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上帝的秘密》连载之八:上帝的工具

就如经上所记,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

——《哥林多前书1:19》

《上帝的秘密》连载之八:上帝的工具

大致说来,世俗的一切学问都在强调入世,而入世的根本宗旨,都在如何创造、分配、维护世俗利益(除非另有说明,本书所说的利益均包括物质功利和精神功利)。与此相对,一切宗教的最终目的都是强调出世,但它们的途径和可以验证的价值都在如何入世。因此,衡量一门宗教的现世价值,不是它们的天堂如何美好,而是它们引领信众进入天堂的是什么道路。而什么样的宗教逻辑,则决定了它们能够选择的工具。

佛家强调因果律的缘起论,认为人生老病死、爱、别、离等诸般痛苦(苦谛)的根源在于人的贪、嗔、痴、慢、疑五毒的集合(集谛),不能解除五毒的侵害困扰,人便只能在天堂、人、阿修罗、鬼、畜生、地狱六道中痛苦轮回,永生不得解脱。要解脱轮回的痛苦,就必须秉持八正道的道谛(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透彻了解世俗的一切皆为无常,一切皆空,放下执着,坚持戒、定、慧的解脱法门(灭谛),才能到达“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的境界。

伊斯兰教信安拉(造物主、恩养者、独一主宰,独一真神)、信天使、信经典(《古兰经》)、信先知、信后世(世界末日审判来临,行善者进天堂,作恶者下地狱),强调行为上的五大功修(念功、礼功、斋功、课功、朝功),也即口舌承认、内心诚信、身体力行向善的人能够进天堂,从恶者下地狱。

道教的思想渊源非常庞杂,有古代鬼神思想,巫术和神仙方术、黄老思想、谶纬之学、阴阳五行等等,其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法包括占术、符箓、祈禳、禁咒、内丹、外丹、炉黄白、辟谷、行跻、房中术、仙药、服气等等,简直就是一锅大杂烩。如果不是它把老子奉为教主,不是它把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南华经》奉为教义经典,它就只是值五斗米,为了五斗米的巫术和原始宗教。因为老庄的伟大,才使张道陵同志成了张天师。而老庄的根深蒂固才能长生久视,实则谦卑温柔、顺其自然、慈爱节俭、抱朴守拙、不为天下先、不滞于外物才能成为仙人真人,而这个真人仙人的境界,便是形象的复归于婴儿状态。顺便一提,读懂老庄才能读懂《封神榜》。

人既已成人,物壮则老,复归于婴儿除了心态上勉强可试,物质上和行为上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因此道教的修持者成仙未闻,走火入魔者比比皆是,由顺其自然的法门而入违逆自然的荒唐,简直就是对老庄圣灵的亵渎。老庄只是人本主义天人合一伟大哲学的大宗师,而不是装神弄鬼的巫师。在此我必须抛弃中立的立场,发出警告,假如张天师在天堂有闻,别再让老庄的圣灵蒙羞。因此,此前和此后我所谈的道教,除非特指,实则只是指人本主义的老庄思想,而不是什么神仙法术。

相比于道教(此指巫术的道教),无神论的佛教是一门伟大高深的学问。虽然它本性看空现世,虽然它的六道轮回尽在时间怪兽的控制之中,但一旦开悟,便能挣脱时间空间的束缚直达那永恒的西天净土。作为一门求死的学问,它反而让俗世的生人学会慈悲、知足、惜福、平等、自觉、和平、节俭、慈让等等一切美德,使人除掉过份的执着、纷争和贪欲,还人心和人生一个澄明的世界。正如我在《太阳底下的真相》一书中所言,身心自在佛心在,佛心在身心自在。

相比于佛教六道轮回、十二缘起圆理论的无始无终,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则要简单高效得多,就像孔子一刀把人分成君子和小人一样,安拉和上帝只在世界末日的一次审判,便将人永恒地接上天堂或押往地狱。我佛慈悲设计了永恒的西天净土和六道轮回,前者给圣人奢望,后者给灵肉挣扎的俗人以挽回的希望;安拉是一个严厉的审判者,黑白分明,俗世中人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一如事实上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世界,神法就是人法;上帝在旧约时代也是一个黑白分明、奉行江湖规则的严厉审判者,但在新约时代,圣子耶稣在吸收了圣父上帝对以色列人救赎经验的基础上,看透了人性,设计了因信称义的方便法门,并保留了恩典的最终权力,使得生来带有原罪、一生之中难免犯本罪的可怜众生,不得自夸自己的善行,只能信靠上帝基督的宽恕恩典才能进入天堂。更何况,上帝以他的独子作了人类的替罪羊,世间的一切罪人还有什么脸面辩诘推诿?这样的妥协退让,这样的智慧慈爱,世人如果还不信,还不悔改归主,那就只有下地狱了。

