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港股那些事1:揭祕老千股

港股市場是大陸投資者非常喜歡的一個市場。與A股相比,港股有很多優勢,比如:有一大批非常優質的公司;估值更加便宜;港股市場有更豐富的交易品種和更靈活的交易規則。等等。

但是,作為一個投資人,說到收益,就不得不說風險。咱們開篇第一講,就是港股市場裡的地雷——老千股。


幾個臭名昭著的老千股

民信金控(00273.HK)

香港市場中名聲在外的,是一隻叫民信金控的股票,這家公司多次被市場人士稱為“老千股的鼻祖”。它不僅業務上多次轉變並多次更名,混淆普通投資者視聽,還已多次合併股份。

1999年至今,民信金控的合股歷史用一隻手的手指頭都數不完。在先後經歷了2合1、5合1、50合1、25合1、10合1、5合1、10合1後,單按合股記錄來算,假設股民小明在1999年買入該公司6250000股股票,到如今就只剩下1股了。而在1999年,這家公司在合股前的股價在0.05港元左右,小明如果當年花31.25萬港元買了這家公司,現在只剩下0.475港元,小明要等民信金控上漲66萬倍才能回本,簡直是“千王之王”。

蒙古礦業(01166.HK)

雪球上一位網友稱,其父親在2007年底至2008年期間陸續買入在香港主板上市的蒙古礦業,平均成本為每股0.4港元,購買數量達到1550萬股,市值達600萬港元。截至昨日收市,蒙古礦業為每股0.365港元,看似還差10%左右就能回本,其實,這隻股票已經有過4次合股,使該投資者原本擁有的15500000股陡降成了現在的775股,市值從600萬港元只剩下283港元,虧損程度達到99.995%,意味著這隻股票要漲21200倍才能回本。


如何辨認老千股?

老千股”的範圍很廣,但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在現有香港股票市場制度中,在不違法的前提下,一個沒有正經業務的上市公司,不斷通過增發、損害小股東利益、配股等方式圈錢,就可以稱之為“老千股”。換句話說,利用香港交易所不受漲幅限制的換湯不換藥的作弊股、騙子股。

所謂“老千股”,一般具有以下特徵:業績差、市值小、股價低;存在頻繁合股、大比例低價供股或配股的行為;投資者權益可能被大幅稀釋等。


老千股如何養成?配股和合股的遊戲

我們A股上市公司有個經典的遊戲,叫“10送10”,股民一聽說某上市公司要10送10了,就當作超級大利好奔走相告,那麼究竟什麼是10送10呢?10送10實際就是個拆股遊戲,也就是將公司的股票總數量擴大一倍,股民手裡原來有10手股票,每股10元錢,現在10送10了,股民手裡變成了20手股票,每股成了5元錢。手裡股票的市值其實沒變。

那麼,我們再來談一個香港特色:合股。與10送10相反,合股是將10股合成5股或1股等等,也就是股票總數大幅減少,股民手裡原來是1000股股票,每股0.01港元,現在1000股合成了10股,股價變成了1港元。

或許你會想,按照0.01港幣買應該沒風險了吧,不可能再往下跌了。但是香港和美國是允許上市公司合股的,比如公司股價跌到了0.01港元,公司可以將100股合成1股,然後再往下跌。老千股就經常玩這個遊戲,不斷地把股民的錢洗劫掉。

在港股市場,由於增發股票非常方便,所以上市公司股票一旦被高估,公司管理層可以迅速增發股票,攤薄小股民的權益。等到股價跌至完全不合理的低價,管治良好的公司可能會宣佈回購股票或直接將公司私有化後退市,當然,老千股是不會退市的,股價下跌他們就合股,股價上漲他們就配股融資。

配股與合股是一個老千股的基本特徵,因為不創造價值,但不斷圈錢,並以此謀生。老千股讓股票成為零和遊戲,錢本身並沒有產生或消失,僅僅是簡單地從一個人手裡轉移到另外一個人。


個人投資者怎麼辦?

港股市場市盈率較低,且存在較多優質標的,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投資者偏愛的市場。但是,如果不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個人投資者想去港股投資真的是要時刻提防踩雷風險。

如何掘金港股呢?

1、在有成長空間的前提下,買市值較大、成交較為活躍、以及不具備上述老千股特徵的股票。

2、上面那個對於普通個人投資者來說太難了。講真,掘金港股還是應該擁抱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本系列文章為“聰明的投資者”投資理財徵集活動參賽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