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退休后,教师的退休金和职称挂钩合理吗?

手机用户63895001342


很多教师对职称制度有一些意见,认为教师职称制度不合理,限制了很多优秀教师的发展,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过,根据我国现行的教师工资制度,可能把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是较为合理的一种方案了。

在我们国家的机关事业单位中,我们只有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三类区分。

教师不是体力劳动者,肯定不能按照工人来进行管理。也不是管理人员,所以只能走专业技术人员路线。从80年代开始,教师的工资走的就是职称路线了。不过当时的工资还是非常低的,只有五六十元,80年代中期,在火车站当搬运工甚至能挣到三四十元每天,可以想象当时教师的工资水平之低。

现在的搬运工可能加班加点一个月也就能跟教师的工资持平了吧,绝对不可能挣到教师的十多倍工资了。

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升职务,是人生职业规划的一种发展方式。有初级职称到高级职称,可能需要努力二三十年,有的人甚至直到退休也评不到高级职称。

我们国家一直在宣扬素质教育,杜绝培养只会考试的学生。因此,在职称评审中也贯彻了这一点。我们的职称数量有比例关系,高级教师数量就那么些,可是主要还是死板僵化,无法动态管理。也就导致了大家的意见。

国家在很多文件中,也提出要增加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数量。不再实行一个学校职称总额控制,而是实施一个县域甚至一个地区总额控制,1到4级的职称直接由国家总量控制。

2018年1月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要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的岗位比例。

这样我们很多人退休后的工资就会高一些。

关于我们的退休工资跟退休时的职称关系合不合理?

这个问题当然是比较合理的,毕竟人努力一辈子,是为了什么?如果不考虑人的专业素养、能力贡献,退休之后所有人的退休待遇都一样,那是以前的大锅饭思维了。我们的职称相当于管理上的级别。从建国之初,一直到现在,从来就没有过不分级别高低,退休工资都一样的道理。

2014年10月,我们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教师都开始交纳保险。养老保险的制度贯彻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思想。


而只要我们的职称越高,缴费工资越高,相对退休待遇就越高。

不过相对而言,我们新的退休制度,兼具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未来中低的教师退休待遇虽然赶不上高职称的退休教师,但是差距会越来越小的。


暖心人社


我觉得合理!

其实不要把教师做个单独的群体挑出来,每一个行业退休之后领的退休金与本人的职称挂钩都合理!

职称是什么?是一个对在职时的水平,能力,薪酬,贡献能各方面的综合评价,例如,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人岗位等等。我们国家现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在职的时候是根据你的职称定薪酬,而也根据你的薪酬定养老保险的基数,即多缴多得,少缴少得,退休之后的差距也是因此而形成。

那些说不合理都是因为退休之后收入有区别造成的。

社会上各种行业都有,为什么上学的时候不好好学习?为什么不上好大学?为什么不选个好工作?即使自主创业也可以交最低基数的300%对不?这就体显了多缴多得少缴少得的道理。

人生其实挺不容易的啊!努力和上进应从娃娃抓起,读书无用论是曾经了,一个健康的人生也和一个小齿轮一样一扣一扣咬着劲往前走,走到老的时候,不能干了,就什么也不缺了。

为了老有所依,还是应该从年轻的时候做起,该考的考,该挣的挣,牢骚和不满不起作用,好好培养儿孙那才是退休之后该做的事。


lz馨雨


个人认为合理,并提出如下建议:

视同缴费期间的缴费指数锁定2014年的职称级别,分别是:。

(1)初级职称及以下的缴费指数按1.0计算;

(2)中级职称10级、9级、8级的缴费指数按对应的1.3、1.4、1.5计算;

(3)副高级职称7级、6级、5级的缴费指数按对应的1.7、1.9、2.1计算;

(4)正高级职称4级、3级、2级、1级分别按2.4、2.6、2.8、3.0的缴费指数计算;

(5)2014年10月以后的缴费指数按实际缴费指数计算;

(6)将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调整为: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x平均缴费指数x工龄x1% 。


yKZ


教师作为事业单位中一个比较大的群体,其退休金的发放跟其他事业单位是一致的,并且教师都是按专业技术人员评职称,在岗时也按职称拿工资。但退休金发放跟教师的职称挂钩是不是合理呢?相信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职称高的教师希望退休金跟职称挂钩,而低职称退休人员希望退休金跟职称脱钩。教师的退休金和职称挂钩是不合理的,因此已经改革了,现在教师退休金与职称无关了。

