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不懂就学:白露不种、寒露不收,咱做农业的都该懂的理儿!

不懂就学:白露不种、寒露不收,咱做农业的都该懂的理儿!

白露和寒露一样吗

白露和寒露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季节气,但是白露和寒露不是同一个节气。每年9月7日—9日之间到来的是白露节气,每年的10月8日—9日之间到来的是寒露节气。白露过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

白露节气

白露是农历八月的节气,表征天气已经转凉。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因为白天的温度虽然仍达三十几摄氏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几摄氏度,两者之间的温差达十几摄氏度。

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千果粮食以备过冬的时候。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此外,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

不懂就学:白露不种、寒露不收,咱做农业的都该懂的理儿!

寒露节气

寒露是农历九月的节气,由于气温变冷,使水气遇冷凝结成露水,因此称之为寒露,此时已进入深秋时节,大地一片萧瑟的景象,寒气逼人,鸟不再叫,虫不再鸣,落叶满地。

不懂就学:白露不种、寒露不收,咱做农业的都该懂的理儿!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喇,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有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噪荷残。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不懂就学:白露不种、寒露不收,咱做农业的都该懂的理儿!

对于种植庄稼的农民朋友们都晓得有这样一句谚语:"白露不种,寒露不收“。意思就是庄稼下种一般要在白露前完成,否则寒露过后就不会有收成。

一、白露过后是蔬菜开始快速生长期。在这个阶段,要注意搞好蔬菜的培育和壮苗;同时,这个时期也是蔬菜病虫害大量繁殖生长的时期,所以一定不能懒惰,要勤于管理,及时做好蔬菜的病虫害防治!

二、白露过后,秋雨增多,出现数天的连续绵雨也是常见的气候。一方面我们要注意及时采取排涝措施,避免秋雨对作物的危害;另一方面也要趁着秋雨时节,抓好过冬秧田的蓄水保水,以免霜降过后出现阴干,秧田缺水。

三、白露一过,一些地区开始进行冬季小麦的播种。有条谚语说得好:"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川"。意思就是说,白露过后,高山地区就要抓紧对冬小麦的播种了,而低海拔平坝地区一定要在寒露过后才能播种冬小麦。庄稼播种讲究时令,绝不可逆势而为。

四、由于白露过后,常有低冷空气出现,气温变化大,而低温气候和阴冷天气,对晚季水稻的抽穗扬花是极端不利的,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及时预防低温天气的侵害和病虫害的防治。

农业是一门科学,农业生产也有很多讲究,一定要按照不同的时令和气候,做好相应的防治和管理,庄稼才能得到好的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