以上旁逸斜出的宗教比较和简明论断,无非是要说明三点规律:一是人的救赎向善是宗教的目的,二是宗教的出世理想需要入世的途径,三是什么样的宗教逻辑决定什么样的宗教工具。正是基于这些结论作为前提,以人神分歧的罪源说为起点的《圣经》和基督教,上帝对人类的宏大救赎计划就应该,而且事实上(根据《圣经》)运用了包括劝勉训诫、试炼、威胁利诱等体察人性现实的工具。

1、先知的劝勉和训诫

在《圣经》的叙事中,天使和先知是上帝喻旨的传达人和执行人,但具有血肉之躯的只有先知。在《圣经》的诸多先知中,旧约的摩西和新约的耶稣是最伟大的先知。前者代替以色列人,在西奈山领受上帝的十诫;后者告知世人自己是上帝三位一体的圣子,预言并最终成为人类的替罪羊,确立因信得救的福音而教人悔改归主。先知对人类向善的劝勉规诫,其功用相当于一代代人本主义圣人先哲对世人的教化。只是人的局限性降低了教化的神圣性和绝对正确性,因此需要神的启示以提高教化的神圣性和绝对权威。我们都不能证明先知们是真正得到神的启示,还是假托于神明来提高权威。但是在《圣经》的逻辑中,我们能够想到的狐疑之处,在其具体的叙事中已经给出了逻辑解释。

在《出埃及记》中,摩西上西奈山领受上帝十诫时,上帝在西奈山上显现,西奈山全山冒烟,烟气上腾如烧窑一般,遍山大地震动,上帝吩咐摩西告知百姓不可近前,恐怕会有多人死亡,又恐怕上帝会突然击杀他们。众百姓见雷轰、闪电、角声、山上冒烟,就都发颤,远远地站立,对摩西说:“求你和我们说话,我们必听,不要神和我们说话,恐怕我们死亡。”摩西对百姓说:“不要惧怕,因为神降临是要试验你们,叫你们时常敬畏他,不至犯罪。”于是百姓远远地站立,摩西就挨近神所在的幽暗中。(参出埃及记19-20)。这便是为什么需要先知和先知为什么成为先知的具体解释。

在《申命记》中,上帝应许在以色列人中兴起先知,并确立了先知的职责和辨别真假先知的标准——(因百姓的恐惧颤栗,摩西求上帝兴起先知。)上帝说:“我必在他们弟兄中间,给他们兴起一位先知像你。我要将当说的话传给他;他要将我一切所吩咐的都传给他们。谁不听他奉我名所说的话,我必讨谁的罪。若有先知擅敢托我的名说我未曾吩咐他说的话,或是奉别的神的名说话,那先知就必治死。”至于如何辨别真假先知,上帝说:“先知托耶和华的名说话,所说的若不成就,也无效验,这就是耶和华所未曾吩咐的,是那先知擅自说的,你不要怕他。”(申命记18:14-22)。

如此看来,万能的上帝必然敢于奉行实践是检验先知的唯一标准,但并不是检验上帝的唯一标准,因为上帝可以试验人,但人不能试验上帝。而在上帝应允的末日审判、天国降临的终极利益问题上,《圣经》的说法是非常有趣而机智的,大意是上帝和天国的降临就像盗贼的到来不可预测,但人们看到无花果树发芽就应该知道夏天近了,且用十童女等新郎的比喻说明,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提供的。(参马太福音24:32-44:25.)。

我确信基督教的伟大意义,但上述记述却让我联想到俗世的种种假先知并哑然失笑,并建议所有骗子、股评家、个别无良经济学家都奉《圣经》为典,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圆其说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德行。否则,就别在世人面前忽悠,或者远避象我这样的人。

