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3·8節特輯】不讓鬚眉展現巾幗風采 司法為民彰顯法官本色 ——玉門市法院民事審判一庭庭長謝衛莉

謝衛莉,1969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四級高級法官,現任玉門市人民法院民事審判一庭庭長。她先後在玉門市人民法院刑事審判二庭、經濟調解中心、民事審判庭、花海法庭、民事審判一庭、立案庭工作。從書記員到審判員,再到庭長,她始終工作在審判一線,把全部的精力和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她所鍾愛的審判事業。“能調則調、當判則判”是她的審判原則,“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她的審判理想,她沿著這條道路孜孜前行。她所辦案件無一超審限、無一程序違法、無一發回改判,無矛盾激化案件,無信訪、上訪、申訴、纏訴和申請再審案件。2010年被酒泉市中級人民法院評為調解工作先進個人。2013年、2016年獲玉門市市直機關工委“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3·8節特輯】不讓鬚眉展現巾幗風采 司法為民彰顯法官本色 ——玉門市法院民事審判一庭庭長謝衛莉

不忘初心 司法為民

訴訟服務中心,被稱作法院的“第一窗口”,是人民群眾瞭解法院、表達訴求、尋求司法幫助的窗口,也是人民法官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窗口。在當前各種矛盾凸顯、各類糾紛大量湧入法院的情況下,立案工作承受著巨大壓力。然而,謝衛莉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默默的擦亮著這個“第一窗口”。2017年至2019年,在擔任立案庭負責人期間,面對類型繁多、案情複雜的各類案件,她不斷探索實踐,積累工作經驗,積極發揮著自己的光熱,春風細雨般化解群眾的心結。在她的勸解中,很多當事人深感冤屈而來,心平氣和而走;很多弱勢群體愁容滿面而來,心滿意足而走。

71歲老人宋某,自2015年至2017年期間將自己種植的玉米出售給玉門市一家禽養殖場的老闆盧某。到2017年10月6日,盧某共拖欠老人玉米款20000元,盧某給老人出具了欠條確認。2019年6月中旬,聯繫不上盧某,老人忐忑不安,因雙腿不便,老人坐出租車從柳河鎮紅旗村來到了玉門市法院。在玉門市法院立案大廳,老人情緒激動,哽咽著說“聽別人說盧老闆欠款太多已經跑了,我的20000元錢是不是沒有希望了”,說到此老人焦急的淚盈滿面。謝衛莉耐心傾聽老人訴說,及時受理了老人的案件,依法為老人辦理了訴訟費緩交至執行款全部到位後繳納的法律援助措施。

玉門市法院集約送達中心向盧某成功送達了應訴手續和開庭傳票。謝衛莉通過微信平臺向盧某發送了老人提交的欠條,進行庭前的質證,經質證盧某對證據無異議,並確認欠款未付的事實。因盧某經法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法院當庭缺席判決由被告家禽養殖場於判決生效後三日內給付老人玉米款20000元。老人拿到判決書,豎起大拇指,對玉門市人民法院和謝衛莉法官的工作態度和辦案效率連連稱讚。

【3·8節特輯】不讓鬚眉展現巾幗風采 司法為民彰顯法官本色 ——玉門市法院民事審判一庭庭長謝衛莉

情繫百姓 排憂解難

在多年的法院工作中,謝衛莉對審判工作時刻保持冷靜、理性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她用強烈的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化解了一件又一件民事糾紛,解決了一個又一個複雜案件,她始終認為民事調解工作是關係到千家萬戶能否安居樂業、家庭幸福、鄰里團結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審理案件過程中,謝衛莉始終把調解放在首位,注重庭前、庭中、庭後的調解,把調解貫穿於案件審理的全過程。在案件受理階段,她通過審查訴狀,要求當事人不要言語過激或有激化矛盾的語言,用“和為貴”的傳統文化做好當事人的工作,爭取讓案件及時化解。

