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二戰時,如果美國不往日本投原子彈,日本還能頑抗幾年?

風雲一點通


第二次世界大戰帶給全世界各國人民帶來的災難是無法估量的,不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其中亞洲戰場的最大罪人就是日本,日本將我們強行扯進戰爭中數年,給我國造成的損失是無法用數據來衡量的。而我們也將永遠不會忘記這段歷史。1945年的八月,長達八年的抗戰終於隨著日本的投降而結束。

而在日本宣佈投降的錢十天之內,美國先後向日本扔下了兩顆原子彈,炸了廣島和長崎,這給世人造成一個錯覺,即認為日本的投降是美國的原子彈促成的,實際上,美國的轟炸只是將日本的投降提前了很短的時間,即便沒有這兩顆原子彈,日本也會很快投降。美國轟炸的目的也並不是逼著日本投降,而是在日本投降之前報仇。

美國一向精明,為何會捲入二戰,要知道在最開始美國一直是中立的,它躲在一邊大發戰爭財,向日本輸出石油資源和軍備物資,但是後來日本的胃口越來越大,打起了東南亞的主意,試圖控制整個環太平洋區域,這讓美國很生氣,斷了資源供應以及國內的資金流動。

美國這麼一動,直接讓日本感到了威脅,知道美國很可能會站在日本的對立面,索性炸了美國的軍事基地珍珠港,打了美國一個措手不及,美國吃了一個悶虧,也在日本的隨後宣戰中正式捲入戰爭。美國的加入自然很快就就改變了戰爭的局勢,美國、蘇聯、英國和中國組成強大的反法西斯聯盟,共同對抗意大利、德國和日本。

1943年的九月,意大利宣佈投降,三大巨頭還剩下兩個,之後美英蘇三國加緊了對德國的進攻,很快,1945年的五月,德國也宣佈投降,然後就還剩下苦苦掙扎的日本。在那一刻,日本的投降也已經註定了,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實際上從1943年開始,我國對日本就已經展開了戰略反攻,而日本因為失去了美國的戰爭資源供應,後勤供應捉襟見肘,不得不收縮戰線,開始節節敗退。

德國投降後,歐洲戰場結束,日本成為群毆對象,到了這一年的七月,中英美簽訂《波茨坦公告》,開始敦促日本投降,否則將給予沉重的打擊,而蘇聯也制定了對日本的作戰計劃。

1945年的八月對於日本來說是永遠難忘的一個月,這個月,反法西斯聯盟集中精力攻打日本,中國本就一直在對抗日軍,這個就不用提了,美國在六日和九日分別向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與此同時,蘇聯從八日開始了八月風暴行動,對日本正式開戰,攻打東北地區的日本關東軍和千島群島的日軍。在這聯合行動下,日本終於撐不住了,在十五日宣佈投降。

實際上在日本投降之前,蘇聯還有對日計劃沒有實施。當時經過蘇聯專家的精密勘測和設計,已經準備了足夠量的炸藥,他們打算將其在富士山引爆,眾所周知,富士山在日本境內是一座巨大的火山,若是這些炸藥引爆了火山,那威力絕對不比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小,而且火山噴發還會給日本帶來嚴重的地震,地震給日本帶來的就是海嘯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火山,地震,海嘯同時發生的話,日本甚至都是有可能下沉的。這樣的話,日本國家都沒了,還談何投降呢?就算那些沒在日本國內的日本士兵不受災害影響,但是他們的國家都沒有了,家也沒有了,他們還能在外面繼續戰鬥下去嗎?