由此继续推理,人的盲从和神道的无法确证,必然滋生宗教组织和神职人员偷窥权力、贪财骗色、沽名钓誉的种种恶行。人的理性和宗教的自律使得这种恶行不可能成为普遍现象,但以罗马天主教皇之尊却敢于发行赎罪券购买良心,普通小僧小道骗你一根金条、占你一夜之床简直是小菜一碟。

由此再进一步,世俗治权利用人的盲从和宗教的不可确证,驭使宗教组织和神职人员成为治理天下、蛊惑百姓的工具,也必然是世代连绵。因此,宗教的独立和信仰的自由,切切地事关普天诸神的神圣性和权威性,也事关天下苍生选择进天堂道路的自由性。

真正领以色列人摆脱埃及人奴役的摩西,已经证明了他是真正伟大的先知,但由于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在旷野流浪了四十年,缺衣少食,在既要自由又要面包的本性驱使下,百姓埋怨上帝和摩西不给他们食物和饮水,嚷嚷着还不如回到埃及为奴。上帝说有了自由,还担心没有面包吗?于是降下吗哪和鹌鹑,又叫摩西以杖击石取水,解除以色列人的饥渴。但由于摩西在百姓的埋怨争闹中不以耶和华神的名为圣,也未能坚定对上帝的信仰平息百姓对上帝的狐疑、试探和埋怨,为此上帝责罚摩西不得到最终的自由之地迦南地,死在了终生为之奋斗的自由前夜。(参出埃及记、申命记)。

由此让我想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先知邓小平,那个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那个想要到香港,到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的世纪伟人,竟也在香港回归前的数月溘然长逝,一如摩西未到迦南地。

我不知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上是否有过动摇,但他强调“香港的制度五十年不变,五十年后更加没有变的理由。”的遗命,其所包含的循序前进的改革开放的必然逻辑,后世的先知、继位者们是否明白,明白了是否继承,继承了是否能够做到港陆一体,并把我们最终领入迦南地。

按照《圣经》的逻辑,再伟大的先知也不是上帝,但伟大的先知遵行的肯定是上帝公义、圣洁、慈爱、智慧的谕旨。正如《旧约·诗篇》开卷则说:

不从恶人的计谋,

不站罪人的道路,

不坐亵慢人的座位,

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

昼夜思想,

这人便为有福。

他要像一棵树载在溪水旁,

按时候结果子,

叶子也不枯干。

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

恶人并不是这样,

乃像糠秕被风吹散。

因此当审判的时候,

恶人必站立不住;

罪人在义人的会中也是如此。

因为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

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

先知们秉承上帝的旨意对一切组织和人的劝勉训诫,教人必须在善恶间作出选择。有耳的,就应该听。听与不听,听道是否行道,便是上帝对人的试炼。

2、上帝的试炼

试炼既然是上帝救赎人类灵魂的工具,我们便要理解为什么需要试炼,如何试炼、以及试炼的结果,否则便无以理解上帝和基督教。

自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上帝对人类的试炼计划便已开始实施。根据第三章的阐述分析,我们理解了人是什么以及人与上帝的分歧。既然人是半神半兽的自利物种,既然人与上帝的分歧在于人能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来确立善恶标准,那么上帝试炼人的目的就是告诉人类,以被造之物人的局限性,人永远不能成为可与上帝并驾齐驱的上帝。而这个结论的得出,单单靠上帝托先知的劝勉训诫,具有灵性智慧的人类是不会盲从的,只有经过生活的奔波磨练,人类才会心领神会,唯上帝和上帝的诫命是从。

人的自利贪婪,使得人既要现世的种种名和利,又奢望上帝之国的永恒富足安乐;人以自我为中心,就必然损害别人的自由和利益;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就必然人人损害人人的自由和利益,从而最终使得人人都得不到利益和自由。只有以上帝的公义、慈爱、圣洁为中心,按照智慧妥协退让的消极自由理念,才能获得相对的自由。上帝是绝对的,人是相对的;不自由是绝对的,自由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公平是相对的。而这一切的平衡法则、妥协的自由和公平,便是上帝或上帝概念所确立的普世价值观。以此为公平的游戏规则,结果既包含了行为的效率性和道义性,又包含了上帝是否恩典、概率是否眷顾和命运是否垂怜。因此,人们所说的信靠上帝,实则神本主义信上帝是造物主、审判者、救赎者和独一宇宙真神,人本主义信公义、圣洁、慈爱为真理,合而为一则除了造物主的身份外,神本主义和人本主义都奉上帝为真理的化身,都奉上帝之道为审判和救赎原则,都希望全能公义慈爱圣洁的上帝是宇宙的主宰。

