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二戰時,日本是如何處理重傷士兵的,日軍老兵至今都感到心寒?

司馬長史


有兩種方法:



一、自殺

日本的武士道古代就有,把不惜命當成一種榮耀,強調“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顧忌的死,毫不猶豫的死”。最典型的行為就是影視中的切腹。

為了不拖累部隊,日軍重傷員是真能做到為天皇自盡的,並當成無尚的榮耀!


二、被殺

二戰初期,日軍是有軍醫的,並且醫治水平也挺高!但後期就見不到了。一支沒有軍醫的部隊,生命沒有任何保障。

對士兵而言,無異於破釜沉舟,要麼殺死敵人,要麼被敵人殺死。

他們在戰鬥中也會更注意在保存有生力量的前提下消滅敵人。

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即便再有經驗,也不可避免地受傷,戰死倒好說,一了百了,就怕受重傷!為了不損戰鬥力,日本軍人是不會帶重傷員的。他們一般會鼓勵受重傷的士兵自裁,對於下不去手的,便會由戰友代勞了。

說心裡話,只是因為朝夕相處的戰友受了傷,就要痛下殺手。日本人是夠殘忍!

對於那些不願自裁的重傷員來說,死在自己人手裡心有不甘,而活著的士兵也會覺得“兔死狐悲”,長此以往,厭戰情緒便會產生。這種對待重傷員的殘忍方式,將註定日軍走向覆亡!


小熙為人人


二戰後期,美國人發現日本軍隊有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幾乎沒有什麼重傷員。難道日本士兵因為身體素質好,不會受到嚴重創傷嗎?事實肯定並非如此。日本在二戰時期對待自己傷員的方式,至今讓不少日軍老兵不寒而慄,想想就害怕。



在日軍剛剛發起侵略那幾年,由於在戰場上有優勢,自身物資比較充足,日軍對待自己傷員基本上都會全力救援,一些重傷的士兵甚至會專門送回日本醫治,這個時候的日本軍隊還是很人性化的,另一方面,日軍擔心對待傷員的態度會影響到士氣。

不過,到了戰爭後期,由於日本物資的極度匱乏,日軍對待傷員的態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日軍有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舉動,那就是大幅減少了戰場上的醫療隊伍,甚至很少在前線建立救護所,連後方的野戰醫院也沒有。日本軍隊就是在這樣沒有醫療保障的條件下作戰的,許多日軍受的傷本來不嚴重,但因為得不到及時治療,最終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如果日本士兵受了輕傷,還可以走動,可以接受簡單的治療,之後繼續參加戰鬥。而那些傷勢比較嚴重,失去行動能力的日本兵,日軍就不會在第一時間給予救治了,他們處理的方式很簡單,又很殘忍。

第一是將他們隨意拋棄在戰場上,任由他們自生自滅。看上去毫無人性,但這其實還是比較好的,因為日軍撤退後,趕來的美國軍隊或中國軍隊對受傷的日軍基本都會給予救治,很多日本老兵竟然是美國或中國軍隊救活的。

第二就是直接弄死。我們簡直不敢相信當年的日軍會對自己的士兵這樣做。對一些受傷嚴重,但還不致死的士兵,日軍甚至會開槍結束他們的生命,或者往受傷士兵的身體內打空氣針,導致士兵猝死。或者很簡單就四個字:切腹自盡,美其名曰是為了武士道精神,很多日本士兵真的會拿起刀結束自己的生命。


第三,就算受傷的日本兵幸運地來到了臨時醫院,等待他們的也不一定是好事。二戰後期,由於日軍節節敗退,臨時醫院很可能會被佔領。在佔領之前,臨時醫院就會執行所謂的“撤退計劃”,將醫院內的傷員全部殺掉,或者留給傷員一些手榴彈,命令他們與敵人同歸於盡。

