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老父亲抱着儿子一起跳楼:不会沟通只会让事情恶化


老父亲抱着儿子一起跳楼:不会沟通只会让事情恶化


1

今年7月,在扬州检察院,检察官对着一个中年人说: 建议你重新审视自身平时在处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方面的态度和方式。问问自己,呵斥孩子到底是因为爱孩子,还是自己缺乏管理情绪和有效沟通的能力?”

原来中年人叫老李,他有个读初中的儿子,名叫小李,那天他抱着儿子一起从二楼跳了下去。

原来小李平时爱玩手机,那天老李下班之后就喝了点酒,而他的老婆看见孩子一直玩玩,就对着老李抱怨孩子玩手机时间太长了。

老李让孩子去洗澡,但是孩子一直磨磨蹭蹭,最后孩子准备起来拿衣服的时候,被老李以为小李要离家出走。

老李动手打小李,不甘被打的小李就还手,酒精上头又气上心头的老李一下就抱着小李从二楼跳了下去。

缺乏有效沟通的两人,一步步将事情激化了起来,父亲老李没有控制住情绪,对孩子用命令式的语言说话。初中生小李,则是对父母的话语置若未闻。

父亲暴力说话,孩子冷暴力应对。这样的沟通方式是无效的,才会将事情激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在发展心理学上有个参照性沟通,当沟通失败的话,应该归咎于听者。

而在这次事件中,两人的沟通失败,原因在于孩子没有学会如何听取家长的话。

近日人民日报微博发出了一则微博,让孩子聪明的捷径:是有效交谈。

什么样的孩子才叫聪明?早走路,早说话,或是能在2到3岁的时候背诵大量的古诗?都不是,是有效交谈。

让孩子学会倾听能力,可以让孩子懂得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更加的懂得自省。改过自身的错误。

可是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老父亲抱着儿子一起跳楼:不会沟通只会让事情恶化


2

懂得听比直接说更重要。

近日陪着孩子在看《窗边的小豆豆》,书中的小豆豆上的一年级真的很让人羡慕。

幼年的小豆豆是个小话痨,同时也是疑问特别多的孩子,就算被老师罚站,也有一堆的问题等着老师。

而当小豆豆来到巴学园时,校长小林先生认真的听小豆豆说了4个小时的话。

从这时候,小豆豆下定决心要跟小林先生成为好朋友。而当小豆豆头上带着一个美丽的蝴蝶结时上学时。

小林先生一脸苦逼的询问小豆豆,蝴蝶结哪里来的?

小豆豆告知小林先生,蝴蝶结是阿姨赠送,是外国货。

小林先生一脸恍然大悟说道:昨天没代见你的蝴蝶结漂亮,一直缠着要,我找遍自由之丘的蝴蝶结店,也找不到原来是外国货。

接着先生对小豆豆说 :小豆豆,美代总是吵着要这样的蝴蝶结,你上学的时候,可不可以不戴这个蝴蝶结呢?如果这样,就太谢谢你了,实在对不起,拜托了。

小豆豆想想,决定答应小林先生的要求,毕竟此时的先生不像校长,而是一个被女儿缠得很无奈,又买不到蝴蝶结的爸爸,还是挺可怜的。

小林先生就像朋友一样跟小豆豆商量,给与了小豆豆足够的尊重。同时又将自己的述求完美的让小豆豆听到了。

从小林先生足足听了小豆豆说话4个小时开始,小豆豆便将这个事情映入心底,一步步潜移默化,学会了倾听。

懂得倾听的孩子,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更懂得体贴他人。


老父亲抱着儿子一起跳楼:不会沟通只会让事情恶化


3

暴力沟通会让孩子闭上心门,不乐意开口

前几天,我从公司去孩子的学校接孩子放学,刚走出办公室的园区,就在路边看见一个妈妈对着一个6岁多的小男生骂骂咧咧:嘴巴给你是干嘛用的?是用来说的。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还是不懂得告诉我,你要干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要干嘛?

孩子满脸委屈一声不吭,眼泪默默得往下掉。右手环住左手的模样,看的我好是心疼。

心疼孩子一声不吭,不肯跟妈妈说话,同时也心疼妈妈,想跟孩子沟通,但是找不到方法让孩子说话,而长期这样打骂孩子,孩子长大之后会丢失语言功能。

今年在我手底下有个同事,刚接触的时候他一句话都不爱说。公司的同事都说他,真的存在感太低,成为透明人了。

而在跟他接触的过程中,我问他,是不是你不爱说话,你爸妈会一直骂你?

