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一般临帖需要临多长时间才能脱帖独自书写?

书灯幽见


我们学习书法最佳的途径就是临帖,而临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不断的去掌握古代书法家的书写技巧,体会古代书法家书写姿态的一个过程。

总体而论,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入门和熟悉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我们是一开始刚刚接触到临帖这种形式,所以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临帖有一定的认识,在熟悉了之后,我们才能够谈到对具体技法的掌握和锤炼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我们称之为不断的提高和努力的阶段。

在这一个阶段,我们已经对这种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那么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不断的去重复和训练,去巩固我们已经掌握到了方法,把这些方法内化到我们自己的书法书写的动作体系里面,不断的加以熟练,最后达到自然而然的境地。

第三个阶段,我们称之为瓜熟蒂落的阶段。

在这一个阶段,我们最主要的任务不仅仅是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把技巧训练到熟练,而且还要将这些内容掌握到新的境界,即自然而然就能够能够下意识的书写出来。

比如我们写一个横画,在这个阶段,我们要非常轻松就可以写出来,这就好像我们走路,吃饭和喝水一样自然方便,这样的程度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一个境界,也是我们称之为瓜熟蒂落的阶段。

第四个阶段,我们称之为陌生化的阶段。

这个阶段有一点难理解,但是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我们达到以对已掌握内容的超越和创新。

陌生化这个词是来源于文学理论批评中的一个专有名词,而所谓的陌生化指的是:

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称上,要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在语言结构上,要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陌生化乃是各种艺术的一个基本法则,作为一门语言艺术,修辞也对此有特别的重视。它在语言运用中,变习见为新异,化腐朽为神奇,传递鲜活的感受,制造令人震惊的效果,是修辞艺术中的普遍现象与基本规律。

正如俄国形式主义学者什克洛夫斯基在论及陌生化问题时所强调的那样:

“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

因此,当我们不熟悉的时候,也就实现了对本来我们熟悉的事物的“陌生化”,容纳了很多不为人所知道的新内容。

中国古代书法家的“陌生化”理论

对于陌生化,古代的书法理论家,也有一定的论述,清代冯武在《书法正传》中认为:

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始之生者,学历未到,心手相违也;熟而生者,不露蹊径,不随世俗,新意时出,笔底具化工也。

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推动这事物由量变到质变、最后又从质变回归量变的过程,才是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陌生化最为主要的作用,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达到技法和风格的创新。

正如清代方薰在《山静居论画》说的那样:

学不可不熟,熟不可不化,化而后有自家之面目。

所谓“化”其实就是理解,将其变成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创新。

陌生化与书法创新

而我们知道,一门艺术,如果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发展,如果只是继承而没有创新,那么这门艺术是不断退步的,最终是被淘汰的,只有创新才是艺术不竭生命力的源泉和它发展最为根本的动力。

而陌生化其实就是我们达到创新的最高境地,陌生化不是让我们去推翻我们已知的技巧和方法,不是翻前人的理论经验,而是把前人的理论经验打扮成其他的样子,变换一下其他的内容,让人们看不出来,从而产生一种欣喜的感觉。

比如说我们对于笔画的书写,在技巧上,我们可能会采用藏锋、露锋,方笔、圆笔等多种的方法。

但同样是运用这些方法,不同的人达到的书写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在我们学习的阶段,有可能我们所接受的方法是先藏锋,然后再露锋。那么我们在陌生化的阶段,就可以采用不同的笔法,甚至是调换笔法技巧书写的次序,这样就可以达到风格上的创新。

这四个阶段,涵盖了我们学习书法的全部过程,从一开始的入门不熟悉,到中间二三阶段的逐渐熟悉,以至于到最后达到对于以前学习成果的一个超越,这样的一个过程是一个艺术家艺术创作和艺术学习的普遍规律。

不管是书法也好,还是其他的文学创作也好,基本上都是如此,比如写作。写作是从模仿其他人的作品开始的,在模仿好了其他人的文学作品之后,我们就可以思考怎么样加入自己的东西。而加入自己的东西,不是对我们已经掌握知识的否定,而是把它给陌生化,通过另一种方式,“变化一下时装”,把它表达出来。

在这四个阶段过程中,比较难以处理的就是从熟练最后达到创新的过程。

出帖的疑惑:理论与途径

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疑问,究竟我需要多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最后那个境界呢?