不過,還沒有等到蘇聯實施計劃,日本就投降了,所以,美國的這兩顆原子彈確實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但是也僅僅是將日本的投降提前了幾天,即便美國沒有投下原子彈,日本也會很快投降,先不說蘇聯的計劃在等著日本,光日本自身的情況也已經支撐不住了。

長年的戰爭,國內的青壯年早已所剩無幾了。本來日本就是一個島國,人口數量就不是很佔優勢,最開始發動戰爭已經動員了全國上下大多數男性,就算那些出生在中國的關東軍想要去支援也來不及。戰爭資源的匱乏,人口的銳減,以及愛好和平的人們的共同反抗,早已經讓日本成了孤家寡人,成了全世界的敵人,而日本也只是在苦苦支撐著而已。

這樣的境地美國自然也是知道的,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還是出手了兩顆原子彈,這兩顆原子彈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日本快點投降,而是美國在報當年珍珠港被炸之仇,以及美國被迫捲入戰爭之仇。美國本來的打算就是中立,然後從中尋找機會發財並獲取利益,想用最小的犧牲換取巨大的利益,而日本偏偏將美國拉進戰場中來,這讓美國很不爽,怎麼說也要報報仇。

如何報仇?自然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尚宮女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廣島上空投下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小男孩,這個能量相當於20000噸TNT炸藥的原子彈,在當天早晨8.8萬人死亡,5.1萬人失蹤,7萬多棟建築全毀或嚴重損毀,日本帝國主義為自己的法西斯惡行付出巨大代價。

而在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繼續執迷不悟的情況下,美軍於8月9日在長崎上空再次投下一個原子彈,終於迫使日本天皇在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

在先前的文章中,靜夜史曾分析過,促使日本下定投降決心的,就是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它使日本帝國主義深刻認識到:如果日本頑抗到底,在日本實施所謂的“一億玉碎”之前,大和民族可能早已不復存在,所以日本害怕了。

當然,對原子彈心懷恐懼的,還包括克里姆林宮內的斯大林。

正是美國在廣島投下的原子彈,使蘇聯意識到美軍的強大能量,並不得不迅速結束與日本曖昧不清的做法,大舉出兵東北,消滅關東軍。

可以說,美國的原子彈,疼在日本人身上,卻怕在斯大林心裡。

雖然斯大林迫於盟軍壓力,在1945年4月5日,提前一年廢除《蘇日中立條約》,並在雅爾塔會議承諾德國投降三個月後加入對日作戰,但狡猾的斯大林一直在日本和盟軍之間搖擺,以攫取更大的利益。

而美國原子彈的爆炸讓斯大林斷絕了一切幻想,不得不追隨美國的腳步對日軍宣戰,徹底斷絕了日本高層到東北苟延殘喘的想法。

而美軍因為有原子彈的加成,成為二戰後獨佔日本的國家,日本也由此擺脫了被撕裂的命運。

那麼如果沒有原子彈呢?沒有這一恐怖殺器的威懾,日本還能在盟軍的打擊下堅持多久呢?這也是認為這個時間不會很長,但在1946年之前必然會結束。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此時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掠奪的海外基地,幾乎全部被盟軍所佔有,日本的聯合艦隊在盟軍的打擊下灰飛煙滅,用於本土防禦的艦艇少得可憐。

