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孩子特别爱黏人?或是缺乏安全感,与其勉强孩子勇敢不如多点陪伴

现在父母们对于孩子的养育越发地重视起来了,更加倾向于找到一种高质量的养育方法让孩子能够赢在起点。

于是,近年来很多父母开始推崇国外的一些教育理念,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方面的教育便是其中之一,比如说延迟满足,孩子与父母分房睡等等,这些能够体现孩子独立性的教育方式被很多的家长奉为育儿圣经。

孩子特别爱黏人?或是缺乏安全感,与其勉强孩子勇敢不如多点陪伴


但是与此同时,令父母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很独立,而有些孩子却变得特别粘人呢?

当孩子抱着父母的大腿哭喊着不要去幼儿园时;当孩子念着父母给自己讲睡前故事时;当孩子遇到生人慌乱地躲在父母身后时,父母们都会不假思索地给孩子贴上一个爱粘人的标签。

似乎孩子爱粘人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特质,是连父母也摸不清弄不懂的性格使然。而事实上,心理学家认为,当孩子表现出过分的依赖他人的性格特点时,这很有可能是孩子内心安全感缺乏的表现。

比尔盖茨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每一个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会伴随孩子终身的,同时他认为,教育孩子最需要的是给予其丰富的安全感。

内心安全感缺失的孩子究竟什么样?

1. 孩子喜欢哭闹不讲道理

当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时,虽然离听懂大人的道理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完全是可以实现和父母以及他人的沟通的。如果这时候孩子仍然希望通过哭闹等方式来获得需求的满足,是那么父母们需要考虑孩子是否处于缺乏安全感的状态。

2. 公共场合不敢表现自己

比如说,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可以轻松自如地进行表达,但是到了公共场合却不敢表现自己,即便在父母的鼓励声中,孩子仍然表现出很怯懦的一面。这种不敢表达自己的自卑心理有可能就来自于孩子内心的空虚。

3. 对于陌生环境接受度低,很粘父母

孩子特别爱黏人?或是缺乏安全感,与其勉强孩子勇敢不如多点陪伴


当孩子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孩子出于自我防御心里有抵触的表现也很正常,但是如果过了一段时间后仍然不能够有所接纳,这种对于陌生环境接受度极低的表现,很可能是源于孩子内心的孤独无助。孩子很依赖父母,其实正是孩子在努力地寻求依靠。

4. 性格孤僻社交能力差

当孩子不能够很快的融入团体中,在社交方面表现出非常薄弱的特点,性格中孤僻的特征较为明显,那么这很有可能是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导致孩子不得已选择封闭自己。

△家庭环境中哪些因素成了破坏孩子安全感的诱因?

1.父母对孩子的限制过多

很多父母出于保护孩子的心里会对孩子进行一些行为上的限制,但是,当父母爱子心切是很有可能对孩子给予了过度保护,使得孩子受到的限制过多。这就导致孩子变得小心翼翼,被条条框框约束得畏畏缩缩。

2.不稳定的家庭环境

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包括很多因素,比如说父母关系较差,家庭成员间不懂得沟通等等。如此缺乏爱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很难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孩子会不断地所求来弥补那些安全感的缺失,如果父母稍有忽视孩子便会被巨大的孤独所包围。

有调查显示,90%的孩子对于充满矛盾的家庭生活表示反感,并且认为自己会从中产生恐惧感和无助感。

3.父母缺少与孩子必要的肌肤接触

孩子特别爱黏人?或是缺乏安全感,与其勉强孩子勇敢不如多点陪伴


时下有很多父母轻信于一些国外的教育方式,认为培养孩子独立性就应该趁早进行,于是便有了孩子早早地与大人分床睡、分房睡的情况发生。这就导致父母与孩子缺少肌肤接触,使得孩子很容易出现触觉失调的状况,不愿意与孩子拥抱的父母自然会让孩子缺少应有的安全感。

父母如何满足孩子对于安全感的诉求?

1.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伴

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即便工作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和孩子吃饭,他认为,陪伴对于孩子成长产生的正面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父母们觉得工作很忙,抽不出时间来陪伴孩子时,不妨反思一下是否工作真的要比陪伴孩子更重要。

当然陪伴也是要讲质量的,高质量的陪伴才是孩子内心最渴求的,这对于培养亲子间的默契也非常有好处。

2.花心思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个家庭的建立需要夫妻彼此间的包容和理解,所以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需要父母共同经营。

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即便是不可避免也要向孩子讲清缘由。父母情绪化的争吵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让孩子的神经变得敏感。

在一个充满争吵和诋毁的家庭氛围中,孩子看到的只是父母彼此间的伤害根本无法从中感受到丝毫的爱。教育学家们认为,父母对于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

3.多向孩子表达爱,没事儿就抱抱他

孩子特别爱黏人?或是缺乏安全感,与其勉强孩子勇敢不如多点陪伴


埃里克森曾经表示幼儿内心的安全感来源于主要照料者一直以来非常稳定可靠的爱。中国式父母在表达自身对孩子的爱时总是收敛含蓄的。

其实,父母不妨放开一点直白地向孩子表达爱,让孩子很直接的就能感觉到父母是爱自己的。多对孩子说我爱你会让孩子感觉到内心是温暖的,多拥抱孩子会让孩子在肌肤的触碰中感觉到亲情的美好。

4.多和孩子沟通

培养孩子内心的安全感需要父母花费时间和精力增加彼此之间交流沟通。

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重视,那么孩子就不会通过哭闹去证明父母对自己的爱。父母给予孩子足够表达自己的时间那么孩子就不会逃避与父母沟通。

孩子特别爱黏人?或是缺乏安全感,与其勉强孩子勇敢不如多点陪伴


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满足更加应该是内心的呵护。大家对于孩子那些安全感的培养有哪些看法呢?对此又有哪些经验之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