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林冲休妻,背后的隐情有谁知?广受诟病的行为恰是林娘子的心愿

林冲休妻,曾经是一出暖男的悲情戏,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男主为此背上了薄情寡义的骂名。

其休妻动机从“疑似甩锅”演变到“就是甩锅”,言之凿凿,句句诛心,将林冲推到了传统道德的对立面。

这些言论,看似分析得有理有据,但这种有罪推定,足以终结一切善意,正如那句波澜不惊却又惊世骇俗的反诘:“不是你撞倒的,你为什么会去扶她?!”而事实上,林冲是冷血渣男的推论,应该说是没看懂施耐庵的伏笔。

林冲休妻,背后的隐情有谁知?广受诟病的行为恰是林娘子的心愿

林冲夫妇是水浒传中少有的恩爱夫妻

一、休妻很突兀

休妻事件起因于高俅之子高衙内看上了林娘子。连番未能得手,于是,高俅设下奸计,诱使林冲误入白虎节堂,欲用谋刺的罪名了结他的性命

后在孙定、孔目的帮助下,“谋杀本官”的罪名改为“不合腰悬利刃,误入节堂”,犯罪的性质变了,因此“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

开封府尹宣判之后,脊杖、刺字、发配,待押送的公差与林冲刚一出府,早已守候在外的岳父及邻居们(邻里关系着实不一般,也见林冲夫妇平时为人)连忙贿赂公差,到州桥旁酒店话别。

在此,林冲对自己走后林娘子的出路做了安排——“休妻”。他的理由是:

1、此次刺配,生死存亡未知。(事实也证明江湖之险,远超生活经历单纯的林冲想象)

2、林冲不在家,高衙内一定还来逼迫,

如果改嫁,或许能令其知难而退。(为什么不是变本加厉?会在后面加以分析)

3、林娘子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自己前途未卜,不能让她枯等自己而耽误青春。(这不是他的心里话!)

林冲休妻,背后的隐情有谁知?广受诟病的行为恰是林娘子的心愿

白虎节堂是军事禁地

老丈人张教头为了打消林冲的顾虑,承诺将女儿接回娘家,隔绝与外界的联系,只等林冲服刑归来。邻居们也纷纷劝解。

但林冲下定决心,任何人的劝解都没用,最终写下休书: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有妻张氏年少,情愿立此休书,任从改嫁,永无争执。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年月日。”

此时,林娘子哭着赶来,一见面,林冲不是话别,而是直说休妻:

“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面对林娘子的责问,林冲的回答是:“娘子,我是好意。恐怕日后两下相误,赚了你。”

作为读者读到此段,心中一是悲凉,同情林冲夫妇的遭遇,期盼他们能有重圆之日;二是感叹,旧时代的妇女之友啊,何其难得!

林冲休妻,背后的隐情有谁知?广受诟病的行为恰是林娘子的心愿

林冲一见面就说休妻

二、渣男人设的依据

林冲休妻的情节,在一些人的推敲之下变成了阴谋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然不同的林冲。其主要观点是:

1、林冲休妻是为高衙内提供便利。本来林冲是一道障碍,休妻之后,调戏良人妻子的高衙内可以名正言顺地前来骚扰。

2、所谓再嫁,除了高衙内,八十万禁军教头都不能保护的女人,谁还敢娶

3、变相推卸自己应负的责任。为“免得高衙内陷害”,宣称自己与林娘子不再有关系,以图避免进一步被打击。虽然目前已受陷害,但为了将来着想,毫不留情地割断了不利于自己的联系。

总之,在他们的分析之下,林冲休妻完全是出于自私的动机,心理既阴暗又无耻,林娘子所托非人。

林冲休妻,背后的隐情有谁知?广受诟病的行为恰是林娘子的心愿

高衙内还有顾忌么?

三、为林冲平反的音量不大

一大盘脏水扣下来,想要洗白就不会那么容易,对于林冲休妻可以从正面找到合理的解释么?