他说,恰恰相反,是爸妈一直骂,所以更不爱说话了。

爸妈长期的责骂,孩子长期的沉默,让父子的关系一直都僵硬着,回去晚了就不停的怪他吵到他们睡觉了。

这样的家庭让孩子不曾感受到温暖,而是处处都是责备,家长越是责备,孩子越是不乐意说话,久而久之缺乏沟通能力的孩子在社会中会处处碰壁。


老父亲抱着儿子一起跳楼:不会沟通只会让事情恶化

4

可以这样打开孩子的心扉

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的是拿出耐心,不断的去改善跟孩子之间的关系。那么要做到有效沟通,需要的是以下几点。

1. 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语,同时也在教会孩子懂得倾听。

在阅读《海蒂》这本书的时候书中克拉拉的奶奶因为海蒂一直学不会读书而跟海蒂聊天,她先听海蒂说,是羊倌儿皮特告诉了海蒂,那些字母在他眼里是无法学会的东西。

但是克拉拉的奶奶很坚定的告诉海蒂,要相信我,你一定会学会读书的。

而海蒂也因为相信了克拉拉奶奶的话,在牧师已经放弃教她的时候,她反而开始学会了。

当你懂得倾听孩子的话语,同时也是在让孩子懂得倾听。

懂得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唯有认真沟通,才能将对话事情完美的解决。

2. 共情的力量是强大的。

近期阅读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 ,作者阿尔法黛说,当年孩子不开心的感受遭到否认或忽视时,通常会变得更加难过。

有时候孩子知识想让你了解他们的感受,这样倾听他们就会有效果。

书中举了个例子:孩子告诉爸爸老师分发了一块泥巴,他使用泥巴捏了一只兔子, 可是兔子掉到地板上,把兔子的耳朵都给摔碎了。现在他的兔子只有一只耳朵了。

爸爸简单的回答了个噢。孩子接着说:我试着用胶水把耳朵粘上,但还是往下掉。爸爸说:那你一定很失望。我敢说,你一定希望自己说一句咒语,兔子就能长出一只新耳朵。

爸爸使用幻想的方式,满足了孩子的想要修复孩子的小愿望,让孩子懂得,你明白他的感受,从而让孩子更加肯跟你聊天。

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始终明白孩子的感受,没有说两句话就冷场,从而引导了孩子说出了他的感受,他的做法,他的想法。

懂得共情,才能让你与孩子的距离更加接近。才能更好的明白孩子的想法,才能更好的跟孩子聊天。

3. 跟孩子说话要懂得适可而止。

李玫瑾教授曾经在一场演讲上说过:面对孩子,你不能喋喋不休,告诉孩子你该怎样做,你要如何如何去做。

因为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你很烦,他们不想跟你们说话。最好的方法是把嘴巴闭上。

当孩子告诉你一件事的时候,你只要说出你的看法就好了,孩子会把你的话,记心间。如果说话太多,孩子会自动屏蔽你的话。

下次遇见事情,他们就不乐意跟你分享了,不会想去告诉你,他到底做了什么。

给与孩子意见,不能将事情说得太白,要让孩子去自行思考,明白你的意思,他们自然而然会按照你说的去做。


老父亲抱着儿子一起跳楼:不会沟通只会让事情恶化

5

赫兹里特曾经说过:谈话的艺术是听和被听的艺术。

有效的沟通是双向的,倾听和诉说。跟孩子沟通也是如此,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诉求,当你在诉求时,也需要克制住脾气让孩子听进去。

而不是喋喋不休让孩子堵上耳朵,从而关闭了沟通的大门。与至于一件事不断的将矛盾上升,最后无法控制。

跟孩子沟通就要先倾听孩子的需求,不用着急给与孩子建议,但是要明白孩子的感受,而给与建议的话,只要短短的几句话就够了,不需要长话连篇。

明白孩子的感受,足以让孩子感激你。就像李玫瑾教授说的,当孩子越来越大,就该闭上嘴巴,偶尔给与几句话,让孩子自行去判断是非对错。

跟孩子聊天是件技术活,只有不断的去尝试,不断的是去做到,不断的去改变,才能打开孩子的嘴巴。

让孩子乐意跟你聊天,让孩子对你敞开心扉,做一件事时会跟家长商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