然而作为一门神学,上帝对人们的试炼却有别于人与人之间的试炼。庄子在《列御寇》一文中说:“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庄子用九种方法全面考察人,便能把贤能与不肖之徒分辨出来,和孔子的“听其言,观其行”的察言观色并无显著不同,目的都在鉴察人的贤能与不肖。虽然上帝试炼人的目的也包含这一层意思,但根本的目的却是让人知道自己的局限性,明白信靠上帝、践行上帝之道者蒙福得救,不信靠上帝、不奉行上帝之道者获罪受罚。如果非要从人本主义中找出与之相契的圣言教训,那么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亚圣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可以勉强类比,只是此乃儒家的天理而已。

与儒家的天理不同,上帝既然是造物主,那么太极和天理都是上帝所造。更加令人不解的是,连魔鬼撒旦也是上帝所造,目的是叫撒旦引人犯罪,借此熬炼人心。

唐崇怀牧师博士在《基要真理》一书中说:“魔鬼是一个受造而有位格的堕落之灵,它本是上帝所造的天使长,在尊贵的位份上因骄傲自高,欲与上帝等同而被上帝逐出天庭(参以赛亚书14:12-14;以西结书28:12-19)。于是,他便带着三分之一的天使一同堕落(参启示录12:3-4),从此专门与上帝对抗为敌,畜意搅乱整个被造界,成为人类世界罪恶的罪魁祸首。”

我非常认真地按照唐博士的提示查阅了对应的经文,发现唐博士对魔鬼的定论逻辑上并无问题,但先知以赛亚只是预言诅咒巴比伦王下到阴间,先知以西结只是斥责推罗王,圣徒约翰在《启示录》里预言末日审判时,有一条大红龙(魔鬼的化身)的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唐博士牧师的学问和虔诚我不能及,如果没有他的提示教诲,虽然我可以理解圣经中的象征手法,但我却无能理解天上三分之一的星辰代表三分之一的天使。更何况我是个实用主义的懒人,不愿作大费周章的考据之学,只凭上帝赐予的逻辑理性,通过基督教和《圣经》的逻辑原理,推导出关于魔鬼的应然逻辑结论。

既然上帝是造物主,一切由他所造,那么魔鬼撒旦便必然由他所造;既然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宇宙主宰,那么撒旦的工作便应由他安排;既然上帝是人类的审判者和救赎主,那么撒旦的被造、堕落、工作便只能是上帝用来试炼人心。如果不是这样,上帝便不是上帝,上帝对人类试炼的良苦用心便不能完美解释。

当然,作为暂时的被造之物人类,尚且以自我为中心挑战上帝的权威,那么作为永久的堕落天使,撒旦有这样的企图,就一点也不奇怪。问题是人类的始祖亚当与夏娃尚未偷吃禁果犯罪前,作为撒旦化身的蛇已经被造且出现在伊甸园中。如果没有撒旦的存在和出现,人类便不会犯罪被逐,整部《圣经》和基督教也不会存在和出现,上帝便不用费尽心思开展如此漫长的救赎之旅。我们不知道撒旦和人类哪一个先被造,但魔鬼的引诱却是人堕落的外在原因,而人类想以自我为中心却是主因。如此看来,人类的堕落始于人的本性,而人的本性始于上帝的创造,不完美的被造物人类欲求完美,便只能仰仗造物主的反复试验和恩典,终归是一切由上帝安排,一切归于上帝。这种无奈切骨的宿命安排一旦控制人心,人便成为上帝的玩偶,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这本书便没有写下去的任何理由,连《圣经》也断然应该丢进垃圾桶。

好在我是一个实用的人本主义者,并不拜服于上帝的权能,只是敬奉上帝所代表的智慧和道德楷模,而且确知自己不是上帝,确信自利的本性就像魔鬼一样控制了人心,使得自己常常在天堂与地狱之间灵肉挣扎,为此需要上帝的标杆指引,甘愿接受上帝的试炼。

