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慈禧真如歷史說的那麼不堪,為何還能統治晚清半個世紀?

卩籊


人都有優缺點,慈禧也一樣,慈禧的不堪是政治眼光,其實她的政治手腕是相當高明的,統治大清長達48年恰恰證明了她統治能力之強。



慈禧的不堪我舉三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1900年慈禧因為不堪忍受列強的欺負,竟然同時向十一國宣戰。大清打過兩次鴉片戰爭都敗了,一個國家都打不過卻要同時打十一個國家,這不是腦子進水了嗎?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失敗了割地賠款是少不了的。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國家同時向多個國家宣戰,慈禧獨一無二,她處理世界關係也就是幼兒園大班水平。



第二個例子,慈禧宣佈與十一國開戰之前,派人專門瞭解了義和團,派出去的人回來彙報,說義和團非常厲害,口中默唸咒語,個個刀槍不入,慈禧竟然相信了。如果是一個人有特異功能還可以懷疑懷疑,個個都有特異功能怎麼可能!慈禧的自然常識也就小學水平。



第三個例子,清法戰爭中,法軍佔領臺灣的意圖無法實現,老將馮子材取得鎮南關大捷給法軍以沉重打擊,法國主帥尼格里受重傷,法軍在中國失利直接導致茹費裡內閣集體倒臺。在這種情況下,清朝應該擴大戰果,展示一下威風,讓列強看看,中國不是好欺負的。但此時慈禧卻提出和談並簽訂了《中法條約》。慈禧把控戰局的能力初中沒畢業。



慈禧是政治鬥爭的高手也可以舉三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咸豐駕崩,把行政權託孤給了八大臣,分別給慈安和慈禧一枚印章,讓她們制約八大臣。慈禧聯合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奪取了最高權力。八大臣都是久經沙場的政治老手,卻被26歲的官場小白慈禧幹掉了。慈禧的水平相當於名牌大學畢業。



第二個例子,恭親王奕訢號稱鬼子六,辛酉政變後擔任議政王,他洋務運動搞得風聲水起,聲望蓋過了慈禧。慈禧感覺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於是借中法戰爭前期失利,把責任全部推給奕訢,免除了他一切職務,讓奕訢回家帶孩子去了。面對慈禧的故意打擊,恭親王奕訢竟然絲毫沒有還手之力。這水平至少相當於博士畢業。



第三個例子,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個個都不是好對付的主,但這些人都乖乖聽慈禧的話。特別是曾國藩,他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也因此做大了湘軍,有了取代大清的能力,曾國藩沒反而是主動解散了湘軍,以此向慈禧表忠心。這水平至少也相當於博士生導師。



兩方面的例子舉完相信你對問題答案有了大致輪廓。下面我用一個比喻來概括一下,慈禧就像一個駕駛技術高超但沒有方向感的女司機,駕馭大清這輛車沒問題,但駕車往哪裡去她不知道。

我是豫有得,歡迎加關注互動討論!


有得觀史


慈禧那些不堪無有她自己的一方面,也有別人強加她的一方面,康有為這傢伙不是天天在國外拿"衣帶詔"說事,搞得光緒帝很無奈,這個事是有,但是二真八假,90分誇大。加上人云亦云,現在思想比較開放,人們也開闊了眼界。就好比現在的自己回想以前的自己,感覺那時候自己特別傻,就像沒有智能手機以前,我畢業之後打工就想買一個諾基亞520那時候的價格是1000–1500,等畢業諾基亞不行了,再看價格150,屬於老年機系列。

慈禧首先是清朝,愛新覺羅的頭頭,要維護清朝的穩定,內憂外患從乾隆朝後期內憂貪汙腐敗使白蓮起義,還有太平天國,外患是一鴉,二鴉。

就像梁啟超說的中國正處在千年為有之變局,有識之士都在探索如何救國,前期孫中山先生宣揚革命理念根本沒有人搭理他,最後還不是清朝玩"皇族內閣"給玩砸了,才使民眾發現清朝還是換湯不換藥,只顧自己利益,孫的革命事業才算真正開始上的了"檯面"。

