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此人給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帶路、但一句話卻能駁得恭親王無地自容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清代詩人龔自珍的這首詩,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

龔自珍世代官宦,出自書香門第,自幼才華橫溢。且其為人正直,在國家落後、列強欺辱的時代中,尋求變革圖強之法。

然而,在清政府腐朽統治下,社會階層固化,人才凋零。龔自珍只能詠詩感嘆,希望上天能降下偉人來扭轉乾坤。

此人給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帶路、但一句話卻能駁得恭親王無地自容

龔自珍在世時沒能看到國家改革圖強,反而在清政府統治下,國家逐步沒落。

而龔自珍的長子——龔半倫,並未繼承父親憂國憂民的秉性。雖然龔半倫也是有才華之人,但在上進無望的現實面前,放棄了科考,而選擇了給外國人當翻譯。

說起這個奇葩的兒子,他還幹過一件奇葩的事情:為洋人火燒圓明園帶路。

更加匪夷所思的是,他給洋人帶路後,被清朝官員大罵,而他卻理直氣壯地反駁,把清朝官員弄得啞口無言。

此人給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帶路、但一句話卻能駁得恭親王無地自容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龔自珍的這個兒子名叫龔橙,號半倫,人稱龔半倫。“半倫”這兩個字是他給自己起的,以表達自己的志向。

在中國傳統儒家道德里,人有五倫——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倫不僅是民間禮儀的基礎,也是統治制度的基礎。

但是龔橙對這些條條框框不以為然,他是個放蕩不羈的人,不想被這些傳統束縛。

五倫他都不想遵守,他只喜歡自己的一個小妾,姑且算作半倫吧,所以他給自己起名“龔半倫”。

雖然龔半倫生性放蕩,但他不是那種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龔半倫從小就博覽群書。

他家在杭州,家裡的藏書之多在整個江浙地區首屈一指,加上又有老爹的教導,所以年輕時就非常有學識了。

更厲害的是,龔半倫在當時已經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這在清朝年間絕對是一朵奇葩。

此人給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帶路、但一句話卻能駁得恭親王無地自容

清朝人都把外國人當做夷狄,比作豬狗,洋人講的話也是低等語言,沒有人會去學,但龔半倫卻能講流利的英語,這一點當時已經被很多人所不齒了。

在清朝人看來,龔半倫是個不合群的狂人,很少人願意跟他打交道,所以龔半倫朋友不多。但因為英語講得好,龔半倫開始跟著英國公使威妥瑪做事。

此人給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帶路、但一句話卻能駁得恭親王無地自容

△威妥瑪

威妥瑪是對中國近代文化影響很大的一位外國人,他最大的貢獻就是創造了威妥瑪拼音。

漢語拼音出現之前,我們使用的都是威妥瑪拼音,比方說北京現在是beijing,但以前是peking。

現在的北京大學仍然使用的是威妥瑪拼音的Peking University而不是漢語拼音的Beijing University。

再比如說漢口,威妥瑪拼音是Hankow,青島的威妥瑪拼音是Tsingtao,臺北的威妥瑪拼音是Taipei,臺灣現在使用的仍然是威妥瑪拼音。這就是威妥瑪的貢獻。

此人給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帶路、但一句話卻能駁得恭親王無地自容

龔半倫因為自己的才能,在威妥瑪那裡受到了很高的賞識,洋人們都很尊敬他。

而因為常年為洋人工作,在歷史的機緣下,龔半倫幹了一件讓後人罵為漢奸的事,這件事就是為洋人火燒圓明園帶路。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據記載,為聯軍帶路的人就是龔半倫。

《清朝野史大觀》說:“庚申之役,英以師船入京,焚圓明園,半倫實與同往。半倫單騎先入,取金玉重器而歸。”

《圓明園殘毀考》也說:“所以焚掠圓明園者,因有龔半倫為引導。”

此人給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帶路、但一句話卻能駁得恭親王無地自容

也就是說,龔半倫不僅給洋人帶路去了圓明園,還跟著一起在裡面拿了金銀財寶出來。

龔半倫這樣的行為自然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唾罵,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人就是咸豐皇帝的弟弟、恭親王奕訢。

火燒圓明園後,清政府開始和聯軍談判,在談判桌上龔半倫仍然幫助洋人作翻譯,並且對恭親王百般刁難。

恭親王看見龔半倫給外國人出力,憤怒地說:“爾等世受國恩,如今卻為虎作倀,甘做漢奸!

站在恭親王的立場來看,這句話說得沒什麼問題,龔半倫聽到這句話,理應感到無地自容才對。

然而沒想到的是,龔半倫不僅沒有尷尬,反而當場反駁了恭親王。

龔半倫說:“我們本是良民,上進之路被爾等堵死,還被貪官盤剝,衣食不全,只得乞食外邦。你罵我是漢奸,我看你是國賊!

《孽海花》裡描寫說,聽了龔半倫的這句反駁,“恭親王瞠目看天,不能語。”龔半倫一句話竟然讓恭親王啞口無言。

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好好思考一下龔半倫提出的這個問題:漢奸和國賊,到底哪個更可怕?


【聲 明】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