上帝在《申命记》里对以色列人说:“我今日所吩咐的一切诫命,你们要谨守遵行,好叫你们存活,人数增多,且进去得耶和华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的那地。你也要纪念耶和华你的神在旷野引导你这四十年,是要苦练你、试验你,要知道你心内如何,肯守他的诫命不肯。他苦练你,让你饥饿,将你和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发出的一切话.......恐怕你吃得饱足,建造美好的房屋居住,你的牛羊加多,你的金银增添,并你所有的全部加增,你就心高气傲,忘记耶和华你的神和他的诫命......恐怕你心里说,这财货是我力量、我的能力得来。你要纪念耶和华你的神,因为得货财的力量是他给你的,为要坚定他向你列祖所立的约,像今日一样。”(申命记8)

上述经文深刻反映了上帝试炼人的目的和良苦用心,围绕这个目的,上帝展开了对人类的全面试炼,其中最著名的是亚伯拉罕用晚年所得之子以撒向上帝献祭(创世记22)、约伯蒙福失而复得(约伯记)、耶稣受撒旦的试炼(马太福音4)。亚伯拉罕感谢上帝晚年赐子,信靠上帝的公义慈爱而敢于以子献祭,最终通过了上帝的试炼得已保全儿子;约伯深知“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一如曹操所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的一生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福是上帝所赐,祸为上帝所加,对上帝与撒旦打赌夺去他的一切财富、儿女、健康虽有怨言,但最终信靠上帝坦然接受,通过了上帝的试炼,之后所得的财富、儿女、康乐比之前还多;耶稣凭着对上帝的信心,不为食物口福、国度权柄和偶像别神的诱惑,最终通过上帝的试炼得已成圣,并坐在天堂圣父的右边。

然而根据《圣经》的记述,能通过上帝试炼的毕竟都是少数。挪亚的先祖罪恶满地引发了宇宙洪荒的灭顶之灾;圣人摩西在玛撒之地不以上帝的名为圣,产生动摇受责罚而不得到迦南地;参孙敌挡不了魔鬼身材的大利拉而泄密殒命;英明一世的大卫王贪色夺人之妻;智慧绝伦的所罗门王荒淫无度以致灭国破败;亚哈王贵为国王却贪财抢夺拿伯的唯一葡萄园;犹大为了三十块银子而出卖了耶稣,最后自杀,其所得银两被犹太人用来购买了一块安葬流浪者的墓地,称为血田;耶稣被抓时,所有门徒一溜烟似的全部跑光,就连肉体最顽强的彼德也三次不认主......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然后可以达到“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圣人境界。然而上帝对人的数千年试炼表明,人的自利贪婪本性难以改变,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禀性难以改变,人肉体的软弱常常使本能战胜理性,人的理性常常使人更加贪婪、自恋和狡诈。恩典过多必生骄狂,责罚过多又积怨气,于是旧约时代犹太人不断违诫毁约,上帝奖也不是,罚也不行,最后只能确信人是罪人,以自己的独生子耶稣作替罪羊,开创了因信称义的新约时代,以此结束数千年的试炼。

儒家认为人人可为尧舜,上帝眼里个个都是罪人。这便是人本主义与神本主义的分歧之一,而神本主义的观点正是上帝的试炼结果。如果不是这样,便无需因信称义的最终救赎途径。

上帝对人类试炼的最大价值,仅仅在于告诉世人自身不是上帝,只有信靠奉行上帝之道才能蒙福,而违背上帝之道必遭上帝遗弃。然而就逻辑推理而言,我不得不指出:假如上帝是万能的,他可以从一开始就创造完美的人和世界;假如上帝是慈爱的,他就不忍心让他的造物人类遭受苦难不公的试炼。万能的上帝与不完美的造物人类是一对悖论,慈爱的上帝不希望人类成为上帝也是一对悖论。解释这两个悖论的理由只有三条:一是造物主有权决定被造物的样子和命运,二是被造物不能对造物主有任何诘问,三是人类的不完美是上帝和基督教存在的唯一原因。