慈禧啟先不反對戊戌變法,可是光緒帝的步子太大了,有沒有什麼根基,要不是慈禧威望太大,清朝就是第二個王莽。

等到八國聯軍進北京,慈禧逃亡回來知道不變法不行了,可是已經太晚了,為什麼她自己的身體也不行了。

說白了慈禧太后一個封建時代下的一個產物,一代人有一代人要做的事,林則徐不是被譽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可是他也相信洋人的腿不能打彎。

只能說非亡國之君,造亡國之運。要結合背景,如果我要是拿一個諾基亞520說他以前是1500的價格,很多人都說對,那一百年以後呢?估計很多人都應該笑了吧!


小楓綜合說


慈禧太后能夠掌握大清朝政半個世紀而屹立不倒,得益於清朝皇室內部的爭鬥和外國侵華勢力的影響。我們結合史實逐條分析一下。

慈禧太后能夠掌權,首先得益於咸豐皇帝自作聰明留下八位顧命大臣的同時又將“御賞”“同道堂”兩枚印章交給慈安皇后和慈禧皇后,作為頒佈詔令的符信。這意味著兩位皇后對八位顧命大臣所做出的軍政大事,具有一票否決權,也使慈禧太后在政體運作上佔得先機。

同時,慈禧太后本身就是一個權力慾望非常強的女人,咸豐皇帝在世時,她就常常伴隨皇帝左右,甚至代替皇帝批閱奏章。咸豐皇帝駕崩後,繼位的皇帝載淳年紀尚小。而慈禧太后自然相宜,皇帝生母的身份,獨攬大權。她先通過遊說的方法說服了東宮的慈安太后,之後再著手對付八位顧命大臣。

為了奪取大權,慈禧太后又找到了一位強力的盟友,那就是咸豐皇帝的弟弟恭親王奕訢。在恭親王的幫助下,慈禧太后獲得了當時刑部尚書,戶部尚書等多位朝廷大員的支持。之後公親王奕訢又積極運作,收買了手握重兵的兵部侍郎勝寶,將重兵佈置在密雲隨時待命,只等八位顧命大臣自投羅網。

當然慈禧太后奪取權勢,並維持自己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離不開外國侵華勢力的幫助與扶持。由於八位顧命大臣屬於主戰派,對西方列強侵略中國,製造了十分巨大的阻礙。列強們也希望推翻顧命大臣,扶植一個能夠為馬首是瞻的傀儡政權,經過考量,他們發現了支持慈禧太后和恭親王奪權是最好的選擇。

最終經過精心的準備,在1861年10月26日,兩宮太后及顧命大臣攜咸豐皇帝靈柩回京後。慈禧太后秘密召見恭親王商議次日清晨早朝時發動政變,擒拿八位顧命大臣。慈禧太后假借載淳發佈上諭,宣佈八位顧命大臣的罪狀,將其趕盡殺絕。歷史上稱這次宮廷政變為“辛酉政變”。

政變之後,八大臣的黨羽盡數被貶。朝廷中再也沒有能與慈禧太后叫板的勢力。作為皇帝的親生母親,慈禧太后在朝中藉助著恭親王的支持,在朝外有著外國侵華勢力的扶持,穩穩的坐著皇太后的位置,垂簾聽政,掌握大清政局。





趙公


首先,慈禧的評價並不都是不堪,也有值得肯定的,第二,慈禧能統治晚清半個世紀有她自身的手腕因素,也是當時政治鬥爭的無奈,時勢造了這位女性晚清實際統治者。

慈禧的不堪主要是如下幾點:

1. 假公濟私:挪用海軍軍費修頤和園,導致中日家務戰爭失敗,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和澎湖列島,喪權辱國。