春節前夕是農民工討薪案件的高發期,謝衛莉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糾紛案件及時審查受理,依法採取緩、免、減交訴訟費等救助措施,最大限度滿足農民工群眾的司法需求。在確保公平、公正、公開的前提下,她對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妥善審理、集中調解。為更好地解決農民工工資糾紛案件,謝衛莉瞭解了當事人的意願,加班利用晚上、休息日開庭或者到當事人家裡調解案件,盡力做到對調解成功的案件能當庭給付,讓農民工及時回鄉過上溫暖的春節。

在審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原告在立案後回了老家寶雞市,在通知開庭時因面臨春運高峰期,原告遠在寶雞無法在開庭時間趕到法院,她在與原、被告溝通後,決定通過微信視頻方式進行庭審,在視頻中主持原、被告對證據進行質證,並對借款數額、還款時間達成了一致意見,案件當庭調解結案,並對整個過程全程錄音錄像,圓滿的解決了糾紛,減少了當事人的訴累。


始於熱愛 終於堅持


對於謝衛莉來說,既然幹了一行,那麼就一定要愛一行。法官這份職業對於這句話印證的更加深刻有力。在30年的法院工作中,雖然經歷了多次職務和角色的轉換,但謝衛莉始終甘於奉獻,充滿激情,她勇於承擔重任,工作精益求精,辦事雷厲風行,對待當事人細緻入微,從不抱怨和計較個人得失。她經常說,沒有幹不好的事,只有不用心幹。而謝衛莉法官工作之外的生活同樣精彩,她愛好廣泛,對於法院系統內的各項活動總是積極出謀劃策,充分發揮她法院婦女小組組長的職責,主動協助開展徒步活動、法院系統職工運動會等各項活動。

【3·8節特輯】不讓鬚眉展現巾幗風采 司法為民彰顯法官本色 ——玉門市法院民事審判一庭庭長謝衛莉

謝衛莉一直是跑步愛好者,喜歡各類健身運動。從2010年開始,謝衛莉開始跑步,早上天微微亮,她就會穿著球鞋和運動衣從玉門市人民法院出發,奔跑在馬路上、湖道旁,不分晝夜,不管冬夏。五公里、十公里、十五公里……謝衛莉跑的時間越來越長,跑的距離也越來越遠。現在每天早上,她都要跑13.14公里,週六、周天她跑“背靠背半馬”。2019年,她獲得飆山越野魔山挑戰暨玉門國際越野賽女子組第二名,酒泉肅州區北大河風情線迷你跑第一名,只要甘肅或是周邊有馬拉松比賽,她都會參加。

“這是我馬拉松比賽最好的成績,感覺很興奮。”謝衛莉在2019年8月24日上午,剛獲得嘉峪關長城國際馬拉松女子組半程比賽亞軍,面對記者採訪時說到。她說:“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一是因為我本身熱愛跑步,二是我天天堅持跑步。”法院的工作繁雜沉重,碰到一些“難啃的骨頭”,以及當事人的不理解甚至謾罵侮辱,有時也會讓謝衛莉的情緒受到一定的影響。運動不僅讓她擁有健康的身體,也讓她在工作中更好地調節自己。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謝衛莉法官在基層法院工作30多年,她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基層審判事業。她默默告訴自己,法官要像寒雪中綻放的梅花,用溫熱的胸膛阻隔風雨的侵蝕,像抵擋嚴寒的木棉,在早春燦爛怒放,在剛毅裡滲透溫柔,正氣裡洋溢善良。無論在審判法庭還是在基層法庭,她都能在平凡的崗位上任勞任怨、不辭勞苦、甘於奉獻,在威嚴的三尺審判臺上,她發揮著聰明才智,演繹著女法官的風采,用手中的法槌敲出公平與正義的時代最強音,公正、公平地審理好每個案件,用精湛的法律知識解決了一樁樁棘手的糾紛。她把法律的睿智、理性,和女法官的細緻、柔情融合在一起,用真誠和耐心化解了一個又一個難以融化的堅冰。她以信念之火讓法律在現實中熠熠生輝,用智慧和良知凝成公正的砝碼,默默地向世人演繹著人民法官的價值,傳遞著法治的力量和溫暖。(撰稿:玉門市法院-高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