这就是上帝的绝对权能和智慧,包括他对人类的威胁与利诱。

3、威胁与利诱

前面我曾经说过,拆房子的最佳办法是先了解房子是怎样建起来的。这对理解一门学问无疑是正确的途径,但反过来却不一定正确。若说建房子的最佳办法是先拆房子,那么除了耗时耗财耗力,所造的房子也难免千篇一律。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上帝顶层设计的智慧。

作为造物主,没有谁比上帝更了解他的造物。按照老庄哲学顺其自然和庖丁解牛的方法,上帝导人向善的法门,肯定也会顺乎人的自然本性。正如韩非子认为辩论的最高范式,不是一个说东,一个说西,而是先耐心倾听,顺着对方的逻辑,找到他的软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卟的一声,问题便可结案。

自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开始,繁衍至今的人类,其本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利贪婪的、半土半灵的、灵肉一体挣扎的动物。作为动物,其对未得和已得利益的贪婪、对失去既得利益的恐惧,不但激发本能的适应和伪装,而且在行为上无不服从于威胁和利诱;作为带有灵性理性神性的动物,除了听凭良心之神的呼唤作出行为选择,也难免运用理性滋生更高级别的适应和伪装,既要满足现世的种种渴求,又奢望来世的永恒安乐,最终人的贪婪和恐惧升级到天堂和地狱。于是,天堂的阳光和地狱的烈火,便变成上帝的永恒利诱和威胁,也则永恒的奖赏恩典和惩罚遗弃。

这与韩非子的二柄(奖惩两种权柄)和前苏联生物学家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相比,在原理上并无区别,只是上帝的威胁与利诱层次更高,除了暂时的世俗利益以外,上帝加入了对灵魂的永恒奖惩。此外,韩非子的二柄和巴浦洛夫的条件放射理论,只能诱导和审判人和动物的行为,却无能对人和动物的内心进行审判,也则尊奉法家商鞅所说的诛行不诛心;而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在永在、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救赎主和审判者,他能鉴察人心的善恶,也则上帝既能诛行,也能诛心。因此,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境界,只能出自神的审判,而不可能是人的法度。新旧约都说,人既起了邪念,便是有罪。这不但是神法与人法的区别,而且是神对人的警戒,更是观念与行为的因果律的必然逻辑。

上帝对人类的威胁与利诱、奖励与惩罚,充斥着整部《圣经》的心理和行为主线,守诫蒙福与违约遭罚的因果律,循着人性的趋利避害,牢牢地拧成一根大绳,把人带进天堂或押往地狱。在《创世记》中,挪亚一家八口因为行为称义得已存种保命,其他罪人在宇宙洪荒中全部喂了鱼虾和浮游生物;罗得因为亚伯拉罕的行为称义得到解救,而所多玛城中的一切活物却在上帝的怒火中化为灰尘。在《出埃及记》中,上帝为了引领在埃及为奴的以色列人出埃及,降下十灾(血灾、蛙灾、虱灾、蝇灾、畜疫之灾、疮灾、雹灾、蝗灾、黑暗之灾、击杀头生长子之灾)胁迫法老王,使得法老王不得不释放以色列人自由。上帝击杀埃及人头生长子之灾为后世留下了逾越节,而逾越节与愚人节日期的几乎合一,或许前者正是上帝对以色列人的护佑,后者正是上帝对愚人的警醒。在其余经书的每一卷中都充斥着上帝的威胁和利诱,即便在约翰的《启示录》中,为了维护《圣经》的神圣性和权威性,圣约翰也发出了上帝的威胁,声称谁若增删《圣经》的一个字,经中所载的灾祸和疾病便加诸其身。好在那时尚未发现艾滋病。

每次我看到圣约翰发出的威胁,就不得不敬服他的虔诚,而且对宗教式的狂热、恫吓、教条充满警惕。我曾思想,假如那天外星生物入侵地球,他们的文明与人类的文明完全不同,而人类成了外星生物的奴隶,那么上帝造出外星生物是为什么呢?人类作为地球万物的管理者身份怎样保留呢?上帝又如何解救人类呢?《圣经》的逻辑和文字如何增删呢?当然,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只要确立上帝全能全智、绝对公义圣洁慈爱的造物主、审判者、救赎主的根本前提,一切都能轻易自圆其说。更何况,未等外星生物入侵,人类可能早已自己玩完。