這是真實發生的歷史,許多日本老兵後來都出書來講述自己當年的經歷。而日軍在後來的審判中還進行了辯解,稱將傷員殺死是為了不影響部隊的機動性,不佔用部隊的資源,同時防止傷員們洩露情報。實際上,那些珍貴的醫療用品往往都用在了日軍的重要軍官的身上。


至始至終947


日軍野戰主力第11軍的次任司令官是園部和一郎中將,這個傢伙也是殺害張自忠將軍的元兇,而他被解職的理由是:上高戰役中讓戰死士兵曝屍荒野和遺棄重傷員,然後才來了阿南惟幾。這番免職雖然有一定的其它因素,但日軍在作戰時比較重視戰死和戰傷者的作風是明顯的,遠不是問題中所描述的情況。



(阿南惟幾)

日軍士兵在戰場斃命後,如果擁有戰場控制權,則一定將屍體集中火化;如果戰事激烈膠著,則同伴會砍下戰死者的一隻手掌帶回去;如果是戰敗後撤,也要切下一根手指帶走。日軍的野戰師團都配備不止一個的野戰醫院,常備師團一般都有兩到四個,同時還有一個“病院輸送隊”,類似於中國軍隊的擔架連,專門用來抬運重傷員的。

上高慘敗,後第34師團長大賀茂中將率部突圍,逃到南昌郊區時傷員隊伍長達數公里,並且師團的行軍序列居然是:師團司令部、輜重部隊、步兵聯隊、山炮部隊、病院輸送隊、野戰醫院和後衛部隊,由此遭到專程趕來協調作戰的第11軍參謀長木下勇少將的痛斥,少將敢罵中將,其一是參謀系統獨立,其二便是大賀茂做的太丟人了,這老鬼子沒話說。



(園部和一郎)

當然,如果是在戰場上大敗而逃,窮途末路的鬼子也就沒那麼多講究了,對待重傷員確實比較殘忍,一方面是潰退中的部隊無力攜行,會成為逃跑時的累贅;一方面是不想讓重傷員落到中國軍隊手裡成為俘虜,否則對方拍照宣傳起來(這事重慶政府很在行),影響“皇軍”的形象。

此役收官階段的3月28日,第74軍58師追上了日軍一個野戰醫院,負責護衛的是一個野炮兵第8中隊100來人,大隊長六角少佐急電師團部給與增援,結果得到的回覆是“因情況緊急,放棄第8中隊,大隊主力立即向師團司令部靠攏”!這個意思就是連醫院的200多輕重傷員一併放棄了,最終全部被張靈甫率部撲殺。

這是逃不掉了全體“玉碎”,如果是預做準備的跑路,日軍通常是這樣乾的:臺兒莊戰役瀨谷支隊發現被湯恩伯反包圍後,日軍毀掉一切帶不走的車輛輜重,瀨谷啟同時派遣一名中佐參謀帶上十幾名士兵前往野戰醫院,對重傷員們先鞠躬後發言“部隊奉命轉進,諸君為大日本帝國獻身,自當銘記”,然後士兵給傷員們發放手榴彈,誰想不死都不行,日本這個民族有非常很冷血的一面。

然而更冷酷的事實是,抗日戰爭中國民黨部隊敗多勝少,戰場控制權大多歸日軍所有,同時日軍的戰地醫療專業程度、醫術水平和藥品供應都遠超國軍,所以日軍重傷員的死亡率並不高。反倒是國軍經常在敗退時丟棄傷員,雖然中國人沒有殺死自己重傷員的習慣,可他們仍然會被搜索戰場的日軍殘忍的用刺刀捅死,這也是八年抗戰裡國軍傷亡遠遠大於日軍的原因之一。



(日軍轉運傷員)

因此不要象某些網文那樣過分渲染日軍對本方傷員的毫無人性,能夠救治過來的重傷員,那是他們繼續殺人的工具,輕易不會放棄的。湘西會戰最後時段,日軍第116師團長菱田元四郎給瀧寺聯隊發電,指示該部抓緊突圍:“目前除殺出血路外,別無他策,為便於突破,將不必要的物品進行處理,並攜帶可能隨行的傷病員,準備突破前進”。