一、我国教师退休金发放的现状。2014年以前,我国实际上还是沿用以前老的这种退休金的政策,他都是根据自己的基本工资,包括年限工资等综合起来来计算这个退休工资,他是跟职称挂钩的。因此出现同一年退休人员,高级职称比中级职称工资高很多的情况。

2014年10月,我们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教师都开始交纳保险。养老保险的制度贯彻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思想。而对于2014年以前参加工作的教师,你2014年之前的工龄,是视同已经缴费年限,这也会考虑你这个职称工资的。

2014年缴纳养老保险以后,你的退休金跟你的缴费年限、缴费金额有关,跟你的职称不再钩。

二、现在高职称的教师的退休金比低职称的教师还是要高的。虽说退休不再与职称挂钩,但职称还是会影响退休金。因为在职时,高职称教师的工资基数高,自已所扣除的养老金(工资基数的8%)和职业年金(工资基数的4%)多,而单位也是按教师工资基数一定比例帮你交养老金(20%)和职业年金(8%)。这样到退休时,高职称的教师已缴金额比低职称的教师要高不少,体现在退休金上肯定也会高不少,但总的来说比2014年前职称对退休工资的影响要少很多。

三、现在的退休政策是非常合理的。因为高职称的教师退休后与低职称教师都不再工作,不再创造价值,所以退休后退休金跟职称脱钩是合理的。之所以还会有差异,也是因为高职称教师在岗时做的贡献更大,扣的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更多。要想有更高的收入,那还是在岗时要积极努力工作,争取评上高职称,才能有更高待遇。

其实我们在质疑退休金跟职称挂钩是不是合理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想想,那些职务比较高的人员退休待遇为什么也比较高呢?这是不是合理的呢?

个人的一点看法,你们觉得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良心老师


世界上许多事情都不是一句简单的合不合理就说得清楚的。有些事情既然存在就必定有他的合理之处。

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就教师职称而言,从员级、初级、中级到高级,那可是每一个教师靠自己的学识、能力一步一个脚印打拼出来的。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教师职称是按比例配置的,特别是要被评聘上中、高级职称更是难上加难。一个教师为之打拼了一辈子而得来的职称,不但是其本人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荣耀。当你评聘上了某个职称,你就可以享受与之相匹配的岗位和薪级工资。

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每个人的缴费工资就是你本人的综合工资,也就是说,你评聘了什么级别的职称,就会享受什么样的工资待遇,也就会缴纳什么金额的社保费用。

从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可以了解到,你退休时养老金的多少与你本人的缴费年限、缴费工资、缴费基数等因素密切相关。养老保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鼓励多缴费、缴长费,多缴多得,长缴多领。

由此可见,教师虽然退休了,其退休后所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仍然与他在职时的职称密不可分。换句话说,一旦拥有,将受用终身。教师退休后还与职称挂钩合理吗?我想此刻题主心里应该巳经有答案了吧!


叶公来帮忙


任何事情,有因必有果,为什么退休了有退休金,因为你是教师,如果你是农民就没有退休这一说,教师的退休金的计算是依据退休之前的薪酬待遇计算的,退休之前的待遇高,退休后也高,这没有什么不对,这样的制度才能激励在职人员不断的进步,如果退休了,把一辈子的个人“业绩”都归零了,这才是本末倒置,从某种意义上说,退休金是对你“工作了一辈子”的一种“奖励”工作期间越优秀,退休待遇越高,这合情合理,如果退休金人人一样多,那就是鼓励在职人员混日子等死,完全不符合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题主提这样的问题,可能本身的职称不高吧😄请以平常心看待退休金,只要身体好,活到120岁,你拿的退休金保证比任何人多。祝题主心想事成,全家幸福。


