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菜市場賣魚小夥,剔魚骨走紅,顧客:我們買的不是魚,是技術

菜市場賣魚小夥 ,剔魚骨走紅,顧客:我們買的不是魚,是技術!

春節過去已經兩個多月,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絲毫沒有影響到全國人民對美食的憧憬和嚮往。趁著宅在家裡抗擊疫情的時間,在家裡研究出了不少誘人的美食,這其中魚的吃法也是花樣多多。

菜市場賣魚小夥,剔魚骨走紅,顧客:我們買的不是魚,是技術

很多人都曬出過自己和家人吃飯時的美食大宴,幾乎餐桌上都有一條豪華誘人的魚,在中國的老話裡,魚象徵著富貴、吉祥、幸運等美好的寓意。然而,對於這種完整的一條魚對於很多人來說,吃起來也是一件很頭疼的事兒,因為有太多刺兒!很多朋友雖然喜歡吃魚,但買回去,一條大魚放在家裡也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我媽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年前買了一條活魚回去,魚挺大的,因為不知道從哪下手一直養著,到現在已經養了兩個多月了,魚都快撐不住了。

菜市場賣魚小夥,剔魚骨走紅,顧客:我們買的不是魚,是技術

生活中不愛吃魚的人很常見,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要挑魚刺,吃起來很不爽。很多高級餐廳裡,為客人剔除魚骨也被列入培訓的範疇。現在不少人也更願意吃沒有魚刺的魚肉,而這位魚丸小夥的技術也”靚“了起來。

菜市場賣魚小夥,剔魚骨走紅,顧客:我們買的不是魚,是技術

不知道小夥兒已經剔了多少條魚骨,但看小夥如今的流暢嫻熟的手法,以及小攤前面排的看不見尾的長隊,就知道他的段位已經離王者不遠了。

菜市場賣魚小夥,剔魚骨走紅,顧客:我們買的不是魚,是技術

手握一把順手的大菜刀,完美的就把魚兩側的魚肉和中間的魚骨分開,重點是還能分毫不差的把魚骨上貼著的兩片魚裡脊完整的切下來,十幾斤大的一條魚同樣不在話下。

菜市場賣魚小夥,剔魚骨走紅,顧客:我們買的不是魚,是技術

剔掉了主魚骨,開始剔魚肉中的零散魚刺,首先是去除魚肋骨,小夥手裡的菜刀在一些部位一劃、一切整排肋骨完美剔除。魚兩側的那些小刺,一直是多年來困擾大家的問題,當看著小夥準確無誤的找到他們,並將這些“頑刺”撕出來的時候,那心情是真的很爽呀,任誰看了都想買著吃了。

菜市場賣魚小夥,剔魚骨走紅,顧客:我們買的不是魚,是技術

尤其魚排中的那些小刺,不少吃魚人都栽倒在這些暗刺上,因為被它們卡在喉嚨跑去醫院的人數不勝數。想必他們也沒想到,今天終於被魚丸小哥給收拾了。

菜市場賣魚小夥,剔魚骨走紅,顧客:我們買的不是魚,是技術

還有那兩片扯下來的完整的魚皮,傳出來的聲音是相當的治癒。最終被處理好的大塊魚排一根刺都沒有,甚至連魚尾部分腥味很重的肉都分毫不差的給找出來扔掉了。小哥一連串的神操作讓旁邊等著買魚的顧客忍不住連連稱讚。

菜市場賣魚小夥,剔魚骨走紅,顧客:我們買的不是魚,是技術

魚排切出來後,要煲湯的顧客給切薄片,要炒著吃的顧客給切厚片,最後還會給洗淨加調料拌好,再三強調回家可以直接下鍋,切下來有刺的魚肉處理過後做魚丸,再賣魚丸。現殺現賣的魚,加上體貼入微的服務態度何愁賣不出去魚。

菜市場賣魚小夥,剔魚骨走紅,顧客:我們買的不是魚,是技術

二十一世紀,最讓人害怕的就是那些專心致志做事的人,熬住了孤獨寂寞冷,練就一身硬本領最終藉助發達的網絡一鳴驚人。

關注咖啡小芝士,每天學點小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