2. 荒淫無度:慈禧活著和死後窮奢極欲,令人瞠目結舌。慈禧陵隨葬品珍,令人瞠目結舌。

慈禧棺內底部鋪金絲織寶珠錦褥,厚七寸,下面綴大小珍珠一萬多粒,紅光寶石八十五塊,白玉二百多塊,錦褥上有一層繡滿荷花的絲褥,上鋪五分重的珍珠二千四百粒。慈禧屍體上蓋一條織金的陀尼經被,明黃緞底,捻金織成,織有漢字陀羅尼經文二萬五千字,綴有八百多粒珍珠。頭上的鳳冠由無數珍珠寶石嵌成,其中僅一顆珍珠就價值白銀約一千萬兩。

3. 心狠手辣:慈禧有著宇宙級的政治手腕,為了權利她手段極其卑鄙殘忍。1861年,咸豐帝駕崩,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等發動政變,清除了肅順為核心的八位顧命大臣,為建立其獨裁政權,她即使對自己的親生兒子統治皇帝,以及即位皇帝光緒都相當高壓。

但這不證明慈禧是個廢物,心狠手辣的她政績方面也可圈可點。

慈禧值得肯定的幾點:

1、實行“新政”,對兵、商、學、官、法進行改革:1908年,慈禧太后在中國歷史上首次推出君主立憲制;廢科舉,辦學堂(清華學堂就是慈禧利用美國的部分庚子款修建的),派留學,禁鴉片;1906年,慈禧太后下禁纏足令,開中國解放婦女之先河!

2、審時度勢:慈禧改變了中國封建社會重農抑商的政策,晚清慈禧採用了適合生產力的君主立憲制,慈禧太后新政,奠定了中國現代化的基礎,辛亥革命後的各種新氣象,某種意義上鬥不過是慈禧太后新政的延續。

3、重用漢臣,興辦女學:慈禧太后知人善用,重用漢人,是有口皆碑的,她手下載入史冊的名臣能人無數: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袁世凱、張之洞等。她開辦女子學校,教授女子新學,可以說慈禧是中國女學興辦先行者!

4、國際化先鋒:定國旗、國徽、國花等,是最早學習西方的國際化先鋒。在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新中國一直閉關鎖國,慈禧在列強侵入後,深感有失“天朝威儀”,慈禧就命李鴻章負責設計國旗、國歌等。

時勢造就了備受爭議的“慈禧太后”:

慈禧是中國歷史上的帝制時代中,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其政治手腕幹練,尤其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利平衡,以維繫自身的絕對權威,清朝因為她的能而續命數十年。另外,慈禧當權時期,歐美列強入侵,她重用漢臣,在地方開辦洋務運動,開啟中國發展近代化工業,造就“同治中興”。

但是,個人人格方面,慈禧宮廷鬥爭的奪取政權不平等條約,的手段又極其殘忍。並且她貪圖享樂,為此不惜犧牲國家領土和主權,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辛丑合約等。

慈禧作為晚清時期的真正掌權人,其一生犯下了許多滔天罪行,為自己的享樂她出賣國家,向西方列強卑躬屈膝,還說什麼“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而八國聯軍侵華,也是因為慈禧的一時衝動,西方強盜先進攻洋人的大使館,最後八國聯軍侵略北京,燒殺搶掠,成為中國近現代史的恥辱,而慈禧卻不顧老百姓的死活自己逃跑了!

