文件,但在统计口径上是可以研究的,你放心,银行的任务都会完成的。

解决银行的问题方法一是选择时点,银行冲任务的时候;二是选择有担当的银行。

再来说企业:

1、中小企业存在账务管理混乱,很多都是家族生意,家里开销和企业开销混淆的情况。

2、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抗风险能力差的情况,就拿此次疫情来说,很多企业已经支撑不下去了。

3、中小企业主的思维问题。我自己经历的,在银行拿到贷款后,先要把自己的车给换了,办公设备给换了,才去计算资金用途。

4、中小企业主的应答问题。基本上都会说“肯定没问题”,但那是你说的,你要银行相信你没问题才是没问题(包装)。

其实,中小企业要在银行拿到贷款,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资金尽量从银行走,不要坐支;二是财务管理要规范,公私分开;三是要有担当,做企业,谁都会遇到问题,不要回避问题,好好协商解决问题;四是要有好的人品,尽量积累经验。


老宋说事


一、客观看中小企业

1、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 信誉值不高。银行是不会提高利率就放贷款的。如果你只能还利息,不能按时还本 银行将面临很高的风险

现在各大银行 对贷款都很谨慎。除非你有土地证或其他有价证券抵押。

2、中小企业经营风险比较大,一般信用评分不高,银行是不会提高利率就放贷款的。如果你只能还利息,不能按时还本,银行将面临很高的风险。利率提高,但风险并未降低,银行贷款首先是控制风险,其次才是收益。而且银行贷款利率上浮比例是受人民银行管制的。为了规避风险,现在各大银行对贷款都很谨慎。除非你有土地证或其他有价证券抵押。

3、中小企业规模小,抵御风险的能力低,银行放贷后资金回收的风险比较大,银行银行一般情况下,更倾向于支持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一般。

可喜的是,近期随着国家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倾斜和支持,目前各家银行也逐浙意识到中小企业发展的机遇,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大。

二、从银行的角度

1.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个企业需要生成中求发展。没有利润或较低的利润不是大型银行的首选,因为按照国家规定的利率,很多大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基本上依赖于国有银行。因此对于大型银行来说,他们不愁没有客户上门。嫌贫爱富,是一个行内潜规则。

2.规避风险:大中型国有企业有着一整套完善管理措施和制度,在财务纳税及人事管理上,都比较正规,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分析较为准确,防风险能力增强。

3.成本与管理:每笔贷款无论金额大小,都有指定的专人管理。贷款客户的营销,客户资料整理、企业经营状况的调查、授信额度的申请,客户调查与授信分析,担保的调查与分析,授信额度的使用即贷款等业务的操作,包括合同的谈判与签订,抵押的办理,担保的核实,贷款资金的使用监控,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客户经营情况的持续跟踪等等,这些都需要人的精力和成本。同样一笔贷款,当然银行会选择金额较大的客户。

4.国家产业政策趋向支持:国有银行还承担国家政策支持的项目融资任务(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毕竟银行股份是国家的)

5.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小企业普遍的问题在于一是抗风险能力不足,即一旦市场出现波动,他的盈利能力和收入水平可能会骤降。而大型企业产业系列化,形成产业链,船大抗风能力强。如果银行再监管不利,很可能出现较大的金融风险。


研究市场哲学的女孩


对商业银行来说,因为借款人对自身状况的了解要远远大于贷款人,其在交易中处于弱势。信息不对称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金融市场上,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上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即造成违约风险)的融资者,往往就是那些寻求资金最积极且最有可能得到资金的人。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银行一般会按照平均的风险成本对中小设立同一的贷款利率。高质量、低风险的因不愿意接受较高的利率而离开银行借贷市场,而那些低质量、高风险的却愿意承担较高的利率。这样,商业银行将面临大量低质量、高风险的借款,从而导致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从商业银行得到资金之后,对于资金的使用有可能用于收益更高风险也更大的项目,无形中加剧贷款的风险。中小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内部制约机制不健全的现象,资金的使用受到的制约更少、随意性更大,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贷款发放后要经常关注的资金使用和财务风险状况,对的贷后监督要加大。 

另外,行业银行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评级是一种社会中介服务,主要为社会提供资信信息,或为单位自身提供决策参考,最初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1902年,穆迪公司的创始人约翰·穆迪开始对当时发行的铁路债券进行评级,后来延伸到各种金融产品及各种评估对象。商业银行对的信用评级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的偿债能力和盈利状况来决定是否将贷款进行审批的行为。目前,国内很多商业银行没有专门针对中小的信用评价体系,缺乏专业、先进的中小风险预警机制,因此无法客观、真实地评价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他们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大都着重于过去的财务数据,缺乏对未来偿还债务的能力预测。