言外之意,重傷員別帶了,也當“不必要的物品”處理掉。也不是不想救,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這是鬼子們末日的做法。


度度狼gg


二戰時,日本是如何處理重傷士兵的,日軍老兵至今都感到心寒?(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我們知道,哪裡有戰爭哪裡就有流血犧牲。在戰場上,士兵作戰不外乎受傷和死亡兩種情況。所以,在戰場上,大多數戰友情勝似親情,可以說是過命的交情,尤其是對受傷的戰友,互相扶持、幫忙,有些戰鬥中,甚至會出現為了搶救受傷的戰友而犧牲的壯舉等等。這一幕幕炮火紛飛、前赴後繼的鏡頭在我國近代戰爭史上比比皆是。可以說,在戰爭中,大多數國家是積極搶救受傷士兵,並妥善安置的,但在二戰時,針對重傷士兵,日本卻出現了令人難以接受的做法,每一個日軍老兵回想起來,就感到心寒。那麼,日本是如何處理重傷士兵的呢?

我們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作為納粹國家之一,發動了侵略戰爭,在我中華大地燒殺搶掠淫,無惡不作。戰爭初期,由於日本的充分準備,再加上優良的武器裝備和較強的單兵作戰能力,在我們中國戰場取得了較大的勝利。那些時候,他們的軍隊也會有傷兵,但不是很多,他們會組織積極的救援,對重傷的士兵甚至會送回國內搶救治療。受傷的士兵回到本國內也會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甚至會很榮耀,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為聖戰受傷的。這也是我們很少看到日本軍隊有傷員的原因。

但等到戰爭後期,隨著侵略戰線的拉長,日本儲備的物資越來越少,再加上偷襲珍珠港,把強大的美國拉入戰爭,由於美國的海上封鎖,導致日本物資匱乏,不僅需要節省武器裝備,還需要節約糧食。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認為重傷的士兵就是部隊的累贅,於是他們就做出了喪心病狂之舉,這也是在二戰時,日軍幾乎是看不到重傷士兵的原因。日本軍隊處理重傷士兵,有哪些喪心病狂之舉?

一是遺棄受重傷的士兵。讓他們直接遺留在戰場之上,自生自滅。這些被遺棄的重傷士兵,要麼是自己引爆手榴彈自殺,要麼是等待清掃戰場的敵軍,與之同歸於盡,要麼是選擇投降,成為俘虜,等待敵軍救治。

二是自己人直接射殺這些受傷的士兵,在戰場上凡是負傷不能走路的,們大多都是會被自己人補上一槍,了結了他們的生命。戰爭初期是用槍來殺掉這些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為了節省資源,不浪費子彈,日本士兵就選擇了用刀來殺死重傷員,一刀殺不死就多下幾刀,非常殘忍。

三是逼迫重傷員自殺。在戰爭後期,日本軍隊戰況激烈,為了防止這些重傷員成為俘虜,將自己的作戰計劃洩露出去,就由士兵用槍對著受傷的士兵,逼迫他們自殺,如果受傷的人不願意自殺或者自殺後沒有立即死亡,那麼這些人就用刺刀進行第二次殺害,直到受傷的人死亡為止。

四是鼓勵重傷士兵剖腹自殺。由於日本人自小受武士道精神和皇權思想的荼毒,他們認為剖腹自殺,是他們最為崇拜的一種自殺方式。他們會讓受重傷的成員自己結束自己的生命,進行剖腹禮,為天皇盡忠。若傷員不肯或者因傷勢問題無法完成剖腹禮的話,他們會親自動手殺死自己人。

五是他們會把傷兵當成軍糧。例如在瓜島戰役中倖存下來的日軍老兵回憶,但是的戰場上,由於美軍的封鎖,他們的補給被美軍切斷後,躲在密林的日軍陷入了極度的飢餓,為了活命,在島上竟然吃“屍體”,也就是受重傷士兵。

