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家校矛盾,源於家、校雙方對孩子的“掌控”慾望

程程三年級,因為輔導他寫作業的事引發了家庭戰爭。一家人大吵一架發洩完情緒之後又找到了共同語言:我們上學的時候,根本沒這麼多事兒,現在的老師太不負責任,什麼事都推給家長。

為什麼孩子的教育一出現問題,家長就會到老師身上找原因?其實這非常正常的現象,因為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庭和學校是合夥人。一旦“產品”出了問題,合夥人之間大概率會因為責任的問題弄得面紅耳赤。

一個人的時候,受了委屈我們只能蹲下來抱著自己的膝蓋沉默或者哭泣;兩個人的時候,受了委屈我們可能會往對方身上撒氣。

同樣的邏輯,家長管不了孩子的時候,就會往老師身上撒氣。其實,老師管不了學生的時候,也經常會埋怨家長。於是就出現了一個怪現象:家長到一起的時候,會把老師說的一文不值。老師在一起的時候,會把家長說的一塌糊塗。實際上,家長裡很多人都是別人的老師,老師裡很多人也是孩子的家長……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與其互相傷害,我們不如認真地去尋找原因,解決問題。

家校矛盾,源於家、校雙方對孩子的“掌控”慾望

矛盾、對抗的雙方

1、孩子上學,家長壓力大,老師身心疲憊,雙方矛盾不斷,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這幾乎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問題,家長和老師往往各執一詞。接下來,我們從3個方面來談。

①家長的視角:是因為現在的老師不負責任嗎?

部分家長認為自己的繁重任務來源於老師。每當談及老師時,他們總是憶苦思甜:“我們那時候上學,老師……”憶苦思甜的結論就是:現在的老師太不負責任了。

家長的心情我能理解,但觀點我不贊同。20年前我們讀書時不用家長操心的原因很多。那時候的我們每門課只有一本課堂作業;那時候的我們基本上只需要學習文化課;那時候的我們上課開小差,老師敢給我們一棍子;那時候的我們沒有手機和電腦……

其實“我那時候……”,這種句式媽媽們應該比較熟悉,是不是像極了咱們生寶寶坐月子的時候婆婆的話:“我那時候,3天就下地幹活了,沒讓別人伺候過一天……”。是現在的寶媽比不上婆婆們嗎?不是的,只是時代在進步,人的理念變了。我們總不能一邊自己吃著21世紀的山珍海味,一邊又要求老師們喝著19世紀的粗茶淡飯吧。

所以,不是現在的老師變得不負責任了。而是現在的孩子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僅僅靠學校的教學時間已經學不完了。

家校矛盾,源於家、校雙方對孩子的“掌控”慾望

父母對孩子的愛

②老師的視角:是因為現在的家長溺愛孩子嗎?

父母愛孩子是天性,與時代、身份地位等關係不大。

大家還記得《觸龍說趙太后》這篇文章嗎?趙太后剛剛掌權時,秦國攻打趙國。趙太后向齊國求救。齊國要趙太后的小兒子長安君做人質。”趙太后不同意,大臣們極力勸諫。太后生氣地對近臣說:“有再說讓長安君為人質的,我一定朝他臉上吐唾沫!”(“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後來在觸龍的耐心勸諫下,她才明白了“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的道理,同意讓長安君去齊國做人質。

擁一國之力,居萬人之上的趙太后,對孩子的“溺愛”也不比平常母親少。

可見,父母確實可能會溺愛孩子,不過這不是現在的孩子尤為難管、現在的家長和老師壓力巨大的原因。因為古往今來父母們都是這樣“溺愛”孩子的,這一點根本沒有變化過。

我們時而在老師身上找原因,時而在家長身上找原因,我們卻偏偏忘了是誰把家與校聯繫起來的!我們為什麼不到孩子身上找找原因呢?

家校矛盾,源於家、校雙方對孩子的“掌控”慾望

掌控你的生活

③家校矛盾的真正原因:現在的孩子變了,家長和老師卻仍然想“掌控”他們。

去年暑期校本培訓時,培訓老師展示的兩張圖片讓我記憶猶新:

第一張圖片是一個扎著紅領巾的小孩,臉蛋紅撲撲的在不怎麼明亮的燈光下寫作業。

老師說:20年前,我教的小孩是這樣的。

第二張圖片是一個穿著大褲衩、夾趾拖鞋的小孩,葛優癱在沙發上刷手機。

老師說:20年後,我教的小孩是這樣的。

我無聲地笑了:我就是20年前的那個孩子,我現在教的就是20年後的這些孩子。

現在我們的孩子已經變了,不論是家長、孩子、老師,都不能一廂情願地把孩子貼上自己想象中的“天真無邪”、“孩子就是一張白紙”等標貼。家長和老師更不能心理落差和壓力就相互掰扯。以前一個人就能“降服”的孩子,現在需要一群人合力才能“說服”,如果家、校不同心協力,我們就無法與孩子一路同行。

還記得《紅樓夢》王夫人對賈寶玉的評價嗎: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裡的“混世魔王……”,我們現在來看賈寶玉,他是混世魔王嗎?他不是,只是當時他的母親以為他的!