比特之家


题主应该是了解才对的。

中小企业风险太大了。首先这几年不比03年或者改革开放时候,经济市场一篇欣欣向荣,大家做生意都可以挣到钱。最近几年,劳动力资金原材料土地和资源环境成本一直上升,成本变高了,但是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他们没有资金和技术去拼高端市场和精尖科技。做实业越来越难。传统行业利润越来越小,人口成本越来越高,现在招人都很难。好多公司做不下去倒闭了,抗风险能力低。这个是大环境。

商业银行也是企业,企业是要以盈利为目的的,相同的银行有一笔钱一家大企业要用和10家中小企业要用,肯定优先大企业首先大企业家大业大风险低,坏账率低,能保障资金安全当然你要碰到下周回国贾老板算你倒霉,10家小企业不管费时费力管的户多而且风险要比大企业大很多。人力资源里面有个名词叫试错成本,金融里面有个叫风险管理,无论怎么样都是选择大企业,你有一笔钱你是借给穷人还是借给大老板。救急不救穷,银行也深懂这个。

第三中小企业贷款主要依靠法人的贷款靠企业资质贷款有点难所以我们暂不考虑,就单从法人角度,中小企业主要贷款只有抵押,抵押有多少人有很多房子可以抵押,杯水车薪。

所以你是银行你也选择少放或者不放给中小企业,要不是国家政策说要估计刺激,情况会比现在还要恶劣。资本是逐利的。

我是暮枫三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暮枫三人


1、所有制歧视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作用和政策制定者固有思维定式的影响,许多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以所有制性质为基本依据的。中小企业由于其所有制构成的成分较复杂,既包括国有、集体中小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又包括“三资”中小企业,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同为“国有” ,内在制度约定要求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进行重点支持,使得国有企业占有 70%以上的信贷资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往往力不从心,难以落到实处。

2、贷款程序不符合中小企业资金周转的特点

中小企业在资金使用上,具有需求小,要求急、周转快等的特点,单纯沿用对大企业的贷款品种和贷款审查方式,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上的需要,往往会使企业贻误赚钱良机。目前,到银行去办理一笔贷款,通常需要经过7个环节,时间少则1 个月,如果加上担保、抵押、登记、评估、保险、公证等程序,一笔贷款从审批到发放,一般需要3 个月左右的时间,审贷管理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短、平、快地要求,使部分中小企业失去申请贷款的信心,限制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3、 国内金融业贷款紧缩

目前,按照金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网点向大中城市收缩,服务对象向大中型企业转移,信贷管理权限向上级行,特别是总行、省级分行集中,基层银行的贷款权限受到严格限制;同时贷款审批程序烦琐,一些县级商业银行变成纯储蓄机构,只能吸收储蓄,做一些基层的调查工作,没有贷款权,地市级商业银行虽有一些流动资金贷款权限,但没有固定资金贷款权限。由于基层的商业银行没有贷款权,需要一层层的上报到总行的审贷委员会,且贷款的审批程序烦琐,信贷标准更加严格,这进一步使量大、面广,且主要分布在县市级以下的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无法落到实处。

4、国内金融业自身的整合

目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完善,强化实施预算硬约束,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已成为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而且为了生存,必须按照商业化、市场化的运行模式对金融业进行整合使得商业银行的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金融机构的信贷标准更加严格,同时也使得许多中小金融机构,如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和农村信用社处于关闭和合并之中。中小金融机构数量的减少必然导致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减少,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5、风险成本偏高

银行的首要目标是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然而中小企业高比率的倒闭和存在较高的违约现象,使得银行不愿放贷。据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统计,有近23.7%的小企业在开业后的2 年内消失;由于经营失败、倒闭和其他原因,有近52.7%的小企业在4 年内退出市场。从英国企业的增值税登记资料分析也可以看出:英国的小企业的寿命要明显地小于大企业。在中国,每年有数万个小企业诞生,而能坚持连续经营五年以上的还不够 10%。中小企业高比率的倒闭情况,使向其贷款比率较高的银行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贷款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成本也会较高,这自然使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另据城市商业银行的调查发现:中小企业的违约率要高于大企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是大企业贷款的 5 倍左右,而且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还需承担一定的机会成本,因而在操作上易产生“信贷歧视” 。

6、成本收益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对称,内部的贷款利率不合理

据银行调查,中小企业贷款的频率是大企业的 5 倍,而户均贷款数量仅仅是大企业的0.5%,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大企业的5—8 倍。虽然按现有政策规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最多可上浮 30%,但是经过测算,即使上浮 30%,对中小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仍然很高。

由于各商业银行普遍强化了对贷款审批、发放等各个环节的责任,特别是强化了信贷人员的风险约束,而激励机制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因而导致出现“贷不如不贷,贷多不如少贷”的心理,贷款营销积极性不高。