六是軍醫以救治為名打空氣針,結束重傷士兵的生命。受了重傷不能戰鬥或者行走時,這些人就會成為隊伍的負擔,回來之後軍醫也會採取措施,來儘快結束這些人的生命,日本軍醫處決受傷士兵時,最常見的方法是注射空氣,受傷士兵的身體已經很虛弱了,軍醫注入大量空氣後,體內的血液和空氣會混合在一起形成血液泡沫,肺動脈將被阻塞,心率將越來越低,很快發生猝死。這種方法見效極快,傷兵在短時間裡就會猝死,真是一種殘酷的手段。

比如1945年8月,當日本即將宣佈投降時,在中國東北的第一陸軍醫院接到了撤軍的命令。 在帶著2000多名受傷士兵和醫務人員逃到牡丹江後,院長拿出東方刀,強迫其他人跳進河裡自殺。 日本陸軍院長直接讓人給受傷比較嚴重的士兵,注射空氣針,讓他們儘快死去。

日軍之所以會如此滅絕人性,對待重傷士兵,小編認為,不外乎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節約資源。兵佔用軍隊資源,醫療和照顧傷員需要人力物力。二是傷兵行動不便,會影響整個部隊的機動性額戰鬥;三是避免洩露情報,死人永遠不會洩密,把傷兵處死,就不會被敵軍俘虜,也不會洩密。四是日本武士道精神和舉國主義思想的荼毒,根深蒂固,認為殺掉重傷士兵或者自殺,他們是為天皇而戰,是榮耀的。

但不管怎麼樣,日軍如此“變態”對待重傷士兵,這種做法讓人難以接受,更令人心寒。俗話說“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正是日本人的這種近乎滅絕人性的瘋狂之舉,才會讓自己徹底失敗,並自食苦果,嚐到了兩顆原子彈的味道。




葛大小姐


二戰期間,日軍作為軸心國在亞洲戰場的主力,開始了對中國以及東亞地區的入侵,其規模之大,戰力之強堪稱“傾國之力”。經統計,日軍在二戰作戰期間傷亡人數達到185萬。

二戰初期,由於日軍快速推進以及遭遇的國軍抵抗非常微弱,日軍的傷亡率很低,醫療資源很是充足的當時日軍士兵受傷都能受到很好的照顧。

然而等到戰爭的深入,日軍陷入了中國戰場這個泥潭,日軍的醫療措施也在急劇下降。即便是受傷日軍能夠安全地扯到野戰醫院,然而在醫療匱乏的時期,受傷的日軍士兵也得不到精心治療,有時甚至會被注射“空氣針”致死。

到了二戰後期,日軍對待傷兵更加瘋狂,簡直就是視為累贅。

舉個例子為例,1944年6月日軍對衡陽發起進攻卻遭遇慘敗,當時進攻之前,日軍曾誇下海口,揚言三天之內拿下衡陽,於是整個部隊就此斷了三天的糧食。

當進攻失敗以後,日軍糧食不繼,衡陽會戰歷史47天,國軍傷亡1萬餘人,日軍死亡兩萬餘人,6萬餘人受傷。當時日軍的野戰醫院根本就治不了如此多的傷病。

日軍133聯隊本部士兵田所滿雄曾經回憶時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當時所謂的野戰醫院床鋪,僅僅是土房上的門板上鋪一層乾草,到處都擠滿了士兵,隨著傷員的大量增加,醫院變得更加可怕”。

