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 疑似王羲之真跡:神龍《蘭亭》再揭祕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話題即使很敏感又是很複雜的,她不僅是書聖王羲之的代表作,又是影響了整個行書歷史的神品,最大的遺憾則是原作不復存在,當然包括王羲之所有作品都是唐代的複製品,這不能不令人唏噓不已。可是今天,藉助高像素數碼相機拍攝下來的超高清圖片,重新仔細觀察神龍本《蘭亭序》,世傳的雙勾填墨的說法難以立足,她更像是一個一次完成的初稿,那也意味著應該是大王的真跡。本文從幾個方面展開論述,並請教各方專家:

一、神龍本《蘭亭序》不是雙鉤和臨摹的,是快速書寫才能出現的書作。

1、起筆和收筆處的分叉細小。

疑似王羲之真迹:神龙《兰亭》再揭秘

“歲”的上部的中間一豎的起筆處是個三分叉,下部的三個短豎的右邊兩個的起筆處都是分叉的,尤其是左邊的豎的分叉不易覺察,細小難辨。這幾處的分叉都是不可能完成雙溝臨摹的。

“在”的起筆處,一落筆就有一個細小的分差,這個也是字原大時不易觀察到的。

“醜”的左邊一豎和下邊兩橫的起筆處都有分叉,尤其是兩橫的分叉,即使放大了還是很模糊的,原大看根本不會想到有分叉,就更談不上雙鉤臨摹了。

這個現象在全帖中有一百多個字,在這裡不能一一列出,僅舉這幾例可以說明問題了。

2、附毫(賊毫)——這是最難看到的,也是不會臨摹出來的。

疑似王羲之真迹:神龙《兰亭》再揭秘

“和”的左邊橫的上方,行筆到一半的時候有一條並行的細線,幾乎看不到,放大後仔細觀察,朦朦朧朧有一根線,是快速行筆毫時筆帶出來的。這個線條是不可能雙鉤出來的。

“可”的長橫的上方放大後可以看到有一根附著的長細線,與橫畫平行,若即若離,有斷續,如此細而長的線條絕不可能是臨摹能夠辦到的。“口”所有筆畫和與豎鉤的牽絲的上方都有一條細絲,基本與筆畫保持平行,這個也是不放大根本看不到的。放大後也要仔細觀察才能看到,不清楚、有斷連。這種細絲若不是高清晰的相機拍攝,是無法憑藉肉眼看到的,就不可能臨摹了。豎鉤的上方和右邊也有同樣的細絲,似乎更細一些,更模糊。

附毫的現象也能夠找出來幾十個字,帶有明顯的普遍性,足可以證明雙勾填墨的不可能。

3、筆畫邊沿線—豐富多樣,與臨摹比較(王羲之手札),差別明顯;與唐代墨跡《書譜》、《自敘帖》類似。《蘭亭序》筆畫邊沿線有光滑一些的,也有很多因側鋒書寫不光滑的,原大時看不到,放大後鋸齒狀非常明顯。尤其是大量的橫畫是側鋒書寫,也印證了有些專家論證的晉代書寫的姿勢,紙面斜著,容易造成橫畫的側鋒。

疑似王羲之真迹:神龙《兰亭》再揭秘

《自敘帖》選字

4、淡墨的多次使用—這個問題過去沒有被提過,說明沒被發現;

淡墨的使用從第十六行開始,濃淡的變化程度較大,層次不一。

首先,先看最明顯的幾個字。

疑似王羲之真迹:神龙《兰亭》再揭秘

這幾個字是比較明顯的墨色較淡,也不是完全一致,“每”是最淡的,其次是“至”、“向”、“彭”,其他幾個稍黑一點,當然也不全一樣。有一個問題很重要,“每”、“能”、“彭”、“述”幾個字都有一兩個筆畫因含水量較多有湮出來的現象,這些地方主要是行筆之中停頓時間明顯稍長一點點的地方,“每”和“彭”是筆畫的收筆處,回鋒造成。“能”和“述”的鉤,在鉤出之前行筆稍頓造成。

其次,來分析其他部分淡墨使用的情況。

第十六行,在“至”之後,“及其所之既惓情”幾個字還是淡墨,只不過稍濃一些了。可以看出書寫“至”的時候,毛筆尖上蘸了一點水,慢慢地水在減少,墨色漸濃,這個過程都真實的記錄下來。這個是完全做不了假的,因為以前不借助高清圖片根本就看不出來。

疑似王羲之真迹:神龙《兰亭》再揭秘

接下的第十七行過程又是相反的,筆尖蘸墨寫出來“隨事”兩個字濃墨的字之後,“遷感慨系之矣”又是稍淡一點了,這是筆尖的墨用掉了原來蘸的水又出來了的原因。

疑似王羲之真迹:神龙《兰亭》再揭秘

接下來是明顯稍淡的“向之”覆蓋了濃墨的“於今”,“於今”兩個字的筆畫也不全,怎麼來解釋呢,從接下去的 “所”之後很多的淡墨字來看,是“於今”寫完了,接著就塗改了,“於今”兩個字沒有完全乾透,在思考了一下之後用淡墨塗改,濃墨的有些筆畫被吸掉了,這個今天我們還可以使用熟宣最一些試驗,是很正常的現象。