然而上帝的威胁与利诱还是令我非常苦恼,它似乎有损于上帝的神圣性和慈爱,更令我想到在巴浦洛夫的骨头和电击下变得聪明乖巧的可怜小狗。十七世纪瑞士游医菲利普斯·帕拉塞尔苏斯给毒药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万物皆有毒性,没有任何一种物质是无毒的,有毒无毒的唯一区别就是剂量。如果哲学抽象一点,他所说的便是马克思从量变到质变的道理。依此类推,假如人类对俗世利益已经满足,也不奢望来世的天堂,那么上帝能用的工具便只有地狱了。由此再前往一步,假如人类漠视地狱的存在,视死如归,上帝又当如何?那人类就成了与上帝分庭抗礼的撒旦了。

当然,这些问题的假设离开了一个根本前提,那就是上帝的无限权能和人的自利贪婪与能力的局限,正如巴浦洛夫的小狗终究会碰到智力极限的天花板,而被活活电死或彻底崩溃。只要威胁利诱的手段脱离不了条件反射原理,就必然会触及疲劳反射的人类极限。孔子说,哀莫大于心死。《菜根谭》说: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去;唯以心相交,成其久远。俗话又说:以色待人,色衰而爱驰;以饵观鱼,饵尽则鱼返;以曲伴舞,曲终则人散。看来,人与人的交集与神的交集一样,唯有以心相交,才能成其久远。

然而以上帝的无限权能和绝对的慈爱,尚需要运用威胁利诱的手段,作为有限之物的我们便不得不警醒。这些警醒演绎出来的结论,或许可以光照三米之内的世俗之人:

<1>一切动物的行为服从于威胁利诱;

<2>只要是条件反射,就必有极限;

<3>天堂如果不能触动灵魂,就只能用地狱触动肉体;

<4>得寸进尺和慢性加速原理表明,违逆必发生在离天堂最近、离地狱最远的时候和地方(大卫王和所罗门王都是如此,托克维尔也持同样观点);

<5>人类既是动物中最高尚的物种,又是最贱格的物种;

<6>对于贱格的人和组织,上帝并不排除威胁与暴力手段;

<7>上帝之国的果子在天堂,而它的根基却在地狱。

企图了解条件反射和二柄原理更多内容的读者,可以参阅我在《太阳底下的真相》一书中的系统论述。但仅凭前述分析,我们已经可以透彻理解三权分立之父孟德斯鸠的精到论断:共和体制基于道德,君主政体基于荣誉,专制统治基于恐怖。一切世俗的专制统治,根子上是没有上帝的本质却自比上帝,他们驾驭组织的工具不是天堂有多么美好,而是地狱的烈火让人恐惧顺从。在这些专制的组织中,谁制造并掌握了地狱,谁便是组织的主宰。因此,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真正的民主体制,关键在于国家的暴力工具是否属于人民。一个家族或政党掌握了国家的最后暴力工具而自称民主,除非这个家族或政党是由上帝和基督组成,否则在逻辑上便是绝对荒谬的,在行为上便是绝对荒唐的。

上帝的绝对权力来自于他的绝对万能和绝对公义圣洁,人不是上帝,只是能力和品格双重缺陷的有限之物。因此,人和人的一切组织应该尊奉上帝的诫命和伦理。遵奉上帝的诫命当然可以运用上帝的工具,但却不能自比上帝,否则你就成了真正的撒旦,最终还得接受上帝的审判。如果人民便是上帝,那么审判你的便是历史和人民。

《圣经》上说,不义之人不能承受神的国。这便是上帝的目的和工具的根本缘由。在上帝的伟大喻旨面前,在天堂与地狱之间,每一个组织和每一个人都必须作出选择。作为个人,你有权力选择下地狱;但作为组织的领导者,你无权选择下地狱,因为你不能因为自己的无知和堕落,而让全体组织成员都随你下地狱。在上帝面前,没有人可以剥夺别人的正当选择权;除了上帝,没有人有权力强制安排别人的命运。

把握上帝的谕旨和谕旨演绎的结论,我们只能从上帝的具体诫命和伦理重新开始。唯有如此,才能打通上帝和上帝之教的任督二脉,融汇贯通直奔它们的丹田,那才是上帝之教千年不衰的源泉所在。

阿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