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滴滴順風車整改進新階段:拒接深夜至凌晨訂單,接單前需人臉識別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楊霄 見習記者丁洋濤

滴滴公司16日午間公佈順風車階段整改措施,備受輿論關注的順風車用戶標籤和車主評價功能全部下線,同時,順風車暫停接受22點-6點期間出發的訂單。車主每次接單前需進行人臉識別,推動全面實名制,最大限度杜絕私換賬號的可能性。

丨下線順風車用戶個性化標籤和車主評論功能

滴滴順風車整改措施中明確指出,合乘雙方的個人信息和頭像將改為僅自己可見,外顯頭像全部為系統默認的虛擬頭像。順風車車主每次接單前必須進行人臉識別,最大限度杜絕私換賬號的可能性。

在繼續評估夜間順風車合乘雙方安全保障可行性的同時,順風車暫停接受22點-6點期間出發的訂單。接單在22點之前但預估服務時間超過22點的訂單,在出發前對合乘雙方進行安全提示。上述整改措施將在順風車業務重新上線前全部完成。

全平臺加速推動全面實名制 對“人車不符”零容忍

據滴滴發佈的公告稱,此輪整改不僅涉及順風車業務線,滴滴全平臺還將零容忍嚴打“人車不符”,加速推動全面實名制。除要求出車司機每天出車前需進行人臉識別外,平臺還將推出有獎舉報人車不符。在保障乘客安全方面,滴滴還將緊急求助功能提升至顯著位置,除原有功能外,乘客還可一鍵撥打110、120、122及平臺安全客服等求助電話。

此外,在平臺上發生的相關交通事故、治安及刑事案件和用戶糾紛中,滴滴將主動承擔應有的法律責任。此外,在已有安全保障機制(包括保險、醫療費用先行墊付、意外傷害人道援助、車主猝死公益幫扶等總額最高120萬的保障)的基礎上,滴滴已著手建立關愛基金,在法律規定的範疇外,為當事人和家屬提供更多的救助和關懷。上述整改措施計劃於5月31日前全部完成。

向社會徵集車載錄音意見 長期保持徵詢機制

在現實場景中,大多數司乘糾紛的投訴,雙方都各執一詞,難以提供有力的證據,給滴滴平臺判責帶來非常大的困難,對於如何更有效解決司乘糾紛、安全問題,是否應對行程進行錄音,滴滴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

同時,滴滴目前已和公安機關合作對註冊司機進行背景篩查,防止涉及人身財產和公共安全犯罪記錄的人進入平臺。但滴滴也表達了自身的困惑,比如,對於不涉及人身財產和公共安全犯罪(例如侵犯著作權罪)的刑滿釋放人員,是否可以給他們成為網約車司機或者順風車車主的機會。

對於以上兩個問題,滴滴表示會在近期積極地向有關部門、專家學者請教和諮詢。也會通過官方微博微信等渠道徵求公眾的意見,並把這樣的徵詢機制長期保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