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居委干部、志愿者共同当好防疫“守门员”,用脑力和脚力守好门、管好人、尽好责。

“保障居家老长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赵惠萍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高龄、独居、困难老人可能面临着就餐难、配药难、买菜难等问题。他们的生活状况牵动着社区干部的心。江苏路街道是一个深度老龄化的街区,在抓疫情防控的同时,不忘保障社区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长新居民区发动小区楼组长、社区志愿者,通过各种形式,在关心关爱老年人生活的同时,注重做好情绪安抚和心理调适。

“牢牢守住战疫阵地”

曹家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计凤林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曹家堰居民区拥有几个相邻近却各自为阵的独栋沿街住宅楼。曹家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计凤林协调机关下沉干部、居委干部和志愿者力量,组成值守小组,排成三班,明确各自包干范围,从早上八点半到晚上十点,在沿街住宅楼前值守“阵地”。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值守“阵地”的人员除了管理出入人员、送达快递和测量体温等,还利用沿街住宅值守点地理位置临近的特点,互相照应,互相提供信息。计书记说:“有一户返沪人员没有登记信息就径直进入小区,就是马路对面的志愿者看到,马上提醒所在点位志愿者的。有时候值守点上有进入人员比较多的时候,会发生疏漏,但是临近的志愿者都会提醒,弥补视线死角,把防疫网络织牢织密。”

“办法总比困难多”

利西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曹燕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利西居民区是辖区开放式弄堂最多的居民区,常住户数有2085户。利西居民区在党总支书记曹燕的带领下,以业委会、居委会、物业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根据每个小区不同的情况,设置点位,使出“看家”本领来守护家园。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爷叔,出去买菜记得带上门”,弄堂的门禁口经常能听到曹书记的吆喝声。曹书记说:“居民们习惯了把门开着进进出出,但是防疫期间,这里就成薄弱点。”为了更好地守好门,曹书记在重要点位上都派了居委干部、志愿者和物业人员来加强值守,她和居委干部还会定时轮班巡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