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淮南:天空飄來一團“雲”?原來是它們!每年這個時節都有

淮南:天空飄來一團“雲”?原來是它們!每年這個時節都有

近段時間傍晚時分,每當路過洞山中路新錦江路段,就會發現有大批灰黑色的鳥兒集結成群,或展翅飛上天空如同烏雲,或停留樹上呼朋引伴高亢鳴叫,場面蔚為壯觀,引得許多路人駐足抬頭。

從天而降的鳥糞成為甜蜜的煩惱

據負責該路段清掃工作的田家庵區環衛處清掃三隊隊長牛之亮表示,每年寒露節氣以後,都會有大批鳥兒聚集在洞山中路新錦江路段。它們白天不見蹤影,傍晚時分就會成群結隊地出現並聚集在路邊高大的梧桐樹上,嘰嘰喳喳不停,好像在開會,直到太陽落山,才會停止聒噪進入夜棲。第二天清晨,它們又集體飛離,每天如此。

居住在附近團結巷的居民李女士表示,這種鳥兒聚集的現象有十多年了,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出現,也給市民帶來了些小煩惱,大家路過這裡時都會加快步伐通過,因為一不小心,鳥兒還會給你留下印記——鳥糞。而這些鳥糞也給環衛工人帶來了些小麻煩,為清理這些鳥糞,環衛工人會先對路面進行清掃,然後使用電動沖洗車的高壓水槍沖刷,最後再清掃一遍路面,以保證道路的乾淨整潔。

雖然會有些小煩惱和小麻煩,但許多市民對這些鳥兒還是非常友善的,畢竟在城市裡很難得見到這麼多鳥兒聚集。“這也說明我們淮南的城市環境還是不錯的!”李女士說。

淮南市愛鳥協會副會長楊祚旺也留心觀察過這種鳥,他表示每年這個時候,在淮南市區不僅洞山中路梧桐樹上有這種鳥聚集,在龍湖路新華書店路段的廣玉蘭樹上也有這種鳥聚集。

淮南:天空飄來一團“雲”?原來是它們!每年這個時節都有

許多城市都有灰椋鳥集聚現象

這些鳥兒究竟是什麼品種?為什麼會在城市行道樹上聚集?帶著這些疑問,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採訪了淮南師範學院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陳錦雲,他的研究方向為鳥類生態學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現為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會員。經過陳錦雲確認,這種鳥叫灰椋(liáng)鳥。

陳錦雲介紹,從大的範圍來看,這種現象並不是淮南所獨有,合肥、南京等地也有。因為專業敏感,當年他在合肥上大學時就注意到,秋後,常有大量灰椋鳥來到合肥城市集群。它們棲息於高大的法國梧桐樹冠上,嘰嘰喳喳,吵鬧不停,讓城市更有生機。而當冬季來臨,寒風瑟瑟,樹葉落盡,少了遮擋隱蔽的灰椋鳥也不願呆在光禿禿的樹枝上,很快就轉移離開了。

灰椋鳥,雀形目椋鳥科物種,頭頂至後頸黑色,額和頭頂雜有白色,頰和耳覆羽白色微雜有黑色縱紋,上體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嘴橙紅色,尖端黑色,腳橙黃色。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開闊平原地帶的疏林草甸、河谷闊葉林以及散生有老林樹的林緣灌叢和次生闊葉林,也棲息於農田、路邊和居民點附近的小塊叢林中,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中國為黑龍江以南至遼寧、河北、內蒙古以及黃河流域一帶,遷徙及越冬時普遍見於東部至華南廣大地區。

淮南:天空飄來一團“雲”?原來是它們!每年這個時節都有

鳥類是城市生態環境的風向標

每年秋天,從9月底往後,便有大批灰椋鳥從北方遷徙而來,在淮南夜棲於城市行道法國梧桐樹上,尤以洞山中路新錦江路段為盛。之後數量還在增加,達到好幾萬只,在11月中旬夜棲個體數量達到高峰,12月上中旬成批離開淮南市。

在此期間,每天早晨,灰椋鳥飛離夜棲地,出外覓食。如此巨大的群落集中覓食是災難性的,灰椋鳥可不傻,它們會分為小群分頭覓食,常見的覓食群為七八隻、十幾只到幾十只。直到傍晚,灰椋鳥才分批從覓食地返回夜棲地,最初返回的大都是10-20只的小群,隨機停落在高樹頂部。之後,較大數量的椋鳥群到達,常為幾十至幾百只,仍然聚集在高樹的頂部,此時,有些高樹上停落的鳥群開始起飛,其他鳥群響應,在夜棲地及附近的上空盤旋,停落後再次起飛,經幾次反覆,最後,幾百至幾千只灰椋鳥成群返回,回來的灰椋鳥不斷起飛、盤旋,此時,大群飛翔的情景甚為壯觀,最後全部歸入夜棲樹上。

陳錦雲分析,灰椋鳥喜歡集群,秋冬季節較冷,更易集成大群。灰椋鳥膽小,集群容易壯膽,城市行道成片的高樹同時也滿足了集群的需要。動物在冬天集群,可能是為了提高捕食機會,或是避免被天敵捕食,或是改變微氣候,數目如此之大的灰椋鳥夜棲群或許具有以上意義。

研究資料表明,灰椋鳥主要以昆蟲為食,秋冬季則主要以植物果實和種子為主,常取食香樟、苦楝、女貞、烏桕、重陽木等植物的果實。隨著天寒樹木凋零,果實隨之掉落,灰椋鳥的食物也慢慢減少,這也是冬季裡灰椋鳥離開城市的緣由之一。

陳錦雲強調,由於灰椋鳥嗜吃昆蟲,在抑制害蟲發生、保護植物方面具有很大意義,應注意保護,其保護級別為國家“三有”保護鳥類,即有益的、有重要經濟價值、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鳥類作為環境的指示物種,從觀察情況看,近年來,淮南市的鳥類不管在種類上、還是數量上逐漸增加了不少,這也表明城市的生態環境得到一定的改善。綠樹多了,鳥類受到保護,它們自然會選擇來這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