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他的工筆畫,

雕青嵌綠、富麗絢彩,

明豔卻不失清逸,細微之處尤可見真章;

他的瘦金體,

用筆細勁、瘦硬有神,

至瘦而不失其肉,大字尤可見風姿綽約;

當他的工筆畫與瘦金體結合,

又是怎樣一番景象?

於非闇(1889-1959),原名於魁照,後改名於照,字仰樞,別署非闇,又號閒人、聞人、老非。近現代工筆花鳥畫大家,書法習宋徽宗趙佶獨特的“瘦金體”書法,是近代寫“瘦金體”首屈一指的大師。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光緒十五年(1889年)4月21日,於非闇在北京的一個四合院出生。於家祖籍本是山東蓬萊,大約在他四代之前移居北京。於父屬內務府正白旗漢軍,於母為滿族人。1954年,於非闇改隨母親祖籍並正式登記為滿族。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紅葉雙禽》立軸,1948年作


於家祖上三代都是清朝舉人,均以教書為生,於非闇從小耳濡目染,接受了來自祖父和父親的文化薰陶,對詩文和書畫篆刻非常感興趣。1908年,於非闇在滿蒙高等學堂讀書時,還曾隨日籍教員學過素描水彩等泰西畫法(油畫技法)。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梅雀爭春》立軸


辛亥革命那年,22歲的於非闇改回山東蓬萊原籍,開始向民間畫師王潤暄先生學畫花鳥、草蟲,並學習飼養昆蟲及研製顏料之法。這位啟蒙老師擅工筆花卉草蟲,尤以畫蟈蟈聞名於世,對於非闇終生的藝術樣式都產生著影響。此後,於非闇曾廣泛地涉獵過山水、花鳥,工筆、簡筆,以半工半簡、勾花點葉的花卉居多。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於非闇曾在《自我介紹》一文中回憶:“我本來在十七八歲的時候,學習些工筆花卉,五六年的光景,只學會了怎樣調製顏色,怎麼配合襯托,不過在那時,我對宋人的畫,已有相當的認識。”加上母親和妻子都是愛新覺羅氏宗室後裔,家中收藏的法帖書畫、印譜拓片、筆墨紙硯十分豐富,於非闇受此薰染,之後研習書畫,自然水到渠成。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秋梧鳴禽》立軸,丙子(1936年)作


“五四”運動前後,一批敏感的學者有感於中國畫競尚高簡、崇尚仿古的風氣,曾經大聲疾呼美術的變革,他們一方面主張引進西畫的寫實主義,也同時主張復興院畫的寫實作風,以救治中國畫的“弊端”。於非闇即在這一文化背景下走進了畫壇,他的工筆花鳥畫是個人的選擇,也是審美時尚更新的時代的選擇。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自1935年始,於非闇把藝術的重心移向了工筆,從內因講,這是“由博及約”的藝術規律使然,也是藝術家“發現自己把握自己”的結果。此時的於非闇已是不惑之年,起步雖晚,成就卻大,所繪工筆花鳥,雕青嵌綠、富麗絢彩,而白描的蘭竹水仙也是清逸絕倫。到了20世紀40年代,於非闇的名聲竟可與張大千同相輝映。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水仙蝴蝶》立軸


從外因講,除前述時尚的變化,啟蒙教育埋下的種子之外,張大千對他的啟發亦不容忽視。於非闇與張大千是莫逆之交,於非闇曾為張大千代言與徐燕孫筆戰,張大千也時常關注於非闇的繪畫藝術。據包立民先生考證,張大千曾勸於非闇棄小寫轉工筆,專攻雙勾花鳥畫,並配以瘦金書題款,於非闇聽了他的意見,便致力於此,逐步形成了於派工筆花鳥畫的樣式和語言。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朱竹翠鳥》立軸


為了掌握物象特點,於非闇還養了不少花和鳥。他觀察過鴿子,對鴿子的各式姿態瞭然於衷。一次,友乃求之作大幅的翔鴿圖,他為之犯難。平日放鴿,只是仰觀,從未俯視過鴿子如何飛翔。於是,他登上高高的城樓俯視鴿群起落,而後動筆描畫。本無意於養鴿的於非闇,卻意外成了專家,且著有專著,可惜被畫名所掩蓋。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他還注重於師法自然,即便晚年名聲日隆,仍時刻留意百卉蟲鳥,以求精確。每逢公園牡丹盛開,或聽聞某處菊花展覽,一定要去仔細賞覽,勾畫底稿數幅留存。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工筆花鳥》立軸


在其人生的最後10年裡,於非闇迎來了自己藝術創作的旺盛期。在他的畫卷裡,藍天更加澄碧,翔鴿更加自如,牡丹更加富麗,筆法更加堅挺,色彩更加明亮,構圖更加嚴謹。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吳冠中曾言:“美術界大部分畫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因此他們的作品情懷和境界上不來。”此現象自近代以來便成頑疾,這是多數畫家止於進步的主要原因。於非闇中年學畫,卻能脫穎而出,是在於其畫外功夫。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花鳥》鏡心


於非闇的瘦金體在近代首屈一指,這源於他小時候學書法的底子,自晉唐楷帖入手,上溯秦漢篆隸,中年後改學虞(世南)褚(遂良),後專攻瘦金,運筆寓勁健於柔媚,輕重滑澀,耐人尋味。對於工筆畫家而言,瘦金體不僅能夠鍛鍊筆力,且書風與畫幅相得益彰。書法之外,於非闇還善治印,師從齊白石,卻無大刀闊斧途轍痕跡,風格趨西泠一路,頗有古璽意趣。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耄耋富貴》立軸,1948年作


除開書印,於非闇在作文章上亦有造詣。1928年5月,於非闇出版《都門釣魚記》《都門藝蘭記》《都門豢鴿記》,後者且有英譯本問世。1930年至1934年,他曾於《晨報》文藝副刊「藝圃版」任編輯,以“非廠閒人”和“非闇漫墨”為筆名,在京津滬等地報刊連載文章,為當時知名專欄作家。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於非闇雖天賦優越,但仍勤勉有加,每日必書畫,至老不懈。晚年雖只住3間小屋,仍不因環境侷促而稍弛怠,費日課。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草花蚱蜢》立軸,丙子(1936年)作


於非闇在生命的最後一年,掙扎疾病,題《喜鵲柳樹圖》跋雲:“從五代兩宋到陳老蓮是我學習傳統第一階段,專學趙佶是第二階段,自後就自己的栽花養鳥的一些知識從事寫生,兼汲取民間畫法,但文入畫之經營位置亦未嘗忽視。如此用功直到今天,深深體會到生活是創作的泉源,濃妝豔抹、淡妝素服以及一切表現技巧均以此出也。”

如此用功,值得晚輩從藝者學習。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1959年7月3日,於非闇歿於北京,葬於京郊豐臺。

在於非闇的繪畫作品中,

精到的筆法與豔麗的色彩並不衝突,

不會因“豔”而顯出“俗”,

這正是繪畫大師的高明之處。

豔美之色與高古之意整體貫穿在其中

是識別其作品的根本,

再配合“瘦金體”瘦硬的書風,

與工筆畫相得益彰,古意更濃!



於非闇工筆花鳥畫 + 瘦金體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