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关汉卿: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他曾练过擒拿格斗,混迹于大元男足,讲段子有内涵,唱歌不输skr,会写诗,能演戏,赶趟儿时髦玩玩双陆棋。

他是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的浪子班头,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西方同级别人物——莎士比亚,300多年后才呱呱坠地。

他就是位列“元曲四大家”之首的“曲圣”—— 关汉卿。

关汉卿: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1


关汉卿出身于金末,大约在公元1234年左右。

他家是个医户家庭,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好,接受过高程度教育。

关汉卿所处的时代,是蒙古人统治中原的时代。统治者考虑到汉族传统士人地位高、影响大,难以管理,就以各种理由打压。为了方便统治“愚民”,废除了科举制度。

关汉卿被政府编入“医户”。为了能多挣点钱,他在为广大人民群众看病的同时,兼职编剧和演出。

当时社会的职业等级分为十等,儒生的地位还不如娼妓,同属下九流。

关汉卿: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2


元代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大都会,人口众多,华屋列布,海纳四方异域人士,且“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貌似现如今的北上广。

关汉卿高才风流,挺进北上广,到大都会讨生活。

他主持玉京书会时,和曲家王和卿、杨显之、费君祥、梁进之等有较密切的交往,常在一起商酌文辞,评改作品;他与一些著名艺人也相当熟悉,可能与王实甫也有联系,据说两人共同完成了杂剧《西厢记》。

关汉卿: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3


除大都外,南方的杭州、苏州、泉州、扬州等地商业也十分发达。

南宋亡国以后,大批北方剧作家和表演者为了谋生纷纷南下。关汉卿也随之南下扬州、杭州等地,南方的富庶繁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杭州演出、游历后,他盛赞杭州是“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地。”

关汉卿: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4


扬州也是个好地方,关汉卿在这里遇见了朱帘秀:“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

汉卿将自己的一生的爱恋,凝炼成了曲子。他一生都没能向帘秀表白,只敢借助礼赞“珠帘”去隐射那个叫做朱帘秀的女子。

帘秀是个唱杂剧的女演员,姿容姝丽,演绎神妙;她力争上游,写得一手好散曲。只可惜,汉卿结识帘秀时,帘秀已经被人霸占。

那么关汉卿为何会将一生的爱献给一段无望的恋情呢?

或许,真正的爱,首先是旨趣与志向的高度契合与共鸣。汉卿笔下的女主人公,首演几乎缺省为朱帘秀。

对关汉卿而言,他是绝望的。他用尽一生去体察同样处于底层的人们的疾苦和心声,然而他自己的人生,注定是无望而艰难的。

像关汉卿这样的知识分子,没有了科举这样的上升渠道,只能消极避世,流连于花丛之中。仿佛只有那条“烟花路”,才能暂时让他看到人生的希望。

因为在这条路上,至少还有一些同样至情至性的人,相互鼓励,相互扶持。而这些人当中,帘秀无疑是最懂汉卿的。

关汉卿拿起了笔,写给朱帘秀,也写给自己:

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一片朝云尽日悬。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则要你手掌儿里奇擎着耐心儿卷。

好一个煞是可怜!

关汉卿仿佛在写帘子,但处处又都是在写帘秀。

关汉卿: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5


畸形年代的大批文人选择山林隐居或求仙学道,实际上这是他们在精神世界里的自我麻醉、自我逃避,内心充满着难言的苦涩及无奈的惆怅。

由于不满于黑暗社会的压抑与摧残,关汉卿长期“混迹”勾栏妓院,取得了第一手的鲜活资料,有点像卧底记者的赶脚。

常年身处青楼第一线,汉卿却没被流俗成肾虚公子,反倒用自己的作品重新定义了“铜豌豆”,这就是文化的人格力量!