正因如此,慈禧也被永遠的刻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人物檔案


這個問題問得好,這也是一些一提到慈禧就咬牙切齒的人,一直都不明白的事。慈禧的能力非常非常的厲害。如果不是在中外的差距如此巨大的情況下,她的成就很可能超越孝莊,成為中國歷史上僅次於武則天的女人。

首先他是在太平天國最瘋狂的時候,而且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剛剛結束。可以說是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咸豐死了,同治才6歲。她以垂簾聽政的名義與慈安共同掌管這個國家。在這個過程裡,充分顯示了她的雷霆手段,和她對時局的理解。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她是強硬派,也是在這個問題上與後來的以肅順為首顧命八大臣有了矛盾。她竟然在承德回京之前就解決掉顧命大臣。說明這個女人就是比一般人高明的不是一星半點。

其次在平定太平天國這個活生生把咸豐愁死的事情上,她大膽變革祖訓,大膽任用漢臣使一大批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及後來的張之洞等等大批漢臣。這些都是能臣,也都有共同的特點:能幹事、不好管。可見她的掌控能力。等太平軍和捻軍都消滅後還能把權利都收回來,來罵慈禧的人有誰能做到?所謂的【中興四將】這個中興指的是什麼,不是在慈禧掌權的時代的發生的事情嗎?

最後很多人罵慈禧是因為她使我們的祖上受到了屈辱。但你要是想想滿人入關呢。當時的天下是人家的私產,在退一步說天下是滿人的。不是我們漢人的,你罵人家你罵不著。要是沒有慈禧,也許我們可以提前幾十年把天下奪回來。她倒是對得起滿人,把清朝又延續了幾十年,而且沒丟土地。左宗棠收復新疆這個事情,我想問問,當年收復臺灣的時候,康熙也是派別人去的,但結果怎麼就是康熙收復的臺灣呢。特別是慈禧對這幾個能人間的相互制衡,可以說是教科書般的作品。能讓能人爭先恐後的去做事。李鴻章和張之洞的南北洋務運動,對中國未來的非常影響,沒有慈禧的同意和支持能搞得起來嗎?在哪個看四書五經長大的年代,深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會里,大家說換誰能行。你本身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就像我們廣義上對慈禧的理解,是在把那麼多恥辱的事都推到一個老女人的身上,在這樣的言傳身教下,我們得到的基本認識。我們才會去罵她,但歷史是要經得起推敲的。好了不寫了,在寫怕被罵。


理論第一


慈禧能夠掌控清王朝有歷史發展的原因,也有人的性格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第一是清朝末年,皇位繼承人普遍都比較弱勢。同治、光緒、宣統,跟慈禧比起來無論是氣場還是手段,都弱了幾十條街。與其說是皇帝,不如說是慈禧的木偶。清朝後期要是能夠出現一個皇帝,類似於康熙雍正乾隆等,或者次一點也行,也不至於讓慈禧給吃定了。

第二是清後期,清王朝制定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制度,那就是垂簾聽政和大臣輔政制度。這個制度無疑給慈禧控制清王朝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和合法合理性。歷史上其他王朝來說,後宮干政都是大逆不道,萬一出現這種情況,不僅皇帝會不滿,而且滿朝文武大臣也會大力阻止。但清末相反,後宮攝政居然成了合法的事情。這簡直是給慈禧控制清王朝一個尚方寶劍。

第三是清末的大臣比較弱勢。中國封建社會2000多年,基本上每個王朝都出現比較強勢的相權。所以很多皇帝都想限制或者取消宰相的權力。但只有清朝成功地架空了宰相的權力。這就造成了清朝近三百年時間裡,沒有出現一個名臣和權臣。同時也就對於皇帝或者王朝控制人來說,不可能出現制衡的大臣。加上清朝後期賢臣很少庸官很多。基本上從大臣來說無法和慈禧抗衡。只能乖乖地聽話。這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慈禧在朝堂上一家獨大的局面。


雁楠吃瓜客


我是放牛娃。我來和大家說說我的看法。


我的觀點是:第一,慈禧沒有那麼不堪。第二,慈禧的成功,是內外利益集團認真考慮後的共同選擇。

1.慈禧真的有那麼不堪麼?

中國歷史上,女人實際執政,也就呂雉、武則天、慈禧等寥寥數人。在一個男權社會,能和這些老爺們勾心鬥角並穩坐釣魚臺,歷經咸豐、同治、光緒三朝,怎麼能說"不堪"呢?