空軍方面更是如此,一度引以為傲的零式戰鬥機,在美國更先進飛機的地獄貓等先進戰機的打擊下,成為可憐的打火機,在戰爭後期只能淪為神風特攻隊的自殺式武器。

而因為日本在二戰中超過200萬士兵的陣亡,使得此時的日本幾乎失去了所有的飛行員精銳。

在一沒有飛機二沒有優秀飛行員的情況下,日本只能以飛機模型進行飛行訓練。

當然,作為軍隊主力的陸軍,雖然先前大量從東北關東軍中抽調,精銳相對較多,但由於盟軍的瘋狂封鎖,日軍的武器逐漸匱乏,很多士兵和預備役只能扛著木槍練刺殺。

當然,最可怕的還不是這些,因為有人就能對美軍造成傷亡。日本最要命的地方在於外援完全被切斷,尤其是日本的石油供應早已緊張,民眾只能通過從松樹中提取燃料維持戰爭。

雖然由於日本的作坊式工業,大量零配件在鄉村家庭生產,並送到城市組裝,避免毀於盟軍的狂轟亂炸。

但對於地狹人稠的日本,沒有石油等資源的支撐,生產再多武器也是枉然。

所以如果沒有美軍的原子彈,日本會堅持一段時間,但隨著僅有資源的逐漸耗盡,特別是糧食不足以維持生存,日本的“一億玉碎”是極有可能實現的。

再加上斯大林的隔岸觀火,美軍登陸日本勢必將付出巨大代價。

因為對於蘇聯投降三個月後宣佈對日作戰的斯大林而言,為了利益,蘇聯可以拖,也可以等,而盟軍是無可奈何的。

而等到美軍登陸日本本土,同日本進行最後的決戰時,蘇聯極有可能在日本行將就木的時刻拿走北海道等日本北部。

日本在山窮水盡後,極有可能在1946年的新年鐘聲敲響前被徹底打趴下。

屆時,今日日本將不復存在。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二戰時,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幾天之後,日本就投降了。有人問,如果沒有原子彈呢?其實投下原子彈,只是日本投降的遮羞布,即使沒有原子彈,日本也堅持不了幾個月,因為日本信心已失,會敗得更慘,也沒有現在的日本,日本已經被肢解。

美國和日本經過中途島戰役,雖然處在進攻趨勢,但打得很激烈。雖然日本節節敗退,但美日雙方損失都很嚴重,美國雖然勝利,但是慘勝。雖然日本已經敗到本土,但提出一億玉碎,日本好像拼了,日本還有70萬關東軍,在中國東三省,美國覺得很棘手。通過波茨坦會議,美國請求蘇聯出兵東北,希望對付70萬關東軍。美國與蘇聯的承諾時,現在的北方4島,日本本土的4個島北邊兩個也是蘇聯的。

其實日本也成了空殼,關東軍已不是當年的關東軍,即使當年的關東軍也不是蘇聯的對手,關東軍幾天內一敗塗地。如果這樣下去,蘇聯有可能佔領日本本土,奪取蘇聯的出海口,美國的勝利果實成了為蘇聯做嫁衣裳。當然只是一說,因為日本本土好多山地,裝甲車群是展不開的。但美國心裡也慌了,所以美國很快向日本投出兩顆原子彈,二戰結束了,日本本土被美國佔領。美國告訴蘇聯,戰爭結束了,蘇聯可以停止進攻了。在美國人心中,也有了一個坎兒,就是蘇聯的滾滾鋼鐵洪流,直到現在。

其實那兩顆原子彈,美國是試驗員,蘇聯是觀察員,日本是試驗地。也就是說兩顆原子彈是給觀察員看的,其實和日本關係不大,雖然日本是世界上唯一的被原子彈爆炸的國家,其實更是罪有應得。就像以前一個常見現象,兩口打架,他們都打孩子,孩子只能哭。

現在看來,蘇聯不出兵才是美國的願望,等不了幾個月也把日本困死了。但歷史不能重演,後人只能說說,做事後小皮匠了。



大志遠思想空間




1944年底,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得節節勝利的美軍,已經逼近了日本本土。1945年2月19日清晨,美軍發起了對硫磺島的攻擊。由於硫磺島離東京比較近,如果輕易的被美軍佔領,將會沉重打擊日本的士氣。因此日軍也做了精心準備,第一天就消滅了美軍2400多人。

直到3月26日,美軍才徹底攻下硫磺島,日軍23萬人被消滅,但美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傷亡接近一半,達到數萬人之多。在接下來的沖繩島戰役中,美國的艦艇被炸沉36艘,炸傷368艘,傷亡1萬人左右。



為了敦促日本人投降,羅斯福從1944年底開始批准對日本本土的大規模轟炸。日本的重要軍事工廠在轟炸中遭受嚴重損失,共向日本投放了4.2萬噸燃燒彈。整個日本基本上都變成了一片廢墟,羅斯福總統終於報了日本空襲珍珠港之仇。

在這樣的情況下,喪心病狂的日本天皇和日本大本營不甘心失敗的命運,他們提出了一億玉碎的計劃,要求全國人民都變成特攻隊員和人肉炸彈,和美國大兵同歸於盡。早在44年底,日本政府就在長野縣修建了大型的地下掩體,準備把天皇和大本營搬到那裡,以方便日本國民和美軍展開最後生死決戰。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政府展開了對日本作戰的戰略分析。喪心病狂的日本人照目前的情況打下去,美軍如果想順利的佔領日本本土,至少還需要付出幾十萬美軍的生命。這對於人口資源不那麼豐富的美國人來說是非常難以接受的。

