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公務員報名到最後一天才報考的是久經沙場的高手多還是信心不足的陪跑多?

為夢前行1012


別人我不知道,當初我自己報名的時候是沒有拖到最後一天的,基本上哪天開始報名了,篩選完有合適職位了就報了,然後就再也不關注有多少人報考了。

如果非要分個清楚的話,我覺得如果拖到最後一天才報考的考生,至少是沒有太多報考經驗的。

1.最後一天報名,容易受報考人數的影響。

有些人會拖到最後一天報名,主要是要看看報考比例,別一不小心扎進熱門職位,競爭比例太高太激烈。但這也就造成一個問題,那就是你最心儀的那個崗位弄得自己不敢報了。其實大家選擇崗位的標準都差不多,你覺得好的,別人也會覺得好,所以往往你最喜歡的那個崗位,別人也喜歡,拖得越久不報,眼看著報考人數越來越多,到最後乾脆換崗位了,其實就是還沒考呢就先輸一道了。

其實無論有多少人報考,進入面試的比例不是3:1就是5:1,也就是說,其實與你真正競爭的,要麼就是這三五個人,要麼你就當分母。只要報考人數大於5的,實際的競爭來說是一樣的,至於後面分母有多少,其實並不重要。

2.報考人數和實際考試人數差距很大

不要被報考人數嚇到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哪怕你看到有1000個人報考,可能實際到考場參加考試的就只有一半(其他人或者被人數嚇跑了或者沒時間或者沒複習),參加考試的考生中,沒咋地複習的又去掉一半以上。。複習得不如你紮實的……這就得看自己努力了。

所以結論還是:職位多少人報考無關緊要,自己複習好提升競爭力才重要。

3.最後一天報名也會白白浪費掉備考期間的注意力。

一般對公務員考試比較熟悉的考生,或者說對自己的複習成果比較有自信的考生,在篩選完崗位、報名以後,基本上就可以不用關注報名這件事了,可以重新集中注意力在複習上。

反之,如果拖到最後一天報考,那麼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關注每個意向崗位的報考人數有多少,每天焦慮,估計也沒有多少精力看書做題。

僅僅指望在報考環節就刷掉厲害的競爭對手,是不現實的想法——除非你報考那些極為基層、邊遠、冷門的崗位,那些崗位高手也看不上,不過即便是鐵了心報考這類崗位,在第一天報和最後一天報也沒兩樣,因為報考人數終究不會太高……


所以結論是:

如果久經沙場的高手,根本不屑在報考崗位這個環節上浪費時間。

相反,信心不足才會一直觀望報考人數,生怕被當成分母。

雖然說起來很殘忍,但事實如此。

花那麼多時間研究招考崗位,還不如回去做套真題呢!


如果覺得有道理,煩請點個贊鼓勵一下~謝謝~


丹婷528


公務員考試選擇最後一天確定崗位、報名的一般是懂得公務員考試“真諦”的高手的抉擇。大多數不是考生本人的決定,應該是老師、家長、專家指導的。當然,也有部分考生是幾經考驗之後自己作出的決定。

並不是說考生都要這麼抉擇才好。比如,有的考生因為學歷、專業等限制根本就沒有選擇的可能,何必等待、觀望,浪費時間呢?還有的考生目標、理想是早就確定了的,一定要考某方面的職位、專業、層級,甚至地域,還有什麼好等的?或者瞄準一個崗位,胸有成竹者也不會等待。

等待的,大多是有選擇餘地的,比如選擇層級、職位、專業、地域、性別等,選得好,一考就上,那就毫無疑問是等一等、看一看的好!

至於說報考的人少,是不是就一定好老,那也不一定。報考人數少的,恰好有一兩個學霸級的報了,其他人豈不都是陪考?!

考生在複習備考階段還是把心思花在學習上好,不必瞎操心!當然,有選擇機會的還是要慎重選擇。


公考第一號


我也是久經考場才上岸的人。

最後一天才報名的人基本都是老鳥。其一,看看報名熱度,選擇競爭相對較低的崗位;其二,報名要填的資料不少,稍不注意就會審核不通過,不是老鳥的話,搞不好就錯過了。


老龍說說說


準確的說,公務員報考中大多數考生都是陪跑,尤其是近兩年國家單位優化整合,無論是國考、省考都呈現出:報考職位減少、報考人數激增的特點,誇張的報錄比,讓越來越多的考生變得謹慎許多,不會搶在前幾天就早早定下報考崗位。

平時我也非常關注每年的公務員考試情況,每年報考的最後一兩天,往往是集中報名的高峰期,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通過往年的數據驗證一下(一般情況下,從報考第二天起就會發出前面的報名累計情況)。

那些在最後一天報考的人,他們究竟是久經沙場的高手,還是信心不足的陪跑多呢?

個人的觀點:陪跑者多一些,但是與信心不足無關,畢竟能有幾個人會在考前拍著胸脯說,我一定能上岸!最後一天報名的考生實際上更多的是一種“理性的”報考策略,對於這類考生來說,可供報考的崗位是>1的,那在公考如此激烈的當下,選擇競爭壓力較小、報錄比較低的崗位,才是大多數人最佳的選擇。

另外如果是“久經沙場”,那就不叫高手了,誰閒的沒事去一次次的找“虐”,高手往往目標明確,實力強大,參加一次考試基本上就上岸了,根本無需“久經沙場”!


學習源動力


我認為多數是信心不足的陪跑隊員才會最後一兩天才報。


同志同樂


不是新手,新手前幾天就急匆匆的報了,生怕報不上;也不是高手,高手有明確的目的性,報考經驗多,對流程熟悉,對自己充滿信心,更看重崗位的合適性,然後才兼顧報名人數,不急不躁,通常倒數第二、三天報考合適崗位;最後一天報考的是有些經驗,但並無多大把握的人,看重錄取幾率大於崗位適合度,想選擇競爭較小甚至是最小的崗位,這樣的人不是頂尖高手,算是中游偏上的水平。


寵蟲25


最後一天報名的都是屬於多方考慮,多樣選擇,這樣只是為了減少一點競爭壓力。如果自己已經確定好要考的崗位,就沒必要拖到最後一天!早點報好,安心備考就行,實力才是王道



騎著二哈去旅行


我就是這樣的,打算倒數兩天在報。。。今年縮得太嚴重了,沒把握,專業也不好。。看哪個崗位競爭小點了


Obviously


當然是久經沙場的老手!


山旮旯的小農民


高度概括:假老練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