我想,大家之所以評論慈禧不堪,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種說法,說慈禧時期,不是割地,就是賠款,讓人太憋屈,覺得國家太弱了。為啥這麼弱呢?很明顯啊,因為執政的不是陽剛、霸氣十足的男皇帝,而是牝雞司晨,一個"老孃們"(無貶義)在臺上瞎指揮。你想,一堆大老爺們,都只能乖乖聽一個女人指揮,能不氣麼?指揮的好,還則罷了。指揮不好,那就口水滿天了。所以,對慈禧的評價不好,其實夾雜了很多男人誇大的心理。


可問題是,慈禧統治時期,正是世界形勢大變,資本主義興起並鼎盛,國際勢力重新調整並形成新的均衡的時期。中國,因為自清朝建國以來的落後和保守,早就落後於時代。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別說慈禧,換誰都一樣。實力決定了結果。

第二種說法,說慈禧固執保守,對光緒的君主立憲改革,百般阻撓,是拉歷史前進後腿的人。

這句話也不科學。

首先,光緒的君主立憲制度改革,即戊戌變法,本來成功概率就很小,幾乎只是幾個人的表演。光緒政治經驗匱乏,對群臣的想法幾乎不瞭解,對改革又盲目樂觀,措施又很激進,期望一步到位。這說明,作為改革領導者,光緒這個領導本身就是不合格的。至於康有為、梁啟超幾個人,書生而已,沒有任何從政經歷,異想天開。所以,改革根本沒有基礎,完全是依賴所謂的皇權。皇權一倒,便立即失敗。


其次,慈禧並不是從頭到尾的阻撓改革。她曾放手讓光緒去折騰,去嘗試。但有一點,官員不能亂。老謀深算的慈禧,深知官員才是王朝的核心。任何改革,觸動了大多數官員利益,都是找死。而光緒就不懂的,所以慈禧不得不及時制止,免得官心不穩,官場動盪。

2.慈禧其實很有政治謀略。她的成功,是內外利益集團的共同選擇結果。

就內部而言,咸豐去世後,由於同治皇帝位時間不長,慈禧長期實際執政。她堅持抓直隸總督、兩廣總督、湖廣總督等關鍵位置,妥善處理洋務派與保守派間的矛盾,一方面鼓勵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洋務派搞洋務,一方面安撫朝中保守派。對雙方來講,利益都得到了保護,所以都可以接受慈禧的統治。如果要換新人,一來沒人可選,二來新人不如舊人,誰敢保證,新人上臺自己利益能繼續保證?

就外部而言,他們侵略中國,獲得鉅額利益,迫切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政權,以保障南京條約等如期履行。而光緒的改革,雖然他們表面上支持,可一看光緒統治力不夠,就立刻改弦易轍。畢竟,自己的國家利益才是最主要的。

綜上所述,慈禧是一個瞭解官員心理,熟練掌握統治藝術的成熟的政治家。她的出現,是內外綜合作用的結果。她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清朝的向前發展,說不堪,有點不合適。


執著的放牛娃


在晚清歷史上,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慈禧,作為一個女人,她撇去了女人應該有的溫柔賢惠,為了權利她變得冷酷無情,統治清朝達47年之久,甚至比大多數皇帝在位時間還要久,而她死前卻留下“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這是穩穩的打臉,還是她掌權有不得不說的原因?下面我就來分析一下慈禧為什麼能控制清朝那麼久?