1945年6月,日本政府制定了《義勇軍役法》,要求15歲到60歲之間的男人,17歲到45歲之間的女人,全部要編出國民義勇軍。日本要實現全民皆兵,和美軍戰鬥到底,以捍衛天皇的尊嚴。



正在這時,7月16日,美國的第1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威力相當於2萬噸烈性炸藥。這個消息讓杜魯門總統非常興奮,他要求加快生產進度,準備對日本投放原子彈,進行戰略威懾,逼迫日本投降,以降低美軍的傷亡。

1945年8月6日,美軍向日本廣島投放了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這天天氣不錯,很多日本人都站在戶外看美國飛機。原子彈在地面660米的高度爆炸,產生了一個直徑110米的大火球,發射出了高達30萬攝氏度的熱度。爆炸讓日本關島瞬間變成了廢墟,日本人直接變傻了。



8月8日,日本天皇的心理崩潰了,他要求日本內閣馬上展開談判,準備接受戰爭。但日本內閣因為很多人沒有辦法參加會議,並沒有馬上召開討論停戰會議。當天日本駐蘇聯大使,請求蘇聯出面斡旋和平結束戰爭。但遭到了蘇聯的拒絕,接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蘇聯從8月9日起開始向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

感覺到不妙的日本內閣在8月9日召開了討論停戰的會議,主戰派和主和派展開了激烈爭吵。就在這同時,美軍向日本長崎投放了第二顆原子彈,蘇軍也展開了對日本關東軍的大規模進攻。



8月14日,日本天皇授權日本政府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並由日本天皇在電臺正式發佈投降詔書。日本內閣向美國發出照會,要求同盟國維護天皇制度,否則日本軍民將會為捍衛天皇而血戰到底。

美蘇之間迅速達成協議,由他們共同佔領朝鮮半島,由美軍佔領日本。麥克阿瑟將軍將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來暫時管理日本,徹底摧毀日本的軍國主義體制,把它改造成現代化民主國家。



如果沒有美國的兩顆原子彈,當時的抗日戰爭還要再進行一年多。不管是美軍還是中國軍隊,都仍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在二戰中,美軍在對德和對日戰爭中付出了非常慘重的傷亡代價,再付出更大的犧牲,是美國人很難接受的。

在二戰的亞洲戰場,美軍陸軍戰死73430人,負傷113,880人,失蹤6242人,被俘28,526人。非戰鬥減員34萬人,損失飛機13,055架。美國海軍死亡5萬多人,海軍陸戰隊損失10萬人。如果繼續和日軍打下去,在日本本土將會形成非常多的游擊區,日本就很有可能變成今天的阿富汗。在沒有現代化武器的支持下,美軍還要付出幾十萬傷亡的代價。



日本政府曾經還抱有僥倖心理,希望能夠達到兩個結果。第一就是美軍主動提出來和平解決戰爭,第二就是把中國的東北交給日本,日本可以放棄本土。因為日本本土的自然環境實在太差了,天然就缺乏資源,並且還處在地震帶上,地震海嘯是家常便飯,日本做夢都希望能夠擁有一塊大大的陸地。當然這是非常可笑的想法,當時的美國、蘇聯和中國都不會答應的。

根據二戰後美國方面的統計,美軍總死亡人數為19萬,負傷22萬,非戰鬥性減員和生病人數達到300萬。由此可見,戰爭是多麼的可怕。如果沒有兩顆原子彈的毀滅性打擊,再加上杜魯門總統謊稱美國還有更多原子彈,再不投降將會毀滅整個日本,日軍將會負隅頑抗一年左右。一億玉碎計劃如果成功執行,對於美軍來說將是一個噩夢。