是阿維啊


二戰時期的日本軍隊不僅對敵人手段及其殘忍,對自己人下手也是特別狠。沒有一點同情心

當時的日本軍隊對於輕傷或者是傷勢可以順利恢復的日本士兵,都會好好治療,帶著他們和隊伍一起走。但是對於嚴重級的傷員,日本軍隊對於自己人同樣採取了人道毀滅的措施

不過雖然對於重病傷員採取了人道毀滅的措施,但是讓日本士兵心寒這個說法,幾乎不成立的。二戰時期入侵中國的日本軍隊,都是有著非常堅定的“軍國主義”。

戰爭初期,日本軍隊還會帶著自己的重傷士兵一起共進退。將他們送到戰線的後方,有著專業的軍醫幫助他們治療傷勢。而且戰爭初期日本軍隊的醫療物資非常的充足,食物儲備也是充沛的。這時候的重傷員不僅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療,吃的喝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偶爾還會有一些小福利給重傷員調解一下緊張的情緒。

隨著戰爭的不斷推進,日本軍隊在我們中國八路軍的進攻下,節節後退。這時候的日本軍隊醫療資源用的已經差不多了,而且吃的用的所剩無幾。本軍隊被打的有點顧頭不顧尾。在慌忙的逃竄中,日本軍隊選擇了對自己的重傷員進行人道毀滅。鼓勵他們剖腹自殺。但是得日本軍人認為即使是死了也是為當時的日本天皇效命了。所以他們並不認為這是殘忍的,反而以這個為榮。所以即使戰爭的後期日本對自己重傷員採用殘忍手段。也不會有幾個士兵覺得是寒心的。


飲盡半生滄桑風雨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日本是二戰時列強中,最不重視醫療的。

基本上得了病,受了傷,就得聽天由命。

看看我的文章

日軍對衡陽第一次總攻慘敗:鬼子飢寒交迫、傷兵遍地

從第一次總攻到第二次總攻期間,日軍又有大麻煩了,就是吃飯問題和彈藥問題。

當時日軍輕敵,狂妄的宣稱1天進衡陽,3天內佔領。因此,日軍僅僅攜帶了3天的糧食。

以主攻張家山的133聯隊為例,他們只帶了2天的緊急口糧,也就是餅乾和罐頭。

從6月底進入張家山前,直到8月初仍然不過前進不到1公里。133聯隊攜帶的糧食早已經吃完,被迫由各部隊負責就地解決。

當時負責後勤的第133聯隊高級會快渡邊平中尉苦不堪言。

由於官兵幾乎都在作戰,只能依靠各大隊經理室的人籌集糧食。主食還好辦,畢竟後方帶來一些,衡陽周邊也有大片稻田可以臨時加工成大米。

但副食就一律全無,不要說肉,連蔬菜也搞不到。

往往白天所有人去衡陽郊區的稻田收割稻子,再磨成米。因為怕中美聯合空軍轟炸,白天不敢生火,只能在黃昏加上鹽煮熟做成飯糰,連夜送到前線。

因為日軍經常夜襲,國軍也趁夜色反攻,所以送飯糰也是很困難的。

做好以後,裝在竹筐或者水桶裡,由士兵揹著送到前線。

負責送飯糰和彈藥的第1大隊輜重兵老田誠一多年後回憶:運送補給談何容易,要冒著敵人的空襲、狙擊和迫擊炮的炮擊,歷經艱辛從到送到前線。我揹著糧食和開水,一旦遭遇敵人射擊和空襲,就跳入戰壕中。此時戰壕中屍體重疊,惡臭燻人。有些屍體已經腐爛變色,甚至從中間爛開,到處都是蛆蟲。我們日本人是特別愛乾淨的,但此時我只能從這些腐屍上走過去,不然就得死。對我們來說,最危險的就是不知道哪裡飛來的迫擊炮。即便我自認為利用戰壕、樹木甚至房屋躲避了敵人炮兵的眼光,但仍然會有炮彈帶著令人毛骨悚熱的聲音飛過來。有一次,我好不容易將開水送到前線。口渴之極的士兵立即將沾著泥土的水壺伸到水桶裡,將開水搞髒了。我是用命為代價,才送來這些乾淨的水,不覺很氣憤“喂,你們就不能再小心點嗎”誰知道一句話沒說完,突然一發迫擊炮彈落在人群中。我瞬間失去知覺,醒來以後發現左右手臂都是血,站也站不起來。周邊的人全部倒地,沒有一個能站起來的。傷員們再高呼衛生兵的名字,但沒有一個人來。