拋去慈禧政治能力強、手腕硬我們不說,我覺得還有這幾個原因:

晚清缺少實際皇位繼承人

我們都知道,清朝的皇帝最不缺少的就是兒子,通觀康雍乾三朝,每個帝王都是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的子女,兒子多了,選擇出一位明君的可能性就大一些,而道光的兒子咸豐天生體虛,加上身有殘疾,所以他的子女並不多,共有兩子一女,好不容易選出了同治帝,但是19歲就因病去世,所以晚清時期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皇位繼承人,留給了慈禧可趁之機。

慈禧特殊的政治地位與身份

咸豐皇帝死後,清朝就一直實行的是太后垂簾跟大臣輔政兩種方式,但是由於當時的小皇帝同治是慈禧的兒子,多以慈禧這位皇太后的地位身份一下子就提升了很多,容易“挾天子以令諸侯”。與此同時,又收復了所有輔臣中地位最高權利最大的恭親王,讓他對慈禧俯首稱臣,這樣的親王大臣都臣服於慈禧,其他人就是在反對,也無法在發起有力的抵抗。

處理好皇室宗親的關係

清朝姓愛新覺羅,而不是姓葉赫那拉,這一點慈禧看得很清楚,所以她吧與愛新覺羅家族的關係處理的很好,在她掌權的時候,不給自己的族人搞特殊化,反而處處都留意愛新覺羅家族的利益,不讓他們吃一點虧,而且選擇的兩個皇帝,光緒跟溥儀,都是愛新覺羅親王家族的孩子,既滿足了愛新覺羅的利益,又讓孩子繼承大統,堵住了皇室宗親的嘴,讓人無話可說。

所以,在綜合平衡了多方面的複雜關係後,慈禧最終統治了長達47年的大清江山。


丫丫說史


“初中水平”的慈禧,為何能統治晚清半個世紀?對於這問題林哥想說,慈禧做為清朝末期的實際掌權人,也就是政治強人,需要的並不是要有多少知識,而是需要有但是膽識。

知識與膽識的不同在於學歷是知識的表現形式,而成功則是膽識的行為結果。

當年漢高祖劉邦,三國皇帝劉備,大明王朝朱元璋都是曾經是碌碌之輩,但是後來都成為千古名人,這皆得益於膽識過人。

做為一個政治家需要的不是有多少知識,而是要有多少膽識。所以,“初中水平”的慈禧,能統治晚清半個世紀就不足為奇了。


此刻正黎明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公元1861年,清咸豐皇帝去世之後,慈禧太后夥同恭親王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一直到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慈禧對中國進行了長達近半個世紀的統治。



慈禧太后經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剿滅捻軍、同治回亂 、收復新疆、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日俄戰爭等等一系列戰爭,始終屹立不倒,在這3000年未有之大變革的時代,統治著中國,是真正的政治女強人,政壇不倒翁。為什麼慈禧太后能夠通知清朝江山如此之久呢?

第一,慈禧太后高超的政治手腕。慈禧太后雖然身為一個女人,但政治嗅覺極為靈敏,他擁有著成為政治強人幾乎所有的特點:性格果決、意志力強大、不為感情左右、極善於平衡關係。因此慈禧太后能夠始終牢牢掌握朝堂。



同她一同發動辛酉政變的恭親王奕訢,雖然也頗有能力,但卻完全不是慈禧太后的對手,很快就被慈禧太后架空,失去了權力。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都是一時英傑,且麾下湘軍、淮軍等戰鬥力強大,但慈禧太后太后依然能夠平衡駕馭,使清廷始終統治中國。

第二,清廷無人才。清朝失憶八旗為核心的統治集團。清末八旗已徹底墮落,僅百萬的人口基數也決定了八旗沒有足夠的人才湧現。因此統治集團內部與慈禧競爭的人才很少,更不是她的對手。



第三,清廷皇族男丁稀少。咸豐皇帝只有兩個兒子,同治和光緒甚至無子,皇位繼承的困難,使清廷始終時年幼皇帝繼位,這也方便了慈禧太后的垂簾聽政。

慈禧太后統治清末中國幾十年,深刻的影響了中國的歷史。正是慈禧太后統治中國的幾十年,中華民族淪落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的苦難越發深重,中華民族徹底由巔峰滑入深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