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父母的这种“节俭”,能毁掉孩子的格局和眼界,家长却不自知

现在社会,因为一些经济条件上的原因,很多的年轻人会让自己的父母帮忙带孩子,但是老一辈的人都是吃过苦,受过难的。他们会在生活方面特别的节约,每次都会为了几块甚至是几毛钱的东西斤斤计较。勤俭节约一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也别对孩子抠门,不然孩子的格局和眼界都会有所影响。

父母的这种“节俭”,能毁掉孩子的格局和眼界,家长却不自知

案例:

我朋友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情,她们小区有一对退休的老人带着7岁的孙子生活,孩子的父母在外地上班。前几天孩子的父母回来之后却和老人大吵了一架,说是老人没有帮他们带好孩子。

原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老人平时比较节省,看电视时不开灯,即使孩子在的时候也不会轻易地开灯,结果就导致了孩子小小的年纪眼睛视力特别的差。因为这个事情以前夫妻俩就跟老人提醒过,但是老人节俭了一辈子,根本就听不进去劝。

还有老人担心费电,家里的冰箱也不用,每次吃不完的饭又不倒掉,孩子有好几次吃得拉肚子住院,这一点让孩子的父母很是生气。

还有一次孩子的母亲带孩子去买菜,一斤西红柿一块钱,孩子母亲觉得价格合理就打算买上一点回家。正在这时自己的孩子却大声说道:“阿姨你再便宜点呗!前面的都没有这么贵的。”

孩子的母亲当时也没有多想,认为只是开玩笑罢了。可是后来她才发现,这个孩子“财迷”的有点厉害,不管是买什么,他都要和老板讲讲价钱,而且每次都要求老板送一点东西给他。随后她就问孩子,这些都是谁教你的。孩子却说都是和奶奶学的,每次买东西奶奶都会和老板讲价,有的时候会为了几块钱磨蹭好久,奶奶还说能省一点是一点。

后面孩子母亲又发现自己的孩子从来不知道把自己的东西和家里的其他人分享,谁用他的东西就会生气,孩子再这个样子下去,会有朋友吗?

这个孩子一切的行为都是受到了奶奶的影响

父母的这种“节俭”,能毁掉孩子的格局和眼界,家长却不自知

家长过度"节俭"的教育观,能毁掉孩子的格局和眼界。

眼界低的父母永远培养不出境界高的孩子,因为他们永远只会顾忌到自己的三分利益,也从不考虑这样做会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永远在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计较,孩子肯定会有样学样。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能有出息吗?这能毁掉孩子的格局和眼界!

1、孩子会变得小心眼,斤斤计较

家长经常对孩子"节俭",不舍得为孩子多花一分钱,在孩子的观念里就会认为父母就是这么抠门,而孩子也会向父母看齐。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小心眼,斤斤计较,无论对谁都一样,孩子的这种做法会遭到其他同龄孩子的孤立。因此,家长应该对孩子大方一点,别让自己的"节俭"而毁了孩子的价值观。

2、孩子的性格和情商会发生改变

家长对孩子的过分节俭,使得孩子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也会变得抠门,可能在孩子的观念里,父母就是要我抠门,而我就要向父母学习。当孩子的要求没被满足时,孩子的性格和情商就会受到影响,立足于社会时,不论做什么事都会变得畏畏缩缩,做什么都会没底气。

父母的这种“节俭”,能毁掉孩子的格局和眼界,家长却不自知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把“穷”挂在嘴边:

比如每次出门孩子想要某些东西时,就会说太贵了买不起家里没有那条件。家长可知道,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永远低人一等,很多的孩子也会产生自卑孤僻的心理。

家长的正确引导对孩子很重要,对于孩子问关于家庭经济情况的时候,家长要给孩子引导家里为什么有钱或者贫穷,并且告诉孩子,钱都是通过付出汗水才得到的,要懂得勤俭节约,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父母的这种“节俭”,能毁掉孩子的格局和眼界,家长却不自知

节俭并没有错,节俭是一种美德,但是要告诉孩子节俭并不代表自己很穷,只是处事对物的方式不同而已,只要我们的智慧不“贫穷”也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和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父母要教育孩子“人穷志不穷”,面对自己的现状,不是一味的逃避,而是迎难而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要是过于节俭违背其本身的意义时,节俭就会变成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把这样的思想传递给孩子,不仅你的孩子没有大的格局,甚至的子子孙孙都会受这样的思想所影响,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