刘軍218


商业银行对每笔贷款的审核程序一样,无论贷款金额多少,都需经过信用评估、企业财务分析、提出调查报告和贷款委员会审查等一系列程序,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单位成本相对较高;加上中小企业一般比国有企业规模小,其信息披露也远不如国有企业完善,如果银行的收入不足以抵补这些成本,就可能对中小企业“惜贷”,因此,更高的利息收入能够鼓励商业银行更多地考虑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

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在7-8%,利率浮动幅度虽然不大,但能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并不多。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银行更偏好贷款给大企业,做“批发业务”,而放弃向小企业贷款,不愿做“零售业务”。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支付的利息是商业银行向企业贷款的机会利率,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很小,则商业银行会停止向企业贷款;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比较小,则商业银行只向大企业贷款,不向中小企业贷款;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相当大,则商业银行就既向大企业贷款,又向小企业贷款。因此,要从根源上治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放宽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标本兼治的良策。

(二)融资体制的国有经济导向

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并没有改变融资体制的国有经济导向。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在现行的融资体制中仍具有不可拆解的性质,国有企业的社会地位和责任事实上锁定了商业银行的地位和责任,同时也决定了改革过程中金融资源的配置结构。这种融资体制对于民营性质的中小企业而言是“外生”的而很难与之相兼容。

体制的排斥性一方面表现为商业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放贷而承担额外的风险;另一方面表现为商业银行宁愿将钱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账户上,也不愿意贷给有效率的民营企业。目前,由于商业银行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如何规避风险上,因此,它们对那些预期的高回报、高风险的项目已经失去兴趣。央行要求各大专业银行推行个人贷款负责制后,更没有银行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了。

(三)信用担保机构

我国企业信用制度尚在建立中,个人信用更为落后,全社会有信用危机感。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银行为了减少呆坏账,保障本金回流和增值,从1998年起,普遍推行了贷款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己经很少。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土地、房屋等抵押物不足等特点,因而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需要第三方提供保证,这就有赖于信用担保制度的完善。

信用担保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活动,它介于企业和银行之间,担保人对银行做出承诺,对企业提供担保,从而提高企业的资信等级,帮助企业获取发展资金。但是,目前信用担保机构在数量上的匾乏、运作方式上的不规范不仅无法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而且也阻碍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四)信贷歧视

尽管许多中小企业逐渐呈现出经营绩效较好、产权结构较为完善、资本结构因依托于内源融资机制也较为完备的优势,它们却很难与商业银行建立普遍的金融联系。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所有制歧视。在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国有中小企业仅占总数的

24%左右,民营中小企业成为其主流,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存在所有制“不兼容”问题,影响银行授信。国有银行不愿也没有必要因为给民营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而承担额外的风险。即便是民生银行这样的纯粹的民营银行,主要客户也是大企业(包括民营大企业)和大项目。二是客户评价标准歧视。商业银行现行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是针对较大型企业制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使用的是同一种信用等级评定办法,而大企业的各项信用指标是中小企业无法相比的,该评定办法过于强调企业资产规模,从而造成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相对较低。这种状况客观上对中小企业形成了信用标准歧视,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信心。

(五)企业自身

现实中,中小企业违约行为已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随着银行信贷业务趋于谨慎,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加不愿意贷款给信用度低、风险度高的中小企业。据权威部门统计,在没有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中有22.5%是由于自身信用不佳造成的,这就是常说的“道德风险”。

总结

要解决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的问题,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而且需要政府以及金融机构三方面的协调合作。

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增强信用意识,规范财务制度,健全财务报表,加大信息披露力度,给银行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严格按照合同要求使用银行贷款并按时归还银行贷款本息,杜绝逃费银行贷款债务行为,提高自身素质。

金融机构加强贷款产品的设计以及信贷业务的创新,以满足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创新适应民营企业特点的担保方式,如民营企业联保、仓单质押等,既方便民营企业贷款,又减轻其担保费用负担;政府倡导建立由民间发起、民间参股的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小银行的建立有利于激活国有银行的活力,提高国内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完善银行业整体架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来分散和降低信贷风险;探索建立贷款保险制度来适当转移贷款风险,从而增强商业银行的放贷积极性。


创世纪佛系


银行是否放贷,一是看企业的征信,二是看企业的还款能力,这两个是最重要的指标;

企业的征信就跟公司是否有法律官司纠纷,税务纳税是否有不良纪录,还有企业法人的征信有关。

还款能力就是看企业目前的资产情况,是否有不动产,是否有现金流,有足够的应收帐款,还有公司团队和业务的稳定性,这些都是有影响的因素。


阿俊Jason


1.公司的资产负债率2.应收账款周转率3.当前的大环境


郓城小妹


当前的大环境

贷款人的个人征信和抵押物

银行的利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