实际上,关于最后所谓创新的提法,并不是我一个人的独创,古代书法家对于这个问题早就有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比如清代书法家王铎说:

“学书之始也,难以入帖;继也,难以出帖。”他的学书方法是“一日临池,一日应酬请索,以此相间,遂为常规,终生不变。”

在这里,王铎认为学习书法有两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入帖”,另外一件困难的事情就是“如何出帖”。他给出的方案就是“以此相间”、“终生不变”。

但是如果单就理论上来说,到底存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脱离字帖而独自书写的状态呢?实际上没有。

因为任何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其最终的根源都是来自于上一辈艺术家自己的创作经验而来的。正如牛顿在谈到自己科学成就时候所说的那样,他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发现了世界的科学真理。

所以,每一个艺术家、书法家不可能完全脱离字帖,单纯随心所欲的进行艺术创新。

汉字艺术性的最初源泉和流变——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而很多书法学习者、书法爱好者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逻辑,如果说每一位艺术家的艺术灵感是源于对前辈的学习,那么书法文字最初的起源者又是学习的谁呢?

这不仅是一个刁钻的问题,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认为中国书法,或者说中国文字最初的起源,不是人,而是自然客体。早期书法的发展和文字的发展不能完全独立拆开来看。因此,文字发展史几乎等同于书法史。只有当文字书体发展完备、书体书写进入风格创新期的时候,中国书法和中国文字才开始独立起来,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门类派别。

我们知道中国祖先在创制文字的时候,一开始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实际上就是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

这写文字创作的过程,融入了祖先对于自然的观察,它们师法自然,才创作出这些文字的。当象形文字有了一定的成熟体系之后,对文字的书写表现已经从一开始对事物特征的归纳——比如太阳是圆的,月亮是弯的——开始走向对事物表现生动性的追求——比如看看谁写的“日”写的更圆、月亮画的更“弯”。

这个过程,一个是定性质的过程,一个是定量的过程。随着人们对定量的不断追求,对于汉字书写的线条艺术性也就有了初步的追求,汉字外形轮廓、线条是否具有美感、表现力成为汉字书写艺术性最初的开始。

因此,整个书法艺术最初的起源是“师法造化”,最重要归结到“中得心源”上来。

而我们现在的艺术创作,已经脱离了最初对自然的学习,开始走向对前人“心源”的总结

学习上了,这也是我们不断进行书法艺术创新的原因所在。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欢迎你与我一同进行讨论,坚持对书法与艺术的严肃思考。


松风阁书法日讲


一句话给你讲透:这其实是一个熟练度的问题,和练习的时间长短以及理解能力的高低很大的关系。

但是每个人能否做到脱离字帖,自由熟练的书写,所历时的长短,和练习数量的多少以及理解能力的高低有一定的关系。没有一个固定的或者说明确的时间。



一般练习的时间越长,书写者的理解能力越强,就可以越早达到自由书写的状态。

但是成人想要达到脱离字帖自由书写的状态还是非常难的,因为成人已经已经养成了比较固定的书写习惯,通过临摹字帖达到自由书写,需要用字帖上的笔墨语言完全覆盖自己以前的习惯,改掉之前不好的习惯,远远比学习一样新技能更难。


当自己以前的书写习惯,和临摹字帖的习惯发生冲突的时候,甚至书写者的字体会退步,这也是常遇到的情况。

所以,在训练方法上,书法讲究专一和重复,反复的临摹一本经典书法字帖,一直到这种临帖书写习惯,完全融合到你的书写习惯里,把之前的习惯完全覆盖。

这才叫把一本字帖学透了。

重复练习和专一,是学习书法通向自由书写的最快的方法。

现在我们看很多江湖书法家,他们也可以自由的书写,但是他们的书写却是没有临帖基础的,他们的书写习惯还是以前的习惯,跳过了书法最关键的一步,让书法经典的书写习惯,代替自己以前的低级的书写习惯。


这一笔是最难的,也是最消耗时间的,短则三五年,长则三五十年,只有坚持做到这一步的人,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书法作品,没有经历这一步,只能是自由体或者江湖体了。

又没有临帖基础,是检验一幅书法作品唯一的关键因素。

专一、模仿、重复,很多艺术全都是这样学习的吧。

喜欢书法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不二斋,关注更多精彩。


不二斋


学书法,临帖是硬道理!那么,临帖多长时间才能脱帖独自(进行书法创作)书写呢?我认为,正常情况下,还是按照启功先生的“临帖七分像理论”去做,不宜按临帖的时间长短来算。学书法,天赋和悟性很重要!有天赋,有悟性的人与一般的人是不一样的。