時代進步了,我們的孩子也變了。他們變得更聰明更見多識廣,甚至變得超乎家長和老師的預料,從而引起了我們的恐慌。沒錯,現在家長和老師之所以覺得壓力太大,不是因為誰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我們自身的恐慌。這份恐慌來源於我們對孩子的無法掌控!

家校矛盾,源於家、校雙方對孩子的“掌控”慾望

改變思路,有助於找到平衡點

2、時代在進步,孩子已經變了,家長和老師也要隨之改變。

我們站在家長或者老師的位置上居高臨下,總認為我們要改變孩子,才能讓他們變得更優秀。其實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看看孩子,也許他們本來就很優秀的。

我是80後,我清楚地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我們80後也是長輩們眼裡的混世魔王啊。現在我們不也成長為社會的中流砥柱了嗎?

15歲的時候,我在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小散文,爸爸踩碎了我的鋼筆。他認為我不務正業,覺得我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大學。3年後,我考上了大學。5年後,我又拿起了筆開始寫作……爸爸眼裡的“不務正業”,其實正是我心裡的正道。

我做錯了嗎?我覺得我沒有。

我爸爸做錯了嗎?我覺得也沒有。

那麼我們之間的劍拔弩張到底是誰的錯?

是我們彼此的自以為是。我們以為我們完全不一樣,其實我們是一樣的。我們都深信自己的對和對方的錯,其實我們自己未必對,對方也未必錯。再回到我們討論的主題上來:

家長為什麼對老師有意見?因為家長認為自己是對的,老師做錯了。

老師為什麼對家長有意見?因為老師認為自己是對的,家長做錯了。

家校矛盾,源於家、校雙方對孩子的“掌控”慾望

這是人之常情。俗話不是說嘛,“責人容易,責己難”,當人的觀點與他人有分歧時,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以為自己是對的別人的是錯的。

這既有科學依據又有情感方面的原因。

從科學層面上說,人的大腦偏愛確定性勝過不確定性,並且它非常需要確定性。神經系統科學研究顯示,人們在懷疑的時候,大腦會極度不適。懷疑的程度越強,不適感也越強。

從情感層面上說,不論大人還是小孩,要在人前承認自己的錯誤,都是有些難為情的,心理難免有些抗拒。況且,到底誰對誰錯很多時候也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有待時間去驗證。

老師和家長是一對合夥人,他們一個出力,一個既出錢又出力,共同經營“孩子”這個產品。經營好了,皆大歡喜;一旦經營失敗,很可能互相埋怨,特別是付出較多的一方難免耿耿於懷。

家長和老師之間本無恩怨,不過就是因為孩子的教育產生了矛盾。如果孩子十足優秀,雙方都很滿意,自然也會一團和氣。就算有些不快,也大多可以忍下來。

如果孩子不能讓家長滿意,無法讓孩子向自己期待的方向成長,即家長無法“掌控”孩子,他們很可能遷怒於“合夥人”——教師。畢竟,家長是“出資方”,教師是“執行方”。

可是,作為“合夥人”教師也覺得很委屈:你家的半成品到我手上時已經是這個樣子了,我能讓他脫胎換骨嗎?我能掌控得了嗎?

家長和老師都想通過教育來改變孩子,孩子卻又偏偏不領情。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家長、老師、孩子三方面互相不認同,是不是無解?其實非常好解決,我們只要做到兩件事就好了:

①家長和老師放下固執和偏見,接納孩子。

②孩子放下任性和偏激,接受必要的教育。

只要孩子品行端正,遵守道德、規則和法律,有自己的喜好和人生目標,不論他們成績如何,我們都應該接納孩子。時代在改變,孩子也變了,作為老師和家長我們也需要改變。

家校矛盾,源於家、校雙方對孩子的“掌控”慾望

解決問題

結束語:

孩子的興趣愛好各不相同,愛讀書的孩子就讓他好好讀書去考大學。不愛讀書的孩子只需要接受必要的基礎教育就行,然後任他們去自由發揮。

家長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問題:目前全國各省市二本上線率大部分在30%到60%之間,一本上線率大部分在10%左右,重點本科上線率就更低了。還是那句話,考上大學不一定飛黃騰達;考不上大學不一定前途渺茫。

不論家庭還是學校,我們都應該把孩子的分數看淡一點,把對孩子人格的塑造看重一點。教育的終極目標是發展人的理性(亞里士多德),是培養精神、身體、道德充分發展的人。

家長和老師需要並且只有在這方面達成共識,放下我們“掌控”孩子的執念,致力於對孩子進行精神與品行上的引導,而不是學習成績和分數上的硬性要求,家校矛盾才能真正化解,孩子才能真正成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