從這裡以後一直到文章結束,就是在反覆使用筆尖沾水或蘸墨的過程中進行的。墨色從深到淺分為幾個層次,要說的清楚很不容易,至於後來作假或者重新抄文章都是不會這麼自然的,還要寫的神采飛揚,應該是除了喝酒之後到了“微醺”的狀態之中才會有的神來之筆,難怪說連王羲之清醒之後也難以再寫出來這麼精彩的作品了。

5、筆畫上的結痂。

筆畫的結痂現象也是書寫速度較快留下來的筆畫上的毛病,完全無意於此,也沒有顧及到,不放大的話很多都是可以忽略的,越是可以忽略的這些越能說明臨摹不可能做到。後來再重寫也不可能做到,後來再寫文章或者臨寫都要認真的多,不會過於快速而肆無忌憚,王羲之的書寫則是一邊思考文章內容一邊書寫,根本沒有留意書法的狀況,《蘭亭序》的精彩也就來源於這種無意的最佳狀態中。

疑似王羲之真迹:神龙《兰亭》再揭秘

“和”的“口”部上面一橫起筆後上面有一個很小的痂。

“九”的長橫近收筆處上部有一個痂。

“歲”的左下部豎撇收筆處上方的左邊有一個痂。

疑似王羲之真迹:神龙《兰亭》再揭秘

“稽”的第一筆撇的上方、右邊豎撇的起筆處和右下部“日”的中間短橫上方各有一個小痂。

“陰”的右邊長捺的收筆處上方有一個明顯的痂。

“攬”的右邊下部捺畫中部有一個明顯的痂。

6、筆畫間的餘墨

疑似王羲之真迹:神龙《兰亭》再揭秘

“託”的起筆一點的收筆處有一個多餘的墨塊,比結痂要突出一些。

“足”的中部轉折處的左方的墨線和收筆平捺的上方的多餘墨點都很清晰。

“其”的右長豎的左邊的多餘墨點較明顯。

疑似王羲之真迹:神龙《兰亭》再揭秘

“所”的中部豎畫的左旁有一個較大的多餘墨塊。

“既”的筆畫間有多處多餘的墨點。

“攬”的提手的鉤的下方有一個明顯多餘的較大的墨塊。

疑似王羲之真迹:神龙《兰亭》再揭秘

“固”的中部的“口”的內部和下方各有一個多餘的墨塊。

“生”的左下部橫畫起筆處的上方有一個明顯的多餘墨點。

“為”的上部的多餘墨塊很明顯。

筆畫間的餘墨,也是快速書寫不小心留下的,這些也是應該無法複製的,也不應該複製的,上面把最突出最典型的幾個字的筆畫間的餘墨做了一個簡單的說明,和淡墨的使用、筆畫上的結痂一起足可以進一步證明神龍本《蘭亭序》屬於王羲之本人的確定性。

除了書寫上的證據,文獻上也明顯可以來說明這個神龍本《蘭亭序》應該是王羲之所為。下面在從其他方面進一步說明。

二、為什麼懷疑是王羲之的真跡:

1、《集字聖教序》用字證明了《蘭亭序》。一共使用了88字,而“群”的使用充分說明了,神龍本就是當初的被唐太宗得到的真跡,不是雙鉤的話,下部豎畫的缺損,不可能臨摹得好-橫豎都缺。

疑似王羲之真迹:神龙《兰亭》再揭秘

2、唐代初年幾個大鑒定家,如虞世南、褚遂良等,即便是李世民書法水平那麼高,斷不會弄錯不會搞錯。

3、塗改—後寫者不會抄錯文字,尤其不會亂塗亂改,與幾個贗品對比《倪寬贊》、《張長史筆法十二意》明顯,限於篇幅,不再展開。

三、以上幾個方面已經可以說明問題,還可以補充一些證據:

1、《蘭亭序》行氣十足,字形傾瀉不一個角度,超出普通太多(世界上超一流的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本人都不能重複,不可能造假);

2、與王羲之手札和兒子們書作的字型對比的類似性:《淳化閣帖》中大王的兒子們的書法與其高度一致,也說明《蘭亭序》不孤單。

3、馮承素墓誌沒有提及臨摹及《蘭亭序》,百度上有這個墓誌的詳細解釋,可以參照一下。

4、幾個小問題(紙張拼接、神龍印、怏然)

結論是王羲之真跡雖然太具有爆炸性,然而更能夠解釋得清這幾個問題。王羲之經常書寫信札,這個紙張大小差不多正好是半張蘭亭序的大小(35X24),《蘭亭序》中間拼接的問題迎刃而解。

“神龍”這個年號是武則天先用,不到一年,唐中宗接著用也不到一年。常理講中宗一般不會使用,故這個神龍印應該是武則天時期鈐上的,即使是中宗,也知道這個書法作品的重要性和真實性,這個印其他地方沒用過,單單用在這裡皆不是隨意而為。

本文只能簡單論述這些,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去閱讀由線裝書局出版的《神龍蘭亭證》這本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