1、法律上的可能性,《宋刑统·犯流徒罪》规定:“户口例:妻妾从之,父祖子孙欲随辄听之,移乡人家口亦准此。若流移人身丧,家口虽经附籍,三年内愿还者放还。”

也就是说,按照宋朝的法律,林娘子是要随同去沧州的。如此一来,林冲休妻是为了妻子不跟着自己颠沛流离,面对各种未知的风险。

这一证据虽然有力,但纵观水浒传中的刺配之人,都未提及。显然,身处明朝的施耐庵老先生没想到这一折,因此,不足为凭。

2、林冲是暗示老丈人带着女儿逃走,在路上汇合一同远走高飞。水浒传中有一个先例,同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的王进,因为得罪高俅,逃走避祸,投奔延安老种经略相公。

逃走是出路么?王进因祖辈与西军有些关系,有目标的前往,结果却是不知所终​。是被高俅派人迫害,还是路上遇到了不测?没人知道,但肯定是没到目的地。林冲若走此路,连王进都不如,落脚点也没有,一辈子隐姓埋名,漂泊无着,这显然不是正常的选择。

林冲休妻,背后的隐情有谁知?广受诟病的行为恰是林娘子的心愿

林冲除了高俅的迫害,今人也在冤枉

四、真相,并不复杂

林冲休妻,既非为了避免妻子陪着服刑,又非为了逃跑。那么,他无情自私的罪名是否坐实了呢?未必。施耐庵描绘的林冲,人格上有与其武力值不相称的忍气吞声,但绝非卑鄙之人。

林冲盘算的是服刑归来与林娘子团聚,能否实现,取决于两点:

1、林冲回的来么?

林冲的处罚是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处罚和宋江差不多,不过宋江是刺配江州,去的是鱼米之乡。所以说给林冲的惩罚是比较重的。理论上配军相当于无期徒刑,但事实不然。宋朝是我国古代大赦最频繁的朝代,加上录囚制度(官员根据囚犯表现实施减刑的制度),几乎每年都有减刑的可能。

林冲犯的不是不赦之罪,只要表现好,上报的资料获得认可,就能减刑,直至释放。

因此,林冲是否能回来与林娘子团聚,跟高俅是否插手他的减刑赦免审核有关。如果高俅干预,林冲永远回不来,夫妻永远无法重逢

2、林娘子守得住么?

林冲有个好娘子和负责任的老丈人。因此,问题不在内部,而是能否顶住高衙内的纠缠,等到林冲回来。

如果林冲不休妻,高衙内能走的只能是歪门邪道。不是说他将林娘子抢回家,大宋东京还没沦落成强盗窝。但类似白虎节堂这样的手段一定会使林娘子一家防不胜防。

林娘子被休,高衙内能否走正常途径迎娶呢?答案是否定的。高衙内不会娶林娘子为妻,所谓门当户对,两家的门第高度不对等,高衙内只会纳其为妾。

林娘子是良家女子,若想再嫁,也只能是正妻,不会做妾。

林娘子只要放出风去,自会有媒人走动。高衙内名不正、言不顺,要想锁死林娘子,怕是有得忙。不要以为在东京,高衙内可以为所欲为,否则,他也不必骗林娘子到陆虞候家楼上,更不必大费周章地陷害林冲。高衙内的能量是有边界的。一旦事情紧急,这就可以成为备选方案,走完整个流程,也能争取不少时间。

最不济,在大宋的东京,还有登闻鼓可敲,而高俅也是要面子的,他还不会明目张胆地作恶。

林冲休妻,背后的隐情有谁知?广受诟病的行为恰是林娘子的心愿

计划赶不上变化

总结,水落石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林冲休妻,是他与丈人事先谋划好的。

林冲在开封府大牢中,应与老丈人早有计议。身陷囹圄,能够见到家人么?当然能。书中说:

“林冲家里自来送饭,一面使钱。林冲的丈人张教头亦来买上告下,使用财帛。”

林冲与老丈人推测的刑期为“三年五载”,只要林冲能正常减刑,林娘子能拖到林冲归来,夫妻就能重圆。只是这一计划事先并未告诉林娘子,她才会哭晕过去。没有事先知会,也是为了戏要演足,不能被外人察觉。相信林娘子在得知真相后,一定会感到欣慰,这也正是她的心愿。

林冲休妻,背后的隐情有谁知?广受诟病的行为恰是林娘子的心愿

林冲与林娘子的心只属于彼此

这就是林冲一出开封府就休妻的真相。他的问题不是自私、阴暗,而是太幼稚。林冲生活的圈子就是小市民阶层,哪里想得到政治腐败、江湖险恶。

林冲回家的路被堵死了,他没有等到回家的一天,躲过了野猪林的明杀,躲不过陆虞侯构陷,终于,一场大火把一心守法的八十万禁军教头逼成了怒起杀人的豹子头。

林娘子等待夫君的路被堵死了,得到林冲再也不能回家的消息,她的等待没有了意义,只能上吊殉情。

林冲与林娘子的心只属于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