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潘天壽說:“品格高,落墨自超。此乃天授,不可強成。”

此幅《禿頭僧圖》是潘天壽在1922年所作的。人物用大筆勾勒,一氣呵成,默然獨坐的僧人,神態高古。行筆中墨色多變,意在抒寫畫家此時此刻的“一身煩惱”。在“一師”“人格教育”的典範中,經亨頤和李叔同代表著不同的處世觀。李叔同的出家使他感悟了精神寄託的高遠,而經亨頤的積極入世態度更鞭策他奮發向上。這兩種不同的處世觀對他的影響之大,從他晚年畫室中所懸經書“幽居少人事,太宇有天氣”和李書“戒是無上菩提本,佛為一切智慧燈”兩聯中即可見一斑。他的學術志向在新文化運動的潮流中不斷經受著考驗,所謂“煩惱”,實指對於人生價值取向的思考。從個人風格上講,潘天壽此時雖然還年輕,而且是自學出身,但其格調的超凡脫俗,已令人驚訝,所以當他第二年在上海見到吳昌碩時,80高嶺的吳昌碩會對他的畫有“天驚地怪見落筆”的讚頌。正如潘天壽自己所說:“品格高,落墨自超。此乃天授,不可強成。”

潘天壽說:“品格高,落墨自超。此乃天授,不可強成。”

《禿頭僧圖》(94.8×172釐米)


潘天壽說:“品格高,落墨自超。此乃天授,不可強成。”

《禿頭僧圖》(局部)


潘天壽說:“品格高,落墨自超。此乃天授,不可強成。”

《禿頭僧圖》(局部)


潘天壽說:“品格高,落墨自超。此乃天授,不可強成。”

《禿頭僧圖》(局部)

《禿頭僧圖》(94.8×172釐米)

款識:一身煩惱中寫此禿頭。壬戌,阿壽。

潘天壽紀念倌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