风轻云淡102


当然是合理的。国家鼓励提倡人们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工作能力服务能力,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退休金和职称挂钩也是起现了国家对某一个人在职时工作成绩和为社会做出贡献大小的一个肯定,这也是促进和鼓励在职人员不断学习的方法之一,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鼓励人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强国富民基础性战略性的一个举措,如不如此,谁还愿上大学,谁还愿搞科研,工作单位成了混日子的场所,国家也不可能养一群混日子的赖汉。換一个角度来看,你让科学家和一个普通人退休后拿一样的钱你觉得合理吗?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是不同的,几亿中国人为什么没有搞成原子弹,在以钱学森为首的数名科学家的努力下,仅数年时间我国的核技术事业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尽管我们绝大多数人不是科学家,但道理是相通的。国家除了对在职人员工资和退休人员退休金与职称挂钩起现一个人对社会贡献大小以外,还对对国家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专家学者终生发放国务院特殊津贴,对获得不同级别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按基本工资的1O%到15%终生奖励发放退休金。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还认为也不合理吗?如果取消职称搞平均分配,那么,赖汉就成了老师的代名词,科学家专家教授就成了不齿于人类的傻瓜蛋,极力主张取消职称的人都是职称较低的,一部分是对现行职称评定不满意又无耐者,另一部分正是那种不求上进,不学习不努力混日子的人。


用户4420290384842


题主在问题描述中说,既然所有的人都退休了,只是养老,退休金还真的有必要和职称挂钩吗?

确实所有的人都是养老,有的人养老金可以达到七八千元,有的人养老金却只有一两千元,甚至还有的人连基本的生活就不能够保障。

退休金与职称挂钩,的确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差距。不仅让老师在工作的时候感到不公平,并且在退休了之后,也感到十分的公不公平,毕竟大家都是忙碌了一辈子,都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美好年华。

其实,这个问题是关于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不妨反过来想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所有的人退休金都一样,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呢?

人是具有能动性的,都会对政策作出相应的反应。如果说退休了之后所有人的退休金都是一样的,那么很有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当人们接近退休的时候,他也不用担心自己会被辞退,那么如果是60岁退休,那么很有可能他从55岁开始就不再认真工作了,毕竟退休了之后,退休金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更何况在很多中小学中,教师的职称评定是有名额的,一般想要评上高级甚至中级职称,难度都是比较大的。如果老师在评上职称之后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那么很有可能老师会通过其他途径来收回自己的投入。

比如说,有的老师就会觉得既然自己的职称已经评上了,那么还不如在外面找个兼职,在外面好好教,在学校里面随便教一下。

这种极端的平均主义,肯定会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最后会让所有的老师的效率都变得非常低下,老师之间会相互推诿扯皮。

其实真正不合理的地方,并不是说老师的退休金不能和职称挂钩,还是在于职称的评定是否合理,能否让每个老师在职称评定上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不过在实际的职称评定,由于每年都有名额的限制,并不是按照老师的比例来进行动态的分配,所以最后造成的结果是职称评定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规定,甚至会有暗箱操作,最后让老师的工资水平并不能够真实的反映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实际的付出。

从2014年开始,事业单位也纳入到统一的养老金保障体系中。有人预测,估计到2022年会逐步的取消教师的职称评定制度,改为绩效工资,虽然现在绩效工资也有很多问题。

不过不论采用哪种计算退休金的办法,老师的退休金都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一样。不同的老师的退休金还是会有很大的差距。

其实,要想缩小教师工资之间的不平等,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其次才是现在教育部所提倡的“托低限高”措施。

你是怎么看待老师的退休金制度呢?


升学与考试


楼主你好,我们国家从2014年开始,才实行这个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这样一个政策。

所以在2014年以前,实际上还是沿用以前老的这种退休金的政策,因为这个事业单位人员包括公务员单位退休的人,他都是根据自己的职务工资,包括年限工资等综合起来来计算这个退休工资。

所以楼主作为一个中人的话,是不会影响你在2014年之前的一些工龄,也就说2014年之前的工龄,完全会考虑你这个职称工资的,但是2014年缴纳养老保险开始,养老保险本身他不是不体现这个职称工资在里面的,所以说2014年以后就没有这个职称工资了。

实际上这是非常合理的,因为本身他事业单位人员就沿用这样一个政策,所以这也就是很多人愿意考这个公务员单位,和事业编制单位的一个原因吧。


社保小达人


合理!太合理了!职称并不是表明一个人职位高低,而是表明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对社会贡献大小、一个人不懈努力所达到的高度!如果解除退休后职称待遇,谁还会努力奋斗呢?职称高的人在任期间工资收入也相对较高,因此交的社保费用也高,退休后理应得到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