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二战兵器全集|抗美援朝影片中常见的苏联德普式(DP)28型轻机枪

二战兵器全集|抗美援朝影片中常见的苏联德普式(DP)28型轻机枪

苏联红军早期的制式重机枪是仿马克沁的马克西姆M1910式重机枪,但新的战斗条件要求提高轻机枪的机动能力,因为轻机枪应配置在前沿战壕中,为进攻提供火力支援,轻机枪必须像步枪一样可以任何姿态(卧姿、跪姿、立姿、行进间端枪或夹持)射击,并可突然开火,以猛烈的点射或连发打击敌人。

二战兵器全集|抗美援朝影片中常见的苏联德普式(DP)28型轻机枪

马克西姆M1910式重机枪

1923年杰格佳廖夫自告奋勇承担轻机枪的研制任务,开始时红军总军械部并不支持他,因为他们认为重机枪才是起主导作用的火力支援武器。

1924年7月22日,以古比雪夫为首的苏联工农红军轻武器委员会对杰格佳廖夫的轻机枪进行评审测试,结论是:“杰格佳廖夫同志的新型轻机枪具有出色独特设计思想,机构动作可靠,战斗射速高,使用操作特别简便”。

杰格佳廖夫后来想办法邀请当时的苏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伏龙芝到厂视察,这次视察意义重大,伏龙芝经过了解认为此枪对红军很重要,指示相关部门确保新枪研制进度。此后形势大变,总军械部大开绿灯,1926年,新枪研制成功。

二战兵器全集|抗美援朝影片中常见的苏联德普式(DP)28型轻机枪

该枪为导气式枪机,双卡片闭锁方式,弹盘供弹,只能连发,发射7.92×54毫米大威力有底缘步枪弹,表尺射程1500米,战斗射速80发每分钟。

1927年12月21日,经过寒区试验后的该枪被红军选为制式装备,型号简称“德普”,意思是“杰格佳廖夫步兵用机枪”。该枪优良的战术技术性能很快引起了西欧和美国的注意,杰式也被他们誉为“俄国的马克沁”。

二战兵器全集|抗美援朝影片中常见的苏联德普式(DP)28型轻机枪

1944年,轻机枪采用中间威力枪弹提上了议事日程。通过靶场测试,在800米距离上,7.62毫米M43中间威力枪弹的侵彻力和散布精度都比较理想。根据战争经验,苏联军事专家和技术专家认为800米射程对轻机枪而言足够了,使用中间威力枪弹显而易见的优点是:重量减轻,尺寸较小,战斗射速高,携弹量增多。

二战兵器全集|抗美援朝影片中常见的苏联德普式(DP)28型轻机枪

杰格佳廖夫针对M43枪弹设计的轻机枪最终被选定为苏军制式轻机枪,该枪全长1037毫米,枪重7.4公斤,战斗射速150发/分钟,表尺射程1000米,不需更换枪管,理由是更换枪管射手就必定多带一根备份枪管,而且结构复杂,可靠性低,实战经验证明轻机枪在战斗中发射方式主要为短点射,枪管一般不会灼热到需要更换的程度,少带一根备份枪管意味着机枪手负荷减轻,由于采用了中间威力型枪弹,带一个基数(300发)M43比M1908弹轻2公斤。

二战兵器全集|抗美援朝影片中常见的苏联德普式(DP)28型轻机枪

参数

型号:DP-28轻机枪

口径:7.62毫米

枪长:1270毫米

枪管长:604毫米

枪重:9.12公斤

枪口初速:840米/秒

有效射程:800米

射速:500到600发/分钟

供弹:47发弹盘


《二战兵器全集》系列如需分门别类系统查询,可关注同账户名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