本來是一次作戰第二天早晚2餐的飯糰,但因天氣炎熱,飯糰經過一夜,到第二天太陽出來就開始有了餿味,到了中午就已經發粘腐壞了,晚上那個飯糰根本就無法入口。

至於副食完全沒有,前線士兵抱怨不已。無奈之下,只能找來一頭牛,殺死後將牛肉每天煮一次。但牛肉太少不能分,只能將飯糰放入牛肉湯中一起煮,這樣多少有一點肉味。

另外,就找來一些辣椒葉子用鹽拌上,勉強算作副食。

對此,前線日軍官兵大罵不已,他們每天都在拼命,一天卻只能吃2個發餿的糙米飯糰。

因為食品和飲水問題,士兵開始生病,陸續病倒。

至於彈藥也是很緊張。從7月3日開始,聯隊輜重部隊只留下5人,其餘全部去師團處搬運彈藥。但彈藥越來越少,尤其是一些子彈的彈板都是損壞的,必須更換才能用。後來才知道,這些子彈都是飛機空投來的。

因為傷亡7000多人,大大超乎日軍想象,野戰醫院根本就救治不了。

133聯隊本部的田所滿雄因為腳氣病在野戰醫院住了10天,讓他終生難忘:所謂的醫院有名無實,僅僅是在民房的土地上的一些門板,上面鋪著乾草。房間裡有一種類似屍臭的惡臭,撲鼻而來,後來才知道是傷口腐爛的味道。到處都擠滿了傷病士兵,有的不斷呻吟,有的用力撓著身體。他們都因為傷痛無法入睡。傷兵的皮膚毫無血色,身子也瘦的皮包骨頭,眼睛凹下去像骷髏一樣,目光遊移不定,形同痴呆。傷口沒有包裹,都是敞開的,像綻開的石榴,上面落滿了黑壓壓的蒼蠅,趕也趕不走。有的則是白白的一片,這是蛆蟲。只要能動的傷兵,就必須自己準備糧食。我看到很多傷兵爬著去煮他們的米,一些稻米還沒有成熟,是綠色的。醫院後面的墳墓,一天天的增加。我覺得這裡簡直就是地獄。這還是6月底7月初,戰鬥剛開始的時候。後來隨著傷員大量增加,醫院就更可怕。

第12中隊的山川種雄在7月2日受傷入院,他的回憶也很可怕:雖然是後方醫院,但每天晚上不遠處都有激烈交火,經常有流彈射進來。這些民房都是木屋,子彈輕鬆射穿木頭,射入屋內。無論能不能移動,傷員們都是聽天由命而已,他們虛弱到無力臥倒了。因為傷員太多,根本無法得到周道的治療,藥物也不足,連繃帶都不能換。醫生只是口中給你診斷,實際上卻沒有治療。鮮血滲透的繃帶很快變成紫色,接著就有蛆蟲爬出來。我覺得這裡簡直就是等死,還不如去前線戰鬥,至少還有衛生兵幫忙用藥。10天后,我藉口傷勢已經恢復,逃出了醫院,撿了一條命。這是我一生做的最正確的決定,很多戰友慘死在醫院裡。