他勤奋写作,一生共著杂剧67部,今存18部,其中“旦本”戏占了12部。

关汉卿: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6


他那贴切现实、充满血肉之感的笔触,诉说着民众的困苦与无奈;又将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被污辱的女性身上。其中脍炙人口的悲剧《窦娥冤》, 堪称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

《窦娥冤》取材于汉代流传下来的“东海孝妇”民间故事,汉卿结合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体认,精心构制了这出大悲剧——

窦娥家贫,被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丈夫早死,婆媳相依为命。

流氓张驴儿闯入她家,胁迫窦娥婆媳嫁给他们父子为妻,窦娥严辞拒绝。

张驴儿欲毒死蔡婆,结果反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便嫁祸给窦娥。

昏聩的桃杌(wù)太守严刑逼供,将窦娥屈打成招,并判处死刑。

当窦娥的幻想破灭,她愤怒地呼喊出: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窦娥的责天问地,也是关汉卿的呐喊,代表着一种不屈从于现实命运的浩然正气。

关汉卿在《窦娥冤》中表达的是对当时整个社会的否定与诅咒般的诘难,是对现实无可辨驳的深刻洞见。

除了窦娥,关汉卿还为后世贡献了众多血肉饱满、个性分明的女性形象:如侠肝义胆的救风尘赵盼儿,寡妇谭记儿、杜蕊娘、谢天香、少女王瑞兰、婢女燕燕等……

关汉卿: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7


关汉卿的作品,不事雕镂、质朴自然。

他以“俗”为雅,将《易》《诗》《书》等经典掰碎了,揉进大白话,惊得老学究们一个个脸黑心跳。

要知道,当时的散曲还是千娇百媚的宋词小姐的软妹子,冷不丁一个红脸庞、身坯壮的汉子,粗声大嗓,喝断了软妹子的温软咕哝。

随之而来的,是四面八方的詈(lì)言、责骂,劈头盖脸砸下,跟板砖一样坚硬。

比板砖还硬的,是关汉卿的骨头。他坚持离经叛道,在剧中运用市井瓦舍流行的插科、歌舞、吹弹、咽作等多种技艺;同样他也不是一个规矩的写作者,俚语村言随时拿来为己所用;还得寸进尺,加进了即兴的嬉皮嘻哈,吐吐舌头做个鬼脸歪戴鸭舌帽。

他本人呢,只要有时间,就跟担担子荷锄的票友一样,扮相登场,亲自勾脸彩唱。

走在大路上,偶尔停驻,汉卿随便一笔荡开,一条龙似的即兴编曲,现场版的说唱伴着舞蹈,既唱出花中消遣,更唱出酒内隐忧: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他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咿咿呀呀地唱着忿着。

普天下的法器尽毁、道德沦丧,心中有呐喊,却无力挽救天下苍生。

他昏天黑地地爱恋着,送别一个又一个好女子。他的名号在坊间越传越大,他手下温软和嬉笑的曲目越来越多;相反,心上的坚冰和脸上的冷峻却越积越多。

他自顾自地唱着,急急地走着,唱美,更唱丑,一直唱到地老天荒……

关汉卿: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8


关汉卿的一生称不上是悲剧,他只是用笔墨诉情诉苦诉到世人流泪,让读者看清在他的故事背后一群受欺压、受苦难、受折磨的百姓。

关汉卿对底层民众,甚至是那些卑微的妓女、奴婢等不幸的遭遇,都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并用理解和肯定的态度去诠释他们的思想、行为,尊重他们的善良、勇敢和智慧,颂扬他们对感情的忠贞不渝以及对朋友肝胆相照的高尚品德。

这个披荆斩棘的写作者,始终以一粒高亮、不肯屈从的铜豌豆之姿,四处呼号、疾走。

多才多艺的关汉卿,也同多数著名的文人一样,生前向来不被重视。尽管如此,他依然胸怀豁达,不以仕途功名为念,虽长期混迹于行院勾栏,但依然活成了一位倜傥风流、桀骜不驯、狂放不羁、顶天立地的老炮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