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从高拱果断起用贪污成性的殷正茂,浅析其识人用人之道

选人用人是一门艺术!俗话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同理,人也一样,普天之下,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同样,也绝对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关键是看用在什么地方、如何用,不论古今中外、现代还是古代,如何选人用人历来都是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必修的课题,这不仅体现领导干部的政治格局,更体现的是其领导魄力。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果深谙用人之道,能够将正确的人才放到正确的位置,解决问题往往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于这点,我们或许能从隆庆年间内阁首辅高拱力排众议、果断起用贪污成性的殷正茂平定叛乱当中获得些许启发!

从高拱果断起用贪污成性的殷正茂,浅析其识人用人之道

  • 高拱起用殷正茂的背景

隆庆五年(1571年)九月,古田瑶人作乱,朝廷多次派兵镇压未果,为此,时任内阁首辅的高拱只得召集内阁成员和众大臣开会,共同商议应对之策,可议来议去,谁也提不出一个良策。

无奈之下,内阁首辅表示,实在不行,就只能派殷正茂上了!高拱此言一出,朝中上下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虽然谁也提不出应对良策,但在派殷正茂带兵平叛这件事上,意见却得到了空前的统一:不同意!

从高拱果断起用贪污成性的殷正茂,浅析其识人用人之道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殷正茂同志底子太烂、名声太坏,简要的说,就是一个大贪官,原先担任地方官,就贪污朝廷税赋,让他去管军事,就贪污军饷,贪得是全国闻名、人尽皆知,也算是贪出了水平、贪出了风格!

可这样一个大贪官,却偏偏拥有极高的军事才能,因此,高拱力排众议,不顾群臣反对,执意要起用殷正茂,平叛人选就此确定。

当然了,用归用,该有的预防措施还是要有的,因此,就有官员向高拱建议,要用殷正茂也行,但必须要另派官员随行,专门守好军饷钱粮,以防殷大贪官贪污。

从高拱果断起用贪污成性的殷正茂,浅析其识人用人之道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可高拱的反应又一次让下属们大跌眼镜,他表示不需要派人监督,所有军饷钱粮全部都交给殷正茂就是了,同时他还表示:此番派殷正茂去,以这个大贪官的性格,是必定会贪污的,但此人会打仗啊!比如拨给他一百万两白银,或许他会贪掉一半,但是他可能只用五十万两就能够平叛,如果派一个清廉官吏去,即使他一分钱也不贪,但不会打仗,一切白搭,到时即便朝廷再投入几百万两,也未必能够平叛,反而得不偿失。

有了大领导的支持,殷正茂光荣上任,提督两广军务。而殷正茂也的确不负高拱厚望,叛乱很快就平息,当然了,以殷大贪官的性格,估计也捞了不少,但说到底,朝廷还是赚了!

从高拱果断起用贪污成性的殷正茂,浅析其识人用人之道

  • 浅析高拱识人用人之道

从以上事件当中,我们可以从看出高拱的识人用人之道主要有两个特点。

首先是识人全面。高拱能够充分认识到下属的缺点和优点,才能将人才放到正确的岗位上作出最大的成绩。

在起用殷正茂这件事情上,殷正茂的优点完全被他的缺点所掩盖了,导致朝中上下几乎都只看到了殷正茂的缺点,那就是贪污成性,可高拱却不一样,他不仅看到了殷正茂贪污成性的缺点,同时还正确的认识到了殷正茂闪光的一面,那就是会打仗,因此,他才能作出正确的抉择,果断起用殷正茂,才使叛乱很快得到平息。

从高拱果断起用贪污成性的殷正茂,浅析其识人用人之道

其次是充分放权。高拱对殷正茂可谓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对殷正茂来说绝对会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

因为对于像殷正茂这种大贪官来说,面对那么多的军饷,他不贪是不太可能的,但高拱面对殷正茂无限大的贪污可能性,依然给予他极大的信任,对他充分放权,高拱这样的行为直接给了殷正茂三方面的激励,一方面,在行军打仗途中,没有人在旁监督,殷正茂完全能够自主决策,这使得他指挥起打仗来更加随心所欲;第二方面,为了能够将自己能够贪污的钱财最大化,殷正茂必定费尽心思以最小的开支打赢战争,指挥起打仗来自然也就更加尽心尽力;第三方面,殷正茂说到底还是一个文人,而我国文人士子历来就有“士为知己者死”的优良传统,高大学士竟然对一个天下闻名的大贪官给予如此高的信任,这必定让殷正茂内心深入倍感温暖,为了不负高大人的厚望,他指挥起打仗必然就更加卖力。

从高拱果断起用贪污成性的殷正茂,浅析其识人用人之道

殷正茂凭借着自己极高的军事造诣,再加上物质上(贪污)和精神上的激励,焉能不打胜仗?

总而言之:高拱确实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不仅政务水平极高,在选人用人上,也确实有他自己的独到之处,可以说,单就选人用人来看,他确实比他的前任徐阶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