新知傳習閣


如果美國不在日本種下兩枚小蘑菇,日本人還能維持多久呢?我覺得日本真的堅持不了多久,只要美國人不犯二把日本天皇給幹掉,日本堅持半年,已經算是謝天謝地了。

當時的日本已經是孤立無援了,德國法西斯已經戰敗,盟軍能夠集結所有力量來對抗日本。而隨著蘇聯向日本宣戰,日本高層最後的心理防線被擊破,原本引以為傲的皇軍之花關東軍在北極熊的巨掌之下凋零。

喪失了東北這個基地之後,他們的很多戰爭物資又失去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來源地。

不僅如此,中國戰場上,中國軍隊已經準備好了反擊,國民政府已經制定了代號為冰人的反擊計劃。接受了美式裝備的國軍,戰鬥力早已經有了一個大飛躍,尤其是新一軍,74軍等強軍,在戰場上都是一臺臺粉碎機,讓日本人直接玉碎。

這種情況下的日本進入了一個要啥沒啥的狀態,這樣的日本憑什麼和全世界作戰?就憑他們那種二桿子精神嗎?

在當時,日本每天都要接受美國飛機親切的問候,當時的日本天空是屬於美國人的,美軍每天都可以組織千機大轟炸,甚至都可以不配戰鬥機進行護航。美國轟炸機的炸彈彷彿不要錢一樣,像流水一樣傾瀉在日本的領土之上,嚴重破壞了日本的戰爭潛力,日本1/4的房屋在美軍的轟炸之下,成為了一片廢墟,遍地哀鴻。

美國人對於日本的首都東京可謂是重點照顧,使得日本東京喜提受常規炸彈破壞最嚴重的城市,以及受常規轟炸死亡最多城市兩大榮譽稱號,美軍用實打實的炸彈洗刷珍珠港之戰中受到的屈辱。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美軍不種下兩棵小蘑菇,美軍也可以在日本的本州從容的登陸,太平洋已經不是橫亙在美軍面前的那道天塹,那麼日本人會不會殊死抵抗呢?

當然會啦!但是你別忘了日本的精銳部隊早已經損失殆盡,日本人所謂的一億玉碎就是一個玩笑。光憑著那些新兵,這些人連槍都端不穩,怎麼和久經戰爭的美國大兵對戰?

而且當時的日本情況非常窘迫,在侵華日軍中,甚至還出現了全中械師團,有中正式步槍已經算是很好的裝備了,這種裝備情況怎麼和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打?

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日本士兵的體質是越來越差。在淞滬抗戰的時候,那些日本人身材敦實,強壯有力。而在1945年時,日本人只剩下老弱病殘,日本人連舞女,孩子都已經組織起來,準備上前線作戰了。

這些人的戰鬥素養可想而知,就算他們有武士道精神加持,很難想象這些人初涉戰場看到戰場上那種血淋淋的死亡場景後,還能有多少戰鬥力?

所以說日本這些部隊只能算是捧個人場,戰鬥力無限接近於零,只要美軍一個衝鋒,就能把這些邊角料部隊打殘。就算日軍的精銳部隊面對美軍負隅頑抗,美國人可以從從容容的呼叫空中支援。這種風格很美國,美國人覺得凡是可以用錢砸的,就不要用人命來填。

所以我認為日本就算不吃兩顆蘑菇,也撐不下去了,再半年日本社會就要崩潰,投降已經不可避免。


歷史評說


幾年有點長了,畢竟日本已經是強弩之末,原本日本在1938年前後就感覺到侵華戰爭對於日本來說,將會是一次長久的拉鋸戰,日本耗不起,所以曾經秘密和jiang 進行和談,前後有四次之多,但是雙方互不信任,開出的條件也不能滿足對方,於是作罷。



1945年的日本,男人大都去了戰場,除去死亡受傷和被俘虜的,日本國內剩餘的青壯年者所剩無幾,而日本在中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當時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很多都負隅頑抗,甚至有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才得知日本投降了,但是同時也有很多受傷的日軍,因為同行的日軍害怕被他們拖累,又怕被盟軍抓到後洩露他們的行蹤,所以這些受傷的日本士兵直接被同伴殺死,而中國戰場上的士兵也同樣難熬,蘇軍出兵,俘虜了大批日本關東軍,國內剩下的,都沒什麼戰鬥力。



