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战场”——让胡路疾控人的使命担当

每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时,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很多人的答案都会是——他们去过什么地方?和哪些人接触过?是否和我的生活产生交集……所有的疑问,都需要从“确诊病例出行轨迹”中找寻答案。


疫情“战场”——让胡路疾控人的使命担当


“确诊病例出行轨迹”,包含了确诊病例连日来的行程路线、交通工具、接触人群等众多关键信息。那么,一张完整的出行轨迹图,究竟是谁绘制的?又是如何完成的?

疫情“战场”——让胡路疾控人的使命担当


“只要接到辖区内的疑似或确诊病例报告,我们就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做流调”,让胡路区疾控中心疫情防控流调组负责人牛春利组长说。让胡路区疾控中心是团结和战斗的集体,承担着全区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调查、疫情监测和技术指导工作,更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前哨”。这个“战斗集体”里有许许多多的“战斗英雄”。疫情防控流调组就是英雄齐聚的地方。

疫情“战场”——让胡路疾控人的使命担当


让胡路区流调组是一支由16人组成的8支临时战队,二人一组,昼夜不停歇地奋战在疫情最前线。流调工作繁琐复杂、追溯时间长。特别是在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下,对疑似人员活动轨迹的排查难度很大,要搞清楚一名疑似人员过去一段时间去过哪,跟谁接触过并不容易,他们要顺藤摸瓜,循着蛛丝马迹发现可能的传染源,有时候需要通过查看微信支付记录、与公安部门配合调取监控录像等方式帮助回忆。对排查出来的密切接触者逐一登记在册,确保管理到位。

疫情“战场”——让胡路疾控人的使命担当


流调组负责人牛春利组长在疫情突击战号角吹响后,几乎每日都要工作20小时左右,冲锋陷阵与疫情的交战。一个多月的奋战,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40余次深入隔离病区,多少回的直面危险;30余篇的流调报告,无数遍的反复修改。此时的他们,已无暇考虑身体安危,无暇顾及家中老小,无暇计较个人得失。牛春利、杨旭、梁佳丽、袁日升、华春雷、丁玉涛、林英、耿睿......一个个看起来平凡的名字,却担负着伟大而光荣的使命,一个个看似普通的身影,却冲锋在万分艰险的“前线战场”。

疫情来临,保护好油城人民是疾控人的使命担当。流调队员们相信,在自己和更多战友们的努力下,春天已至,一定会全面完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光荣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