上图为启功先生的行书作品,这幅作品是专门论述临帖写字的,请题主和各位网友认真读一读,会对自己学习书法有帮助的。

按照启功先生的说法,临帖达到七分像时,在七分像的基础上加上三分自己的东西,就成书法家啦!但是,能达到七分像是非常不容易的,有的人临了几十年名碑名帖,也未能达到七分像,这里有个天赋和悟性的问题。有天赋,善领悟的人,再加上勤奋,用上八至十年功夫就能达到七分像,可有的人临帖一辈子,也脱不了帖,更别说脱帖创作啦。所以说,脱帖独自书写是不能按临帖时间长短来衡量的。

上图为卢中南的楷书作品。卢中南老师是专工“欧楷”的,他临摹欧阳询的楷书作品《九成宫》几十年,近年来才形成自己的楷书风格。卢中南老师研习书法的精神,值得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学习!

学书法不能急于求成,得慢慢来,越急,越浮躁,往往离成功之路越远。学书法,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老老实实的临帖,认认真真的读帖,除此之外,还要善于领悟所临碑帖的书法精神。临帖,读帖,领悟,是统一的,万不可把它们割裂开来。凡学书成功的人,都是恪守和遵循按以上规律的。

有的学书的朋友,临帖半年、一年,就想创作书法作品,这样的想法是幼稚的。学书法,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把苦躁无味的临帖过程吞咽在心里,并一直坚守着,只有这样,才能把字帖临好,才能把书法学好。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如果说,把字帖放置一旁,瞥一眼就能写出来,基本上很像。达到这个程度需要多长时间? 主要取决于训练方法是否科学。

比如,照着字帖看一眼写一笔,这样的作法,练几年都脱不了帖,离了帖就不会写了。

如果按照正规的、系统的方法套路训练,正常情况下,少则一年,多则两年左右,就能独自书写。


除了采用科学方法套路之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执笔方法正确,运笔动作规范,笔画书写正确,结字法则要懂,训练用具匹配,临摹方法科学。这些都是直接影响训练质量与效率的关键因素,哪个都不能轻视,它们是一个整体,彼此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试想,如果没有指法、笔法、笔画、结字等前期基本功训练过程,书写技法不熟练,直接照着字帖写属于硬性模仿,说白了,名为临帖,实则是抄字,怎么能行呢?肯定周期长、效果差,事与愿违。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我认为要脱帖创作,至少系统临过一家的帖,而且至少要临个五六分相似。达到这样的标准和条件,才能保证你的创作手中有技、心中有谱。学帖,与其走马观花的帖读不家,还不如毕其功于一帖,技法层面的能力都没有搞会夯实,看得再多也很难深下去细下去。当然,如果已经过系统的临摩习练,在后期的书法学养中,看帖读帖习帖越多,你的书法内涵就会越丰富。



脱帖创作是每个学书之人必经之路,迟早都是要走到这一步的。临摩是长期的枯燥的一件事,初学者偶尔尝试一下脱帖创作也并非不可,但临帖仍是主要任务。抱庸的观点是尽量先不要忙着去创作,厚积薄发。一旦过早投入创作,非常容易养成习气俗气,甚至沦为江湖体。如果非要说个时间节点,至少是临过帖,并且相似度要在五成以上。



抱庸浅谈。


抱庸詩書


时间并不是衡量学习书法脱帖的标准。

衡量能否脱帖,准确的说,要以如下两点为大致的判断标准。

一,基本掌握原帖的笔法,字法规律。学习行草书的话,还要基本掌握章法布局和墨法上干湿浓淡的应用技巧。

二,基本达到背临的程度。就是说不看帖,能够写出来。

从一笔一画起,到一行数行,直至通篇。点点滴滴,法帖的信息量非常丰富。一点一滴的练习,临摹,反反复复的纠错,逐渐熟悉,理解,积累,记忆,以法帖的书写习惯,替换我们固有的书写习惯。

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临摹,校帖,背临。

这个过程相当的枯燥,相当的考验人的意志和耐心。但惟有经过这个过程的严格训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书法学习中,必须解决的各种课题。

这个过程,因人而异。对初学而言,感知能力强者,三五个月就能解决问题;次之者一年半载,就能如愿;数年甚至终生都临摹不到位,甚至全然不象的,也不在少数。

这个过程,因学习方法是否得当而异。书法临摹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技巧。这些技巧,和我们平时的认知和书写方式完全不相干。我们往往会下意识的,不由自主的把固有的书写习惯代入临摹过程中;一些细微的变化,往往会视而不见,临摹出来,总感觉那里不对,但自己找不出问题所在;一些规律性的技法技巧,初学很难掌握,而找不到规律的死临死学,事倍功半不说,还很容易打击人的自信心,以致半路放弃。