盟軍很快就會登陸日本,面對這種局面,日本喊出了“一億玉碎”的計劃,那時候日本境內的老弱婦孺加起來也不足一億,而且連一身像樣的軍裝都沒有,只能在身上寫個字做標記,更何況是武器,甚至還想出了伏龍特攻隊這種異想天開的法子阻止盟軍登錄。(就是依靠一身潛水服,弄根竿子綁上炸彈,身上掛上讓身體下沉的重物,在海底等著,等待盟軍船隻到達後炸船)



像這種程度的戰鬥力,根本抵不住盟軍的進攻,就算是拼刺刀肉搏,日本都沒有刀,更誆論拿著手榴彈之類的和盟軍同歸於盡,而且一億玉碎,也得吃喝拉撒,都去拼命,也不是一時三刻就能拼完的,後勤補給就是個大問題,所以就算沒有美國的原子彈伺候,日本也不會拖過1945年年底,只不過當時盟軍不想再為此造成傷亡,所以才放了兩個原子彈以提前結束戰爭。


風雲一點通


在1945年,日本陸軍在本土的實力是,74個師團,又45個旅團。這些部隊,一半比較精銳,另外一半是新組建部隊。

老部隊武器比較完整,新部隊所裝備的輕武器,步槍僅達50%,輕機槍77%,野、山炮25%,對戰車炮26%。

在本土的日軍武器比較多,日本生產的坦克,重炮,火箭炮等等武器,絕大部分都在本土。在1945年11月,美軍開始銷燬本土日軍武器的時候,收繳了1.45萬門火炮,4萬具擲彈筒和大量彈藥,一共為80萬噸。

另外還收繳了167萬支步槍,以及大批30-500公斤的航空炸彈。銷燬飛機8000架,航空發動機13000臺。如果,按照,美軍40萬軍隊圍攻沖繩的2個師團,打3個月時間,那麼,本土彈藥多得多,武器更好的74個師團,則需要更長時間。

但是,此時,日本本土糧食和石油,都面臨著嚴重問題。油料包括航空用油將在1945年下半年也將告急。1945年1月,美軍在呂宋島登陸,海上交通終於被切斷。石油實施緊急搶運,最後一次裝載南方石油的油船於1945年2月19日通過關門海峽。此後,為準備本土決戰,於5、6兩月,用潛艇強行運回航空燃料,但數量微乎其微。

從日本本身的儲備來看,如果不投擲原子彈,美軍在1945年秋天,開始登陸,戰爭持續到1947年,將會是一個大概率事件。這也是美軍在二戰末期設計的登陸日本,奧林匹亞行動,皇冠行動,沒落行動,三大會戰計劃,當中,就已經做出預測的。


深度軍事


先來看看自身的情況吧

在進入40年代後,日本的國力就開始逐漸在衰退了,而中國抗日戰爭的力量不減反增,這對於當時中國的全面抗戰勝利來說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日本的覆滅只是時間問題。

大家都知道“百團大戰”吧,這次戰役就打響在1940年8月20日到12月25日,當時的八路軍集結了一百多個團,達到105個團,總人數達到40餘萬人,此次的戰役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達到了三個多月,共進行了1800多次戰鬥,重擊了日本的囂張氣焰,極大地振奮了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和決心,為日本的履沒奠定了基礎。

日本裘擊美國珍珠港

來看看日本自找苦吃,裘擊美國珍珠港

由於日本的野心太大,在中國及南亞的兵力投入過長,導致在40年後留在中國的兵力越來越少,而八路軍的兵力卻在迅速增長。在多個大戰中,儘管八路軍的裝配不如日軍,但在人員投入方面往往都是八路軍以數倍兵力壓制,導致日軍節節敗退。但破屋偏遇連夜雨,那時候美國又對日本實施了財產凍結和石油禁運,一下子就把日本給逼到牆角去了,日本實在忍無可忍,因為他當時真的是沒辦法了,只好豁出去了,於是就制定了裘擊美國珍珠港的計劃。

日本裘擊美國珍珠港

結果可想而知,這一對日本來說的偉大的一個計劃就是日本加速履滅的開始......

