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顽固性老胃病年年犯,吃药也不见效?专家说:脾胃一体要表里同治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速、紧张,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患有各种不同的胃肠道疾病。而每次治疗时,患者一吃就是一大把药,但却总没有特别好的疗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中医学上对于胃、脾、肠道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民间也涌现出很多有效的方子,比如陕南焦民生堂的古方,对治疗顽固性老胃病就有很独特的疗效。

顽固性老胃病年年犯,吃药也不见效?专家说:脾胃一体要表里同治

中医理解的胃

胃,位于腹腔上部,上接食道,下通小肠。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这就很好地概括了胃的主要功能。

胃主受纳,是说胃具有接受与容纳各种食物的作用,再经过腐熟,即消化作用,然后变成食糜下传到小肠中,所以胃通常又有“太仓”之称。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果胃的受纳与腐熟的作用失常,则可出现胃腕胀痛、纳呆厌食、暖腐吞酸或多食善饥等症状。

顽固性老胃病年年犯,吃药也不见效?专家说:脾胃一体要表里同治

胃主通降,是指胃的向下通降运动。食物从口而入,再到胃中,进行腐熟,化为食糜进入小肠,小肠进行吸收以后,再将残渣下输到大肠,最后变为槽粕。在这整个过程当中都需要依赖胃气通畅下行的作用,才能保证胃肠虚实更替,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及糟粕的排泄,所以说胃以降为和,若胃失和降,就会影响六腑的通降。

胃的这两个功能是相辅相成的,胃的通降是受纳的前提条件,如果胃失通降,就会出现纳呆、胃腕胀满或疼痛、口臭、腹胀、大便秘结等症。如果胃气没有下行反而是逆行向上,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呃逆、暖气等症。

顽固性老胃病年年犯,吃药也不见效?专家说:脾胃一体要表里同治

中医理解的脾

对于消化系统来说,除了胃很重要以外,脾的功能也不可小觑,脾胃互为表里,一般情况下,如果一方出现问题,那么另一方往往或多或少也会出现问题。

中医认为,脾位于中焦,在左膈之下,形如镶刀。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脾主运化,是指转运传输与消化吸收,即当胃腐熟食物后,小肠再进一步进行吸收,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虽然是在胃和小肠中进行,但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等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再依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的作用,上输心肺,再将水谷精微传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顽固性老胃病年年犯,吃药也不见效?专家说:脾胃一体要表里同治

水谷精微不仅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也是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所以脾才有人体“后天之本”之称,也叫气血化生之源。如果脾失健运,运化功能减退,则会出现食少、腹胀、便秘、倦怠、消瘦等症状。

脾主升清,是说脾气具有向上升清的作用,将水谷精微物质向上传输到心肺等部位,从而通过心肺再化生为气血来营养全身。如果这一作用出现异常,就会有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腹胀等症状。同时脾主升也有升举内脏的作用,防止内脏下垂,若脾气不足,就会出现胃下垂、脱肛等脾气下陷证。

顽固性老胃病年年犯,吃药也不见效?专家说:脾胃一体要表里同治

脾主统血是说脾具有统摄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的作用,若出现异常,则会发生人体下部各种慢性出血的症状,如便血、尿血、崩漏等脾不统血证。

综上来看,一个人要想消化好,则必须胃、脾、小肠、大肠等各个器官都保持正常的功能。尤其是脾胃,同居人体中焦,是消化系统最重要的脏器,脾胃共为后天之本,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这个升降的关系必须调节好,才能保证消化功能正常。

脾胃不和,胃泰和胶囊胃肠同治

治疗胃病,需要学会辨证思维和表里同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顽固性老胃病年年犯,吃药也不见效?专家说:脾胃一体要表里同治

胃泰和胶囊,是陕南焦民生堂的独家秘方,主人焦仲儀是药王孙思邈的焦姓后裔。焦公润生先生在著名金元“脾胃论”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将脾、胃、肠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首创“胃肠同治”理论,能够从根本上治疗脾胃不和等多种病症。

该药组方经典,以黄芪、党参为主,加入延胡索、六神曲、麦芽、山楂、白芍、白术、莱腹子、柴胡、砂仁、豆蔻等十五味中药材,健脾益气,疏肝和胃,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气滞虚寒型胃脘痛,尤其对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