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唐朝女人为什么以丰满为美呢?

唐代以前我国妇女还是大多以纤细为美的,从前秦至两汉一直如此,在这段时间里以帝王为首的上层社会的审美情趣一直影响着整个社会。上有好之,下必随之。“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唐朝女人为什么以丰满为美呢?

虽然这是帝王的一种几乎病态的审美取向,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着那个时代对女性的体态是以轻盈纤细为美的。从汉朝轻盈掌中舞的赵飞燕到南朝“抱月飘烟一尺腰”的张静婉,纤瘦一直是女性审美观发展的主流标准。甚至到了隋代,从西安西郊隋李静训墓出土的男女文武侍从陶俑中的女子也是体型颀长,腰肢袅娜的。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唐朝初年。

唐开始,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美女的主导性标准,女性体态美是额宽、脸圆、体胖,健康是当时人们欣赏的一种妇女之美。这一时期,女性穿着相当暴露,大有西方现代“性感”倾向。

唐朝女人为什么以丰满为美呢?

提到盛唐美人,首推杨玉环,即为人熟知的杨贵妃,史籍记载“太真资质丰艳”,而各种存世文献和诗歌对其的描述大多不脱丰腴雍容之辞藻。如《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贵妃素有肉”。白居易《长恨歌》:“温泉水滑洗凝脂”,似乎可以想见杨玉怀丰腴艳丽的身形。盛唐时期人们常以牡丹比喻美人,正因为牡丹雍容华贵之气与当时崇尚丰满的审美情趣相得益彰,这与喜爱竹兰梅菊的魏晋风气形成鲜明对比。

武则天和贵妃杨玉环,可视为“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的样板。史书对武则天“方额、广颐、凤颈”的描写我们可以断定,她正是凭着宽额头、丰脸颊、圆浑而重叠的颈部及富态形象赢得了“媚娘”的地位,杨玉环更是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胖美人典范。

唐朝女人为什么以丰满为美呢?

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唐朝综合国力的增强,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尤其是西域胡族生活习惯的引入,社会风气也开始有所变化。初唐的女性已经有了不同于以往的一些转变,这种转变主要发生在高宗朝,并在武后时期成型。

唐朝女人为什么以丰满为美呢?

一部电视剧《至尊红颜》就体现了唐朝女性的丰腴美,剧中的武媚娘和莹莹就有些微胖,都是宽额头、丰脸颊、圆浑而重叠的颈部及富态形象,都贴合了唐朝原本的丰腴美的特点。

唐朝女人为什么以丰满为美呢?

而且这部剧的剧情和人物设定都很好,徐莹莹进宫之前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进宫后先是勾引皇上,抢了好姐妹媚娘的夫君,后来为了夺得后位甚至对昔日好友小多下毒手,徐莹莹的黑化并不像现在一些电视剧中画个黑眼圈就证明人物黑化了。

唐朝女人为什么以丰满为美呢?

媚娘和君羡的爱情也让人悲叹,君羡死后,上官婉儿给武则天找来的男宠和君羡长相一样,那一声“媚娘”可是骗了小编无数的眼泪啊。

但要说明的是,以胖为美之“胖”绝非是肥胖,更不是越胖越美。唐人评论:太真丰肌秀骨。(《广川画跋》)杨贵妃的胖之美是一种局部的丰满,整体的匀称,即所谓的“骨秀”,而不是被民间误读的“体丰怯热难上马”的胖女人。盛唐之风包括一种妇女个性的解放,摒弃女性充当男性附属物的传统观念,要求女性也有健康的体魄,反对弱不禁风的病美人。实际上唐人提倡的是“脸如芙蓉胸似玉”的局部的丰满,整体上才能呈现雍容华贵的大唐气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