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因此對日本宣戰,從而更加增加了中國人民抗日的決心。日本從此之後便踏上了覆沒的道路,受到了來自美國,中國,甚至前蘇聯的打擊,它的日子是屈指可數,更多的可以說是垂死爭扎。

原子彈爆炸圖

為了儘早結束戰爭,美國於1945年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二顆原子彈,從而造就了日本不敗神話的履滅,結束了戰爭,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也取得了偉大勝利。

如果美國沒有投下二顆原子彈,抗日戰爭可能會持續個至多5年,但是日本一旦投降後,其後果將更加嚴重,那麼日本將會出現一分五裂的情況,將會被各戰勝國瓜分,日本將永遠也抬不起頭了。


中國一品堂書院


1945年的日本,雖然隨著戰爭資源的不斷消耗,戰爭能力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拼死抵抗,依然讓美軍感覺到對手作戰意志的瘋狂。

1945年2月19日至3月26日,美軍攻佔硫磺島。

此戰,美軍陣亡6821人、21865人負傷 ;日軍22703人陣亡、1083人投降。這是太平洋戰爭進行到後半段,美國發動名為“蛙跳戰術”的奪島登陸戰鬥以來,少有的己方傷亡人數多於日軍的戰例。

該戰役釋放出一個危險的信號,日軍已經改變以往那種口喊萬歲自殺衝鋒,往美國大兵機槍口下送人頭的愚蠢戰術。硫磺島戰役日軍總指揮官慄林忠道的新型坑洞防禦體系,能有效規避美軍轟炸機、大口徑艦炮和陸軍武器裝備優勢,利用崎嶇的海島地形與人工修築的坑道,給予美軍儘可能的最大殺傷。

實際上,要不是美軍完全把握住制海權,封鎖了硫磺島周邊所有的海路,讓日軍得不到任何外部的補給,說不定日軍有本錢繼續頑抗下去,美軍的傷亡還不止這麼點。

接下去1945年4月1日-6月21日的沖繩戰役,儘管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但美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也達到了8萬以上,就連美第10集團軍司令巴克納中將也中流彈陣亡,這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都是絕無僅有的。

戰役過後,美國方面再也吃不消同等數量的兵員消耗了,一想到日本本土還有七八千萬狂熱的軍國主義軍民,再預見起後續奪島登陸、肅清敵軍所產生的人員傷亡,美國決定投入剛剛研製出的原子彈,震懾日本儘快投降。

然而,即便美軍不使用原子彈,預計依照當時日本國內的情形,也是支撐不了多久。

此時的日本,早已是強弩之末,雖然憑著多年來向國民灌輸的軍國主義思想,還保持著那麼一股盲目效忠的狂熱情緒,但日本在制海權、制空權兩方面均已雙雙落敗,強弱勝負的勢頭已然明晰。

日海軍為扭轉戰局,剛剛於1944年11月9日加入戰鬥序列的“信濃”號航母,沒蹦躂幾天便於29日凌晨在自家海域門口被美國潛艇擊沉。號稱世界最大戰列艦的“大和號”,也在馳援沖繩戰場的路上,被美軍飛機轟炸沉沒。

空軍方面,由於零式戰鬥機的優勢不復存在,再加上開戰以來王牌飛行員幾乎陣亡殆盡,於是日軍大本營幹脆放棄跟美軍戰機糾纏空戰格鬥,轉而搞起了拿飛機撞軍艦的“神風特工隊”。只不過在美艦日益嚴密的火力網面前,這款“人肉精確制導炸彈”也是越來越難得手。

