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無常的人生以過程為美,克里希那穆提:生命的活力無與倫比

生命是無常的、恆變的,它是那麼迅速、深奧,充滿了無與倫比的活力和美麗。——克里希那穆提

我們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經歷和感悟的過程,而不是為了什麼目的和意義去創造一些什麼。換言之,我們的人生就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為尋求一個結果。心懷目的的度過生命的人,很難看清真實的世界,他們野心勃勃地尋找著一切,就像一個旅行的人坐在火車上看窗外的美景裡有沒有金礦一樣,最終金礦依然不屬於他,而他直到終點站時才發現自己已經錯過了生命路途中的美景。

無常的人生以過程為美,克里希那穆提:生命的活力無與倫比

作為哲學家的尼采對人生、對生活都具有比別人更為理智的見解。那麼,尼采對生活的看法又是什麼呢?他說道:“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是一座橋樑,而非目的。”

在我們潛意識的深處是一幅美好的田園景象:我們看到自己坐著火車,行進在一條橫跨大陸的漫長的旅程中,吸吮著飲料,透過車窗,能看到近處高速公路上流動著的車輛;十字路口上向我們揮手致意的孩子;小山旁吃草的牛群;從發電站噴吐而出的煙霧;一排排連綿不斷的玉米、麥子;山川和溪谷;城市建築的空中輪廓和鄉村的小山坡。可是,很多時候我們會煩躁不安,對車窗外的美景視而不見——等著,等著……在我們心目中,目的地才是最最重要的。在特定的一天,特定的時辰,我們的火車將要進站……

“如果我到了車站,事情就妥了。”我們這樣安慰自己,但或遲或早,我們全明白,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什麼車站,也沒有什麼可以到達的地方。生活中真正的樂趣就是旅行。車站只不過是一個夢,永遠可望而不可即,把我們遠遠地拋在後面。活著,就盡情地享受人生!有人說:“幸福與否不在於目的的達到,而在於追求的本身及其過程。”生活中的絕大多數情景就是這樣的。珍惜現在,儘可能地享受當下的美好時光吧!

無常的人生以過程為美,克里希那穆提:生命的活力無與倫比

明末崇禎年間,有人畫了一幅畫,巍然聳立的一棵松樹,樹下有一方大石,大石上擺著一個棋盤,棋盤上面幾顆疏疏落落的棋子,意境深遠,若有所指。當時的高僧蒼雪大師在畫上寫了一首詩,將畫中之意描述得淋漓盡致:“松下無人一局殘,空山松子落棋盤。神仙更有神仙著,畢竟輸贏下不完。”此詩以一個世外之人的超然心境,將所有人生哲學、歷史哲學盡包含其中。人生如同一局殘棋,你爭我奪,世世相傳,輸贏二字永遠也沒有定論。

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任何時間,任何地方,一切事情剎那之間都會有所變化,不會永恆存在。生命如蓮,次第開放,人生不過一次旅行,漫步在時空的長廊,富貴名利,不過過眼雲煙。

20世紀,一位美國的旅行者去拜訪著名的波蘭籍經師赫菲茨。他驚訝地發現,經師住的只是一個放滿了書的簡單房間,唯一的傢俱就是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大師,你的傢俱在哪裡?”旅行者問。“你的呢?”赫菲茨回問。“我的?我只是在這裡做客,我只是路過呀!”這個美國旅行者說。“我也一樣!”經師輕輕地說。

天地萬物,都在永遠不息的動態中循環旋轉,在動態中生生不息,並無真正的靜止。無論是歷史,還是人生,一切事物都是無窮無盡、相生相剋,沒有了結之時的。既然人生不過是路過,便用心享受旅途中的風景吧!

無常的人生以過程為美,克里希那穆提:生命的活力無與倫比

如果生命是一段旅程的話,那麼旅程的起點是誕生,終點就是死亡。在這段旅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會欣賞到沿途的無限風光,但景色再美,我們都要到達生命的終點站。生命的歷程有長有短,因此路途中總會有人不斷到站。當親人離去時,我們要學會淡忘憂傷,當我們到站時,我們更要學會豁達面對。只要我們好好地生活,珍惜生命旅途,在臨近終點時我們便能坦然地說:“感謝生命,我已經真正地經歷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