薩沙


日本老兵會心寒?那肯定不會,日本兵中“軍國思想”的毒太深,已失去了人性。不過隨著日軍的節節敗退,傷兵的下場是很悲慘的。

日軍醫療體系裡有軍醫、藥劑師、牙醫和醫護兵四類,前三類是不上前線的。醫護兵基本只會一些簡單護理,只能救治一些輕傷員,重傷員則要送到後方戰地醫院治療。

日軍一箇中隊181人,其中就有4個醫護兵。在侵華戰爭初期,日軍傷亡較少,醫療物資很充裕,運氣好還能得到日本婦女的“慰問”,所以那個階段的傷兵能得到很好的護理。

隨著抗日戰爭到了戰略相持階段,日軍傷兵的待遇就開始極速下降。這個階段,隨著前方傷亡的加大,日軍的醫療物資日趨緊張,日軍高層開始不太關注重傷兵了。

所以在戰場受了重傷的士兵,能不能獲救只能靠戰友情了,有關係好的救了你,那就是你好命。由於日軍的武士道精神,拒絕當俘虜,所以沒人救的重傷員就只能選擇自殺或尋求其他士兵幫助了。


到了中國抗日戰爭反攻階段,日軍兵力不足,醫療物資開始匱乏。這個階段沒兵力護送、照顧傷員,也沒藥,所以就沒有醫治重傷兵一說了。而且大多都是新兵,戰友情就無從講了。

這個階段對重傷員有幾個處理辦法。在戰地醫院,醫生變成了屠夫,對傷勢很重的傷員直接打空氣針,死法雖然很痛苦,但不花一毛錢。

對於前線的來說,如果戰事不緊張,一般會讓重傷員剖腹自盡,下不了手的就讓其他士兵幫助,不過這個時候,享受子彈的“待遇”是沒有了,因為物資缺乏,所以基本靠刀解決,如果碰到刀法不利索的,傷兵就很痛苦了。


如果碰到戰事緊張就沒那麼多講究了。日軍都有魂歸故里的習俗。所以日軍死亡後,屍體都會被焚燒,然後將骨灰運回日本。這個時候為了省事,那些沒勇氣自殺的重傷員,就直接扔進去一起焚燒了。

其實這也不能說日軍對自己戰友殘暴,這就是戰爭的殘酷性。人的生命在戰爭面前就是螻蟻。我們反觀我國軍民,形勢也不容樂觀。

八路軍雖然醫療條件最差,但群眾基礎好,比如在影視劇上看到的,八路軍受了重傷,會去老鄉家養養傷。除了實在缺藥沒辦法,但反人性的事是不會出現的。

但國軍這邊就不容樂觀了,國軍一個連只有2個醫護兵,正面現場傷亡又大,所以一些重傷員的結果也是很難想象的。



花木童說史


二戰日本處置士兵傷病員的時候,好的時候是非常好,壞的時候就是極差,這主要是依據戰場形勢而定。

剛開始侵華的時候由於準備充分,且傷員較少,一些“有幸”負傷的士兵就會得到良好的照顧,不僅保證肉體上的健康,還會滿足精神上的需求,各種娛樂活動不在少數。為此有的士兵還會特意追求“負傷”前來住院療養。

而到了戰爭中後期進入相持階段時,傷病人員開始增多。這個時候誰也就別指望上有那麼好的待遇了,士兵如果在戰場上受了重傷,那麼等待他的幾乎只有死亡,這個時候如果有關係好的戰友特殊照顧還會稍微好一點。

但是到了抗戰後期,日軍補充了大量新兵來彌補兵源的不足,這個時候就所謂的戰友情就更加可有可無了。

都知道日軍是非常崇尚武士道精神的,也就是鼓勵士兵自殺的行為,在他們看來士兵逃跑、投降、怕死,那都是懦弱的表現,是會遭到同伴的集體唾棄。在抗戰初期的時候由於資源豐富,且戰友之間源出同鄉、關係密切,重傷人員基本上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救助。但是到了戰爭中後期,畫風完全就變了,這個時候由於日軍國內物資短缺,海上運輸線又遭到美軍的封鎖,醫療物資十分緊張。

在資源緊缺的情境下,他們不可能再去浪費寶貴的資源救助這些重傷士兵。那麼他們對待這些重傷患者?有哪些喪心病狂之舉?