因而,一旦美軍實施下一階段更大規模的奪島登陸作戰,日本當時能夠利用的,完全只剩下國內複雜的海島地形,以及被狂熱軍國主義效忠思想洗腦的國民。

但即便如此,戰爭也很難維持下去,因為要讓民眾抵禦美國兵,也要給他們吃飯才行啊!當時的日本,糧食供給近乎崩潰,好多老百姓以野菜果腹,已經很久沒有看見大米的模樣。

戰爭開打,恐怕連最後這點可憐的農業生產也要中斷。列島外頭裡三層外三層都是美國的飛機軍艦,日本人偷偷摸摸開艘漁船到近海打幾條魚都很困難,更別提從外部佔領區運糧食進來了,熬不了幾天大範圍的饑荒,就能消耗掉日本相當數量的人口結束戰爭。


劇透歷史


日本能夠堅持到1945年8月實際上已經十分難得了,要知道軸心國的其他成員國早就投降了,以最強的德國在1945年5月7日已經宣佈投降,剩下的也只有一個日本在頑強奮戰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日本將會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圍追堵截,一個日本真的對抗不了整個世界。

原子彈是必須要扔的,在日本每正式投降之前必須懲罰一下日本

很多人認為原子彈是不必須要扔的,以當時日本的情況而言,投降是早晚的事情,據相關資料顯示,在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8月3日日本內閣決議無條件投降,並且申請蘇聯調停,但是蘇聯並未執行調停,反而是襲擊東北的關東軍對日宣戰。

然而,日本人即使說投降,那也未必是你說投降就投降,你說打仗就打仗,在盧溝橋事變中,日本積極謀求與宋哲元部二十九軍的和平談判,實際上暗地裡卻在調兵遣將為援軍爭取時間,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日本外交官在美國為和平積極奔走以麻痺美國的防備之心,暗地裡進行偷襲珍珠港。因此,日本人說和平,那是一個字都不能信,日本在做事情的時候從來都不給自己留後路,扔原子彈對日本是一種懲罰,正是那句話,原子彈下無冤魂,自己種下的惡果必須自己吃。

就在日本打算投降的時候,日本還制定了一億玉碎計劃,有人說日本人是在說大話,不足為據,然而日本人的戰鬥意志並非想象的那般不堪,在沖繩島戰役中,美軍傷亡7萬多人,因此,如果日本真的有一個一億玉碎的計劃,那不扔原子彈,通過常規戰爭方式來結束戰爭,不僅是美國要付出更大的傷亡,就連中國想要擊敗在中國的日軍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要知道,就是日本天皇在投降的前一刻,在中國的日軍最高軍事長官岡村寧次還希望力挽狂瀾,放手一搏,做最後的負隅頑抗,也就是說,你不扔一顆原子彈,有些日本人根本就不甘心失敗,只有你將他逼上絕路,他才會徹底投降,當然,今天的很多日本人還很感謝這顆原子彈,據說當年麥克阿瑟離開日本的時候,日本人感覺天皇死了一樣傷心。

不扔原子彈的話,估計1945年底之前可以結束戰鬥

美國是1945年8月6日扔的原子彈,而8月8日蘇聯開始對關東軍進行宣戰,短短几天就將關東軍擊敗,擊斃8.3萬人,俘虜59.4萬人,如果日本再不投降,那麼整個中國境內的日軍將回不到日本,被蘇聯和中國軍隊擊敗,東南亞局勢亦是如此,關東軍不過七十多萬人,而蘇聯卻調動了一百五十萬軍隊,並且還有源源不斷的軍隊湧向這裡,其實就是為了擊敗中國境內的日軍,以及接下來對日本本土的作戰。

因為沖繩島上的損失,必然讓美國加大對日本本土的轟炸,實際上在美國扔原子彈之前,東京幾乎已經被炸成廢墟,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說美國扔原子彈不選擇東京,而選擇廣島和長崎,就是因為東京被轟炸的已經不夠一顆原子彈的造價了。

在現代戰爭中,沒有制空權,只能是挨炸到底。

當時日本的經濟環境已經極為惡劣,當美國的艦隊將主力都調到日本外圍進行封鎖後,等待日本的只有飢餓,人吃人,人民暴亂,最後推翻天皇政權,日本天皇能夠在日本像王八一樣存在上千年,那絕對是該狠的時候狠,該忍的時候忍。因此,不會等到這一天,天皇就會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