有同道朋友指点,最好在身边有个老师指导,就会快的多。

独自书写?似乎是说创作的问题。

这个问题吧,比如我们小学时学写作文。如果作文是以课本上的文章为标准,那我们小学时的作文,肯定一无意义,二无文采,三无意境,不但如此,甚至毛病百出,幼稚可笑。但我们这个阶段的学习和实践,是有收获的。我们在作文中代入了所学的生字,词语,成语,段落,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说明记录的问题等等。

临习书法同理。基本掌握了法帖的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不管自己写一篇写的怎么样,要代入这些所学到的法帖要素,敢写,多写。在写的过程对照法帖,找出不足,纠偏纠错,逐步提高。


快乐书法营


如果能做到坚持临一帖,并有悟性的话,有10至15年的时间就可以尝试脱帖独自书写了。

临帖练字是很难的,三五年不可能成功。另外,临帖是书法人一生的事,即便是能脱帖创作书法作品,临帖仍须继续。既然是学书法,就要耐着性子慢慢学,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说明:本回答为个人观点,也是经验之谈,仅供参考呃。


亦涵9966


这个问题,可以用两万小时定律来解释。

国外有个家伙,提出一个观点,你要成为一个专家,最少需要两万小时的努力。


临帖前,需要基本功,基本功需要几年。一般情况,基本功需要四年的学习。也就是说,你要在行业内出类,必须经过本科一样的基本内容学习。


基本知识过关之后,那才能是进入高阶段训练,出贴可以说是高阶段训练。

两万小时,是多长时间?

如果一天8小时,那么,365✘8✘7=20440

也就是说,我们每天8小时,需要7年。

如果一天6小时,365x6x10=21900

也就是说,我们每天6小时,需要十年。

根据统计,每个人,如果努力,平均每天,最多接近6小时。

所以说,十年是一个关键数字,一个书法家,至少需要十年。


秩和律师147753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临摹者本身的水平:首先临帖时必须要找准自己喜欢的或者与自己字体较为接近的,如果做到这二点那么就等于事半功倍了,练习者也就能够轻车熟路了。另外,临帖者以前有临过帖的具备一定的临摹能力的话,那么可以不需要像初学者那么多的时间的,找准要点,多临摹几次,可以在较短时间达到满意效果。

欧阳询楷书

帖的难度:一般来讲都是先找比较容易的临或符合自己特点的帖来临。如果帖较难,比如说颜真卿的《祭侄稿》这种帖是比较难临的,因为上面有很多的涂涂改改,对于初学者来说本身就想把每个字写好的,如果像他那样涂来涂去的,跟本起不到临的效果。那么要选什么帖呢,选一些比较简单的,上面涂改的字体少一些的,而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较为理想的临帖版本,虽然上面会有一些涂改,但相对来说少多了。

王羲之的《兰亭序》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先从楷书练起:欧阳询和柳公权的帖也是非常好的,初学者可以先学他们的帖,因为他们的帖主要是以正楷字为主,对初学者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如果练习过一段时间觉得自己的书法有长进了,也可以去练练其它的帖,《兰亭序》是行书,建议练过一段时间的人去临更好。

总之,只要花时间去临,找准自己的方向,持之以恒,二三个月的时间内就会看到明显的效果的。建议将第一次临的作品收藏起来,到三个月以后再作对比,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进步很多了。


马云种世界


谢谢。

对于这个问题,墨客的看法是这样的。

学习书法,临贴是王道。古人留下的字帖蕴含着大量古人的智慧。古人总结的各种笔法,结字,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书不入古,终是俗道”,如果学习书法不去临摹古帖,最终只能落入“江湖书法”的怪圈。

我们不能以时间的长短来断定是否可以出帖。我们知道,学习书法要靠悟性,有的人学了几个月就可以写的有模有样,而有的人学了一辈子还在门外徘徊。这就是善学者和不善学者的区别。

这就要求我们在临摹字帖的时候,多想多看,多揣摩古人的用笔和结体。

刚开始临摹的时候务必做到形似,要做到一笔一画都像,“一点一画,务求肖合”。

但是临摹的结构像,并不能算是“入门”,我们还要做到形神兼顾,最终达到神似的目的。

临贴时,我们要要做到实临和背临相结合。背临过之后,要和原帖做仔细的对照,看哪里临的不像,或者是用笔不对。

还有,就是开始一定要临习一本字帖,等掌握熟练了,再去临摹其他字帖。从各种字体里面汲取养分,化为我用。

临摹字帖是书家一生的事,当你临到一定的功夫,就可以做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到时各种字体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出帖也就自然而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