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豬病了,越治越死,是誤診了嗎?

點擊上方關注按鈕,關注【雨譯】,私信我,回覆“在”,獲取終生養殖技術指導,聊管理,看養殖,論行情,一起暢談養殖天下事!

近年來,慢性型、隱性型、溫和型傳染病逐年增加,公豬、母豬、種豬、豬幼崽、保育豬和育肥豬等均可感染,母豬一旦感染疾病常出現流產、死產、產下體質較弱的幼崽和仔豬震顫等,豬崽多表現為生長緩慢、僵豬、免疫耐受等,雖然,養豬業制定了一些疾病預防控制措施,但防治效果不理想,豬病的頻發和治療無效,阻礙了我國生豬產業的發展。因此,對於豬病治療無效的原因我們必須進行科學分析,只有找到真正原因我們才能採取針對性措施予以解決。

豬病了,越治越死,是誤診了嗎?

1、藥效較差

養豬場發生疾病時,臨床表現為飲水較少,採食量下降,通常條件下,管理人員會按照藥物使用說明書上標明的劑量拌入飼料或加水投藥,這樣的治療方式通常效果不明顯,主要是因為不能攝取足量有效的藥物劑量,如果使用的藥物本身還具有臭味或苦味等,那麼在豬生病的特殊時期,一定會影響藥物的攝取量,導致豬體內的藥物劑量達不到治療濃度,最終治療效果不理想。另外,由於養殖人員對原粉和自己配制飼料的過度依賴,長期食用會對豬的胃黏膜、肝臟和腎臟產生損傷,造成營養攝入不足,自身代謝下降及豬群處於亞健康狀態,此時若在管理和環境任何一個方面遇到問題,以及應激因素的作用下,會特別容易感染各種疾病,最終治療無效。

2、溫和型病例增多

隨著養豬規模和環境的變化,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非典型病例。例如,口蹄疫的流行病學、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等與過去差別較大。過去,口蹄疫一般發生在秋季,冬季病情加劇,春季病情好轉,夏季基本不發病。然而,現在確是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病。另外,原來不被重視的傳染病發病率逐漸增加,例如,豬水腫病和豬黴形體肺炎較為常見。因此,如果防控疫病只考慮豬瘟、豬丹毒和豬肺疫,那麼就無法確切診斷,可能治療無效。

3、專家誤診

由於時間和距離的限制,一些豬病專家在趕到豬場後,大多見到的都是發病豬的中後期表現,很難觀察到免疫失敗、飲水不足和通風不良等環境因素,專家根據臨床表現,進行病原分析,沒有調查相關流行病學的發病規律,分析結果過於片面,缺乏真實性,但是,養豬場管理者過分相信專家的權威性,採取不合理的治療措施,最終治療必然無效。

4、豬場管理混亂

豬場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相應的配套設施並不完善,豬場設備落後,豬舍設計不合理,母豬和保育豬同在一個豬欄,外加管理人員粗暴對待豬群,這不但不利於環境衛生的管理,而且豬群易產生外源應激和內源應激。在管理粗放、環境衛生較差和外部應激、內部應激刺激下生活的豬群,感染疾病的機會較大。

養豬場在生豬市場價格不理想的情況下,為了節省開支,不及時用藥,錯過了最佳用藥時間,還有一些養豬場在病情好轉之後就停止用藥,這兩種情況的結果往往都是治療無效。實際上,任何一種藥物都有1個半衰期,當藥物濃度降低到不能殺死病原微生物的時候應該補充藥物,否則,病原微生物在藥物濃度較低的情況下繼續繁殖生長,逐漸產生耐藥性,有些還會產生變異,增加了今後治療的難度係數。

6、濫用抗生素和激素

目前,豬場發病不是單純的一種或二種病,通常是一起感染幾種疾病。因此,在選擇治療藥物的過程中,應對症用藥,並配以敏感抗生素。有的獸醫專業水平不高,不清楚病原體,不同的病原菌對藥物的敏感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果根據個人主觀想法隨意搭配注射藥物,治療效果往往適得其反。一些獸醫治療心切,隨意增加用藥劑量和抗生素,對其不敏感的病原菌不但不能被消滅,而且會產生一定的耐藥性,將會增大豬病治療的難度係數。大劑量使用激素類藥物在豬場中也較為常見,任何藥物都有其使用的標準劑量,實際生活中,治療人員常常主觀臆斷,胡亂搭配或者隨意增加用藥劑量,這些都會導致治療無效的結果。

如果您有更多養殖問題,點擊這裡,可以隨時聯繫我,一次諮詢,終生免費技術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