對於在戰場上受了重傷的人員,日軍為了避免他們被俘,都會要求他們自殺殉國。如果遇到自己下不去手的情況,旁邊的士兵完全有義務幫助他完成自殺。

前期物資豐富的情況下,還可以用一顆子彈幫忙解決。等到了後期,日軍連子彈都不捨得用了,直接用刺刀幫助同伴解脫。遇到刀法好的還可以少受點罪,遇到刀法差的再去“介錯”,還得哀嚎好半天才能嚥氣。有的老兵在受重傷的情況下,會被允許攜帶手榴彈留在戰場上,為的就是能與清掃戰場的敵軍同歸於盡。

這也是為何在抗日戰場上鮮少可以活捉日軍的原因之一。

前面也說了,日軍十分崇尚武士道精神,天皇至上的思想已經深入軍心。他們會讓重傷人員完成剖腹儀式以表明對天皇的忠心。如果行動不便的話,他們會親自動手殺死自己人。然後就地焚燒,將骨灰交給同鄉的人帶回。如果沒有同鄉老鐵,那就直接將之隨便一扔。

重傷的士兵除了生前要遭罪外,在極端情況下,死後也不能安寧。

在日軍彈盡糧絕之時,這些重傷的士兵會被殘忍殺害當作口糧,據瓜島戰役的老兵回憶,當時由於海上遭到美軍的封鎖,他們的補給線被切斷後,他們不得不開始吃自己同伴的屍體以維持自己的生命。在不得不佩服日軍頑強的作戰精神之外,我們還會對這種獸性行為感到極為不齒。

即使重傷士兵有幸回到了戰地醫院,也不一定可以逃避死亡。有的時候,戰事緊張,而床鋪又不夠多的話,一些重傷士兵就成了優先考慮被拋棄的對象。而且一旦遇到撤退的情況,這些人就會拖累整個隊伍的進程。

而軍醫處置這些重傷患者的常用方法就是打空氣針,血液被注入大量空氣後,體內的血液和空氣會混合在一起形成血液泡沫,肺動脈將被阻塞,心率將越來越低,很快發生猝死。是一種非常殘酷的手段。

儘管日軍對待傷病員十分殘忍,但是老兵都有著嚴格的職業操守。

他們心底也深深明白,在戰爭面前,人命是最不值錢的東西,要說一點都不心寒,似乎也不太可能,但是在軍國主義的洗腦下,在集體主義的威視下,這點心寒齒冷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歷來現實


二戰中,各國對待本國傷兵都較為人道。

據日本士兵回憶,戰爭初期日本通常會將受重傷的士兵送到後方修養,在後方他們受到的待遇也好,不僅可以吃到日本本土的食物,還可以自由活動,國家還會對他們表示關心和慰問,戰死的士兵則由其他人將骨灰帶回國。

但是隨著日本戰線的拉長,戰局的逆轉,重傷士兵不斷增多,為了節省資源,日本對待重傷員就不像戰爭初期那樣了,重傷兵面臨的只有死亡。識相的重傷兵為了不拖累部隊,通常會選擇剖腹自殺,而無法自殺或不想自殺的重傷兵只能讓戰友“代勞”。一開始,還“賞”這些重傷員一顆子彈,到後來子彈都懶得用,直接用刺刀將他們捅死。用這種方式處理重傷員,怪不得讓日本兵心寒。

除此之外,有的重傷員被送到了糟糕的後勤醫療隊,然而他們並沒有得到救治,只能自生自滅,有的重傷員還被護士打了空氣針,被活活折磨而死。日本在戰爭中後期對待本國重傷兵都是如此殘忍,對待其他國家被俘的傷兵就跟不用說了。

二戰中的日本兵受軍國主義影響深,他們滿腦子都是“為天皇效忠”、“以死為榮”,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有些重傷兵手握手榴彈,等盟軍接近時和他們“玉碎”。其實這裡也有一個因素,那就是日軍傷兵生不如死,一炸反而死得乾乾淨淨,而不是因為所謂的“武士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