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射雕英雄传:周伯通和裘千仞的武功都属上层,为何未能与五绝齐名

日常中,我们一提到《射雕英雄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郭靖和黄蓉,接着我们会想到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这五大超一流高手。

其后,我们或许会想到周伯通、裘千仞、全真七子、江南七怪、杨康、完颜洪烈这些人物。

在这些人物中,郭靖、黄蓉等人属于后辈,五绝和周伯通、裘千仞等人属于前辈。

在前辈人物中,若要论名号最响,那毫无疑问是五绝。

五绝的武功都是登峰造极,这是毋庸置疑的。

射雕英雄传:周伯通和裘千仞的武功都属上层,为何未能与五绝齐名

那么问题来了,五绝之外的周伯通和裘千仞这两人单轮武功方面的造诣都属上层,都是足以与五绝媲美的,那为什么周伯通和裘千仞未能与五绝齐名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我们可以做个类比,书法好的人未必就能成为书法家,比如明朝的严嵩的书法就很高明吧,可是他却不是书法家,再做一个类比,很多人文章写的很好,却不是文学家,比如李斯就曾有一篇《谏逐客书》流传于世,可是他却不是文学家。

说完了上面的两个类比,我们再看先前的问题就看的透彻多了,周伯通和裘千仞的武功确实都属上层,可是他们离五绝还差了点,差在什么地方呢?

这么说吧,五绝那是武林宗师,武林宗师不仅要求武功高,还对见识、气度、品行方面都有要求,而周伯通和裘千仞只是武功方面高而已,在见识、气度、品行方面都赶五绝差了老大一截。

射雕英雄传:周伯通和裘千仞的武功都属上层,为何未能与五绝齐名

王重阳之所以让其他四绝心服口服,不仅仅是他的武功能力压群雄,也是他的见识、气度、品行都盖过了其他四绝。

王重阳夺得了《九阴真经》,却不修炼,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并不觊觎这《九阴真经》上的武功,他之所以把《九阴真经》抓在自己手里,是为了避免武林中人因争夺《九阴真经》而杀的你死我活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王重阳这是一种心系整个武林的大胸怀,大气魄,这都是其他四绝所没有的。

周伯通的练武天赋可以说不在王重阳之下,勤学苦练方面下的功夫也丝毫不逊于王重阳,可是他为何武功无论怎么练都离王重阳差了那么点,其实正是因为他在气度和见识方面的不足限制了他。

周伯通曾亲口说过这样一句话:

师哥当年说我学武的天资聪明,又是乐此不疲,可是一来过于着迷,二来少了一副救世济人的胸怀,就算毕生勤修苦练,终究达不到绝顶之境。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来周伯通正是在气度和见识方面差了一点,待他真正明白王重阳的这段话的时候,已是十多年之后,明白这些道理后,他武功迅速精进,终于使得他在《神雕侠侣》里得以跻身新五绝。

说完了周伯通,我们再来说说裘千仞,这裘千仞的铁掌神功那可是江湖上数一数二的绝世武功。

射雕英雄传:周伯通和裘千仞的武功都属上层,为何未能与五绝齐名

裘千仞的武功也属于超一流,可是他却未能和五绝齐名,主要是因为他做过的事太臭了。

裘千仞在第一次华山论剑后,暗中潜入大理皇宫把瑛姑和周伯通的儿子给打成了重伤,其目的是为了让段皇爷救这个小孩以耗费段皇爷的内力,这样在第二次华山论剑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少一个对手了。

裘千仞,除了这一卑劣行为外,他还做了件事,那便是他以一派掌门人的身份,公然效力于金国的完颜洪烈,这事干的实在是太不地道,令天下英雄所唾弃。

好在第二次华山论剑之前,裘千仞这位干尽坏事的品行卑劣的人顿悟了,其后他随一灯大师出家修行,于他来讲也算是个相当不错的归处了。

射雕英雄传:周伯通和裘千仞的武功都属上层,为何未能与五绝齐名

最后再来总结一下,《射雕英雄传》里的周伯通和裘千仞两人虽然单论武功那是属于超一流,可是却不能与天下五绝齐名,主要是因为他们气度、见识或者品行方面赶五绝差了不少。

武林宗师,看重的不仅是武功,更看重的是其人的气度、见识和品行等综合实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