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李玫瑾谈家庭教育-第02课: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

李玫瑾谈家庭教育-第02课: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

首先第一个问题呢,是情感发展,这个情感发展,为什么作为人早期的一种心理现象呢?这和人的一个特性有关,我们知道人是高等动物,而且是在这个大自然界当中这么多生命当中最高级的了,也就是说人最聪明,可是就是聪明的人,有一个特点,它的生命的早期却是最笨的。

心理学家曾经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和一个刚出生的小猩猩放在一起,把他们放在同样的背景下,想看一看这个动物和人的区别,结果发现呢?在一岁之内大猩猩比人要聪明,同样的吃同样的环境,猩猩会对人做出各种明显的反应,比如说它很快乐,它跟你有很多的互动;一岁的孩子呢?什么反应都没有,刚开始就是吃啊睡啊,半岁之后,虽然有一点反应,但基本也是不能自主的,也就是说他很多都是被动的。到1岁之后,人们发现人的发展开始日新月异,而猩猩的发展,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了。

就是说人在一岁之内,他的反应相当少,而且相当的无能无助,人有一个什么特点呢?就是他在生命的早期刚出生的时候,他的本事,大家都知道一个是哭,这是人一出生就有的,第二个呢,他算有点儿的本事叫做吸吮反射,就是吃奶,这个吸吮反射,指什么呢,就是你随意的拿一个奶头或者我们的手指轻轻触及孩子的脸的任何一个部位,他会做出什么反应呢?他会把嘴挪过来,如果你把手指头放他侧面去,这孩子就挪过不去了。

什么意思呢?你就是人在出生的初期,他能做出反应的个区域就是面部。因此,他的这个活动区域非常小,他一不能抬头二不能翻身,那么这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至少有七个月到八九个月就是完全吃喝拉撒全是靠另外一个人。另外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说他的痛苦的解除都在这个抚养人,只要这个抚养人一出现他就能吃了,这个抚养人一出现,他就能翻身了,这个抚养人一出现,他下身就舒服了,他所有的需要的满足和由此带来的快乐都和这个抚养人的出现息息相关。因此日复一日,从快乐体验到他快乐过程,以及他耳边听到这个抚养人声音,那么到半岁之后,孩子最开始出现的一个心理现象就叫认人,认人呢,我们都知道就是这小孩谁谁养的。

他到半岁左右,半岁到一岁或者七个月到十二个月之间,他就开始挑人了,只要这个人一出现这孩子就很快乐,如果这期间,比如半年之后,妈妈上班,把奶奶从老家请来说你帮我开始带孩子吧,我上班期间你带,那你看这孩子第一天,前半年他没见过奶奶,第一次奶奶上手照顾的时候,这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大家都知道他一定会出现抗拒,这个抗拒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奶奶把奶嘴塞到他嘴里他不喝,他会拿嘴给你往外拱,她困了你摇啊晃啊他不睡,他觉得这个人不对,什么不对呢,相貌不对,声音气味不对,所以他就会闹,一直到闹的真的是筋疲力尽了,他才能睡。

那么这种认人的现象呢?就是人最早的心理现象,我们叫情感,这个情感的出现呢?他非常非常重要。这个现象,我们有时候也叫依恋。只要学心理学的同学都知道,在发展心理学当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依恋就是指孩子在早期他的这种对某人的一种认准了以后,他跟人分离紧张不安,重逢时候的高兴轻松。他们对动物研究也证明这一点。

所以依恋是人早期最初的一个心理现象,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大家要明白这一点很简单,就是人和人的关系,属于人的需要的出现,而需要的满足一定和他人有关,在满足的过程当中建立情感,所以人和人的关系呢?第一是需要,第二就是情感。

我记得有一次,我到一些大学去做讲座,在中科院自动化所,他们书记跟我讲了一句话是,我们这儿吧犯罪的不多,自杀的不少。他说你讲讲怎么防止自杀,后来我讲到马加爵案件时谈到这个生命的意义,然后有底下递过来一张条子,说什么呢?说生命是我自己的,我为什么不能决定我自己的生命?当时我看着这个条子,我当时回答的就这么讲,我说你没有研究生命的起源,你要研究过每个个体的生命的起源,你就知道生命是不是你自己的。打一个什么比喻,就好比你走在街上饿了,你可以走进任何一家饭店,然后你就坐下了点了一堆菜,吃完了以后一抹嘴,你就开始往外走,我说这个话就叫生命是自己的!我可以说这个嘴是他自己喂的,不是我的。换句话讲,每个人他一出生,前半年的抚养包括到他三岁之前,他几乎完全不能自主,他不能自主的情况下,他所有的东西都依赖于他人。

因此,一个人只要活下来,就意味着什么?就意味着你进了饭店吃了人家的饭,你就欠了人家的债,你能不还钱就走吗?所以把生命说成自己的,是不了解生命的发展进程。其实每个人活下来,只要我们活到今天,我们都欠,欠自己的父母,欠这个社会,这个欠是没有办法的。

因为人的生命早期是相当无助,无能的,而正是因为这个背景造成的人的这种情感发展,而情感发展又决定了的一个现象,就是情感是众多心理发展的一个基础,有了这个发展,我们才有其他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