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论"百病皆生于气"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寒则气收,炅则气泄,九气不同,何病之生?---《素问

·举痛论》

论

如何理解"百病皆生于气"?

洑晓哲:"百病皆生于气"出自《素问·举痛论》,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疾病的病因:"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论述了情志失调致病;"寒则气收"、"炅则气泄"论述了寒热邪气致病;"劳则气耗"论述了劳逸致病。多种致病因素均可引起脏腑气机失常、气血运行紊乱,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


情志是影响气机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情志变化对气机运行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怒则气上",因肝在志为怒,怒则肝气上逆,血随气升,故可致呕血;"喜则气缓",因心在志为喜,喜则心气畅达,营卫通利,但如果是大喜,心气涣散,所谓"大喜坠阳",可见于冠心病因大喜诱发心肌梗死者。"悲则气消",因肺在志为悲,过度悲忧,则心系急,肺体受伤,上焦不通,气郁化热而伤气,则为气消。

"思则气结",脾主思,忧思太过,最容易伤脾,心神凝滞,即可致气机阻结,即气结。"恐则气下",恐伤肾,恐惧太过,则精不上奉,气机下行,可见小腹胀满,二便失禁等。"惊则气乱",大惊则心神不宁,气机逆乱,可表现为惊悸,甚至神识狂乱、厥脱危症。

论

其次,寒热对气机的影响,这里主要指外感寒热邪气。"寒则气收",外感风寒之邪,则腠理致密,荣卫不通,气机不能外达,从而出现恶寒、无汗、身痛等症。"炅则气泄",外感风热之邪,则腠理疏松,营卫之气通畅而汗出,气随汗出,则为气泄;此外,内伤寒热也可出现类似的症状表现。阳气不足,或阴盛阳衰,寒邪内生,阻滞经络,气血运行受阻,出现四肢厥冷、关节疼痛等症里热亢盛,或阴虚火旺,热邪迫津外出,亦能出现自汗或盗汗的症状。


劳逸致病也是影响气机的因素之一,本篇重点论述过劳致病。"劳则气耗",过度劳累,"阳气者,烦劳则张",气机运行加快,消耗气血,一身之气均为之耗散,则可出现喘息、汗出的症状,甚至可出现气脱之症。


由此可知,"百病皆生于气"的含义是多方面的:首先,气机运行方式较为复杂,无论内伤外感,多种因素均可导致气机失调;其次,气机运行失常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诸多疾病的病机中也存在气机失调的因素。因此,气机在中医学病因病机中有重要地位,临床治疗中应当重视调节气机。

论

肝在志为怒,怒则肝气上逆,血随气升,故可致呕血;怒则肝气横逆,克伐脾土,故可致飧泄。临床上,可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白芍、牡蛎、三七粉,治呕血,应重视平肝逆;可用白术芍药散加乌梅炭、牡蛎等,治痛泻,应重视抑肝、柔肝、敛肝。对于《灵枢•脏腑邪气病形篇》所论"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即气滞胁痛,方可用四逆散、血府逐瘀汤加减。至于《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论大怒致厥,"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怒则气上,血随气逆,常见于高血压脑病等,方可用羚羊钩藤汤送服安宫牛黄丸等,以平肝降逆、潜阳熄风。

论


心在志为喜,喜则心气畅达,营卫通利,故可使气血和缓,一般说有利于健康。但如果是大喜,兴奋太过,心气涣散,也可致病。所谓"大喜坠阳",即可见于冠心病者,因大喜诱发心肌梗死致死者,临床颇为多见。《灵枢•本神篇》所论"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也类于此。至于《灵枢•癫狂篇》所论"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喜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认为大喜过度,神散不藏,神明逆乱,可见发狂,方可用《伤寒论》桂枝加龙骨牡蛎救逆汤加味。

肺在志为悲,过度悲忧,则心系急,肺体受伤,上焦不通,气郁化热而伤气,则为气消。如肺结核,多发生于青年性格悲观多忧思者,常表现为阴虚火旺以致气阴两虚,方可用百合固金汤、保真汤等。但由于肝主情志,《内经》也曾论及悲哀伤肝。《灵枢•本神篇》所论"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实际上是肝肾精血俱损,治当肝肾同治,方可用暖肝煎合五子衍宗丸化裁。曾用柴胡桂枝干姜汤,配合五子衍宗丸,治疗一40岁男士,口苦咽干,头晕心悸,失眠多梦,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腹痛阴缩,应手而效。

论

脾主思,忧思太过,最容易伤脾,心神凝滞,即可致气机阻结,即气结。可见于抑郁症和神经衰弱者,常可表现为气郁脾虚,治当健脾解郁,方可用逍遥丸、半夏厚朴汤加减。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所论"忧愁恐惧则伤心",《灵枢•本神篇》所论"脾,忧愁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梚乱,四肢不举","心,忧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认为忧愁可以伤心脾,进而出现恐惧,注意力涣散,四肢不举等,治当重视养心脾,方可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加减。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小儿多动症,常用归脾汤、二陈汤、温胆汤、小柴胡汤等方,皆有效验。

论

恐伤肾,恐惧太过,则精不上奉,气机下行,可见小腹胀满,以致二便失禁等。可见于部分神经衰弱和性功能障碍者,常可表现为肾精不足、脾虚气陷,或脾肾两虚,治疗当补肾填精、益气升陷,方可用金锁固精丸、补中益气汤加减。或配合五子衍宗丸、肾气丸等。至于《素问•经脉别论》所论"有所惊恐,喘出于肺"、"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指出恐惧可伤肺肾、肝肾,治当补肺肾,或补肝肾。

论

惊也是七情之一,大惊则心神不宁,可导致气机逆乱,可表现为惊悸,甚至发生神识狂乱、厥脱危症。可表现为心肾不足、气机逆乱,治当养心补肾、安神定志,方可用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加减。一般应注意采用收敛、镇摄之药,药如龙骨、牡蛎、磁石、山茱萸、五味子、白芍、乌梅等。至于《素问•血气形志篇》所谓"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等,指出反复遭遇惊恐,可能变生麻木不仁,可见于急性脑血管病变,治当平肝、敛肝,活血通络,方可用平肝熄风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至于妇女妊娠期间,遇大惊,则可能影响到胎儿正常发育,导致所谓"巅疾",即现代医学的癫痫之类。所以,妇女妊娠期间,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胎儿正常发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